登陆注册
8479700000063

第63章 练习篇(3)

作文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事情,我们作其他事情总希望作得很好,作文当然也不愿望平平而止。前此所说的“通”,只是作文最低度的条件。文而“不通”,犹如一件没制造完成的东西,拿不出去的。“通”了,这其间又可以分作两路:一是仅仅“通”而已,这像一件平常的东西,虽没毛病,却不出色;一是“通”而且“好”,这才像一件精美的物品,能引起观赏者的感兴,并给制作者以创造的喜悦。认真不肯苟且的人,写一篇文章必求它“通”,又望它能“好”,是极自然的心理。自己的力量能够做到的,假若不去做到,不是会感到像偷工减料一般的抱歉心情么?

怎样才能使文章“好”呢?或者怎样是“不好”的文章呢?我不想举那些玄虚的字眼如“超妙”“浑厚”等等来说,因为那些字眼同时可以拟想出很多,拿来讲得天花乱坠,结果把握不定它们的真切意义。我只想提出两点,说一篇文章里如果具有这两点,大概是可以称为“好”的了;不具有呢,那便是“不好”。这两点是“诚实”与“精密”。

在写作上,“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是“内面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样写”。这个解释虽浅显,对于写作者却有一种深切的要求,就是文字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杜甫的感慨悲凉的诗是“好”的,陶渊明的闲适自足的诗是“好”的,正因为他们所作各与他们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具有充分的“诚实”。记得十五六岁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死了,动手作挽文。这是难得遇到的题目。不知怎样写滑了手,竟写下了“恨不与君同死”这样意思的句子来。父亲看过,抬一抬眼镜问道,“你真这样想么?”哪里是真?不过从一般哀挽文字里看到这样的意思,随便取来填充篇幅罢了。这些句子如果用词适合,造语调顺,不能说“不通”。然而“不好”是无疑的,因为内面并非真有这样的情感,而纸面却这样说,这就缺少了“诚实”。我又想到有一些青年写的文章,“人生没有意义”啊,“空虚包围着我的全身”啊,在写下这些语句的时候,未尝不自以为直抒胸臆。但是试进一步自问:什么是“人生”?什么是“有意义”?什么是“空虚”?不将踌躇疑虑,难以作答么?然而他们已经那么写下来了。这其间“诚实”的程度很低,未必“不通”而难免于“不好”。

也有人说,文章的“好”“不好”,只消从它的本身评论,不必问写作者的“诚实”与否;换一句说,就是写作者无妨“不诚实”地写作,只要写来得法,同样可以承认他所写是“好”的文章。这也不是没有理由。古人是去得遥遥了,传记又多简略,且未能尽信;便是并世的人,我们又怎能尽知他们的心情身世于先,然后去读他们的文章呢?我们当然是就文论文;以为“好”,以为“不好”全凭着我们的批评知识与鉴赏能力。可是要注意,这样的说法是从阅读者的观点说的。如果转到写作者的观点,并不能因为有这样的说法就宽恕自己,说写作无需乎一定要“诚实”。这其间的因由很明显,只要这样一想就可了然:我们作文,即使不想给别人看,也总是出于这样的要求:自己有这么一个意思情感,觉得非把它铸成个定型不可,否则便会爽然若失,心里不舒服。这样提笔作文,当然要“诚实”地按照内面的意思情感来写才行。假若虚矫地搀入些旁的东西,写成的便不是原来那意思情感的定型,岂非仍然会爽然若失么?再讲到另一些文章,我们写来预备日后自己覆按,或是给别人看的,如或容许“不诚实”的成分在里边,便是欺己欺人,那内心的愧疚将永远是洗刷不去的。爽然若失同内心愧疚纵使丢开不说,还有一点很使我们感觉无聊的,便是“不诚实”的文章难以写得“好”。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发于自己的,切近于自己的,容易做得“好”;虚构悬揣,往往劳而少功。我们希望文字写得“好”,而离开了自己的思想、性情、环境等,却向毫无根据和把握的方面乱写,怎能够达到我们的愿望呢?

到这里,或许有人要这样问:上面所说,专论自己发抒的文章是不错的,“不诚实”便违反发抒的本意,而且难以写得“好”;但是自己发抒的文章以外还有从旁描叙的一类,如有些小说写强盗和妓女的,若依上说,便须由强盗妓女自己动手才写得“好”,为什么实际上并不然呢?回答并不难。从旁描叙的文章少不了观察的功夫,观察得周至时,已把外面的一切收纳到我们内面,然后写出来,这是另一意义的“诚实”,同样可以写成“好”的文章。若不先观察,却要写从旁描叙的文章,就只好全凭冥想来应付,这是另一意义的“不诚实”。这样写成的文章,仅是缺乏亲切之感这一点,阅读者便将一致评为“不好”了。

所以,自己发抒的文字以与自己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为“诚实”,从旁描叙的文章以观察得周至为“诚实”。

其次说到“精密”。“精密”的反面是粗疏平常。同样是“通”的文章,却有精密和粗疏平常的分别。写一封信给朋友,约他明天一同往图书馆看书。如果把这意思写了,用词造句又没毛病,不能不说这是一封“通”的信,但“好”是无法加上去的,因为它只是平常。或者作一篇游记,叙述到某地方去的经历,如果把所到的各地列举了,所见的风俗、人情也记上了,用词造句又没毛病,不能不说这是一篇“通”的游记,但“好”与否尚未能断定,因为它或许粗疏。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至地发见出的,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出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这才当得起“精密”二字,同时这便是“好”的文章。有些人写到春景,总是说“桃红柳绿,水碧山青”,无聊的报馆访员写到集会,总是说“有某人某人演说,阐发无遗,听者动容”。单想敷衍完篇,这样地写固是个办法;若想写成“好”的文章,那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必须走向“精密”的路,文章才会见得“好”。譬如柳宗元《小石潭记》…写鱼的几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是他细玩潭中的鱼,看了它们动定的情态,然后写下来的。大家称赞这几句是“好”文字。何以“好”呢?因为能传潭鱼的神。而所以能传神,就在乎“精密”。

不独全篇整段,便是用一个字也有“精密”与否的分别。文学家往往叫人家发现那唯一适当的字用入文章里。说“唯一”固未免言之过甚,带一点文学家的矜夸;但同样可“通”的几个字,若选定那“精密”的一个,文章便觉更好,这是确然无疑的。以前曾论过陶渊明《和刘柴桑》诗里“良辰入奇怀”的“入”字,正可抄在这里,以代申说。

这个“入”字下得突兀。但是仔细体味,却下得非常好——除开“入”换个什么字好呢?“良辰感奇怀”吧,太浅显太平常了;“良辰动奇怀”吧,也不见得高明了多少。而且,用“感”字用“动”字固然也是说出“良辰”同“奇怀”的关系,可是不及用“入”字来得圆融,来得深至。

所谓“良辰”包举外界景物而言,如山的苍翠,水的潺湲,晴空的晶耀,田畴的欣荣,飞鸟的鸣叫,游鱼的往来,都在里头;换个说法,这就是“美景”,“良辰美景”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不过这“良辰美景”,它自己是冥无所知的:它固不曾自谦道“在下蹩脚得很,丑陋得很”,却也不曾一声声勾引人们说“此地有良晨美景,你们切莫错过”。所以有许多人对于它简直没有动一点儿心:山苍翠吧,水潺湲吧,苍翠你的,潺湲你的,我自耕我的田,钓我的鱼,走我的路,或者打我的算盘。试问,如果世界全属此辈,“良辰美景”还在什么地方?不过,全属此辈是没有的事,自然会有些人给苍翠的山色、潺湲的水声移了情的。说到移情,真是个不易描摹的境界。勉强述说,仿佛那个东西迎我而来,倾注入我心中,又仿佛我迎那个东西而去,倾注入它的底里;我与它之外不复有旁的了,而且浑忘了我与它了;这样的时候,似乎可以说我给那个东西移了情了。山也移情,水也移情,晴空也移情,田畴也移情,飞鸟也移情,游鱼也移情,一切景物融和成一整个而移我们的情时,我们就不禁脱口而出,“好个良辰美景呵!”这“良辰美景”,在有些人原是视若无睹的;而另有些人竟至于移情,真是“嗜好与人异酸咸”,这种襟怀所以叫作“奇怀”。

到这里,“良辰”同“奇怀”的关系已很了然。“良辰”不自“良”,“良”于人之襟怀;寻常的襟怀未必能发现 “良辰”,这须得是“奇怀”;中间缀一个“入”字,于是这些意思都含蓄在里头了。如其用“感”字或者“动”字,除开不曾把“良辰”所以成立之故表达外,还有把“良辰”同“奇怀”分隔成离立的两个之嫌。这就成一是感动者,一是被感动者,虽也是个诗的意境,但多少总有点儿索然。现在用的是“入”字。看字面,“良辰”是活泼泼地流溢于“奇怀”了。翻过来,不就是“奇怀”沉浸在“良辰”之中么?这样,又不就是浑泯“辰”与“怀”的一种超妙的境界么?所以前面说用“入”字来得圆融而深至。

从这一段话看,“良辰入奇怀”的所以“好”,在乎用字的“精密”。文章里凡能这般“精密”地用字的地方,常常是很“好”的地方。

要求“诚实”地发抒自己,是生活习惯里的事情,不仅限于作文一端。要求“诚实”地观察外物,“精密”地表出情意,也不是临作文时“抱佛脚”可以济事的。我们要求整个生活的充实,虽不为着预备作文,但“诚实”的“精密”的“好”文章必导源于充实的生活,那是无疑的。

1930年3月1日发表

(选自《叶圣陶集》第1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日记与写作能力(叶圣陶)

在从前,文字是特殊阶级的享用品,因而写作成为了不起的事。书塾里的学生开始作文,有个特定的名称说叫作“开笔”,必得预先翻看历书,选一个吉利的日子;这时候,送给先生的束脩也要加多了。到现在,文字逐渐成为大众的工具,识字教育已在各处推行,义务教育也有了十年里头分三期发展的计划。大众识了字,自然要提起笔来写作,用来代替一部分的说话。于是写作这件事毫无什么了不起,写作只是另一方式的说话罢了,从来没有人觉得一个人能够说话怎样了不起。

从前所谓“开笔”,就得代圣人立言,学写一套跟自己的生活完全不相干的话。所以八股好手经义名家里头竟有不会写一张字条的。现在小学中学里头作文的时候,只要教师不是顽固透顶的人物,总教学生写自己周围的事物以及自己所有的情意。这两个出发点显然不同。前者负担着道学传统的空架子,实际是玩一套文字的把戏,发展到极点,就来了搭截题、集锦体、诗钟、灯谜种种花样;后者则把写作回复到生活方面来,让它跟说话处于同等地位,这当然切实有用,绝非点缀人生的玩意儿。

日记的材料是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为以及感想,包括起来说,就是整个生活。我们写日记,写作这件事就跟生活发生了最密切的联系。从这种联系逐渐发展,以至著书立说,述作等身,总不会违反现实,或者取那种不真诚不严肃的态度。我们从日记练习写作,这就跟现代语文教学同其步趋。由此锻炼得来的写作能力,必然深至着实,绝不会是摇笔展纸写几句花言巧语的勾当。

1939年作

(选自《叶圣陶集》第15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写文章跟说话(叶圣陶)

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用嘴说话叫作说话,用笔说话叫作写文章。嘴里说的是一串包含着种种意思的声音,笔下写的是一串包含种种意思的文字,那些文字就代表说话时候的那些声音。只要说的写的没有错儿,人家听了声音看了文字同样能够了解我的意思,效果是一样的。

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要有意思才有话说。没有意思硬要说,就是瞎说。意思没有想清楚随便说,就是乱说。瞎说乱说都算不得好好地说话。用笔说话,情形也一个样。嘴里该怎么说的,笔下就该怎么写。嘴里不那么说的,笔下就不该那么写。写文章绝不是找一些稀奇古怪的话来写在纸上,只不过把要说的话用文字写出来罢了。

小朋友不要听见了“作文”“写文章”,以为是陌生的事儿,困难的事儿。只要这么想一想:这就是用笔说话呀。谁不会说话?谁不需要说话?想过之后,自然就觉得“作文”“写文章”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了。而且,从小学一年级起,小朋友就写“爸爸做工”“妈妈洗衣服”这类的句子,这就是用笔说话的开头。如果开了头一直不断地写,三年、四年、五年,用笔说话的习惯必然养成了。这时候,谁叫不要写就觉得被剥夺了自由,能够随意地写正是极度的自由,哪会有嫌陌生怕困难的?

认定了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就不必另外花什么工夫,只要把话说好就是了。话是本该要说好的,不写文章也得说好。咱们天天说话,时时说话,说不好怎么行?说好了的时候,文章也能写好了。咱们平常说谁的文章好,谁的不好,意思也是指的说好说不好。

现在要问,怎么才算把话说好?花言巧语,言不由衷,好不好?认是为非,将虚作实,好不好?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好不好?颠三倒四,噜里噜苏,好不好?

同类推荐
  • 中学文学读本(三)

    中学文学读本(三)

    中学文学教育里必然包含着语文知识的教育,两者并不矛盾。而且优秀文学作品是学习民族语文的最好教材。前不久,瑞典著名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先生来复旦大学演讲和开座谈会时,一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老师向他提问:在教外国人汉语的教材里,是否应该放人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马悦然先生迫不及待地高声回答:越早越好!越早越好!马悦然先生长期从事汉语教学,他这么回答实在是出于经验之谈。因此,对于中学的语文教学来说,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整个人文教育,都应该是如马先生所说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好!
  •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自然情景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任何一种语言都有成语,但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中的成语不仅数量多,而且历史更悠久、运用更广泛、地位更突出,民族文化的特征也更鲜明。它们大多是从古代的寓言、历史事件、古代诗文和当时的口语中产生的。虽然年代久远,但不少成语至今仍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只用简单的几个字就能表现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文学理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八大基础课之一,本书为其配套教材。本书力求破解文学理论讲授中教材与教学相脱节的问题,重视教学性,循学生接受与吸收知识的理路来编写教材,在理念与体例上有很大创新。
  •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参加猜谜俱乐部(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中学生美文:花儿来得及

    中学生美文:花儿来得及

    本为收录了作家安宁的经典作品,分为花儿来得及、时间会告诉你、有没有阳光温暖过卑微的你、无花果也有似锦的春天、我宁肯只是记住你的好等八辑。
热门推荐
  • 转身之后,我爱妳

    转身之后,我爱妳

    他无意间认识了她,带着天才的身份故意和她进了同一家医院,招惹她,爱上她,却把她带进她复仇人生的起点……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新飓风战魂

    新飓风战魂

    此书模仿了动画《飓风战魂》,同样是陀螺,不同的人物,而她有着神秘的身份、背负着重要的使命,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 前生今世未来

    前生今世未来

    文萌萌,文家的另类,也是文家的那场灾难中唯一的幸存者。可惜,这不过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里。三个月的她就可以像成年人一样独立思考;五个月的她会开口说话;八个月的她会走,会跑。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一切是从何处而来。在一场战斗中变为植物人,为让她恢复正常,乐纹不惜一切代价,使她重新经历那段不愿记起的回忆。只可惜在她快要记起那场战斗时,在充满营养液的病房外有个人将输氧管拔掉。[原来你也有今天。不是想为宋铭衍报仇吗,结果呢?你自己还不是落到我的手里。再见了,老朋友。]说完头也不回的就走了。而在监控室的乐纹见此状并未说什么,等到文萌萌的呼吸已停止,这才不紧不慢地按下右手边的警报器。
  • 陌零浅夏:千金进学园

    陌零浅夏:千金进学园

    我,莫家的千金,凭什么要到一个普通高中上学?叱咤风云,勇斗傲娇千金女,那是分分钟的事!顺便泡个男神什么的,好像也不错?
  • 擎天逆袭

    擎天逆袭

    贫民窟里的废材少年秦天,从神镜之心中获得前世的记忆,从此开始了逆天崛起的人生旅程!一块破碎的荒古神镜,一位身世离奇的少年,一段悲催的前世记忆,一个小人物的擎天逆袭!……………………………………………………………新书上传,求围观!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以及厚颜无耻滴…各种求!!!
  • THE PICKWICK PAPERS

    THE PICKWICK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镜轮回

    六镜轮回

    一个高一女孩的故事,和浅浅的性格很像,浅浅今年也是高一,文笔不好请见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熟骨头:一个王牌记者的战争伦理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当炸弹飞过头顶,当AK47指着肚皮,当狙击手瞄准脑壳,他仍然沿着炸弹的轨迹奔跑。《完美风暴》作者荣格尔的悲惨人间之旅,在死亡中体验生命,在生命中体验死亡。他是一名战地记者。他热爱和平,却总在寻找着战争和灾难。他在炮火现场,以生命为赌注记录着每一个细节,将战场上的流血与牺牲、杀戮与灾难直接呈现给远隔万里的人们。他雕刻着人们对世界、战争和自身的认知。他的伤亡概率高于战场第一主人公——士兵。
  • 北氏玄戈

    北氏玄戈

    狄安娜,洛舟,特蕾娅,四个女孩,不同身份,不同文明,不同身世卷入国家斗争,活下来的,只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