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柯达公司总部开始意识到富土方兴未艾的猛烈攻势已威胁到自己生存,并决定予以反击。日本是世界最大的胶卷市场,柯达公司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打入日本本土。于是,柯达公司急忙赴东京开办分公司,并进行大规模投资,共达500万美元。在销售方面,它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把销售业务包给大阪一家大商业公司,结果推销工作极为顺利。柯达日本分公司还向与自己业务有关的企业进行投资,或合并,或吞并,充分利用日本的人力和财力,扩充自己的实力。柯达公司还广泛地进行了促销宣传,正当富士致力于海外扩张时,柯达公司花了相当于其两倍的广告费,在日本各地大做广告。特别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它资助了日本体育代表团,赢得了日本人的好感。
经过5年多的努力,柯达产品在日本的销量上升了6倍,1990年营业额竟高达13亿美元。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因为它是在对抗最强大的地头蛇富士公司的排挤下取得的。
不久,大意失荆州的富士公司只得从海外把一部分最精明的人员调回日本,准备与柯达进行更为激烈的争夺战,最终减轻了日本富士公司对柯达的美国市场及世界其他市场的压力。柯达公司采用的“围魏救赵”市场策略就此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两强相争必定难分胜负,此时如果趁对方不备攻其软肋,从对方的薄弱环节入手,可以转败为胜。攻其弱点,躲避正面相争,是逆向思维常用的技巧。
3.解决“借据”问题的奇招
伊朗有个商人叫阿水,为人厚道,也乐于助人。有一天,服装商人木加来拜访阿水,阿水热情地接待了他。酒足饭饱之后,木加仍然不走。问起近况,木加叹口气说:“唉,有了现成的生意,却缺少本钱!”
阿水关心地问:“缺多少钱?”
木加开口就要2000金币,阿水慷慨地答应了。木加马上写了借据,拿了钱,千恩万谢地回家了。
过了几天,妻子询问借钱的事,要看借据。阿水翻箱倒柜,找遍了整个屋子,借据踪迹全无。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妻子便提醒阿水:“没有了借据,万一将来木加赖账怎么办?”阿水心里也有些着急。
第二天,阿水去找好友拉斯列丁帮忙想个办法。拉斯列丁问道:“木加借钱的时候有没有外人在旁边呢?”
“没有。”阿水摇头。
“借钱的期限是多久呢?”拉斯列丁又问。
“一年。”阿水伸出一个指头。
拉斯列丁略一思索,便说道:“有办法了。你马上写封信给木加,催他尽快归还你的2500金币。”
阿水不解地问:“我只借给他2000金币呀!”拉斯列丁笑着说:“我忠厚的朋友啊,你必须这样写才行!他不会犯傻地真还你这么多的金币,肯定会复信给你,说他只欠你2000元金币。这样一来,你手头不就有证据了吗?”
阿水回家后,照此办理。果然,三天后,木加回信说,他只借去了2000金币。阿水在家以逸待劳,重新得到了木加的借据。
遇到不利的境地,千万不要慌张。办法总是有的,只要你肯动脑筋,总能化险为夷。
欲擒故纵,请君入瓮
欲擒故纵本是用于战场之上的计策,两员战将捉对儿厮杀,互不相让,一个想捉住另一个,但一时又捉不住,便故意退后或示弱。这样一来,另一个便戒备心顿失,结果被对方抓获。
欲擒故纵在生活中也是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你要买对方的货物,但又不想出很高的价钱。你想去说服对方降价,又怕空费口舌,反而谈不成。于是便故意表示出对这个货物兴趣不大、随便看看的样子。这时,对方见你犹豫不决的样子,觉得到手的生意不应丢掉,便主动凑上前来,以降低价格为诱饵引你成交。你一见自己的目的达到了,也就来个顺水推舟,把东西买到手。
在劝说中,欲擒故纵法一般多用于比较顽固的或对你的劝说有一定抵触情绪的人。
1.欲擒故纵是一种心理战术
计划生育工作在富裕起来的大赵庄遇到了难题。为了打开局面,村支部书记武耕新决定召开一次动员会。
这天晚上,他把计划生育的钉子户召集到村部开会。他开门见山地问:“叫你们只生一个孩子,你们想得通吗?”
“想不通。”大家说。
武书记说:“不光你们想不通,我也想不通!”个别妇女们一听就愣住了,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沉默了一会儿后,大家都叫好说:“这才是大好人,好书记。”
“别忙!”武书记摆摆手说,“我想不通也没有用,在计划生育上,我说话不算数,县里有明确规定,你们要想多生孩子,那我明天就下台,谁愿意生多少就敞开生吧!”
“哎呀,那可不行,你下了台大赵庄怎么办?”妇女们着急地说。
书记说:“你们光想着生孩子,还管大赵庄干吗?”
“你不当书记大赵庄非乱套不可。”
武书记较真儿地说:“不行怎么办?”
妇女们说:“我们听你的。”
“真听我的?”武书记黑虎着脸,斩钉截铁地说,“一户一个,不论男女,多一个也不行!同意就散会,谁不同意就留下来当大赵庄的主事人!”
“同意!”妇女们一个个都乖乖地走了。
在这里武书记利用自己的威信,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对大家进行了“要挟”,终于把钉子户们一个个都征服了。
运用欲擒故纵的方法要注意不露痕迹,稍微表现出焦急不安的神色,对方就会警觉起来。如果对方识破了你的意图,你的全盘计划就会落空。
2.利用逆反心理,让对方正中下怀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一个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想在那儿宁静地打发自己的晚年,写些回忆录。
刚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很好,安静的环境对老人的精神和写作很有益。但有一天,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他们把几只破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不亦乐乎。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于是出去跟他们谈判。“你们玩得真开心,”他说,“我很喜欢看你们踢桶玩,如果你们每天来玩,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一块钱。”三个小男孩很高兴,更加起劲地表演他们的足下功夫。过了三天,老人忧愁地说:“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从明天起,我只能给你们五毛钱了。”
小男孩们很不开心,但还是答应了这个条件,每天下午放学后,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老人愁眉苦脸地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给两毛了。”
“两毛钱?”一个小男孩脸色发青,“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两毛钱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不干了。”
从此以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利用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老人巧妙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时候,如果你说某些事情是不对的,有的人往往就会偏执地认为是对的,非要跟你拧着来。这就是逆反心理。每个人都会有逆反心理,体现在工作、学习、爱情、合作等方面。逆反心理有时会得到巧妙的利用,达到使对方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的目的,让别人顺从你的要求。
反面求证,正反索因
反面求证法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运用。任何事情都是互为因果的,我们可以从原因知道结果,也可以从事情发展的结果推出导致这种结果发生的原因。
1.从问题的结果推导导致问题的原因
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向来是美国人民的骄傲。他从小就天资过人,少年时在家乡的一些事被人们广泛地传颂着,有口皆碑。
有一次,华盛顿的邻居遭偷,损失了一些衣服和粮食。村长召集村民开会,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了好久也想不出一个破案的办法。华盛顿把村长拉到一旁,悄悄对村长说:“从偷窃东西的时间来看,小偷一定是本村人。”
村长惊奇地问:“你有什么办法破案吗?”
华盛顿说:“有。您只要如此这般就行了。”
晚上,村长召集村民们到麦场上,说是听华盛顿讲故事。那晚,月光皎洁,星星明亮。华盛顿开讲道:“黄蜂是上帝的特使,它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能够辨别人间的真伪、善恶,乘着朦胧的月光飞向人间……”华盛顿忽然停一下,猛然大声喊道,“我找到小偷了,小偷就是他,就是他!他偷了普斯特大叔的东西,黄蜂正在他帽子上兜转转,要落下来了,落下来了!”
人们互相观望着,互相去看对方的头。那个做贼心虚的小偷不知是计,慌忙地伸出手想把帽子上的黄蜂挥开……其实,哪有什么黄蜂!华盛顿大喝一声:“小偷就是他!”小偷想抵赖也抵赖不了,只得在众人面前认罪。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使华盛顿成了当地的小名人。
有时候人们善于用各种办法掩饰自己,但无论怎样的掩饰也敌不过聪明者的睿智头脑。从结果的现象推导出问题根源,正是揭示这种被掩饰问题的实质的最好方法。
2.通过反面论证法得出解决方法
村里有匹马被别人偷走了。失主找遍了整个村庄,也没有找到。这时,站出一个小孩,说自己可以帮助失主找回那匹马。
失主和小孩一齐赶到集市上。在牲口市场上失主很快认出了那匹白马。他赶上前去抓小偷的衣襟,并拉住缰绳去找警察评理。可是小偷嘴巴很硬,反而说失主是诬赖好人,说这牲畜自家已喂养多年了。
小孩突然用小手将马眼捂起来,向小偷问道:“你说这马不是你偷的,是你自家的,那你说说,马的哪只眼睛有毛病?”
小偷被问得愣住了,可他很快掩饰了窘态,回答道:“左眼!”
小孩把手挪开一点,白马的左眼亮闪闪,蛮好,一点毛病也没有。
小偷连忙改口说:“我记错了,是右眼!”
小孩将手全部挪开,白马的右眼也是亮闪闪的,蛮好,一点毛病也没有。
小偷脸色灰白无话可说,被警察带到法庭上去了。
反面论证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即从反面入手揭示正确的答案,或者让答案不言自明。当遇到反驳者强词夺理或故意狡辩时,反面论证是让事实说话的最有力工具,这种方法常常让反驳者哑口无言,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循环论证,实现利益转化
汽车的排气污染会使城市的绿树枯萎,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然而,日本横滨本田汽车业主青木勤社长,却别出心裁地做出一个令人击案称绝的为销售汽车而绿化街道的“本田妙案”,使本田汽车独领风骚。
每天乘车外出的青木勤社长,从公路上多如蚂蚁的汽车中突获灵感:假如我们如此这般卖车卖下去,汽车排气将直接污染城市的环境,这个问题应当由产业者加以解决才是,所以不能只顾卖车,理当通过卖车来促进城市绿化。于是,青木勤社长便定下一个方针:“今后每卖一部车,便在街上种一棵纪念树。”此后,本田汽车公司将卖车所得利润的一部分,转为植树费用,以美化城市街道。为销售汽车而绿化城市的绝妙方案,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种特有观念:“同样的汽车,何不买绿化街道的本田汽车?”这种“你买我汽车,我为你植树”的防止公害销售方法,使得本田汽车的销售量由此猛增,一路领先。“本田妙案”始创者青木勤社长因此风头大出,成为汽车业的佼佼者。
由问题的结果导出原因是逆向思维的运用,由原因推测结果是正面的逻辑思维,如果将二者结合运用,正反索因,互相转化,成为一种循环论证,则能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种方法运用到商业领域,往往能够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五句话让你在职场更成熟】1.“我马上处理”,表现出在上司传唤时责无旁贷;2.“某某的主意真不错”,表现出团队精神;3.“这个报告没有你不行啦”,说服同事帮忙;4.“让我再认真地想一想好吗?”巧妙回避不想立刻回答的事;5.“我很想知道你对某件事的看法”,这是恰如其分的讨好。
第十六、把问题当作完整系统来处理
我们经常因为片面地看问题而遭到别人的斥责,同时也因为考虑问题不周全而使结果出现了漏洞。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整体意识不强,在脑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观念,出现问题时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忽视了其他问题的存在。
以偏概全是我们看待问题最容易犯的错误,以致看不清问题的实质和内在的联系而出现偏差。我们要以全局的眼光看问题,把问题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处理,而不是把问题切割成独立的个体单独解决。如果把握好整体利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在其他问题处理好的情况下自行解决。
学会从整体的角度分析问题
系统法告诉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要把问题当作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来处理。片面、孤立地看问题都是不全面的,是带有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的表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是典型的片面地看问题,这样得出的结果也往往是不全面、不牢靠的。
看问题要识整体,做事情要具体。要把握大事统观全局,不追究不必要的细枝末节。换言之,做事情绝不能只有大的想法而无小的手法,也不能舍本逐末忽略事情的重点。
要做大事,须统观全局,不可纠缠在小事之中,摆脱不开。许多很有潜力的人正是被一些次要、渺小的东西阻挡了前进之路,有些人甚至因为斤斤计较而毁了自己的一生。
《劝忍百箴》中认为: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做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蛀而怏怏不乐。因为一点瑕疵就扔掉玉圭,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为一点蠹蛀就扔掉木材,天下就没有完美的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