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900000015

第15章 墨绖出山(1)

曾国藩大胆改革传统兵制,他“以礼治军”“勤恕廉明”,加强对军队的思想教化和控制,所组建的湘军“赤地立新,特开生面”,走出了传统团练的窠臼,开创了中国军队走向近代化的先河。

“曾剃头”办团练

团练源于唐德宗年间。当初的统治者把乡民组织起来形成地方性的地主武装。这种武装形式很灵活,有战争的时候奉命出征,没有战争的时候就回府务农。玄宗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之后,兵农分离,但各藩镇仍然延用团练的办法。清代前期,团练的情况也存在,但是大多是时聚时散。嘉庆年间,苗民在贵州、湖南两地发生暴动,凤凰厅同知傅鼐“乃日招流亡,附郭栖之,团其丁壮,而碉其要害,积十余碉则堡之”,后来平定苗疆时,团练的兵力和碉堡的战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白莲教教徒起义,白莲教运动波及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持续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德楞泰和明亮上奏皇帝,请求用乡勇和碉堡如法炮制,嘉庆帝发布诏书命各地都用此方法,最后才镇压了白莲教起义。

因为以往有镇压白莲教起义的成功经验,所以当太平军兴起时,咸丰帝在积极布防的同时,还发布上谕要求各省团练乡民,企图使八旗兵和绿营兵在内的正规军与团练乡勇密切配合,一起镇压太平军的起义,于是在全国就掀起了第一个办团练的浪潮。由于丁忧或请假在籍的官吏对地方的情况较为熟悉,清廷就委派他们与地方督抚配合行动。前刑部尚书陈孚恩是被任命的第一个团练大臣,时间在咸丰二年八月,曾国藩就是第二个团练大臣,时间在这年十一月。接着这年十二月到咸丰三年二月,在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累计任命了四十九名团练大臣。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军消灭了江南大营,清廷进一步意识到必须依靠地主武装才能取得胜利,在全国各地办团练的第二次浪潮又兴起了,清廷又先后任命了四十三个团练大臣。这九十二人中,官职由高到低,自前尚书至已革总兵不等,分布在十六个省份。由此可见清廷如何重视办团练事宜。

曾国藩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严厉打击民间暴动,原因是随着日益扩大的太平军势力,湖南境内各会党趁此机会纷纷涌出,平日受尽官吏欺压的百姓为反抗官府也都趁机组织了起来。是时,太平军虽已离开长沙,但挥师湖南是随时都有可能的事情,到时候湖南境内的各股反抗力量与太平军部队相结合,清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就将宣告结束。而且,即使太平军还没有进攻到湖南,各地民间组织的武装暴动也扰乱了整个湖南官场,让官员们惶惶不可终日。此时的曾国藩,一面招募兵勇进行训练,一面集中兵力镇压各地起义,他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与太平军对阵。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曾国藩担任了湖南省团练大臣,而后,他又在省城长沙设立了审案局,招募勇丁,揭开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

咸丰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曾国藩与郭嵩焘从家乡动身前往省城长沙,途经湘乡县城时,又接到湖南巡抚张亮基征调湘乡练勇一千名赴省城的扎令。正好这一千练勇由曾国藩带走,湘乡的岁泽南、刘蓉、王錱、朱孙诒也随曾国藩而去。这些人便是曾国藩初办团练的班底。

咸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曾国藩一行率带一千湘乡练勇赶至长沙。

未进城时,早有江忠源、左宗棠率带楚勇和乡绅及昔日岳麓书院的一班同学、同乡前来迎接。

来至巡抚衙门,张亮基在大开的中门外带领省署诸班官员大张旗鼓,迎接曾国藩一行的到来。从此,曾国藩以一文员侍郎之身分,开始了军伍生涯。

第二天,曾国藩即向皇上呈递奏折,要求在长沙建大团,成一劲旅,以剿灭“洪杨发匪”。

不久,便有五百里加急信马报达,咸丰亲批朱愉:“悉心办理,以资防剿。”随后即把带来的一千团丁编为两营,由罗泽南、王錱各带一营。从中抽调八十名精悍,组成亲兵队,由曾国葆统带。又组织一帮人马,十余名委员,在紧挨巡抚衙门的鱼塘口,新开了一个衙门,招牌上写着“湖南审案局”。委托过去岳麓书院的同窗,在籍江苏候补知州黄廷瓒负责。

初来长沙,曾国藩对未来的发展并无多大成算。自己上报给皇帝的奏折,要在长沙成一劲旅,与太平军对抗。但实际上,皇帝的原旨是让他到省城帮办湖南团练事务。团练并非正规部队,其职守也只是“帮办”,归根结底是帮着省里维持地方治安,关键之时率带团练守卫地方。因此,曾国藩初来长沙的差使是对付地方的小股暴动。

湖南地面本来就“不靖”,受到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也就更加不安宁了,“匪类”起事遍地皆是。至长沙不久,道州便发生天地会何贱苟等首领宣布起义,围攻县城。曾国藩即派王錱、刘长佑、李朝辅率湘乡团勇前往镇压。但队伍刚出发,忽接衡山草市刘积厚起事,杀死地方官,响应太平军。曾国藩又命王錱转回头去镇压刘积厚。可是命令刚发出,又有攸县的黑红会、桂阳的半边钱会、安化的串子会、永州的一柱香会起事。尚有被太平军打散的清军,也混在造反队伍里,四处抢劫。几天里,呈报到审案局的急件就有一大堆。

做过十几年京官,终日同经书、诗文打交道文员,虽官至二品,那曾见过这般阵势?况且手中仅有那千把未经训练的军队,由几名书生率带,真是顾了东顾不得西,一时弄得这位衔命出山的湖南团练大臣焦头烂额。

但是曾国藩却有他的办法和手段。他招集审案局委员及团丁,下令对地方不良分子一律处以重典,不论是盗贼、土匪、游勇,捉一个杀一个,谁捉一个,赏银五两。为了杀一儆百,他还命人制作一批木笼,类似于囚车,把拿获的土匪枷于木笼游街。游罢街也不取出,直至游死、饿死为止。于是,没过多久,湖南百姓士子都知道长沙出了个残忍酷毒的团练头子曾国藩。许多人向省里告状,说审案局是阎王殿,连审案局里的一些委员也表示不再干这伤天害理之事了。

张亮基却极力支持曾国藩的行动,他认为“宁失之于严,不失之于宽”。张亮基与曾国藩一个心眼,湖南地方对曾国藩的残酷杀人没地方告了。大家知道,因为“杀土匪”,告到咸丰那里也无济于事,皇帝恨的就是“土匪”太多。所以告曾国藩的状子没有了。于是,曾国藩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命令杀人,凡捉到的都是“匪”,因此也用不着审问,只要“验明正身”,便立即斩首。于是,张亮基上折奏报咸丰,说曾国藩“有胆有识,刚强干练”。

曾国藩见数月以来,以严刑酷法对待骚乱确有成效,于是变本加厉,拟定“格杀勿论”、“就地正法”的告示,盖上“钦命帮办团练大臣曾”的紫花官印,让团丁四处张贴,弄得长沙城及湖南全省一片恐慌。

曾国藩向咸丰帝奏报,他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之后,不满四个月由他直接领导的审案局就杀人137名;由他批示各县“就地处决”者更多,他给亲友的信中所写杀人之数远不止此数。因此他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抨击,人们送给他“曾剃头”、“曾屠户”的诨号,表示对他的愤恨。

曾国藩初办团练以杀人为营生,赚得个“曾剃头”的恶名。张亮基作湖南巡抚之时,处处让他放手去干,他还混得下去,但不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武汉失守,湖广总督徐广缙被革职,张亮基调往武昌,接了湖广总督的空缺。湖南巡抚由布政使潘锋署理。不久,原湖南巡抚骆秉章又重任旧职,布政使是徐有壬,按察使是由外处调来的陶恩培、都新。后调来的这三个人,完全不能接受曾国藩的做法,因此,曾国藩的日子日益艰难。

“亦官亦绅”的尴尬

曾国藩久居官场,对官场那一套早已看透,但他出面督办团练时,是没有“名分”的,这势必与旧的体制发生磨擦与矛盾。这种矛盾与磨擦大体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他的非官非绅的身份与地方官的矛盾;二是督办团练的做法与官场旧习的矛盾;三是湘军的建立发展壮大取代了正规军,因而与国家旧体制的矛盾。第一种矛盾使曾国藩感到办事不灵,第二种矛盾使他有“越俎代庖”之嫌。

这一时期的湖南巡抚是张亮基。张是江苏铜山(今徐州)人,举人出身,颇受云贵总督林则徐赏识。因林密荐,不到二年间四次升迁。道光末署云贵总督。

曾国藩最初出山办团练,是以丁忧侍郎的身份来“入局”的。丁忧是为他母亲守丧。按儒家的礼制,无论官做多大,必须尽孝道,为父母守丧三年(实际是二十七个月)。在此期间,朝廷要开去官缺,但仍享有原官品级的待遇,服丧期满,再到中央重新任职。也就是说,曾国藩有的是二品侍郎的虚衔,他这个“官”是虚职。同时,他又有“在籍”的身份,因为他的母亲病故于原籍,曾国藩在家乡守丧,因而又有了乡绅的身份。但他这个乡绅的身份也是虚的,因为他一旦服丧期满,又要离开湖南重返官场。而那些退休的官员才是真正的乡绅。就此而言,曾国藩的“亦官亦绅”都是虚衔,这就是他经常谈起“非官非绅,办事不灵”的原因。而好友刘蓉却有另一层说法,他说:“我看这句话要倒过来说,应该是‘亦官亦绅,办事必成’。侍郎公曾经有为官的身份,在朝廷上的影响绝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而侍郎公如此体贴民情,与我们这些书生能打成一片,也不是一般当官的人所能做到的。现在这支上万人的队伍,主要还得靠侍郎公。”

曾国藩听了这话,并没有表态。他作为湘军统帅是很自然的事情,也不用推辞。倒是刘蓉说他“亦官亦绅”,真正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他的双重身份,让他感觉到了自己的优势。

曾国藩何以有“非官非绅,办事不灵”的感慨呢?原来,曾国藩在长沙初练湘军的时候,由于他本来处于一种非官非绅的地位,可实际上却干着官和绅的事情,这样就必然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再加上他想马上实现澄清天下的抱负,对官场积习深恶痛绝,不知道迁就别人,因而跟人矛盾很大。起初,张亮基调任湖南巡抚后,以巡抚大员身份,请曾国藩出山。曾国藩当时虽回绝了张的邀请,但后来出山的原因之一是认为张是可以合作之人。事实上,张亮基在湖南担任巡抚的一年多时间里,由于胡林翼等人从中斡旋,曾、张之间的关系大体上保持一致。但张一离开湖南,曾国藩就感觉在长沙与地方大僚不好处,因而不得不移师衡州。曾国藩显然很怀恋这段同僚相处的时光。张调任山东巡抚的当年重阳节,曾国藩给张写信,详细道出自己“越俎代庖”的苦衷。曾国藩说:“听说仁兄已调往山东,从此毗邻京城,坐镇泰山,大展宏图。只是在目前两湖整肃吏治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各项建设初有起色的时候,仁兄却突然奉调离职,这不仅使刚刚开始的各项工作无法继续,而且即使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为仁兄的调离而感到惋惜,他们怅若所失,顿失依靠。”

曾国藩讲的“顿失依靠”,实际是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因为他与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关系还没有“磨合”好。

这个时期,曾国藩的双重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势,反而给他添了不少麻烦。本来地方团练大臣们的地位就很尴尬,他们既不是地方大吏,又不是钦差大臣,只是辅佐地方组织地主武装,协同维护地方秩序。这个举措是清政府的应急手段。而曾国藩却一味蛮干,以钦差大臣自居,支持他的张亮基一走,新任巡抚和地方官便认为他多余了。地方大员对曾国藩不支持,文武官员也就更不配合,不久便发生了争端,几乎闹出了大事。

事情由曾国藩越权干预绿营兵引起。

清朝常例,绿营兵由总督统辖,由各省提督统带,负责训练等事务。团练大臣只能管辖团勇,对地方绿营军营务更无权过问,可曾国藩却通过塔齐布对湖南绿营军加以干涉。

塔齐布是满洲镶黄旗人,姓陶佳氏。初由火器营护军提升为二等侍卫,于咸丰元年(1851年)派往湖南任都司,在助守长沙之战时升为游击。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见塔齐布生性忠勇,剽悍骁健,无旗人和绿营军官中的腐败习气,很是看重他,于是聘他为教师,训练团勇。塔齐布对曾国藩唯命是从,认真做事,很得器重,二人交往愈加密切。

曾国藩训练团勇很严格,有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同时还要与绿营军一道会操,虽长沙盛夏酷暑之时,也不许停止。曾国藩不许练勇停止会操,绿营兵也就得陪练勇训练,绿营若不参加,何谈会操。于是,便引起湖南绿营骄将情兵的反对。长沙协副将清德早对曾国藩干预绿营不满,于是便利用部队的懒惰情绪,拒绝听从曾国藩的命令,不再参加与团练的会操,也不再听曾国藩的训话。

一次会操时,曾国藩发出了会操的命令,只有塔齐布率领所部前往,其余驻长沙的绿营兵拒绝参加,还群起指责塔齐布谄事曾国藩。曾国藩大为恼火,以清德惰于操练、临阵退却参劾之。清德不服,赴湖南提督鲍起豹处申诉,反控曾国藩以炎热气候强令军队操练,虐待士兵,塔齐布令绿营与练勇会操是破坏营制。

鲍起豹跟清德是一个圈子的,自然会护着清德,惩处塔齐布了。绿营兵在鲍起豹的纵容下,更加嚣张,乃寻衅挑起纠纷,鸣号列队攻击塔齐布的军队。曾国藩出来干预,鲍起豹挑动军队包围塔齐布的营房,捣毁了营房、居室。并攻入曾国藩的团练大臣公馆,枪伤了他的随员和护兵,几乎击中了曾国藩。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将帅(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军事将帅。如孙武,地米斯托克利、吴起、孙膑、亚历山大、白起、汉尼拔、西庇阿等人物。
  • 诺贝尔

    诺贝尔

    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蒙古族是一个崇尚“强权即真理”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崇尚武力,与农业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观念大相径庭。蒙古西攻欧洲,南取中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元朝。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就是成吉思汗。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热门推荐
  • 逗趣污女智斗总裁大人

    逗趣污女智斗总裁大人

    污污的乐薇遇上帅气总裁,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咚”乐薇一脸惶恐的看着眼前的“禽兽”“还跑吗”男人一脸坏笑地看着她。“不跑了不跑了!”她,是俏皮可爱自称御姐的呆萌妹子他,是整个梦城为之恐慌的冷血总裁谁能想到他们竟被缘分缠在了一起。
  • 阳光落地成爱

    阳光落地成爱

    本书主要讲述庄小宛,白小凡,陈岩,谭艺四个人的爱情、友情。小说中,庄小宛因为从小失去母爱,一直活在对母亲的回忆中,她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已故母亲的身上,而自己不愿再对任何人或者是付诸感情,直到遇到了和她同病相怜的白小凡,她才敢大胆地袒露出自己的心扉,而且一袒露便不可收拾。她希望自己能够平平淡淡地活着,但对于爱情她却希望轰轰烈烈。在小说中,谭艺总以为自己也有爱情,可她的爱情总是经不起推敲,文中主要把谭艺塑造成了一个时刻能给大家带来欢笑的角色。陈岩一直在和白小凡争夺属于自己的爱情,他以为他对庄小宛的爱并不比白小凡少,他暗自发誓不会放弃对庄小宛的爱情,可一件突如其来发生的事情让他再也……
  • 珑玖魔妃:琉璃脆梦

    珑玖魔妃:琉璃脆梦

    卧槽,这是什么情况?一朵琉璃脆花竟是精灵王的后代,掌管世间万物之灵,呼风唤雨,淡淡一笑,天下男子皆为她疯狂,可是一到这个缠人的大魔头是缘还是劫呢他,邪魅的筱王殿下,也是魔族指定的接班人,光一张脸就祸害千千万万的少女,简直是妖孽!一段奇缘即将开始。
  •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详细讲述了取人名的方法、技巧以及禁忌,同时介绍了商业领域的取名原则、思路、方法等。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
  • 正牌鬼差

    正牌鬼差

    一场意外事故,他回到了三年前。此时的他除了多了一个诡异的身份之外,再无其他。天与地,人与鬼,是与非......始于对错,只有天知晓。韩毅:“我们不捉鬼,我们只是地府鬼怪地搬运工!”
  • 血豹

    血豹

    一场战争让他失去了所有战友那场战争让他对自己的使命职业产生了怀疑所以他选择了佣兵生涯可当他看到国家的旗帜看到身上穿着的军装他还是选择了为国家效力直到战死......
  • 年少有你们

    年少有你们

    一个外表坚强的女孩,在她的面具下却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女孩,你是万人瞩目的明星,万人羡慕,可没人知道她为了组合费除了多少心血,当经纪人在夸她能干的时候,却没人知道她一个11岁女孩还要工作玩后陪一个没满2岁的baby……还好,她在年少时遇到了一群好朋友,死党!
  • 大话囍游

    大话囍游

    本小说改编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按照《大话西游》的表现方式,充分表达了后现代主义对整个神魔世界的冲击!
  • 上条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上条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上条当麻学会武术了--身体控制,内劲气流,生命潜能,一系列的学习让一个无能力战五渣变成一个单兵战斗能力堪比LV5的战斗机器。更加可怕的是他那足以抹消一切幻想力量的右手,和拥有与之完全相反力量的左手。他——上条当麻,会拥有怎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