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0900000007

第7章 忍受的义务

地球上的生命史是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的历史。地球上动植物的物理形式与生活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塑造的。而另一方面,在地球的整个生命中,生物对于环境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只有在以本世纪为代表的这段时间内,才有一个物种——人类——有改变他周围的环境的异常能力。

过去的二三十年中,这种能力不仅发展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在质上也起了变化。在人类对于环境的种种破坏行为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他们用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物质污染了空气、土壤、河流与海洋。这种污染大部分都是无法挽回的;污染在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活体组织中形成了有害的生物链,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现今全世界对于环境的污染中,化学药物与辐射共同作用,改变了世界的本质,改变了地球上生命的本质。化学药物凶险异常,人们却很少认识到它的危害性。锶90会随着核爆炸释放到空气中,随着雨水进入土壤或成为原子尘飘降,寄居在土壤中,渗透到长在土壤中的青草、玉米与麦子中,并终将在人类的骨骼中占据一席之地,直到寄主死亡。与之类似,喷洒在耕地、森林以及花园中的化学药物也会长时间地停留在土壤中,进入生物体内,依次传输到其他生物体内,造成污染并形成死亡之链。它们或许会随着地下水源悄悄流淌,而后因为阳光与空气的神奇作用组合成新的形式重新出现,杀死植物,病倒牲畜,让井水不再纯净,对喝水人施加不明的危害。阿尔伯特·施韦泽说过:“人类甚至无法认出自己一手创造的恶魔。”

经过数亿年的时间,地球才孕育出生命——在万古的时光里,生命不断演变、进化、多元发展才得以适应环境,维持平衡。环境中同时包含着有害的以及有利的元素,严苛地指导及塑造它所供养的生命。某些因素会释放出危险的辐射;哪怕是万物都需要从中汲取能量的阳光,也仍然包含一些具有危害的短波辐射。在给定的时间里——不是以年记而是在数百万年的时间里——万物经过调整,达到平衡。时间是必需的原料;但在现代世界里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

变化急遽发生,新情况快速涌现,这些都和人们冲动又鲁莽的步伐保持一致,而不是依据自然从容的节奏。辐射不仅仅来源于岩石的背景辐射、宇宙射线的猛烈攻击以及阳光中的紫外线,这些辐射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现在的辐射源自人们摆弄原子所创造的反常产物。生物需要适应的化学物质不仅包括钙、硅、铜以及从岩石中冲刷而成并随溪流汇入大海的其他矿物质;还包括人类富有创造力的大脑构思出并在实验室里酿造而生的产物,自然界中都没有与之类似的存在。

适应这些化学物质需要的时间要以自然的时间为度量;需要的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的时间。而且除非奇迹出现,哪怕几辈子的时间也会没有结果,因为我们的实验室在源源不断地产出这种新型化学物质;仅美国每年就有近500种投入使用。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而其背后的意味也难以预料——人类与动物每年需要适应500 种新型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完全超出了生命的体验范畴。

其中有很多都用于人类与自然的战争中。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人类已经发明了200多种基础化学物质用于杀虫、除草、灭鼠以及灭除现代语言所称的“害虫”;每一种又有数千种不同品牌在售。

现在几乎全世界都把这些喷雾剂、粉剂、气雾剂用在农场里、花园里、森林里还有家里——这些非选择性的化学药剂能杀死每一只昆虫,无论是“益”虫还是“害”虫,它们让鸟儿无法歌唱,让溪中鱼群无法跳跃,它们给树叶裹上了一层致命的薄膜,并长期滞留在土壤中——而这一切最初的目的却只是想除去几株杂草、杀死几只昆虫。怎么会有人认为在地球表面施加大量毒药它却仍能适合所有生命存活呢?它们不应该叫“杀虫剂”,而该叫“杀生剂”。

喷药的过程似乎陷入了无休止上升的螺旋中。自从DDT被放开用于民用,情况就不断升级,人们需要不断发明毒性更强的物质。这一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昆虫洋洋得意地印证了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进化出的超级物种对于现有杀虫剂免疫,于是人们不得不发明出致命性更强的物质——再接着发明比前一种毒性更强的。此外,在喷洒了药物之后,害虫们经常出现“回火”或者死灰复燃的情况,数量比喷药之前还要多。因此,这场化学战争从来不曾获得胜利,还让所有的生命都因这熊熊战火而苦不堪言。

人类有可能因为核战争而灭亡,与之类似,我们这个年代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这类物质对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这类物质危害巨大,会在动植物体内聚积,甚至会渗透到生殖细胞内,粉碎或改变决定生物后代形态的遗传物质。

一些自称人类未来建造师的人期待有一天能够自如改变人类的遗传物质。但我们现在因为疏忽就已经在这么做了,因为许多像辐射物一样的化学物质,会造成基因突变。选哪种杀虫剂这么小的事可能就决定了人类的未来,想到这里真是觉得何其讽刺。

我们冒着这么大的险——是为了什么?以后的历史学家可能会被我们本末倒置的想法所震惊。作为有智慧的生命,怎么会为了控制几种惹人嫌的物种就去污染整个环境并且让自身陷入疫病和死亡的危险中?然而我们正是这么做的。而且如果仔细想想,我们这么做的原因根本站不住脚。人们说为了维持农业生产,有必要大量使用杀虫剂。但是我们真正的问题难道不是过度生产的问题?虽然我们已经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奖励不种地的农民,但收成还是惊人的富余。仅1962年一年,美国的纳税人就不得不拿出超过10亿美元来储存过剩的粮食。虽然农业部的某个部门想要降低产量,但却有其他的部门重申其1958年的言论,称“人们相信,按照土地休耕保护计划的规定减少耕地面积后,一定会刺激人们加大对化学药物的使用以保证剩余耕地的产量最大化”,这只会令情况更加严峻。

上文所言并不是说不存在害虫的问题,也不是说不需要对其进行控制。我想表明的是,管控方式要与现实而非虚构出的情形保持一致,采用的方法不应当会把我们和昆虫一起消灭才行。

这个问题是我们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但我们试图解决这一问题时却在一开始就引发了一连串的灾难。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昆虫就已在地球上安居,其种类之繁多、适应能力之强均十分惊人。人类出现之后的日子里,这50多万种昆虫中有一小部分和人类的利益起了冲突,主要以两种方式:与人类争夺食物和传播疾病。

在人群聚集之处,传播疾病的昆虫就成为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比如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爆发或处于极度贫穷匮乏中。这时就有必要对某些物种加以控制了。然而我们不久就将看到这一让人清醒的事实:大规模化学防治的方法收效甚微,甚至有可能让情况更加严峻。

在原始农业生产中,人们很少会遇到昆虫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源自农业的精细化生产,也就是将大量耕地用于单一作物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使得某一种昆虫的数量出现爆炸式增长。单一耕种法并不符合自然运作的法则;这大概是一种工程师设想出的农耕方式。自然孕育了多样的物种,但人们却执着于简化这一多样性。于是他们破坏了自然用于掌控物种的内部制衡。自然的一种重要控制手段就是限制了适宜每一种物种生息繁衍的范围。显然,专门种植小麦的农场和混植各种作物的农场相比,前者以小麦为食的昆虫的数量会多得多,因为后者并非它们的宜居之地。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十几年前,美国大部分的城镇都在街道两旁种上了高大的榆树。人们期许看到的美景现在却有被某种甲虫毁之殆尽的危险,而如果植物的种类丰富,除了榆树还有其他种类,这种甲虫能够大量繁衍并且在树与树之间传播的可能性肯定非常有限。

现代昆虫问题的另外一个因素则需要从地质学及人类历史的背景上进行考虑:成千上万种生物从原籍迁徙扩散,入侵新的疆域。英国生态学家查尔斯·埃尔顿在其新近出版的《生态入侵》一书中研究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种世界范围内的迁徙。几百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泛滥的洋流切断了许多大陆之间的大陆桥,生物被禁锢于埃尔顿所称的“巨大的隔断的自然保护区”内。在这些区域内,它们与其他种属相隔,进化出许多新的物种。大约1500万年前,一些大陆块重新连接在一起,这些物种开始迁徙至新的疆土——而这种迁徙现在仍在进行中,并且从人类那里得到了大量帮助。

植物的引进是现代物种传播的主要介质,因为动物几乎总是要依附于植物,而检疫方法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效果也不绝对。仅美国植物引进局一年就从世界各地引入约20万种植物。在美国的约180种有害昆虫中,近一半是出于偶然从国外引入的,且大部分都是搭了植物的便车而来。

在其新的领土上,由于没有自然天敌的约束,也因此失去了对其数量的控制,这种入侵的动物或植物就能够大范围扩张。所以最令人头疼的害虫大部分都是舶来物种也就绝非出于偶然。

此类入侵,无论是因为自然原因还是借助于人类协助而实现的,可能都会无限延续。检疫和大规模的化学战役不过是花大价钱购买时间而已。埃尔顿博士说,我们面临着“生死攸关的问题,不只是寻求新的科技手段来控制这种植物或者那种动物”,而是更需要了解有关动物习性、动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基本知识,这样才能“促进平衡,抑制动植物大面积爆发时的威力,有效应对新型入侵”。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获取这些必需的知识,但是我们却不去用。我们在大学里培养生态学家,甚至把他们聘进政府部门,却几乎从不听取他们的意见。我们任由充满化学物质的死亡之雨落下,好像我们别无选择,而事实上如果有机会的话,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很快就能想出很多其他办法。

我们是不是被人施了催眠术,好像失去了追求好东西的意志与远见,只能把那些差的有害的东西当成是不可避免的选择去接受?生态学家保罗·谢帕德说这种想法“把生活理想化了,只看到水上探出的头,只看到了环境恶化底线上方的数寸……我们为什么要容忍含有慢性毒药的餐食,为什么要容忍这种生活:房子坐落在一个枯燥的环境中,周围的人不算是敌人却也不过是点头之交,外面摩托车的嘈杂声却也刚好不至于让人发疯?谁想要生活在一个只是刚刚不太致命的世界里?”

然而这样的世界正向我们逼近。用化学药物创造一个无虫世界的运动似乎激发了许多专家以及所谓防控机构的狂热。方方面面的证据都表明那些投身于灭虫运动中的人们残忍地行使着他们的权力。“那些负责的昆虫学家同时扮演着迫害者、法官与陪审团、估税员与征税员以及执行自己命令的警察局长的角色”,康涅狄克州的昆虫学者尼利·特纳如是说。无论是州政府还是联邦政府的各个机构中,都有一些人在明目张胆横行无阻地为此放行。

我并不是说绝不能使用杀虫剂。我想要指出的是,我们把这些化学药剂一股脑地交到了那些几乎完全不懂的人手中,这些有毒的药剂有着极强的杀伤力,这些人却并不了解它们潜在的危害。我们在未经人民允许,甚至通常在他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无数人暴露在这些毒素中,如果人权法案中没有一条规定保障公民有不受个人或公职人员投放致命性毒药危害的权利,那一定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尽管拥有非凡的智慧与远见,却仍未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任由人们使用这些化学药剂,却很少提前研究它们对土壤、水、野生动植物以及人类自身的影响。所有生物都依赖自然界生存,而我们不慎重考虑自然界完整性的这种行为,很可能不会被子孙后代所原谅。

现在仍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危害的性质。这是一个专家的时代,每一个专家都只看到自己的问题,却意识不到或者不去包容这个问题所处的大框架。这还是一个工业主导的时代,只要能挣一块钱,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合情合理的。公众清楚地看到有证据表明杀虫剂的使用带来了危害,因而为此进行抗议时,人们就塞给他们一丁点半真半假的消息当镇定剂。我们迫切地需要中止这种虚假的保证,拒绝裹在难堪事实外部的糖衣。昆虫治理者造成的风险最终是要由公众来承担的。必须要由公众去决定他们是否愿意继续当前的道路,而只有在他们获知了全部事实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出上述决定。如同让·罗斯丹所说:“既然我们不得不忍受,我们就当有知情权。”

同类推荐
  • 晨曦在歌唱

    晨曦在歌唱

    本书分为眼神、背影、动作、物语、行吟五辑,主要收录了晨曦在歌唱、白露的姿态、秋天在高树、再见了,后园、无端想起一个人等作品。
  •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穆时英作品集》描素的这些声音,这些脸,这些错杂的街头风景,全是熟极了的。
  •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像棵大树

    中国就好比这一棵树,虽被斩伐了许多枝条,但是新生出来的比原有的更多,将来成为比原来更大的大树。中国将来也能成为比原来更强的强国。
  •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

    《金紫宰相》主要表现了晚唐文宗、武宗时期,灵州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紫宰相裴度、李德裕、宋中锡,以及义士张议潮等人,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所展示出的个人风采。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红星

    红星

    地球人站起来了。(为何非得要我凑满20字)
  • 烊光如旧,沐雪如初

    烊光如旧,沐雪如初

    从前,我的愿望是:每一年暮春,桃花树下的你身旁有我;每一年盛夏,芙蕖花旁的你身旁有我;每一年凉秋,桂花树下的你身旁有我;每一年隆冬,腊梅树下的你身旁有我;愿我心悦之人,所求与我相同。可是,当我发现死神离我半步之遥,猛然间觉得,之前所愿种种,都太过奢侈。如今,我只希望,你活成我遇见你前你即将成为的模样。日子虽苦,起码没有心痛的感觉。我只希望,我活成你遇见我之前我即将成为的模样。日子虽闷,起码不会一次次遍体鳞伤。见了棺材也不落泪,撞了南墙还不回头。若我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愿用我满身疾病,孤独终老为代价,换你一生平安喜乐,幸福无忧。重来一次,希望你可以继续走在开满鲜花的路上,兴致盎然地与世界交手。
  • 一本书读懂黄金投资理财学

    一本书读懂黄金投资理财学

    作为黄金投资者要怎样选择自己的投资策略呢?如何才能把握住黄金市场的机遇?如果正确投资黄金?怎样探寻更赚钱的黄金投资品种呢?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投资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一本书读懂黄金投资理财学》从实际出发,全面介绍了黄金的渊源、投资及其技巧和策略,如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期货等黄金投资品种的投资策略,以及黄金价格走势分析和技巧分析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黄金投资初学者增加知识储备。
  • 黑夜传说之美人如玉

    黑夜传说之美人如玉

    他,是黑夜中的皇者,行走在黑暗中,连通阴阳,独断生死;他,是情场中的浪子,穿梭在花丛间,风花雪月,窃玉偷香;万年守护,只为忆回眸一笑,千载孤寂,只为寻凭栏伊人。说他痴,说他狂,说他多情,只道君临天下,留情处处。却不知情何起,一往情深。只愿美人如玉,天涯海角,生死相随!
  • 千古之秋

    千古之秋

    仇恨,千古至今,仇恨的积攒庞大到让人无法想象。但是也没有人在意毕竟这是缥缈的东西,但是也没有人能想到这缥缈的东西竟能成为最顶端的系别。
  • 上古世纪:创世王魂

    上古世纪:创世王魂

    二千年前,十二英雄远赴神之庭院,诸神遗留的强悍神力即将复苏;传说中创造者遗落的王魂之剑,持有巨大的自然之力,亦是唯一能够与英雄们相抗的能量,却至今下落不明。叛逃将军府、勇闯决斗之地、征讨残冷的魔隼、夺取最后的神力……桀骜的法师,英勇的战士,迅捷的游侠,太阳的使徒,他们怀揣着不同的信仰与目的,踏过千难万险,集结在一起去寻找传说中的力量源泉。大陆的崩塌,致使所有种族踏上了全新的征途,为了拯救苍生,我们每个罪过之人,都必须学会牺牲。本书(前传)是以上古世纪同名世界观小说《上古世纪·冷杉与鹰》为背景,分化出来的一段发生在原大陆上的传奇故事。
  • 关鸠啼血

    关鸠啼血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十年之后,当往年的那首《关雎》响起,物是人非。自己将自己一步一步推上死亡的深渊,而自己最亲最爱的男人,为了复活他自己的女人,无情将自己用于血祭。“如果再来一次,我是不是还会跟他走?”这个问题,始终没有问出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你就叫关鸠儿吧。”这是他说的第一句话。(本文前面有点玛丽苏,女主很弱,后文较虐,慎入。)
  • 鬼魅丽影:棺人莫念

    鬼魅丽影:棺人莫念

    莫念招惹谁不好,偏偏惹上皇亲鬼族,鬼族就鬼族,还是一枚鬼皇帝陛下。这位殿下不好惹,莫念一心想开溜。莫念人生太悲哀,一枚鬼夫暧昧多。天赐良缘总纠缠,一不留心恋其中。
  • 一箱情愿:男神快入怀

    一箱情愿:男神快入怀

    【日更1000+】“给你三秒钟时间考虑当不当我女朋友。”“当!肯定当!”苏慕莞尔一笑。///三年前,家里意外出现苏家亲女苏椤抢走了她在苏家的一切!三年后,她回来,势必抢回一切!于是三个月前苏慕对姐姐心上人邵琛展开了疯狂追求。“男神你家住哪?”“男神你电话是多少?”“男神你喜欢怎样的女生啊?”……但都被一一无视。没关系!她苏慕什么都不好,就是脸皮厚!//“我们分手吧。”“当初你厚脸皮追我时我就想拒绝,现在他妈老子爱你爱到死,你不准离开!”【原谅我对你故作深爱的姿态只是和姐姐的争夺战。】【前文大爽+后文大虐】
  • 火影写轮眼鸣人

    火影写轮眼鸣人

    重生火影世界想写出不一样的鸣人,写轮眼,强大的忍兽,最爱的雏田,新的世界,新的旅程,我要成为火影最强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