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0100000019

第19章 团队就是不要让另外一个人失败,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个人失败(2)

马云认为,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之一是员工。所以他提出“把钱投在员工身上”的理念。把钱存在银行里,不如把钱花在培养员工身上。把钱投在人身上是最赚的。

实现员工的“保值”、“增值”

相对于那些拼命压榨员工的老板来说,“吝啬”的马云却持着相反的做法,在培训投入上是异常慷慨大方的。

2001年阿里巴巴的口号是“活着”。当年阿里巴巴在缩减成本,全球裁员,并制定出了公关市场“零预算”政策以及今天仍在实行的“5分钱自觉投币”的“复印政策”。然而,就在阿里巴巴不赚钱、没赢利并想尽办法省钱的时候,马云却做了一个相反的动作,投资100万用于员工培训、干部培训。

马云说:“最近这两年我们在培养员工、培训干部上花了大把的钱。有人问是公司先赚钱再培训还是先培训再赚钱?我们提出‘YES’理论,既要赚钱也要培训。”

对于进入阿里巴巴的新员工,马云说,他要做的关键是把公司的战略、想法,把公司的文化、使命感告诉大家,因为公司花资源,请来的人不是买他的技术,而是买他的使命感。“我觉得阿里巴巴未来的钱,我希望最多的是花在人的身上,而不是机器上。我们希望能够进入全世界,未来五年内成为全世界的前三位电子商务公司。今天我们在中国做得不错,但是跟世界级比还得几年努力,我们有一个梦想,共同分享财富,共同去努力,集成团队的友谊,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快乐的。”

马云非常重视让员工作为阿里巴巴资产的一部分实现“保值”、“增值”的过程,他说:“我们四年来‘屯兵’西子湖畔,在那里训练人马,训练我们的团队,了解客户,了解市场,我们员工达到1400名,可能是当今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员工最多的公司。我们认为与其把钱存在银行,不如把钱投在员工身上,我们坚信员工不成长,企业就不会成长。员工是公司最好的财富,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今天银行利息是两个百分点,如果把这个钱投在员工身上,让他们得到培训,那么员工创造的财富远远不止两个百分点!”

为了培养销售队伍,阿里巴巴又创建了名为“百年大计”的“销售培训班”。“百年大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价值观,其次才是销售技巧。培训班由阿里巴巴自己主办,公司高层几乎全部参与讲课。在阿里巴巴,过不了“百年大计”培训关的新员工不能进入销售团队。

培养企业“将领”

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说:“CEO应该重视员工培训,而不是走走花架子,尤其是在管理层培训时。你找到最好的人才你就获胜了,因为他们是最具创造性的、最具活力四射的人才。最好的人才大多愿意到排名第一的企业工作,你的企业如果排名第一,那么就能拿到最好的人才,这是个良性循环。”

2005年3月21日,在阿里巴巴网商论坛广州站的主题演讲上,马云在深入分析团队建设问题时这样说道:“企业的领导干部是永远让CEO最头痛的问题。”

的确如此,对于任何一个成长型企业来说,打造自己优秀的管理团队都是重中之重。

如果阿里巴巴想成为全世界十大网站(之一),光靠打游击不行。毛泽东是不可能靠游击队打下全国的。最后是三大战役决定了胜利,因此要有一大批将领才能保证胜利。

2001年互联网寒冬时,马云投资100万元大张旗鼓地搞培训。2001年4月开始培训。先培训主管,然后是中层、高层。培训课程是请外面专业公司设计的,18个创始人都必须去听课。

当时阿里巴巴的管理层大多是技术出身,不懂现代化管理。通过对高层管理层的培训,使一大批技术出身、销售出身的干部懂得了现代化管理。这是阿里巴巴现代化管理制度建立的开始。

之所以要进行干部队伍的培训,马云说道:“当干部之前你一定要让他学习怎样当干部,中国有很多种干部,第一种是义气干部,上面的领导压下来,都是他顶着、扛着;还有一种是劳模干部,这类人平时干10个小时,你把他升为经理,他就会觉得领导喜欢我这样当经理,本来干10个小时,当经理后干12个小时;再一种是专家当经理,因为这个人专业技能非常好,你让他当经理,(这样)肯定不行。因为原来四个人工作很快乐,但突然他当经理了,他很得意。他就会意识到另外三个人中一定有人心态会有问题。于是,你会发现很多经理一上台之后,就会把老员工全换成一批新员工。”

2001年10月底,“一百大”(第一届“百年大计”培训班)毕业。正是通过培训,阿里巴巴这支“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阿里巴巴从激情创业走进了制度化、规范化运营。培训使一大批技术出身、销售出身的干部懂得了现代化管理。

不挖墙脚,任人去留

从竞争对手那边挖过来的人,如果他说出原来公司的秘密,他就对自己的旧主“不忠”;如果他不说,他就对现在的新公司“不孝”;即使不让他说原来公司的秘密,他工作中也会无意识地用到,这样他就“不义”了。“挖人”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我们不希望挖过来的人变成“不忠、不义、不孝”的人。

——马云

在人才高度流动的今天,尤其是在高科技行业,“挖墙脚”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为了能够挖到,尤其是从竞争对手那里挖到“人才”,有些企业不惜重金,甚至使用给予期权等杀手锏。

马云对此不屑一顾,非常鄙视。他说:“我们绝对不会这么做。我们不但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公司挖竞争对手的人,同时也不允许我们的猎头挖;同时也强烈鄙视、排斥和谴责竞争对手挖我们的人。”

不挖对手“墙脚”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挖墙脚”的确有它的好处,能够暂时解决公司优秀人才缺失问题;招聘人员没有“历史包袱”,不会被原先环境所限制;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之间的紧张关系;能够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但是任何商业上的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来看看它的不利方面:挖来的人不熟悉组织的内部环境,缺乏人事基础,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组织者对招聘者的所有个人情况不能够深入了解;容易造成对内部员工的打击。权衡二者之间的利弊,可以发现值得“挖墙脚”的理由并不很充足。

马云在任何时候都非常自信,他不怕任何对手,他甚至不看他们,更不会费尽心思地去研究,更谈不上“下套子”去“挖墙脚”。马云知道世界上最难战胜和超越的是自我,战胜了自己,就等于战胜了一切:“我认为真正的竞争还是和自己,所以我们不去研究竞争对手。只有研究明天,研究自己、研究用户,才是根本、才是往前看。研究对手只会伤害了你,因为你把你自己的强项丢掉了。”这是一个靠智慧竞争的时代,而不是一个靠狡诈竞争的时代。

马云不仅要求阿里巴巴不做“挖墙脚”的事,同时也不允许自己的员工被任何的猎头挖。当然,马云对“挖墙脚”存在着如此强烈的鄙视、排斥和谴责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2005年“雅巴联姻”的时候,马云还没有从成功的喜悦中缓过来,此起彼伏的“挖人”电话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几乎所有的雅虎中国的员工都接到了“猎头”的电话。马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好像全世界的猎头公司这几天都出现在这个公司。”虽然,马云最后凭借阿里巴巴的价值观稳定了自己的队伍,但这件事情还是让他记忆犹新,使其从此在是否会从其他公司挖人的问题上,有了绝对否定的观点。

马云曾这样说过:“从竞争对手那边挖过来的人,如果他说出原来公司的秘密,他就对自己的旧主‘不忠’;如果他不说,他就对现在的新公司‘不孝’;即使不让他说原来公司的秘密,他工作中也会无意识地用到,这样他就‘不义’了。‘挖人’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我们不希望挖过来的人变成‘不忠、不义、不孝’的人。”

留不住人从自身找原因

除了“不挖人”,马云在管理自己的团队的时候还坚持“不留人”的原则,即对辞职的员工不作挽留。因为马云认为,员工提出辞职,基本上是想好了才说出来的,这时候挽留是没有太大必要的。

对于留不住人的问题,马云认为,要反思的是老板。老板没有珍惜员工,员工自然不会珍惜产品。我们永远要明白,你的价值和产品不是你创造出来的,而是你的员工创造出来的,你要让员工感受到——我不是机器,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老板要思考有没有倾听过员工的想法,如果员工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得不到满足,他在这儿工作没有得到荣耀、没有成就感、没有很好的收入,要他为你而骄傲,不可能!所以我觉得问题在老板身上,你真心服务好员工,员工就会真心服务好客户。

同类推荐
  • 站在青春的阳台

    站在青春的阳台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

    戴尔·卡耐基,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他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人类共有的心理特点进行探索和分析,开创和发展了一种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智力开发为一体的独特的成人教育方式。《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在《人性的弱点》每一章、每一节的开篇部分,增设了导读文字,希望能提供给读者一套实用而全面的励志读物,让戴尔·卡耐基的《1分钟读懂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传世经典)》继续作为励志经典,指引我们前进。
  • 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天衣无缝的说话办事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必将学到许多实实在在的成功方法,这些都将成为你今后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指南。
  •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细节决定成败(全集)

    文学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摹,是对人类生存经验的艺术表现和思考,是一个民族的心灵之窗。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一座宝库,她时贯古今,地连八方,浩如烟海,璀灿辉煌;在这里不是珍藏着一颗珍珠,而是各民族珍珠美玉的荟萃,踏入这座殿堂,你的面前会出现无数个新的领域,你可以从此了解到不同民族、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心理状态等等也会透过纸缝,活跃在你的面前。文学作品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给人以教育。文学也是人学,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作品,总是或多或少地阐述人生的道理,有的甚至有着深刻的见解,虽处异国异地,我们同样可以得到启迪,爱到教育。·
  •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人情世故、应酬与礼仪,我们编著了这本《二十几岁要懂的应酬礼仪》。本书挑选了一些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情,懂得世故,通晓基本的应酬与礼仪。本书除了阐明一些道理、点明一些现象外,还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以帮助我们提升交际应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让我们不仅能轻松赢得他人的好感,获得他人的帮助,也能消除他人的嫉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我们的人生更加顺畅。希望本书能给迷茫的人们一点启示,给还沉浸于美好幻想中的人们一些提醒,给不知所措的人们一些开导。
热门推荐
  • 逆天王者之强势回归

    逆天王者之强势回归

    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恐惧的逆天王者重新回归华夏,华夏必定被他掀起大浪……
  • 墨色烟满目

    墨色烟满目

    生活给了我们太多惊喜,也让我们来不及休息。只有优秀的人才有资格被牢记,但也仅仅是有资格而已。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决定了他们有多少压力。因为命运,他们必须努力;因为命运,他们可以相遇。他是寂寞她是烟。一个扑朔迷离,一个稍纵即逝。但只要我们高兴就好,不是吗?
  • 武行千里

    武行千里

    上世纪70年代,李兴起了中国功夫热潮,1979,国家体委在三个省份进行散手试点训练,同年,散手成为我国竞技比赛项目。散手在国内推广壮大,1985年,由传统武术和散手新秀组成的五人队伍远征泰国,试图为国争光,一血前耻,却惜遭惨败。归国途中,他们茫然不定,当一个徒弟问起“我中国功夫真的就不如泰拳?”时,已过四旬的师父缓缓地给他了讲一个华人称霸世界地下拳坛的故事·······················这个传奇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唐龙。······
  • 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

    我们的青春渐渐苍老

    他们都想过来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可是他们也怀疑苍老苍白的青春能否绽放出爱情火花
  • 专情首席,情迷俏娇妻

    专情首席,情迷俏娇妻

    7年过去了,就在夏亦轩的生活逐渐归于平静的时候,随着洛宇恒的再度出现,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往昔的种种,尘封的记忆慢慢的撕裂开来……19岁相遇的夏天,茶靡花开得是那样的美好。可谁曾想到,爱到茶靡,竟是末路。曾经深爱的人,已然陌路。如果她不是和最好的朋友喜欢上同一个人,如果没有发生那样的事,如果他足够相信她,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可是没有如果,发生过的终究都是发生过的,除了接受,还能怎样?而7年后意气风发的他看到如此落魄的她时,他的眼神已找不到半点疼惜,“夏亦轩,看到你现在的悲惨样子,我心里却感觉没来由的痛快,这就是你选择离开我的结果。”
  • 算心师

    算心师

    曾经身后千军万马,如今孤身向死而活,冰冷而坚毅的少年该如何识破敌人的诡计?至亲至信之人先后背叛,漫漫长路又该何去何从?一夜之间满门抄斩,父子自此阴阳两隔,心机,城府,实力,利益,从此以后,世间再无可信之人。
  • 海岛环潮

    海岛环潮

    你是被海环绕的岛,我是上不了岸的潮,你懂你的孤独,我有我的依靠。
  • tfboys之若梦似水

    tfboys之若梦似水

    在某年的某一天,我们可耐的tfboys遇见了三个女孩,与她们相遇相知到相恋,经历了多少磕磕碰碰,他们的恋情会有结果吗?
  • 佛说放牛经

    佛说放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ath of the King

    The Path of the K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