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5700000008

第8章 一切从尊重开始,放下身架来沟通(2)

这学年的期中考试过后,肖琳的妈妈到学校开家长会,才知道肖琳的成绩已经由原来的上游下降到了班里的中游,妈妈很是生气。回到家里,她直接奔入肖琳的房间,还没开始说话,就看到了肖琳桌子上摆着一摞手写稿,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二话不说就把这些稿子打翻在地。肖琳看到妈妈的这种做法,看到自己珍贵的文稿被随便丢到地上,很伤心。她哭着对妈妈说:“你知道这些文稿付出了我多少心血?对我有多重要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妈妈在气头上,听不进肖琳说的任何一句话,不由分说地骂道:“只会写文章能考上高中吗?能考上大学吗?你这样下去,一辈子都没有出息!你写出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简直就是不务正业!”

肖琳一下子蒙了,她根本想不到妈妈会说这样的话,她不知道妈妈怎么会觉得她的梦想竟是如此的幼稚。

天下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的,因此有的父母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孩子设计了一幅理想的蓝图,甚至孩子以后要上哪所大学的哪种专业都考虑到了。父母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不顾孩子的爱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他们设计的轨道发展,如果孩子有一点没有符合他们的意愿,就对孩子的所有努力和成绩全盘否定,甚至打骂孩子。确实,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这种望子成才、追求上进的良好愿望,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否定孩子的理想和追求,而给孩子过大的压力,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让人遗憾了。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很多事情他们都不懂,父母为他们作出选择对他们有好处。殊不知,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自己的兴趣、志向和理想。孩子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的时候,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因此会学得又快又好,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果父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就会感到身上的担子太重了,压力太大了,就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同时,这也会使孩子失去自己的成长空间和独立意识,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抵触、反叛与对抗的情绪,出现与父母关系紧张、厌学等现象,甚至走上歧路。也有些孩子会变得精神委靡,对生活、学习感到迷茫、失去信心,等等,这些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父母千万不要为孩子设计发展的模式,不要让孩子做自己的“接力棒”。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孩子也不例外。那么,父母又该如何对待孩子的理想和追求呢?

1.给孩子一个成为自己的空间

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有自己的思想和独立思考的权利,不要让孩子成为按照他人意愿做事的盲从的人,更不要让孩子成为代替父母实现未尽理想的工具。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兴趣,给孩子提出建议,引导孩子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2.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会逐渐形成独立的意识,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充分地发展,而不是把他们限制在自己已为他们设计好的框子里。不然的话,他们也会像自己一样,在弥补父母遗憾的同时,留下自己的遗憾。

3.给孩子最后的决定权

孩子的理想,父母如果觉得是合理的,就应给予尊重和支持。对孩子的理想真正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以孩子的心理准备和接受能力为前提,然后进行适当的启发和引导,需要的是精心地呵护,不是说教,不是命令,更不是趁机提条件。即使孩子的理想与父母的意愿产生了很大的偏差,也要平静地与孩子沟通,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商量和探讨,让孩子理解父母的想法,最后再把决定权交给孩子。

4.对孩子的要求不可过高

父母在尊重孩子理想和追求的时候,还要注意一些问题:不要在孩子建立理想的初期就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警示,这样做很可能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

5.精心培养孩子的“理想之苗”

对孩子的理想,父母采取不理不睬或者拔苗助长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如果父母们用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理想之苗”,那么孩子或许永远也不可能树立起稳固的理想。对待孩子的“理想之苗”,父母应当要一点点地培养扶持,要细心浇灌、滋润,鼓励孩子树立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

作为父母,培养孩子要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是什么铁就打什么钉。为人父母者,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从精神上给孩子以关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而不要一味地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生活。

尊重孩子的隐私

丽丽是一名初二女生。有一天,她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想起作业忘记带了,于是急忙又掉头往家跑。当她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看到妈妈正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脸上带着不自然的表情。丽丽走进自己房间去拿作业本,推开房门,她愣住了,她看到书桌的抽屉全部敞开着,日记本、同学们送的生日礼物及贺卡等全都胡乱地堆在桌子上。

丽丽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翻我的抽屉,随便动我的东西?”

没想到妈妈却比她还生气:“怎么了?当妈妈的看看女儿的东西还有错吗?”

“可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啊!”丽丽很愤怒地回答妈妈。

“小孩子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别忘了我是你妈妈,好了,快去上学吧!”妈妈毫不在乎地对丽丽说。

很多父母和孩子在“隐私”问题上有过不少交锋。一封封“地址内详”的信件让父母们疑心不止;孩子在日记本中记下心中的真实想法,父母们也希望能够“拜读”;对打到家中的电话,父母们更要例行检查……这些关心的行为都让孩子们感到不舒服。

隐私,是每个人藏在心里,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领域、知识、情感都逐渐丰富起来,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会随之渐渐关闭起来。但是,很多父母却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正在长大,忽略了孩子也会有自己的秘密,总认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地带”,甚至粗暴干涉,私拆孩子的信件、监听电话、偷看日记等。

那么,孩子们为什么对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如此反感呢?又为什么要在自己使用的抽屉上锁上一把锁呢?

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会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独立性,想拥有自己的隐私,也渴望被尊重,这是孩子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的一种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同时,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大,知识信息的增多,他们的内心变得敏感起来,感情变得细腻起来,会产生许多想法,原先敞开的心扉渐渐关闭,有了自己的隐私。而且,即使他们有不少话想说,但观点已经与父母有所不同了,于是他们与父母的心理沟通就会明显减少,转而把自己的秘密和内心的感受都倾诉在日记里。

这时,如果父母采取强硬和蛮横的手段,想方设法去查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等,无视孩子的感受,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就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加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并导致与父母关系的恶化。这样,父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这样做并非放任自流,而是对孩子的隐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积极的引导。

1.从心底承认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孩子是人,不是物。是人,就有感情,就有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就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也有他的隐私权。为人父母者,如果你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那么你首先要做一个尊重孩子的人。

尊重孩子的隐私,在家庭教育中应当表现为更多的契约精神和民主、协商的方法和方式。比如,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们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都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者权利,把孩子当做成人来加以尊重。

2.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

试着了解孩子的想法,要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宽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稚嫩的想法和做法。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尽量以平等的身份多与孩子交流,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想看孩子所写的东西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一定要争取使孩子信任自己,使孩子主动、自愿地披露心中的隐私。

3.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父母不能苛求一个处在叛逆期的并不成熟的孩子以大人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父母获取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发现孩子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甚至对孩子辱骂殴打,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途径对孩子加以引导,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孩子一旦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其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能得到自我解决。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孩子大了,内心里有不愿告诉别人的秘密也是自然的事情。这是孩子成长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父母们对此应该给以充分的尊重。在生活中,父母要密切注意孩子在态度和行为上的细微变化。当孩子希望自己的房间没有人打扰时,父母就不要随便进入;当孩子希望拥有记录自己秘密的日记本时,父母就不要偷看,更不能采取打骂体罚的方式强迫孩子交出日记本。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时,父母应当高兴才对。

天下父母们,当你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去赏识和尊重孩子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从而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这样,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心中有秘密的时候,才有可能主动向你谈起。请记住,你越尊重孩子的隐私,你与孩子的距离也就越近。

同类推荐
  • 人生是长跑

    人生是长跑

    本书通过大量案例总结了中国父母的包办型、控制型抚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分析未来国际化竞争社会对孩子的要求,说明国际视野化的教育才能让中国孩子参与国际竞争。从春蚕型父母到春雨型父母,父母的变革迫在眉睫。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 让孩子玩出灵性

    让孩子玩出灵性

    本书选择不同的典型材料阐述怎样通过游戏提高孩子的智力和交际能力对孩子的教育具有革新的色彩。
  • 非常好孕

    非常好孕

    一个健康的宝宝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即使有经验的长辈对备孕、助孕的了解程度也不到5%。孕育健康聪明宝宝不能交给概率,从想怀孕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遵循科学的饮食、起居、运动,争取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本书总结了妇产专家余月娥35年临床助孕经验,手把手教你孕育一个健康又聪明的宝宝...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霸道校草恋上呆萌小丫头

    霸道校草恋上呆萌小丫头

    “本姑娘第一次告白就失败,我是有多差啊!起码我还是学校的校花,我哪里不好了,人长得美,学习又好,他怎么就不喜欢我呢!”我喃喃自语说道。我拿起喝完饮料的饮料瓶朝正前方人扔去,突然听见有人大叫了一声,“啊!好疼!是谁扔我的?”我一下感到事情不妙,我扔到人了。
  • 因为我们正青春

    因为我们正青春

    讲述的是平凡女生叶小余与学霸富二代林梓毅的青春校园故事。一开始互相都看对方不顺眼,后来慢慢接触,了解,发现其实两人很有共同话题,产生了懵懂的好感。可是叶小余却又觉着两人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产生了歧异。这部小说体现了现在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对异性产生的好感,也是在告诉一些青春期的同学们,好感,喜欢和爱,不是同一种东西。喜欢一个人很正常,但不要把青春期这种美好懵懂的感情当做早恋,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
  • 御龙之穿越火线

    御龙之穿越火线

    少年龙语,身怀穿越火线系统纵横异界。你是天才?修炼速度很快?神级经验卡百倍修炼速度完爆之!你是皇帝?手下雄兵百万?我召唤一支军团,全部配备加特林机关枪……你脚抖什么?当皇帝神马的小爷没兴趣!夜玫瑰,你又调皮了!没事总穿灵狐者的丝袜做什么……都说了丝袜控神马的小爷才不是呢~
  • 三十年逍遥

    三十年逍遥

    三千无尽大世界,一位少年来自问天阁,以问天阁阁主的身份,向三千无尽世界出发。“这将是一个起点,成就我的起点!”痴迷武道,十数年后,这位不起眼的少年,成就了三千无尽世界数十万年都无法完成的事,超越武极之祖。
  • 一个人的理想世界

    一个人的理想世界

    闲暇之余,由感而发,凭心乃作。清新淡雅,舒缓心情,自然宁静。
  • 吸血鬼:血族之恋

    吸血鬼:血族之恋

    “孩子,当你醒来,你便不会再是吸血鬼,也不会记得我,但是我的祝福与你同在”白衣女子双手放在女孩肩上“坚强的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会有深爱你的天使替我守护你,吾爱”寒冷的冬天,天上的雪花轻轻的飘洒在大地,让人觉得异常凄美——(简介只是抄文中的一段,更多精彩内容详细文中,结局一对一,宠文,欢迎跳坑)—、—
  • 魔甲兵魂

    魔甲兵魂

    霍飞,一个原本在第二领域一座小城池里为生活挣扎奔波劳碌的少年,不知自己真实身份的‘孤儿’,却是因为偶得天地至宝魔甲兵魂,由此开启自己在第二领域里的传奇人生。成武者,筑强体,得秘宝,霍飞一步步开启自己传奇人生的同时,也由此拉开一场关于他自己绝密身世的领域风云,道武,佛武,魔武,霍飞将会为我们揭示一个怎么样的至尊领域。
  • 自由去爱

    自由去爱

    江可欣遇见了生命的苦难,也经历了噩梦的缠绕。但是她没有长时间沉浸在苦难和噩梦中,她从噩梦中醒来了。自己不但生活的阳光快乐,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阳光和温暖。让我们所经历的苦难变得有价值。永远保持善良和拥有善良,会让你成为最受眷顾的人!
  •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给大忙人读的心理书

    本书运用了各种小故事、寓言以及很多人成功的经历,和当今时代的大忙人一起走进智慧人生,学会淡然处世,让内心真正地开始一次轻松愉快的长期旅行,经历一次充实精神开阔思路的过程,让心灵接受一次升华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