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5500000039

第39章 杀兄之仇,孙权报是不报?

“孙讨虏?! ”鲁肃一听,如遭电击般浑身一震,脸上表情却竭力保持着一种波澜不生的平静, “司马君何出此言?我家孙讨虏年方二十九,一直以忠勇持身、恭顺守节而著称,至于其他未雨绸缪、见机而作的睿智之誉,鲁某却罕有所闻 ……”

“自会稽而迁幕府于柴桑、斩黄祖而陈兵于鄂城,岂非未雨绸缪乎?遣鲁君北上许都而观变、西进夏口而结盟,岂非见机而作乎? ”司马懿双目亮光一闪,一针见血地指出, “孙讨虏年纪轻轻,竟有这等沉敏机变、游刃有余的大智大略,委实令在下深为叹服。不过,鲁君也应该想到这一点:孙讨虏这样的智略连区区在下尚能浅窥一二,那老奸巨猾的曹操又如何不能察觉?鲁君今年五月在许都城中私下会见孔融大夫,那是做得何等机密的事儿,后来不也是被曹操知晓了吗?依懿之虑,曹操万一察觉了孙讨虏这近来未雨绸缪、见机而作的功夫,只怕那后果也实在有些难说啊 ……”

鲁肃一听,骇然变色,额角上汗珠滚滚而下。这司马懿真是厉害!一字一句都似箭箭穿心,来得煞是犀利!他有些抵挡不住了,只得嗫嚅而道: “这个 ……这个 ……司马君之言,令我身在深秋而心在盛暑,居然汗湿布袍!不过,司马君有所不知,我家主公如今在柴桑城幕府里确也面临着不少的阻力,他若公开要与曹操对抗,实在是艰难之极啊 ……”

“莫非以孙讨虏之聪明睿智,还会坐视刘皇叔被灭、荆州全境尽行落于曹操之手吗? ”司马懿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深了,“曹操倘若得了荆州,这对江东方面而言将意味着什么,想必孙讨虏和子敬兄(鲁肃字子敬)都应该心中有数吧! ”

鲁肃面色一滞,没有答话,只是蹙紧了眉头。荆州之地确实是太重要了 ——它对于曹操而言,仅是扫平南方的重要据点之一;对于刘备而言,它可谓安身立命、争雄天下的根基;对于江东方面而言,它了荆州全境,练成水师之后,自夏口、合肥两处发兵东西交击,则江东一方唯有束手待毙而已。所以,孙权此番派遣自己前来荆州以 “吊丧交好 ”为名而伺机应变,最紧要的嘱托就是 “决不能让曹操夺得荆州全境而制住江东的上游命脉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授权鲁肃可以在与荆州刘氏方面交涉的任何事务上便宜从事。

鲁肃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沉沉而答:“仲达你有所不知,江东那边以张昭、秦松、顾雍等为首的大多数清流名士都不太赞成我家主公公开与曹操站到第一线兵刃相见,他们觉得以江东六郡之地,焉敢与天朝王师、大汉诏命、当朝丞相相敌?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啊 ……”

见到鲁肃终于也向自己坦怀开襟真诚交流了,司马懿心头暗暗一喜,沉思片刻,说道: “子敬兄过虑了。依懿看来,张昭、秦松、顾雍等人那里不是什么大问题。张昭乃汉室纯臣,他拘泥于礼法,自然是不赞成与汉室朝廷相对抗的,但若是有人打着汉室的旗号而欲行锄除异己之实,想必也愚弄不了张昭的。只要他能看清曹操 ‘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的真面目,日后必会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抗曹大业。所以,张昭他们并非不可逾越之障碍。倒是孙讨虏年纪尚轻,虽有智略在胸,而心志或许摇荡未定,万一在临战之际却生了瞻前顾后之念,这才实是深为可虑的。 ”

诸葛亮听得此语,不禁抬头看了司马懿一眼:论年纪,你也不过与孙权相仿,居然敢评他 “虽有智略在胸,而心志或许摇荡未定 ”?莫非你竟已比他更胜一筹 ——非但智略在胸,而且心志笃定了么?这个时候,诸葛亮还不知道司马懿曾在拒绝曹操征辟期间有过白刃加颈而沉笃如山的壮举,不然他此刻亦不会有此怀疑了。

“这个 ……这个,肃今日在此也确不能为我家主公向孔明和仲达二位保证得了什么。 ”面对司马懿的疑虑,鲁肃倒也直爽得很,坦然而道, “明日就请孔明与肃一道顺江东下柴桑,且和我家主公当面交涉去 ……到了柴桑,一切便可见分晓了。 ”

诸葛亮闻言,深深地点了点头。

“子敬兄,请恕懿在此直言,无论此番孔明兄到柴桑城与孙讨虏的交涉结果如何,懿都有些话恭请您转告孙讨虏 ——决不要相信曹操给出的任何拉拢、收买他的待遇和条件,这些都是他曹某人手心里捏着的绊马索!更不要以为他会像对待辽东公孙氏那样对待孙讨虏!请孙讨虏易其心而虑之。辽东偏远苦寒之地,曹操或许暂时不以为意;江东鱼米富庶之乡,谁人不会垂涎三尺?况且以曹操之枭雄心性,自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懿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举州投降曹操的刘琮将要被调往青州担任空衔刺史了,他的下场足可视为孙讨虏意欲屈膝于人的前车之鉴 ……”

听着司马懿的再三强调,鲁肃不禁耸然动色,肃然而答: “很好。司马君的这些话,肃一定会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带回给我家主公。”

“罢了,还是亮来开口说破了罢! ”诸葛亮觉得有些问题应该先和鲁肃这个孙权最信任的心腹谋士达成共识,便单刀直入地问道, “孙讨虏心底最大的隐忧莫非是曹贼人多势众,我们与之对敌会力有不逮? ”

鲁肃轻叹一声,默默点了点头。

“子敬兄,你是应该清楚的,这几日我俩一路自襄阳、编县、当阳等郡县沿途观察而来,其实已经发现,曹军因兵不血刃就拿下荆襄江北三郡而生出了骄盈虚妄之心,以为大胜唾手可得,军风军纪都变得松懈起来。曹操还算是比较明智的,但他纵有安民抚士之明令连连下发,可他手下的曹纯、夏侯渊等不少将士仍是骄气十足,四处打砸烧抢、恣意妄为。驻守当阳、编县的徐晃为了尽快清剿刘皇叔的那些散兵游勇,竟命令手下将士凡见各乡农民双手虎口处生有老茧者一律非捕即杀,弄得那些樵夫、猎户个个如惊弓之鸟,可以说荆襄腹地处处都是酝酿着民变哗乱的干柴堆!你也看到了,亮已随处布下了暗线,只要时机一到,就四处点火,必令他们焦头烂额、团团乱转。如此,便可牵制他们留守殿后的大部分兵力。

“反观江陵一带,而今曹操在那里屯驻了十余万北方人马,算上刘表留下的四万水师,总共有十五六万之众。但他能投入作战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十万 ——他会用五六万人马留守江陵的。刘皇叔在夏口城有近两万精兵,孙讨虏在江东应该有四五万劲卒,这样两军相合共有六七万之众。以六七万之众与十万之敌相抗,至少会有五成胜算的。局势既是如此,孙讨虏又何必太过忧惧? ”

鲁肃听得暗暗苦笑。诸葛亮这笔账倒也算得差强人意,只是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胜负难料,以我鲁肃的用兵之才欲以六万之众而抗十万之敌,况且敌方首脑又是一代巨枭曹操,结局实在是悬得很。不过,大概以周公瑾的良将之能,或许还可以与曹操迎面一搏吧?对了,这等兵戎之事,只有到了柴桑城与公瑾共商方略才能万无一失。在这里,鲁某和孔明也只是先议一议它,心头好有个底罢了 ……诸葛亮见鲁肃并无异言,知道他还是有几分认同自己的看法,这才略略放下了心。他心念一转,又将目光投向了司马懿: “仲达,你身在曹营枢要之地,应该比咱们更了解曹军的实情。你可有什么消息可以告诉我们的吗? ”

司马懿也灼灼然正视着他,非常认真地说道:“孔明兄,你刚才算得十分精细,懿也是十分佩服。但是有一个不尽不实之处,懿必须给您和子敬兄点明。曹操此次攻取江夏的方略是 ‘兵分两路,从汉水、长江齐头并进,南北夹击夏口城 ’!所以,以懿之见,刘皇叔的那两万精兵必被牵制在与汉水南下的曹军偏师的对敌之中,你们用来抗击江陵曹军主力的只有四万人马左右!也就是说,你们必须正视以四万之众迎战十万之敌的现实局面! ”

“以四万之众迎战十万之敌? ”这一下,连鲁肃也被惊得直吐舌头,暗暗摇头嗟叹不已。

“很好。多谢仲达兄的切实提醒。亮记得了。 ”诸葛亮的神情却是泰然自若,徐徐摇着鹅毛扇,向鲁肃不慌不忙地说道, “以四万之众迎战十万之敌,这又何足为惧?子敬兄,你们江东方面若是缺乏大将之才不敢担此大任,届时亮便亲向你家孙讨虏借此四万之兵而一战破曹!须知兵诀有云:两军对垒,兵多不足恃,善将方为本! ”

听到诸葛亮这番自信满满、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司马懿的心头顿时一阵狂跳。好一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诸葛孔明!他果然不负自己所望 ——真是超世奇才、绝代英杰啊!自己今生能有幸与他相逢相交,实乃莫大的快事啊!唉!只可惜这短短的一夜过后自己和他又即将各奔东西 ……唉 ……太遗憾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实不相瞒,以四万之兵迎战十万之敌,鲁某之才诚不能及。 ”鲁肃正了正容色,并不以诸葛亮的挤对为意, “不过,我江东怎无大将之才?周瑜大都督就是名副其实的一位。他日,我江东儿郎为保土安民必会在大江之上与曹贼惨烈一搏。届时,也说不定我家主公还真会恭请孔明兄担任抗曹义军的军师,襄助周都督一臂之力! ”

诸葛亮听了鲁肃这话,才温颜笑道:“孙讨虏、周都督若存心抗曹,亮自会不惜躯命、甘受驱驰。子敬兄此言不卑不亢、切实自立,总算没让亮看低了江东名士的器识 ……”

司马懿这时暗一咬牙,屏住了心神,继续开口而道:“孔明之言大长我等豪气!懿深为折服。其实你们不必与曹操这十万雄师硬碰硬撞,可以养其全锋而以奇取胜。懿先前已经说过了,曹操此番南征最缺的就是时间,他的兵力虽强,却有后顾之忧,是和你们耗不起也拖不起的。 ”

诸葛亮专心致志地听着他这些话,连连颔首以示会意。

司马懿又道:“不过,刘皇叔与孙讨虏也不可以再有丝毫拖延,一定要抓紧时间联手合力早作准备。眼前曹操在江陵城没有发动攻势,一则因为他对荆州水师的整编消化还未到位,二则因为长沙郡的刘磐暂时还梗在那里。只要刘磐这颗钉子被拔掉,曹操就会自汉水、长江两路发兵南北夹击夏口城了 ……”

他讲到这里,看到鲁肃呼地松了一口大气,似有侥幸之色,便又直言道: “但是,据懿得到的消息,曹操已在刘磐身边搭上了暗线,孙策将军一样暗杀掉刘磐,为东征夏口扫清障碍! ”

“狙击孙策将军?原来孙策将军竟也是被曹贼狙杀的呀! ”诸葛亮一听,不禁有些错愕地看了鲁肃一眼, “既是如此,江东诸士焉能与曹贼这样的杀主仇人并立于世? ”

“这个 ……这个 ……这个恐怕是一个传言 ……”鲁肃的额角上冒出了颗颗汗珠,说话也有些结巴起来。

“这不是传言,这是事实真相。五月份子敬兄出使许都,孔融大夫就是因为向你泄露了这个天大的秘密,才被曹贼扣上了一个谚讪朝廷之罪 ……”司马懿冷冷地说道,目光像利剑一样朝鲁肃横了过来。

“曹 ……曹贼与我江东确有深仇大恨 ……孙讨虏也罢,鲁某也罢,江东诸士也罢,必定不会和他善罢甘休的 ……”鲁肃被逼到了死角,只得如此表态。

诸葛亮为孙策遇刺之事嗟叹了一阵,然后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上: “那么,仲达知道那个藏在长沙郡的曹氏暗线是谁吗? ”

司马懿轻轻摇了摇头:“这件事在整个相府南征军务署里只有贾诩一人知道全部内情。那个暗线是谁,懿也不很清楚。但至少应该是他们长沙郡府里的某个要员。 ”

听了他这话,诸葛亮却暗暗思忖起来。刘磐手下的大将黄忠是刘皇叔和自己煞费苦心拉拢过来的内线,而从刚才司马懿的话中看来,刘磐身边已经潜伏了被曹操收买过去的内奸,自己一定要及时将这个消息传递给黄忠,让他早做提防、善自保重。而且,照司马懿讲来,曹操这方面留给刘皇叔和江东方面的时间也愈来愈紧迫了,如今的形势确是十万火急,自己必须得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柴桑说服孙权与刘皇叔联手合力共抗曹操才行呐 ……他目光一抬,正与鲁肃递来的眼神碰撞,从鲁肃的眼神里他也读出了同样的焦虑与同样的想法。

今夜的话说到这里,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诸葛亮此时才将那块前汉 “长乐未央 ”瓦当锦囊小心翼翼地装进衣襟放好,忽地又似想起了什么,朝司马懿一笑: “哎呀!亮差一点儿忘了,亮这里亦有一件礼物回赠给仲达兄,还望仲达兄笑纳。 ”说着,从身后榻席之侧拿过一大卷木简样儿的东西,在司马懿面前慢慢铺展开来。

这是一大幅精巧之极的黄杨木荆州军事地形图,由一片片宽约三寸、长约三尺的木简用细细的铁丝串联而成。图中所镂刻的景象为南抵洞庭湖、北达宛城、西起夷陵、东至鄂城,方圆千里的地形地貌。其中峰峦起伏、河道纵横、丘壑密布,大江南北的郡县、乡亭、村落俱是一一标明、历历可数。这样的一幅木图,雕镂制造之精致固然不在话下,而地形地貌描绘之准确翔实更是令人叹为天工。

“好精致的山川河流地形图!有此一幅,则荆州所有形胜要地可谓尽收眼底矣! ”司马懿一面啧啧称绝,一面用心反复观看那幅木图上的山山水水。

“亮自幼喜好游历四方,十余年来走遍了荆州八郡五十六县之地,于心目之中寸土未曾疏漏,方才绘制出了这样一幅堪用之图。亮眼笨手拙,实在让仲达兄见笑了。 ”诸葛亮淡淡笑道。

“孔明兄之奇思妙技,懿愧不能及也。 ”司马懿的目光仍是直盯在那木图之上,始终没有移开半分。

鲁肃在旁瞥了诸葛亮一眼,心底亦是暗暗骇异。古书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诸葛孔明年纪轻轻,竟已胸怀乾坤、目蕴海寓,而且心灵手巧、艺夺天工,更是难得!看来,日后在某些方面,自己还须得向他多多学习啊!

司马懿慢慢看完了这幅荆州军事地形木图,早已凭着自己过人的记忆力将它全部牢记于心,脸上却装得平淡如常,微微含笑而言:“懿在此多谢孔明兄的美意了。不过,懿如今在相府兵曹署中自有荆州全境地形帛图可看,当然那些帛图的准确性与翔实度是远远不能与孔明兄的这幅木图相比的。但就眼前而言,这件绝世木图懿却用它不上。这件精品木图送给他们或许会大有益处 ……”

诸葛亮闻言,只是微笑不语。我送你的这幅荆州军事地形木图还不是完完全全正确无误的 ——那最好的一幅一直放在刘皇叔那里呐! “邦之秘器,焉可尽示于人? ”你仲达却劝我要给江东方面也送一幅,真不知是装痴呢还是真傻啊?他心念倏定,转头看向鲁肃,仍是淡然而道: “看来,仲达对促成我刘、孙两家联手抗曹的诚意,确是可鉴日月啊!亮手中这样的荆州军事地形木图还有两件,一件留在了刘皇叔那里,剩下的一件亮到了柴桑城之后自会亲手交与孙讨虏,至于眼前这一幅嘛,仲达尽可收下,日后说不定终有机会用得着。 ”

鲁肃一听,两眼倏地放出光来: “孔明兄竟有这等军事要物相赠,肃在这里先代我家孙讨虏衷心谢过了。 ”他心底却暗想:我江东方面早在数年之前已派细作、探子将荆州地形全貌绘成帛图拿回来了,你这幅木图送来也不过是做个参考罢了。谁能担保你那幅木图上就没有暗藏机关误导我们?

诸葛亮谦辞了几句,长身而起,推开轩窗向舱外湖上望去:“如今此番正事已然谈毕,仲达、子敬与亮均为儒门中人、自命风流,岂可空负这月下湖上的良辰美景乎? ”

司马懿循声向轩窗外凝眸看去,只见一轮明月当空而照,映得湖面一片银亮。他呵呵一笑,站起了身子,随着诸葛亮、鲁肃出舱来到船沿边。湖面上白雾如练,风动如抚,实是令人见而心旷神怡。

司马懿俯下身去,伸手从湖里掬起了一抔清莹剔透的湖水,捧在掌中,凝望着水面上闪烁的点点碎银,一股淳厚的华丽如同款款天籁一般在他眼前流动着、炫亮着 ——真是水中有我、我融入水!饶是他这般缜密内敛的人,心底也不禁涌起了一派空灵飘逸之感!那一瞬间,当年在灵龙谷内那条溪河畔自己和方莹、胡昭、桓范他们一道漫步散心、谈笑风生,一幕幕情景宛若粼粼波光浮现在他眼前。

那边,诸葛亮负手站在船头,仰望着一净如洗的万顷长空,脱口深深而吟: “湖心白璧溶,散成满眼星。俯仰流光间,心高天自近!” 地飞升之状。

司马懿心有所感抬头瞧来,见到他这一幕,竟看得微微有些痴了。

诸葛亮却并不回过身来,任那阵阵夜风吹得自己衣袂飞扬,仍似一株玉树般潇洒而立,继续悠悠言道: “天下之士,须当身心合一,顺造化天工之势而神游六合,则必可捕风捉声,洞察先机于冥冥之处,终将稳居不败之地而屈伸自如。仲达、子敬以为然否? ”

鲁肃在一旁惊服于他的翩翩气宇之余,亦暗暗有些发笑。自古以来他只曾听闻过有 “捕风捉影 ”一说,却没料今夜这个诸葛亮书生意气大发,竟在这里发明了 “捕风捉声 ”一说!他的心性素来是抓大不顾小的,便把诸葛亮自己生造的这个词当做笑话听了,也不去多加理会。而那个司马懿却似对诸葛亮的每一句话都很在意,径自便问: “孔明此言高妙脱俗,而懿却仍有疑虑,敬请孔明兄指教,风有何形?如何能捕?声有何质?如何能捉? ”

“仲达,风之形就在眼前,”诸葛亮回过头来,向他微微笑了一下,同时将手中鹅毛扇呼地往湖面上一扇, “你看 ——”

但见一阵清风拂过,那湖面上立刻泛起了层层涟漪,一圈一圈地扩荡了开去,跃动起星星点点的银芒来 ……司马懿若有所悟,又问: “那么,声之质又何在呢? ”

诸葛亮这时却在船头处昂首斜视苍穹,把鹅毛扇放在身后,抱住双膝,把下颌搁在膝盖之上,晃了晃脑袋,忽然猛一张嘴! “瞿 ——”一股悠长、浑厚、沉劲的啸音从他唇齿间迸泻而出,像窜流在石间的清泉一样欢畅,像划破夜空的闪电一样迅捷,像卷扫残云的秋风一样激昂 ——那音调越升越高、越甩越长,最后凝成一缕直贯天际,仿佛永远也不会折、不会断。直到鲁肃和司马懿眼中都闪出了惊叹的异芒,他才猛地将气息一闭,啸音便如从万丈峭岩一冲而下戛然而止!

司马懿拍掌连声喝彩,赞道:“孔明兄扇风而发啸,令懿豁然开悟。风自有形,不然何以翻江倒海?声自有质,不然何以穿云裂石?孔明务俱举,真乃贤相之器也! ”

诸葛亮却深深看向他来,长声一笑,慢慢而道:“仲达兄之赞,亮过耳不忘。不过,若论贤相之器,在座的子敬兄行事审慎、胸怀大局、知柔知刚,亦可算是一位。而仲达兄你身具贤相之才而胸怀雄霸之志,其实犹胜亮与子敬一筹也! ”

司马懿一听,顿时惊得面容失色,慌忙答道:“孔明兄你此言真是折杀懿了!懿不过是忠于汉室之区区一士而已,何来贤相之才?又何来雄霸之志也? ”

“天下儒士,值曹操鼎盛之强、赫奕之威而胆敢三拒其辟者,又有几人也?仲达兄竟能毅然行之而不惧!如仲达兄者,可谓 ‘立身之大节不可移,建功之大志不可挠,行道之大智不可乱 ’!非有雄豪之志不能如此自立,非有贤相之智不能如此圆融!亮之赞语又有何错乎?加之仲达兄生性好学善思、颖悟超凡,果然不愧 ‘冢虎 ’之誉,假以时日,焉能不更胜亮等一筹么? ”

“‘冢虎 ’?什么 ‘冢虎 ’? ”司马懿一脸的讶异, “懿何时竟得了这么一个名号? ”

“哦 ……仲达有所不知,这 ‘冢虎 ’名号乃是家师水镜先生当年在青云山庄,品评天下青年才俊之时给你起的。不过,它并没有在公开的场合传扬出去,水镜先生只限于让我们青云山庄众弟子有所了解而已。”诸葛亮娓娓而言,“在这九州宇内成千上万的青年才俊当中,只有三个人被水镜先生赠予了非同凡器的名号。他评价亮为 ‘卧龙 ’,评价亮之师弟庞统为 ‘凤雏 ’,最后评价当时还在紫渊学苑求学的仲达兄你为 ‘冢虎 ’……”

“‘冢虎 ’? ”坐在一旁一直静静听着的鲁肃不禁插话进来,“仲达兄 ——水镜先生赠予你这样一个名号可真是有些奇怪。古语有云:‘冢,高坟也。 ’他是比喻你为 ‘匿形于冢之猛虎 ’吗?

司马懿亦有此疑,只是微微摇头笑而不言。

诸葛亮哈哈一笑,扬声而道:“‘冢 ’字之义,岂是 ‘高坟 ’一词而已?《尔雅》中讲: ‘山顶,冢也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里讲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郑玄大师对其中的 ‘冢 ’注释为 ‘山顶曰冢 ’。所以,‘水镜先生 ’评价你为 ‘冢虎 ’,实乃比喻你为 ‘山巅之虎 ’、 ‘登山之虎 ’,日后必会 ‘临高一呼,万兽臣服 ’也! ”

司马懿听了,慌得连连摆手,急道:“‘水镜先生 ’这个名号实在是太抬举在下了!在下如何当得起?还请孔明兄日后在别人面前休要再提!否则,懿真是羞愧欲死了。 ”

“仲达怕什么?这样赫赫惊人的名号,肃是一心想要,可惜水镜先生还不给呐 ……”鲁肃在一旁哧哧地笑道。

诸葛亮转头又仰望着那凌空皓月,却不再多言。对于司马懿的一味客气,他自然也是明白的。曹操身为一代枭雄自是重实而不重名,一向不喜手下掾吏在外面博取浮名游誉;倘若他得知司马懿竟被荆襄大贤水镜先生评为 “冢虎 ”,还不知道会对他有什么样的看法呐。

同类推荐
  • 开场

    开场

    故事刚开始,其实有些偶然。这一年,正阳县门宣乡八代沟的小姑娘陈望姣,高考落榜了。时间是2012年6月初,夏天。那时,麦子已出齐了穗,豌豆的豆荚胀得鼓鼓的,放眼望去,山上到处都是深深浅浅的绿色。村里杏树上的果子结得一骨嘟儿一骨嘟儿的。母亲说,“麦子眼看就要黄了。等麦子收完再走不行吗?”但陈望姣却一天也等不及了。
  •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丛书之一,介绍了红顶商人胡雪岩的人生故事。《红顶商人:胡雪岩》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玫瑰绽放的年代

    玫瑰绽放的年代

    十七岁的抗联女战士柳芍药双亲都被日寇杀害,为了护送她到苏联学习,十五名抗联战友牺牲在黑龙江边。在柳芍药的生命中,杀敌报仇成为她唯一的生存目的!石钟山“激情三部曲”终篇,“女版石光荣”的长篇小说。从30年代到80年代,半个世纪的时光,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的经历的辛酸成长史!
  • 水晶瓶塞的秘密

    水晶瓶塞的秘密

    选取了亚森?罗宾探案故事中的精彩篇目,分为瓶塞初现、悬崖上的古堡、危机四伏、密约等4个章节。在本书中,主人公侠盗罗宾遭遇强大对手,不仅自己的一举一动尽在对方的掌握之中,甚至就连对手是谁也搞不清楚。神秘的水晶瓶塞中藏着惊天的秘密,一旦公之于众,法国的整个上流社会将毁于一旦。为了维护贵族的荣耀,罗宾决定挺身而出。
  • 三剑客

    三剑客

    本书是以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和手握重兵、权倾朝野的首相黎塞留红衣主教的矛盾为背景,穿插群臣派系的明争暗斗,围绕宫廷里的秘史轶闻,展开了极饶趣味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少年勇士达达尼昂,怀揣其父留给他的十五个埃居,骑一匹长毛瘦马,告别双亲,远赴巴黎,希望在同乡父执的特雷维尔为队长的国王火枪队里当一名火枪手。在队长府上,他遇上阿托斯、波托斯和阿拉米斯三个火枪手,通过欧洲骑士风行的决斗,四人结成生死与共的知己。年轻的达达尼昂从外省来到巴黎效忠法王路易十三,与三名火枪手志同道合,结成生死交,共同对付国王的对头——红衣主教黎希留的卫队,并且屡战屡胜。
热门推荐
  • 恋上失忆佳人

    恋上失忆佳人

    她穿越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失去了记忆,与这里人气最高的两位帅哥将爱情进行得如火如荼。忽然一个小平头跑出来,说她是他的未婚妻,要她归位。终于,她恢复了记忆,才知三个男人和自己关系都非比寻常。她该何去何从?虞子衿----可爱善良,一个足以让男人愈陷愈深的美丽陷阱。纳兰安----纳兰太子,风流倜傥,各国贵族女子无不觊觎的佳品。司马青云--武林盟主,倜傥风流,集江湖万千美女爱慕于一身。祝世伦----......?
  • 首席求抱抱

    首席求抱抱

    朴知薇的爱情开始于一场意外,她早就知道不会有什么好结局,但她没有想到,这个意外来得这样快……
  • 守望美丽家园

    守望美丽家园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事环境新闻记者以来发表的若干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全书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逻辑顺序分篇设置,共分事件篇、对策篇、法制篇、宣教篇、成果篇、纪实篇、文学篇7篇。事件篇集中记录报道了有关环境问题的真人真事,基本都是提出存在的环境问题现实状况。对策篇集中了各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措施等。法制篇侧重于挑选从立法、执法的角度处理环境保护问题的文章。宣教篇择选了如何提倡全民参与环保、提高国民环保意识的文章。成果篇则展示了作者这些年所见的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各类成果。纪实篇加进了一些文学创作的成分。文学篇则揽进了解说词、剧本、环保报告等文学体裁。
  •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东山破峰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腹黑小姐玩转皇家学院

    腹黑小姐玩转皇家学院

    那一年,她,腹黑贪玩;他,冷酷无情,看女主如何融化大冰山无下限损男主
  • 执手只为一人

    执手只为一人

    此朝,风波暗涌,龙子夺位,争夺后位,终有几人,凤冠霞帔,风光无限。
  • 扑克脸叔叔

    扑克脸叔叔

    都说他不喜欢女人,整日摆一张扑克脸。都说他是京城赫赫有名的太子爷,寻常人根本不入眼,都说他重度洁癖,都说他一笑值千金,我呸呸呸,我要是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开个记者招待会,给大家讲一讲这斯是怎么无赖腹黑的,能不能拯救那些誉许亦舒为男神的脑残粉们。
  •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

    慆慆不归·老兵自述:我在台湾40年

    本书讲述了:1949年,近两百万人随国民党涌进台湾,那一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新政权,而国民党则痛呼大陆沦陷。在迁往台湾的两百万人中,有近一半是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国军官兵,他们不曾想到这一去便是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几十年的背井离乡。他们在台湾生活得如何,他们是否思念故乡?百万漂泊的灵魂,同时在大陆留下百万破碎的家庭……如今,几十年过去,他们自己,他们的后代、亲人,对台湾和内地,又有着怎样的态度和期许。
  • 东莞十年

    东莞十年

    江梦远是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偏偏美少年。他与青梅竹马的恋人西楚艳演绎了一场:生死永相随,不离亦不弃。爱到白头老,相守亦相望那份纯真纯美的生死之恋。后来,西楚艳因为一次意外永远地离开了他让他伤心欲绝。从此,主人翁江梦远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寄望未来的暖阳

    寄望未来的暖阳

    小时候的他们简简单单地过着普通小孩应有的生活,有着对青梅竹马的情感,有着亲人之间的羁绊,有着对好友的祝福……当时天真的他们还从未想过自己会有着不普通的未来。直到某一个人忽然离开了,才会发现自己心里最深处的那个位置空了,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再希望年少时轰轰烈烈的恋爱,只求平平稳稳的未来……以为能像一般人那样平平安安的过生活,却被卷进了两边的纠纷之中,到底是合作还是迷迷糊糊的被利用?最终还是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战胜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