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衍变与具体样式的复杂,散文亦是比较难予定义的一种文体。一般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来认识: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时,人们所说的散文,通常是广义的,泛指与韵文相对的一切散行形式的文章;在现有文学理论中,所讲述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和剧本并列的一种文学形态。与其他文学形态相比,散文不讲究韵律,不讲究格式,是行文最自由、体裁最广泛的一种,“写起来可以随心所欲,任笔所至,不受任何限制”田仲济:《中国现代散文史·前言》,见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2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散文具有叙事、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谋篇布局不拘一格。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最为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学形态。
第一节 散文的源流
一、中国散文的流变
从起源来看,广义的中国古代散文,其产生虽晚于诗歌,是在文字产生之后才出现的,但与小说、剧本相比,又属极为古老的一种文体。早在商周时期,众多甲骨卜辞和青铜器铭文等用来占卜记事的文章就已出现,比如商代晚期的《尚书·盘庚》,周代的毛公鼎铭文、大盂鼎铭文和《酒诰》、《召诰》等,这些都可以视为广义散文的中国源头。另如,汇集了商代至春秋期间一些历史文献与史料的《尚书》,通常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散文集;此后出现的《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荀子》、《韩非子》等,早已有诸子散文之称;《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则被称为历史散文。这些上古典籍,其语言文句的富于情采、写人记事的生动形象等,虽不无一定程度的文学性,但与现代文学范畴的散文相比,毕竟还有很大区别。
从文学品性来看,由楚人宋玉开端、汉人加以发展并达致一时之盛的汉赋,或许可视为具有真正文学意义的散文独立形成的标志。赋,本是诵的意思,据《汉书·艺文志》的解释:“不歌而诵谓之赋。”刘勰谓:“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与诗经、楚辞之类诗歌体裁相比,赋虽也注重文句的整饬、音韵的和谐等,但更注重的则是以放达不羁的笔调,对事物予以夸饰性与铺张性的描写;在内容构成方面,可抒情、叙事、议论,也可随意穿插,交互共存,看上去已与人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散文没什么区别。汉赋的代表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羽猎赋》、《长杨赋》,班固的《两都赋》等。这类赋体散文,虽不无偏重形式的缺憾,但正是其词采华美、想象丰富、文笔飞扬的特征,使之具有了文学审美的独立品性。
汉代以降,注重文学性的散文,虽然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形成某一个时代的文学主潮,但作为一种常规文体一直以强劲的势头在蓬勃发展。唐宋文坛上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即主要缘其散文成就而得享“八大家”之誉。此后,明人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王阳明的《瘗旅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清人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姚鼐的《登泰山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名篇,也一直为后代读者所喜爱。散文自身的体式,也时有创新,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追求句式整齐、音律和谐的骈体文,唐宋时代出现了生动活泼、自然清新的游记散文,明清时代出现了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小品文等。
从理论上来看,据考证,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同。”罗大经所说的“贵浑融有味”,虽已与现代意义的散文特征相通,但基本上还是广义的散文,指的是与四六骈文等韵文相对的散行文字作品。作为文学形态意义的“散文”概念,是在20世纪初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真正得以确立的。朱自清、郁达夫等人,较早便明确主张将“散文”与小说、戏剧和诗歌进行区分,到此,“散文”才成为一个与古代杂文学相对的现代纯文学称谓。
二、外国散文的流变
与中国的散文观念相似,外国散文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用“散文”和“韵文”来区分历史学家写作和诗人写作。从广义的角度,古代西方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论著和基督教作品等都可以视为欧美散文的源头,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希罗多德的《希腊波斯战争史》、古罗马的西塞罗和塞内加的演讲以及《圣经》中的《箴言》和《传道书》等。
蒙田(1533—1592)
在欧洲文学史上,狭义的散文概念主要是由16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创立和提出的。1580年,蒙田出版了两卷Essais,法语中“essai”意思为“尝试”。蒙田所谓的“尝试”是指他在这两卷书稿中试图采用一种更为平易和口语化的文体展现自身经历和所思所想,从而区别于古典议论文章的严肃风格。日后人们就用“essai”来指称蒙田尝试创立的这种新文体,即为“散文”。“散文”在英语中是“essay”或“prose”。“prose”多指“絮絮叨叨地说”,接近广义的散文概念,而“essay”就是从法语“essai”借用过来的,指狭义的散文。
蒙田创立的散文体首先在英国得到了发展,与之同时期的英国思想家培根借鉴蒙田的散文文体将其发展为“familiar essay”,即“家常闲话式的散文”。参见傅德岷:《中外散文观之比较》,载《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培根接受了蒙田散文明白易懂的风格,同时将格言警句式的写作和精炼清晰的用语引入散文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相比于蒙田的散文,培根的散文论说性更强,而且题材更为宏大,不仅有对自身情感和思想的展现,更将个人所思所想与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联系。由此,培根真正使“essay”这种文体在英国扎下根基。
17至18世纪,随着英国报纸期刊的兴盛,“散文”作为一种十分适合报纸期刊传播的文体在英国发展起来,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散文作家和作品,比如琼森、布朗、爱迪生、豪厄尔、斯蒂尔等人在《闲谈者》、《旁观者》、《蜜蜂报》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和随笔等。这一时期,散文的表现方式得到了丰富,人物描写、批评、讽刺、讨论等都有所发展。到19世纪,以著名散文家兰姆、赫兹里特、史密斯和斯蒂文生的众多作品为代表,英国散文进入全盛时期。参见方重:《略论英国小品文的发展——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世纪中叶》,载《外国语》,1984(3)。19至20世纪,“散文”由英国向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和美国等地传播并落地生根,陆续涌现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泰戈尔、欧文、爱默生、罗素等散文大家。
艾布拉姆斯在《欧美文学术语词典》的“essay”词条中指出,“任何旨在探讨问题、阐述观点,或就某一议题加以论证的散文体作品都属于散文”。散文的“论证多采用非专业性的灵活多样的方式,往往通过事实,鲜明的例证和幽默风趣的说理来加强其感染力”。可见,欧美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其说理和论辩风格十分突出,但与一般学术论文又有区别,其论说方式不拘一格,追求平易、清晰、幽默等文学艺术的感染力。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所接受的“散文”概念,主要就是“essay”这种狭义的带有艺术性的文学散文概念。
中外散文的流变呈现出一个逐渐丰富和细化的过程,各种散文形态的出现是文学历史发展的产物,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精神文化进程的发展轨迹。而散文从最初的广义概念到最终作为独立文体概念的转变同样也是漫长的文学史和文化史演变的产物。人们对散文文体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是随着散文史的具体进程逐渐清晰起来的,散文理论的形成本身就是散文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今天对散文进行的理论认识和把握,同样需要一种历史的眼光,要意识到散文的体式、概念甚至特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生成过程。
第二节 散文的特点
散文写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到目前为止,相对于诗歌小说等其他文体,散文究竟有什么特点,学术界仍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而这种现象的出现本身又正是散文特点的一个表现。对散文特点的探究,应该在与诗歌、小说和戏剧等其他文体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只属于散文而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某些要素。
中西方的散文发展史中已经隐约透露出散文的首要特征——“散”。鲁迅曾说散文的体裁“大可以随便的”。李广田在《谈散文》中说“诗必须圆,小说必须严,而散文则比较散”。他认为诗歌如同珍珠,圆润完整而内蕴含蓄;小说则如建筑,结构严密井然有序;而散文如同河流,随意流淌但终归大海。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散文的“散”和“随便”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松散和真正的随便。杂乱无章的文章只能成为毫无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流水账,而不能称为“散文”。所以,我们认为,散文的根本特点是存在于“散”与“不散”的辩证矛盾之中。与其他文体不同,正是在“散”与“不散”之间,散文呈现出“散”、“真”和“美”等具体特征。
一、散文之“散”
散文的“散”是指散文的自由和随意,这首先表现在文学形式方面。与诗歌不同,散文没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和平仄韵律要求,可以话怎么说就怎么写。同样是乡愁,诗歌这样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而散文则这样写:“我怀念,只因那是我的故乡。我的祖先们曾把他们的血和汗洒在那片土地上,死后又把他们的肉体融在那片土里,一代复一代,用整个的生命对生我育我的大地之母做着奉献,没有一丝保留,一丝吝惜。”(赵淑侠《故乡的泥土》)诗歌是不同意象的跳跃剪辑,散文是同一意象的铺陈抒发。前者凝练含蓄,后者舒缓深沉,然其思乡之情的情感冲击力却在伯仲之间。
与话剧剧本和小说相比,散文的叙述描写多以“第一人称”为视角,不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冲突,也不求人物形象刻画的立体感;对话和行动在散文中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与体验为目的。比如鲁迅描写胖保姆阿长的睡觉姿势:“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经过母亲的暗示,阿长也没有改变。于是“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两个“大”字,一前一后,既精准地将阿长的保姆形象描绘出来,又充分地表露了作者对此的无可奈何。再者,话剧剧本一般要明确交代人物和事件发生的时空场景。如老舍的《茶馆》第一幕“人物王利发刘麻子……时间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等的维新运动失败了。早半天。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而散文不需要如此明确的提示文字,其对场景的描绘可以根据行文需要自由转换,不受限制。
其次,散文的自由和随意表现为题材的多样广泛。应该说,在展现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广度上,散文具有其他文学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诗歌的题材多集中在人们的情感领域,戏剧的题材多集中在人们的社会历史领域,小说的题材多集中在人们的想象幻想领域,而散文的题材则没有特别集中的领域。比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中很多谈吃的文章,瓦块鱼的经典做法、馄饨的多样吃法、老北京的各种小吃都成为其散文的描绘对象,作者写得兴味盎然,读者读来也津津有味。而这些题材很难写成诗歌或戏剧。在散文的世界中,既可以像贾平凹的《丑石》那样从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阐发平凡而坚韧的个人感悟,又可以像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那样以避暑山庄为对象审视整个清王朝的历史兴衰;既可以如巴金的《怀念萧珊》那样在回忆中讲述失去亲人的悲痛,也可以如方纪的《挥手之间》那样描写伟人与群众的情感。可以说,小到一草一木,大到世界宇宙;近到身边之事,远到海角天边;深奥的理论,俗常的道理;天地四方,往古来今,凡是人们生活所能触及的都是散文的题材来源。
再次,散文的自由和随意在文学表达方式上的表现是不拘一格。叙述、描写、抒情、象征、议论、讽刺等,文学艺术中所有的表达方式都可以在散文中加以运用。诗歌和小说一般较少议论,戏剧一般偏重象征而少叙述。而散文尽管也可以分为议论散文、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等不同类别,但一篇散文中主要表达方式和其他次要表达方式之间往往相互融合而不会产生冲突。比如议论散文以议论说理为主,但不排斥抒情、想象甚至象征的手法运用,相反,这些文学修辞手法的运用恰恰营造了议论性散文的理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就是一例,其主题是对清朝人才现状的议论抨击,而通篇以梅喻人,既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这类的叙述描写文字,也有“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这类的抒情文字。
二、散文之“真”
“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此处的“血”是指文学的真实和真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的尼采这句话是对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和“修辞立其诚”原则的最好表达。真实是所有文学艺术形式的共同追求。就散文而言,“贵真尚实”则是其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具体来说,散文之“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指散文以发掘、展现客观社会生活和主观精神生活的客观规律和深厚情感为根本诉求。在这个意义上,散文与其他文体一起并列在文学之林中。在散文的这一真实性特征中,情感真实占据着核心地位。散文写景状物、记人叙事往往都围绕着情感的表现展开,也是以作者的切身感受作为裁剪景物、人物和事件的根本尺度。因此,散文的情感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散文的真实性。散文的真情流露和小说、诗歌略有不同。小说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塑造人物,虚构情节,借由小说中的人和事表达出来。与此相比,散文的情感表达主观性更强也更为直白。曹雪芹必须把自己的“一把辛酸泪”幻化为大观园里各色人物的种种遭遇,方能成就不朽的《红楼梦》。而巴金在散文《日》中则可以直抒胸臆:“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与诗歌相比,由其形式特点决定了,诗歌难以对情感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清楚,更侧重于情感的凝聚与迸发。散文的情感表达则可以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进行,显得含蓄而舒缓。
第二层意思是散文所特有的,即散文之“真”不仅仅是指作家思考和体悟后所发现的某些内在规律和深厚情感,更是指散文写作对象本身的真实性。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抒情,散文中的“人”、“物”、“事”、“情”,一定是在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人物、真正见过的景物、真正经历过的事情和真正体验到的情感。换言之,“反对虚构”是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一点使得散文和其他文学文体区别开来,尤其是小说。在“虚构”这一问题上,散文和小说的区别可谓泾渭分明。小说可以虚构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比如孙悟空、哈利·波特等,即使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在小说中也是以虚构的人物形象出现的,比如二月河笔下的“雍正”、金庸笔下的“成吉思汗”等就不能与历史上的雍正皇帝和成吉思汗混为一谈。而散文中的人物尽管也是文学形象,但人物的原型除了一定是真人外,其在散文中的形象也是对该人物现实特征的提炼和描写。比如《藤野先生》中的“藤野”、《背影》中的“父亲”等。小说可以虚构根本不存在的景物,比如《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老舍《猫城记》中的“猫城”等。而散文中的景与物一定是真实存在而且一定是散文作者亲眼所见的,比如“小石潭”、“岳阳楼”、梭罗的“瓦尔登湖”,贾平凹的“丑石”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散文中的景物必须真实存在,并不意味着散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排斥想象和联想,只要这想象和联想是由现实景物触发的就可以。小说中的“事”和“情”不一定都是小说作者经历过或体验过的,比如小说中的“奸情”不必作者出轨去体验,小说中的“杀戮”更不必作者亲自去杀戮。而散文中的“事”和“情”则无法脱离散文作者的经历。没有吃过大闸蟹的人,可以虚构一篇关于大闸蟹的小说,但绝对不能写一篇关于大闸蟹的闲适小品。
三、散文之“美”
周作人曾经将散文称为“美文”。审美意味和美学价值是文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价值属性,而具体到各个文学体裁上,不同文学体裁所体现的审美特征仍有些许区分。如果说,散文之“散”和散文之“真”是“散”与“不散”矛盾的一种具体体现,那么,散文之“美”则是散文的自由随意与真情实感完美结合而产生的美学效果,是在“散”与“不散”之间形成的微妙平衡。
散文首先具有一种类似散步的美感,不像戏剧那样讲求事件的冲突性,也不像小说那样讲究叙事的时空调度,更不像诗歌那样在规矩与自由之间寻求诗意的爆发。阅读好的散文作品如同与作者聊天话家常,谈天说地无所顾忌,又娓娓道来,不温不火,平实自然。散文的美是自然美和自由美。这集中表现为平实简洁又富有节奏的散文语言。散文用语多采用口语化的日常语言,“其惊人的警句、解颐的妙语、精彩的比喻,总是深藏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贾祥伦:《中国散文美学发凡》,290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散文语言是一种经过作者洗练的自然平淡之美,也是一种自然节奏之美。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最后的警句顺着有节律的语言自然流露,毫无牵强造作之感。古代汉语语言的声韵十分丰富,四声抑扬顿挫,因之中国古文在散文语言的节奏美追求上比较突出。与此相比,现代白话散文对散文语言的节奏美总体上重视不够,不过也不乏精彩的例子。比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的一段:“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既平易直白,又通过长短句和相似句式的交替产生出类似诗歌的节奏。
第二,散文具有“言近旨远”的含蓄美。“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散文在选材方面往往注意从小处入手,向大处着眼。生活中的人、事、物多是平凡无奇的,但正是在这些平凡和俗常的对象中蕴含着人们生活的真理和真情。而散文就是表达这些对象的最佳文体。
与小说相比,同样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力求饱满丰富,有立体感;散文则往往提取所写人物的某些侧面,只要这些侧面能够展现人物的主要特点就可以。如果说,小说中的人物是肖像画,那么散文中的人物就是素描画或漫画。如《背影》中的“父亲”形象。朱自清并没有细致地描写父亲的肖像形貌,而只集中在父亲为我送行去买橘子时的蹒跚背影之上。父爱的深沉仅仅通过对这个人物的简单侧面描写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传达。再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写阿长给他买回《山海经》时说的话:“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山海经》在保姆阿长的嘴里成了“三哼经”,一个朴实自然又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农村妇女形象在这样的描写中跃然纸上。
醉翁亭
同样是叙述事情,小说要求情节的完整性,有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环节。尽管现代小说中情节的各个阶段可以打乱,但整体上小说情节的所有环节一般都要存在。而散文叙述事情,并不需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叙述清楚,只需简单交代或者截取事情的情节片段。比如山水游记类的作品中,并不需要详细记录去黄山或西湖的整个过程,而只交代关键信息即可。写景也无需面面俱到,在所见景物的各个方面中,着意选取自身感触最深的某些方面进行描写即可。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开头“环滁皆山也”仅一句就将滁州地理的最主要特征传达出来,而不必罗列究竟有哪些山,都叫什么名字。“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这里面的客有多少,都是谁,等等,这些与散文无关紧要的信息都可以省略不记。散文写人、写景和叙事,其选材的标准是散文所描写的对象是否精确地指明了该对象的主要特点,该特点是否与散文的主题有密切关系。散文不是为小而小,而是要“小中见大”,这里“大”就是从描写对象拓展伸发出去的道理或情感等。只有这样,散文才能有意境般的含蓄美。
第三,散文有论述严谨、说理透彻的知性美。在各种文体中,诗歌、小说和戏剧都可以阐述哲理、议论时政,但这三类文体中的议论绝少单独存在。散文则是唯一能够容许议论单独成篇的文学体裁。古今中外众多优秀的散文佳作充满哲思情趣,知识丰富又博而不杂。比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韩愈的《师说》,翦伯赞的《内蒙访古》、英国作家培根的《论说文集》、法国作家蒙田的《随笔集》等。这些散文或放眼时政,或回顾历史,或申明道理,不以主观的情感作为散文艺术性的主要来源,而是将天下大势、历史规律或深奥哲理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以理服人。这类散文中的名言警句往往令人过目不忘。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等。
人们经常用“形散神不散”概括散文的基本特征。所谓“形散”,指的主要便是散文在语言运用、题材对象、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随意性和自由性;所谓“神不散”,主要指散文思想内容的“中心明确、紧凑集中”。应该说,“形散神不散”的提法注意到了散文艺术是一种处理“散”与“不散”矛盾的艺术。但如果将散文的“神不散”仅仅理解为内容集中,进而要求每一篇散文都要提出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要求散文的语言表达、手法运用、情感抒发都要为这一中心思想服务,则很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以某些写景散文为例,一个普遍的模式是先写怎样去到景点,然后描写一下看到的景物,最后抒发一下对自然或国家社会的热爱之情。这样的散文毫无特点,读来只能让人生厌。我们应该意识到,“神不散”绝不是所谓的明确的中心思想,而是一种由散文语言艺术营建的风格和氛围。“形散神不散”的提法本身没有错,但将其模式化和僵化,这对散文的自由性和灵活性只能造成严重的戕害,不利于散文的健康发展。
第三节 散文的类别
散文的类型又称散文的文类。对散文进行分类只是为了方便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特征,真正的散文佳作往往很难被单纯归属于某一类型。与诗歌和小说相同,可从不同角度对散文进行分类,如按照内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山水游记、历史传记、日记札记、杂文随笔、序跋、铭诔、文化散文、报告文学等;按照形式特点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为小品文、议论散文、诗化散文等;最常见的是按照表现方式的不同,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从简单易学的角度,综合上述分类标准,我们按照散文的三种主要题材对象“情—事—理”,以及与之相应的“抒情”、“叙事”和“议论”这三种主要表达方式,根据其侧重点的不同,将散文划分为三类: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杂文随笔。
一、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主要是指以情感线索为散文主题,以抒发作者自我的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以抒情为主导表达方式的一类散文。这类散文往往“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最集中地体现出散文的艺术性。抒情散文中“情”十分多样,喜、怒、哀、乐、忧、恐、惊都可以作为抒情散文的情感线索。抒情散文中的情感因散文作者个体生命体验和生活体验的不同往往带有特殊性和典型性,这是形成不同散文风格韵味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就是朱自清和俞平伯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二人同游南京的秦淮河,事后写出的散文感情风格却迥然不同。“一个是复游,感情是深沉、绵密;一个是初泛,感情是热烈、旷达。”傅德岷:《散文艺术论》,76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而同样是写亲情,李密的《陈情表》,通过写祖母与自己“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种相依为命的关系,抒发自己对祖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和报答之情;而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则通过回忆和描述晚上偷看到母亲为我做布鞋一事,抒发了母亲对儿子的爱护和儿子对母亲的体谅这一母子之情。
抒情散文中的“情感”一般不如诗歌那样凝练,但其抒发可以很直白,也可以通过寄托他物的方式得以展现,借物缘情和叙述抒情是抒情散文寄托情感的基本方法。抒情散文通过比喻、象征、拟人等艺术手法,将经过作者主观感受提炼过的景物和事物与抒情相结合。就这一点而言,抒情散文和诗歌艺术有共同之处,都讲求“化景物为情思”。
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抒情散文有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何其芳的《画梦录》,茅盾的《白杨礼赞》,宗璞的《哭小弟》,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等。
二、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主要是指以情节或人物经历等叙事线索作为散文主题,通过对人物和事情的描绘和叙述,传达人物在其中体悟到的情感或道理,以叙事为主导表达方式的一类散文。写人和记事是叙事散文的两大分支。叙事散文中的人物和事情主要来自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过和作者接触或亲身经历过的人物和事情,这其中除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之外,还包括作者所了解到的历史和民间故事中的人和事。
与记叙文不同,叙事散文中的“叙事”不是十分看重情节描写的完整性,而是多选取对事情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细节,从具有典型性的情节描写中自然流露出作者对该事情的感悟和评价。叙事散文中的“事”除了不要求情节的完整性之外,还要求所叙之“事”的真实性,不能像小说叙事那样虚构情节。叙事散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强求人物形象的丰满和立体,一般采用白描手法,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气质的形象和行为进行描写。
比较有代表性的现代叙事散文有鲁迅的《一件小事》和《藤野先生》、冰心的《小橘灯》、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等。
三、杂文随笔
杂文随笔主要是指以论辩说理等逻辑线索作为散文主题,就某一现象或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以议论为主导表达方式的一类散文,亦可称为议论性散文。杂文和随笔都重视逻辑推理的力量,重视反思性和批判性,以明是非、别善恶、分美丑为主要目的。
其中,杂文主要是指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由鲁迅所开创的一类议论性散文,而随笔多指中西方的哲理散文。杂文一般短小精悍,针对社会中的丑恶针砭时弊,阐述真理。杂文写作多采用幽默、讽刺、反讽等艺术手法,将议论说理进行形象化的传达,是一种将批判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论说文。随笔的范围比杂文要广阔,除了对社会问题进行形象化批判外,亦可通过质疑、分析和论证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和哲学情思。杂文随笔不同于学术性的论文,力图避免干瘪枯燥的语言和单纯的理论推演,也无需注明所借鉴观点材料的来源和出处,讲求灵活性、现实感和文学性,以嬉笑怒骂的方式和形象化的语言将深奥晦涩的道理娓娓道来,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接受和理解。鲁迅在《且介亭杂文》等文集中的创作是中国议论性散文的集中代表。其他较有代表性的中西杂文随笔作品有巴金的《随想录》、培根的《论说文集》、帕斯卡尔的《思想录》等。
本教材关于散文的分类,采用的是目前文学理论界的通常看法。但必须指出,三分法亦存在不少问题。陈剑晖在《现代散文分类之我见》一文中就指出,三分法“机械地割裂了抒情、叙事和议论三者的水乳关系。实际上,任何一篇优秀的散文,抒情叙事和议论都是浑然一体,不能任意分割的”。而且,有些散文形态也难以被三分法所容纳。比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之类介于新闻报道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散文形态,就难以归属于抒情、叙事和议论中的任何一类,故而又另有“报告文学”之称。可见,关于散文的分类,只能是相对的。在研究散文时,还应根据作品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第四节 散文的创作
“散文易学而难工。”散文“自由随意”的特点决定了进入散文创作的门槛极低,甚至可以说只要能够写字就能够写散文。但要写一篇散文佳作,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散文创作中对“散”与“不散”之间平衡的微妙把握不是轻易就能达到的。究竟怎样才能够写好一篇散文?这很难有一套固定的创作程式,但有一些基本的条件和原则还是不可忽视的。
一、珍视自身生活感受
如果说自由随意是散文的形式特征,那么真实性就是散文的生命和力量所在,正如巴金在《随想录》序言中所言,散文要“说真话”。散文创作最为看重真情、真事和真理。对于散文创作而言,无论是情感真实性还是人物事件的真实性,其获取的首要来源是创作者对自身生命和生活经历的深切体味,而任何流传下来的散文佳作无一不是作者提炼和沉淀自身生活感受的产物。
应该说,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具体感受、体验和思考。而这些日常生活感悟因每个人经历的不同,其性质也是千差万别的。正是这些属于每一个个体的生活经历构成了个体的自身特殊性。或者说,每一个人都由此成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在此意义上,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本质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而这些经历则正是构成散文创作的珍贵素材。因此,珍视自身生活感受是进行散文创作的最基本条件。
朱光潜在《谈美》一书的序言中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本来有无数的“风景”值得人们留恋和玩味,却被忙碌的人们急匆匆地略过了。而珍视自身生活感受首先意味着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勇于接受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挑战,积极主动地去开拓全新的生活方式。游历名山大川,遍览世间万象,在多彩的生活中知晓大千世界,了解世道人心,品尝人生百味。正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在这个过程中,让自己心灵充实、精神活跃,进行散文创作的灵感自然也会随之涌现。
其次,珍视自身生活感受意味着注重对个体日常生活体验的总结和整理。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总能遇到很多人和很多事让我们有所触动,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感触仅仅停留在我们的脑海之中而没有被我们意识到其价值并及时记录下来。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这些看似松散零碎的生活感触的价值,注意将这些感触及时保存下来,那么我们不知不觉地就为散文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不少著名的散文家都有写书信、记日记或札记的习惯,而一些散文佳作往往就是从这些书信和日记中产生的,有的甚至就是书信和日记本身,比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随着电子网络时代的到来,手机短信、博客和微博等更为快捷的信息载体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方便灵活地记录下自己的即时感触,散文也由此获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有人说当前是一个“散文化”的时代,究其原因也正在于散文创作与人们日常生活感受之间具有的密切关系。当然,对日常生活体验的点滴记录只是构成散文创作的初步条件,要完成一篇好的散文仍然有其他的因素需要注意。
二、注重艺术素养的培养
作为文学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文体,散文除了不能虚构之外,几乎可以运用所有的文学艺术手法进行创作,比喻、拟人、象征、联想、想象、讽刺、幽默等都是形成散文艺术的手段。所以,有人说写散文是对文学创作最好的训练方式。
写散文是一种文学艺术素养的培养手段,而写好散文则是对创作者自身艺术素养的一种考验,作家冯骥才就曾说过,要检验一个作家的功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写篇散文。不难发现,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往往同时也是文学大家和艺术家。因为,好的散文作者必须具备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光,具备敏锐的艺术嗅觉,能从平凡琐事中发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高尔基在《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中,曾比较散文和诗的创作,认为散文比诗要难,因为“它需要特别敏锐的眼力,需要有洞察力,要能看到和发现别人所没有看到的东西”。一篇好的散文立意新颖、构思巧妙、语言精准、感情真挚、说理透彻,凡此种种优点都离不开平日里对文学语言艺术的锤炼与体悟。看似浑然天成的散文佳作,其背后没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做支撑很难凭空出现。
在艺术素养的培养方面,首先是需要阅读大量的优秀散文作品,尤其是经过历史时间检验的经典作品。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优秀作品,一方面有助于形成高尚的审美观和艺术品位,形成超越性的文学眼光和敏锐的语言感觉;另一方面,通过分析这些优秀作品,可以领略多样的散文风格,发现多种立意角度与构思安排。这些都可以在散文创作中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其次是勤于练笔。在注重自身生活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将分散零碎的记录进行整合与提炼,力求使之成为具有艺术性的散文作品。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经验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一方面加深对经典散文作品优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身写作风格特点的语言和艺术手段。再次是多接触其他门类的艺术形式,包括同为文学艺术的诗歌、戏剧和小说,也包括绘画、雕塑、音乐等非文学类的艺术。这一方面可以丰富自身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巧,比如从诗歌中可以领会情感的凝聚和语言的精练,从小说中则可以吸取叙事的技法、结构的安排和人物的刻画。另一方面由于艺术是相通的,在各类艺术的表现方法中,也可以发掘出能够被散文创作所借鉴的表现手法。电影和小说中经常使用的“蒙太奇”和“意识流”等表现手法,在现当代的很多散文作品中就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三、丰厚的文化历史知识积淀
散文的题材广泛,所需要的知识储备也十分多样。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都可以为散文的创作提供创作材料和灵感。比如法布尔的《昆虫记》虽然属于生物类的科普著作,但作者能够将学术研究和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读起来知识丰富又趣味盎然,仍不失为优秀的散文作品。
法布尔的《昆虫记》封面
广泛涉猎各门类学科,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这一方面可以为散文创作提供大量的间接素材,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触发创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考。比如到某处去旅游,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其自然景致之美,而且能知道此处的历史沿革和与此有关的人文典故、民间故事等,两者相互激发,更容易获得散文创作的灵感和立意。像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在描绘长江三峡自然景观的同时,大量穿插叙述与景物相关的诗词、历史故事等,成为自然性与人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为一的散文佳作;余秋雨的《道士塔》、《风雨天一阁》等作品在这方面也比较有代表性。又如看到一些现象,用某种哲学世界观去分析或者其他理论观点去分析,往往能够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由此创作出的散文自然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别开生面。像施蛰存的《论老年》不仅论及老年人的怀旧、执拗、饶舌等常被人谈及的特点,更对老年人的嘴馋甚至好色进行了一番饶有兴趣的讨论。“老人的嘴馋和青少年不一样,老人嘴馋并不是食欲亢进,而是多少和怀旧有关系。老人并不想吃他没有吃过的东西,因为那种东西,不在他的知识和记忆里。”而老人的“好色”,“其实,也不用大惊小怪”,“老年人的好色,是出于情感;而青年人是出于欲念,虽然同是性”。而且“老人好色,同时又悟到色即是空”,其所失不同于青年人的失恋,“而是一种审美趣味的幻灭”。
需要注意的是,散文创作者的文化历史知识储备仅仅是为散文创作提供一种有力的背景支持,而不能走向前台成为主角。否则,散文作品会成为“掉书袋”式的知识堆积且毫无文学趣味可言,这关键还在于散文作者能否灵活运用这些文化知识并将其文学化。
近年来,“心灵鸡汤”之类的散文十分风行,这类散文多表现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小资情调,文风轻软,很受青年人的欢迎。这类散文,其流行与现代社会一部分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兴起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身心疲惫的都市人在茶余饭后纾解心情、释放压力。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类散文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产业的一种产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安慰剂”,颇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当前散文创作中类似的弊端还有很多,比如言不由衷、大而无当、一味地吹捧与歌颂、创作模式僵化、语言乏味枯燥等。真正的好散文应该有一种文化和道义的担当,有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反思批判的力度,有一种对高尚艺术品格的坚守和渴望。既通俗平易又意涵深远才是散文真正需要的创作追求。
本章概要
本章集中讨论了散文这一文学形态,简要梳理了中外散文的流变过程,对散文的概念、散文的特征、散文的分类和散文的创作依次进行了探讨。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需要理解,散文作为独立文学形态的出现是文学史演进的产物,其概念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历史生成的。与诗歌、小说和戏剧不同,散文的题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与日常生活最为接近,是一种灵活自由的文学体裁。散文感染力产生的根源在于其直面现实、感情真挚又追求真理,具有自然美、含蓄美和知性美等艺术美学价值。从表达方式和题材内容上,散文大体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杂文随笔这三类。但散文的分类标准不是唯一的,仍需要随着散文创作的实际进行更为有效的探索。散文写作不拘一格,但基于散文艺术的基本特点,需要作者有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紧跟时代脚步并忠于内心体验,敢于讲真话、诉真情、说真理。散文作者要主动地从各类艺术形式和各种文化知识中广泛吸取营养,培养敏锐的艺术眼光,追求高尚的艺术品格,并在勤奋的练笔写作中将丰厚的艺术文化素养转化为自身独特的散文语言和美学风格。
本章关键词
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广义的散文,泛指与韵文相对的一切散行形式的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和剧本并列的一种文学形态。与其他文学形态相比,散文不讲究韵律,不讲究格式,是行文最自由、题材最广泛的一种,具有叙事、议论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谋篇布局不拘一格。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最为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学形态。
散文之“散”:“散”是散文的首要形式特征,指散文的自由、随意和灵活。其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为没有固定的程式和格律要求;在内容题材上体现为多样广泛;在表达方式上体现为不拘一格,可综合运用除虚构之外的所有文学艺术手段。
散文之“真”:“真”是散文的生命根基,是散文有别于其他文学形态的根本特征。散文的“真”不仅仅指作家思考和体悟后所发现的某些内在规律和深厚情感,更是指散文写作对象本身的真实性。讲真话、诉真情、叙真事、论真理,是散文的根本诉求。
散文之“美”:由散文的自由随意与真情实感完美结合而产生的美学效果,具体体现为平实简洁又富有节奏的语言美,言近旨远、以小见大的含蓄美和说理透彻、博而不杂的知性美。
抒情散文:指以情感线索为散文主题,以抒发作者自我的情感体验为主要目的,以抒情为主导表达方式的一类散文。这类散文最集中地体现出散文的艺术性。
叙事散文:指以情节或人物经历等叙事线索作为散文主题,通过对人物和事情的描绘和叙述,传达人物在其中体悟到的情感或道理,以叙事为主导表达方式的一类散文。写人和记事是叙事散文的两大分支。
杂文随笔:指以论辩说理等逻辑线索作为散文主题,就某一现象或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以议论为主导表达方式的一类散文,亦可称为议论性散文。杂文和随笔都重视逻辑推理的力量,重视反思性和批判性,以明是非、别善恶、分美丑为主要目的。杂文短小精悍、嬉笑怒骂、针砭时弊;随笔充满哲思和理趣,其范围较之杂文更为宽泛。
推荐阅读
周红莉,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经典,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佐良,英国散文的流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傅德岷,散文艺术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贾祥伦,中国散文美学发凡,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
林非,林非论散文,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思考题
1.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有过怎样的发展变化?
2.与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何突出特点?
3.如何理解“散文之散”、“散文之真”、“散文之美”?
4.如何理解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5.散文有哪些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6.你认为怎样才能创作出一篇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