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400000014

第14章 文学批评

本编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文学学术研究的相关问题。一是文学批评,重点探讨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文学批评的实践方法、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等。意在通过该章的讲述,使同学们能够掌握文学评论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并认识到怎样才是一篇高水平的评论文章。二是文学研究,主要讲述除作家作品评论之外,从事其他文学学术研究,如关于文学创作、文学思潮、文学史、文献资料以及文学理论本身等方面研究的规则、方法、要求等。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能够进入文学学术研究之门。

文学批评第十三章

作为文学术语使用的“文学批评”中所说的“批评”,与日常用语中对人或行为的“批评”含义不同,它不限于对负面因素的否定性判断、批判或指责,而是侧重分析、评论之意。在西方,作为文学理论术语的“批评”(如英语中的criticis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判断、评论,后引申为批评、鉴定等意义。而在汉语中,“批评”一词在明清文学理论与批评活动中已经出现。李贽、金圣叹等人的小说评点中,这个词主要指对文学作品进行批注评点,另外也有分析评价是非优劣的内涵。晚清到“五四”时期,“批评”作为现代通行学术术语被从西方译介过来,遂正式形成了“文学批评”的概念。就其使用情况来看,这一术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批评是指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等诸多文学现象进行的分析研究活动,如在现有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之类著作中,即包括了对文学理论、文学思潮的研究。狭义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指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的分析、研究与评价。本章主要探讨的是狭义的文学批评问题。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基本标准

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探讨,指出某一作家或作品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不足,帮助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以促进文学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样的批评活动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文学批评的标准。

在中外文论史上,人们已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批评标准。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对《诗经》“无邪”、“哀而不伤”、“乐而不淫”之类评价,体现的即是当时儒家学派的文学批评标准。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亦曾提出有利于建立他所追求的理想国的文学批评标准。另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讲过:“为了对人们有益,任何作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内容新颖;第二,形式,或者像我们所乐意说的,才华;第三,作者对作品的对象所抱的严肃而热烈的态度。”托尔斯泰在此谈及的其实也是文学评价的标准。1993年2月25日的《文学报》发表了《什么是名著》一文,编译介绍了美国人提出的六条关于文学名著的具体标准:“一是读者最多;二是通俗的;三是不会因时代替换而被遗忘,不会随思想、原则、舆论的变迁而过时;四是言近旨远,每一页都比别的整部书的内涵要多,你会一遍遍读但其内涵却不能穷尽,它们能以不同理解层次去读,也可以有许多不同解释;五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六是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转引自《“名著”的标志》,载《文艺理论研究》,1994(1)。在我国文学理论界,人们一直高度重视的是恩格斯在致拉萨尔的一封信中所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统一的文学批评标准。

上述标准,当然都可以用于文学批评,但因纷繁复杂,不易把握。综合以上主张,联系作品实际,我们认为,在从事文学批评活动时,可遵循以下基本标准。

一、艺术水平

文学既然是一门艺术,要判定其价值高低,当然首先要看其达到的艺术化程度,如语言的文学性、技巧的娴熟性与精当性等。

文学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区别是其语言性,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我们在本教材第五章专门讲过,文学语言,既不同于一般所说的作为交流信息工具的日常生活语言、媒体广告语言,也不同于以揭示真理、论辩是非为目的的科学语言、理论语言,而是一种体现出情感性、内指性、陌生化等特点的艺术化语言。文学创作,就是借助特定的语言组合方式,创造艺术形象,以打动读者的心灵,激发读者的想象,给人以精神陶冶。因此,评价一位作家或一篇作品的优劣,语言的文学性,是首先应予关注的。一首诗、一篇小说,不论内容如何深刻、如何有价值,如果语言平庸刻板、枯燥乏味、缺乏生机,那也不可能是好作品。

技巧的娴熟性与精当性是指作家基于对某一文体特征的把握,在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才能。如一首优秀的诗歌,要通过恰当的意象组合及赋、比、兴、象征、拟人之类修辞方式,创造出独特新颖的意境,要有和谐悦耳的节奏感与韵律感;一篇成功的小说,其情节设计要“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人物性格要鲜明生动,栩栩如生;一篇优秀的散文,要情味悠长,要“形散神不散”;一部成功的舞台剧或影视剧剧本,要合乎舞台表演或视觉画面的需要,等等。

艺术性,是文学艺术之为艺术的前提。一篇作品中,不论思想内容如何重要,社会意义如何重大,如果缺乏艺术性,也就谈不上文学价值了。但长期以来,在我国文学批评领域,常见的正是此类不足:多见关于作品内容的探讨,少见深入细致的艺术分析。在不少批评文章中,长篇大论的多是作家“写了什么”以及相关意义之类,而谈及属于艺术性的“怎样写”时,则思路闭塞,用语贫乏,敷衍了事。这样的批评,也就没多大意义了。

二、境界层次

文学批评,当然要重视对作品意义的评价,但如果仅从一般性的政治、道德之类视角出发,是难以判定某一作品价值高低的。如在许多批评文章中,常见以“揭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歌颂了什么”之类句式来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显然,这类可以轻易套用于随便一篇什么作品的评判,是难以说明被评作品的独特价值的。我们在第七章讲过,从内在构成来看,某一文学作品价值的高低,与其达到的精神境界层次密切相关。这境界层次是指诗人、作家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段,凝铸于特定艺术形象中的关于现实、人生、宇宙的体察、感悟与沉思的有无及深浅。概而言之,文学作品中,常见依次由低到高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这样四重境界。我们认为,这样的境界层次,更便于用作文学批评的标准。

《百年孤独》封面

具体来说,有些作品因只是停留于对自然生命症状与感受的客观记录,是说不上有多少文学意义的,如见之于我国当今某些新潮诗派的这类诗作:“我有不太严重的脚气╱这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洗完澡╱我要用3~5分钟搓脚气╱将一块块死皮掀下来╱竟有一种奇异的快感”。有些作品,虽然达到了有意义的某种社会功利境界,在某一特定背景下,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时过境迁之后,除了其文学史资料价值之外,就难以作为艺术作品为人所感兴趣了,如抗战时期出现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田间)这样的“街头诗”、《放下你的鞭子》(陈鲤庭执笔)这样的“街头剧”,“新时期”出现的某些“伤痕文学”之作等。有些作品,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汤显祖的《牡丹亭》,冯梦龙与凌濛初编著的“三言”、“二拍”中的《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通闺闼坚心灯火》等篇目,现代文学史上巴金的《家》等,虽然达到了更高的批判封建礼教、向往个性自由的道德境界,但与天地境界相比,仍有低下之感。而天地境界之作的特征是:作家不仅超越了自然感官体验,亦超越了民族的、阶级的、政治的、道德的视野,能够以更为博大的宇宙襟怀,体察万物,悲悯众生,从而在作品中开创出更为宏阔的诗性精神空间。如在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这样一些世界一流的文学名著中,见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

三、历史贡献

评判一位作家、一部作品的价值高低,还要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坐标点上,经由纵横比较,看其在艺术形式、人物形象、内在意蕴等方面,与前人及同时代人相比,有何独特创造与新的贡献。如莎士比亚的伟大正是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其戏剧既有着卓越的形式创新,如突破了西方古典戏剧中的“三一律”之类模式,人物语言富于诗意与哲理等,且创造出了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一系列不朽的人物形象,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中,又充分表达了极具时代先进意义的人文主义这一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在我国文学史上,曹雪芹的《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重要原因是:这部长篇小说不仅以宏阔的气势、辉煌而又严谨的结构、精粹的笔墨令人叹服,且创造出了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许多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鲜活人物形象,又于其中隐含着吸引后世学者不断为之思索探讨的关于人生的、社会的、历史的丰富思想内涵。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之所以备受推崇,亦是与其在白话小说文体方面的开拓,阿Q、祥林嫂等个性化人物的创造,以及反思国民劣根性的作品意蕴等独特贡献相关的。实际上,在文学批评活动中,我们仅据历史贡献这一标准,就不难看出作家作品成就的高低。

从科学立场而言,文学批评的标准,应具有广泛性与普适性。但因文学作品本身,毕竟是与某一民族、某一时代的文化精神密切相关的,因而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属性的文学批评活动,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一般科学,总要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趣味,以及特定时代的读者需求与社会价值等。这一特征,要求我们在按照基本标准从事文学批评活动时,还应注意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动态眼光,从民族性、时代性等多角度判定作品的价值。只有如此,才能对作品做出更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

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密切相关。人们在从事文学批评活动时,常常是从某一理论视角出发,按其相应的理论观念进行的。这类视角与观念,即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在中外文学批评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方法是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着眼,重在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价值,这类批评通常被称为社会学的批评。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已有许多新的理论方法产生,具有代表性并被广泛应用的有精神分析批评、文本批评、原型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

精神分析批评:是由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于20世纪初开创的一种批评方法。在研究精神病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无意识的性本能在起支配作用,人的精神疾病即与性本能受到压抑有关。在研究精神病的同时,弗洛伊德亦将自己的理论用于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得出了人类的文学艺术是其被压抑的性本能冲动的“升华”,文艺创作类乎人的白日梦等著名论断。此后,荣格、拉康、霍兰德等西方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视角,从而使“精神分析批评”成为20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批评方法之一。

弗洛伊德(1856—1939)

文本批评:以1915至1930年兴盛于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英、美等国家占据统治地位的“新批评”为代表。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什克洛夫斯基、雅克布森,后者的主要理论家有英国的瑞恰兹、艾略特,美国的兰色姆、韦勒克等人。英美新批评,实际上是在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与之有着大致相同的批评主张,这就是:从“文学本体论”出发,将文学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与作者、读者及其他社会因素绝缘的自给自足的有机体。与之相关,在文学批评活动中,更注重对文本中的技巧、手法、语义等进行分析探讨。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批评流派。这种批评深受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中的神话倾向和荣格的原型理论影响,亦借鉴和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视野。这一理论方法的开创者——加拿大学者诺斯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在《批评的剖析》等著作中提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含着后世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在此意义上,弗莱把神话称为文学的原型(archetype),他把不同的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并帮助我们将文学经验予以整合。原型批评认为各类文学作品体现了人类集体的文学想象,它们又往往表现为一些相当有限而且不断重复的模式或程式。荣格在《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一文中说,与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不可分割的原型概念“表示似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种种确定形式在精神中的存在”[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徐德林译:《荣格文集(第五卷):原型与集体无意识》,36页,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为此,就不能把每部作品孤立起来看,而要把它置于整个文学关系中,从宏观上把文学视为一体,从中可以发现人类的“集体无意识”。在批评实践中,原型批评着力于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力图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特别是神话原型),并把一系列原型广泛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中,从而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的角度和空间。

读者反应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活跃于美国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代表人物是费什和布莱奇等人。与文本批评将文学作品视为自足的语言系统的主张不同,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诉诸历史的理解,其意义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依据这样的理论视角,文学批评也就由以文本为中心转向了以读者接受为中心。几乎与此同时,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伊泽尔等人,亦提出了近似的理论主张,并创建了“接受美学”这一理论范畴。正是在这相近的两大批评派别的影响下,在20世纪中叶的世界文学批评领域,形成了一股重视读者和阅读活动的潮流。

女性主义批评:是在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席卷欧美的女性主义运动中孕育诞生的。英国作家伍尔芙和法国作家波伏娃等被视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先驱。1919年,英国女性主义批评家伍尔芙发表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奠基之作——《一间自己的屋子》。在这部著作中,伍尔芙指责男性将女性作为次等公民,并控制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学的结构,主张妇女应争取独立的经济力量和社会地位。1949年,法国作家波伏娃发表《第二性》,书中认为,法国和西方社会都是由男性控制的家族式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是第二性,是“他者”。波伏娃还首次比较系统地清算了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中所虚构的“女人的神话”,批判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从而在思想观念和批评实践上,为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实例。女性主义批评借鉴了社会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现代心理分析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多种理论资源,并形成了三个主要流派:“英国女权主义批评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它强调压迫;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基本上是精神分析学的,它强调压抑;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基本上是文本分析式的。然而它们都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文学批评。”Showalter,Elaine。Eds。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Essays on Women,Literature,and Theory。Pantheon。New York,1985,p。248.其共识是:在现存的文学作品中,性别歧视处处可见。男性中心的文学掩饰并美化了现实中的男女不平等关系,因此,女性作家要以女性视角、女性意识、女性经验观照作品,由此建立起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以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在文学批评活动中,由于理论方法不同,即使面对同一文学文本,也会得出不同的阐释与评价。因此,文学批评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是有利于人类从更多的视角,认识与评价文学作品价值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文学批评实践中,无论运用哪一种理论方法,都应结合具体作品的实际,而不能生搬硬套。

除本节已介绍的上述理论方法之外,近些年来,在西方国家比较活跃,也已在我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文学批评的理论方法还有:注重考辨文本历史因素的新历史主义批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文化批判色彩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在环境危机和生态理论影响下形成的生态批评等。这些方法,也都是值得我们充分关注的。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实践方法

在文学批评的实践活动中,除了理论方法的运用之外,还要遵循以下具体方法。

一、批评性阅读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文学批评的准备工作。作为文学批评者,要认识到自己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读者被动性的消遣性阅读,而应是一种积极阅读,即本身就应是一种“批评式”阅读。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需要主动地融入批判性的思考。文学批评的主体在阅读文学文本时,要保持与文本进行“对话”,同时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艺术想象去思考文学文本的诸多要素,包括主题、风格、内容、意义和结构等。

一般读者,往往只是出于对文学作品的爱好,为了从中获得“审美愉悦”而进行阅读。读完之后,一般不会有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兴趣。而从事文学批评的读者,绝不会只是满足于“完成作品阅读”这个目标。对他们来说,阅读文本只是文学批评的开始阶段。文学批评中的“阅读”(reading),经常被称为“解读”或“阐释”(interpretation),正是因为文学批评者在阅读文本的同时及阅读之后,还要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以便认识作品的价值,发现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一位文学批评者不仅要像普通读者一样了解一部作品“写了什么”,还要在了解作品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追问:作者究竟是为了什么而写这一切?有何意义?是怎样获得成功的?或缘何而失败等。例如,面对当代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小姨多鹤》,一位文学批评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能只是沉浸于一个一夫二妻的“畸形家庭”半个世纪的悲欢故事,不能只是为小说中那个在异国他乡“隐身”生活几十年的日本女子的遭遇而唏嘘感慨,也不能仅以传统的爱情婚姻观念来评判主人公的道德水准。文学批评者要继续思考的是:作者写这样一个故事的最终目的何在?作品的写作方式如何帮助作者实现了这种创作意图?这样的作品价值何在?艺术成就如何?只有经由这样的“批评性阅读”,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关于这部作品的有价值的批评文章。

二、确定批评观点

要写好一篇文学批评文章,要在批评性阅读基础上,经由深入思考,认清作品的特点、价值,或存在的问题之后,确定明确的批评观点,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篇理论文章的论点。

确定观点,是决定批评文章的写作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位批评者学识与文学鉴别力高低的标志。在这个环节中,初学者经常遇到的困难是:头脑中已经存在一些关于作品的认识,但它们还是比较模糊的。作品引发的感想很多,可以表达的观点也很多,但难以找到一个核心。因为读者心中的感想是阅读过程中随机产生的,千头万绪。一个鲜明的人物性格、一个精彩的情节,甚至是一段优美的文字、一个恰切的用词,都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为提炼出批评文章必需的核心观点,有经验的文学研究者会进行一番梳理:以要点的形式,列出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一些认识。进而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经由纵横比较,判断作品在艺术表现、意境开拓、人物创造、内在意蕴等方面,究竟有哪些真正值得肯定,或存在哪些不足。这样,不仅会使文章的观点逐渐得以明晰,且能切实抓住作品的根本特征,使文章更有价值。

作为一位批评者,在确立观点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力避人情关系,作家名气、地位、头衔,以及个人偏爱,或其他外在因素的干扰。只有如此,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而不至于盲目吹捧,或恶意贬低。正如刘勰所说的,要做到:“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文心雕龙·知音》)

三、进行理性分析

文学批评与一般文学阅读和鉴赏的区别还在于它是一种理性思维活动。即批评家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确立的论点,以冷静的审视目光,紧扣作品实际,予以逻辑地分析论证。俄国诗人普希金曾用“科学”一词来强调批评中理性思维的重要,他说:“批评是科学。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尽管他倡导的文学批评中的这种“科学”精神并不能等同于自然科学学科中的“科学”,但毫无疑问的是,批评家应当以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

文学批评活动中的理性分析,一定要在潜心阅读体悟作品的基础上,结合作品的具体语言、形象描写、故事情节展开,否则,是不可能具有逻辑可信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名作《祝福》,本是一部内涵丰富而复杂的作品,但在中国文学界,长期以来,却对其形成了一个公认的简单而又粗浅的评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控诉了封建礼教摧残人性的罪恶,特别是神权、君权、族权、夫权四大枷锁对妇女的血腥压榨。这类分析至少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符合小说本身实际的。就作品的具体内容来看,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之死,主要是两种力量摧残的结果:一种是自然力量,即致贺老六于死地的伤寒与叼走了祥林嫂儿子阿毛的狼;一种是社会力量,即邪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鲁四老爷及其不自觉的帮凶柳妈。也就是说,就小说的具体结构来看,祥林嫂实际上处在了一个由四个环节构成的无法逃脱的死结上,如果取消其中的任一环节,比如贺老六没有死于伤寒,或阿毛没有被狼叼去,或鲁四老爷给以仁慈,或柳妈给以心灵的安慰,祥林嫂都有可能是另外一种命运。而这四个环节中的病灾与狼患,却无论如何是难以和四大枷锁、封建礼教之类扯上关系的,实在正如作品中的卫老婆子所说,叫作“天有不测风云”,是人力有时难以抵御的。不论鲁迅先生当年创作的本意如何,作品本身是潜藏着另一种难以言喻的人生况味的,而绝不像原来一些批评家们所分析得那么简单。参见杨守森:《缺失与重建——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3)。如果予以更为深邃的理性分析,必会发现这篇小说除了反封建礼教之类意义之外,尚有超时代、超道德的关于人生之谜的沉思,这自然亦会有利于更为科学地评价这篇小说的价值。

由于缺少理性分析,在不少批评文章中,我们还会常见如下弊端:文章中,虽不乏诸如“结构严谨,线索分明,波澜起伏”,“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某某人物形象”,“人物性格鲜明,语言流畅明快,生动活泼”之类明确的观点,但因结合作品实际的论证不足,这类判断,也就成为千篇一律,亦几乎可以挪用到任何一位有成就的作家身上。另有不少批评文章,面对的本是一篇十分平常的作品,却往往是在缺乏分析论证的前提下,便将其轻易地赞誉为“成功”、“深刻”,甚至夸耀为“大手笔”、“重量级的作品”、“中国文学的重大事件”等。这样,就更是有失文学批评的严肃了。

固然,文学批评不同于其他科学研究,批评家难免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意愿融入其中;文学评价亦不同于一般产品质量的检测或体育比赛中的裁判,难以找到纯粹客观的评价尺度。但因文学批评本质上是一种理性分析与评价活动,这就要求文学批评需按照基本的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以求得最大限度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何其芳曾经说过,要写一篇评论文章,不读三遍不敢下笔。朱光潜甚至说,不读五遍不敢写一个字。龙应台亦这样谈过自己的批评过程:“我必须在灯下正襟危坐:第一遍,凭感觉采撷印象;第二遍,用批评的眼光去分析判断,作笔记;然后读第三遍,重新印证、检查已作的价值判断。然后,我才能动笔去写这篇一个字三毛钱的文章。”(参见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22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可见,积极性的潜心阅读之于文学批评的重要性。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

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一样,有境界高低之分。概而言之,常见以下四重境界。

第一,传播文学信息。

这类文章,主体内容是在对作品情节、人物等复述介绍的基础上,来几句赞美性的评语。而其评语,往往又如同龙应台所说的“像一件大小同号的衣服,胖子瘦子都可以穿”龙应台:《龙应台评小说》,17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这类批评文章,因其浅显易懂,观点明确,能够为更大范围的读者所接受,自然具有活跃文化生活,广泛传播文学信息之作用。但因缺乏对作品价值构成及创作成败原因的深入分析,尚无助于读者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也无助于促进作家创作水平的提高,因此还只能算是文学批评的最低境界。

第二,丰富作品内容。

这类批评文章,注重了对作品的语义、技巧、情感、意味及整体内涵的理解与阐释。如李健吾先生曾这样评论巴金与茅盾的作品:“巴金先生有的是悲哀,他的人物有的是悲哀,但是光明亮在他们的眼前,火把燃在他们的心底,他们从不绝望。他们和我们同样是人,然而到了牺牲自己的时节,他们没有一个会是弱者。不是弱者,他们却那样易于感动。感动到了极点,他们忘掉自己,不顾利害,抢先做那视死如归的勇士。这样率真的志士,什么也看到想到,就是不为自己设想。但是他们禁不住生理的要求:他们得活着,活着完成人类的使命;他们得爱着,爱着满足本能的冲动。活要有意义;爱要不妨害正义。此外统是多余、虚伪、世俗,换句话,羁缚。从《雾》到《雨》,从《雨》到《电》,正是由皮而肉,由肉而核,一步一步剥进作者思想的中心。《雾》的对象是迟疑,《雨》的对象是矛盾,《电》的对象是行动。”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34~35页,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显然,这样的批评文章,其意义已不是止于传播文学信息了,而是能够丰富和补充作品内涵,增强读者对作品及作家创作个性的认识,但尚缺乏对作品价值构成及创作成败原因的深入分析,同样难以给予读者与作者更多的启示。就其批评境界而言,所达到的仍是较低的层次。

第三,探讨创作规律。

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不仅有着对作品语义与技巧的体悟与阐释,同时亦有常人甚至是作者本人未曾意识到的价值内涵,以及有关作品成败得失之类的分析,并上升到对创作规律的探讨,因而所达到的当然是更为理想的批评境界。如王国维曾经借用叔本华“生活之欲乃人生痛苦之源”的悲剧哲学观,对《红楼梦》首次作出了全然不同于已有评点派、考证派的深刻分析,认为与乐天精神相关,中国的戏曲小说,无不有乐天色彩,常见“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善人必令善终,而恶人必罹其罚”的大团圆结构,而《红楼梦》则与之相反,乃“彻头彻尾之悲剧也”。书中人物,无不与苦痛相始终,而其苦痛之源,正是叔本华所说的人性之欲;而贾宝玉之出家,见出的正是值得肯定的解脱之精神。王国维正是据此,称颂《红楼梦》是写出了“人类全体之性质”的“宇宙之大著述”吴无忌编:《王国维文集》,225页,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李长之这样评论过鲁迅的某些作品:鲁迅的《头发的故事》、《一件小事》、《端午节》、《在酒楼上》等“写得特别坏,坏到不可原谅的地步”,其原因是“鲁迅不宜于写都市生活,他那性格上的坚韧,固执,多疑,文笔的凝练,老辣,简峭都似乎更宜于写农村。写农村,恰恰发挥了他那常觉得受奚落的哀感,寂寞和荒凉,不特会感染了他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的读者。同时,他自己的倔强,高傲,在愚蠢,卑怯的农民性之对照中,也无疑给人们以兴奋与鼓舞。都市生活却不同了,它是动乱的,脆弱的,方面极多,书面极大,然而松,匆促,不相连属,像使一个乡下人之眼花缭乱似的,使一个惯于写农民的灵魂作家,也几乎不能措手。在鲁迅写农民时所有的文字优长,是从容,幽默,带着抒情的笔调,转到写都市的小市民,却就只剩下沉闷、松弱和驳杂了。”郜元宝、李书编:《李长之批评文集》,76页,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这样的批评,由于注重于对作品价值及相关创作规律的分析,因而不仅有助于读者正确认识相关作品,对作者本人也必定是会大有启发的。但这类文章,由于批评家所依据的尚不过是人所共知的文学创作要基于更为深切的个人体验,或其他某些既有的文学观念,也就是说,这些批评家的才能,很大程度上,还只是表现在他们对某些既有理念与规则的精当运用,尚欠缺从作品中提升新的理念与规则,或创造新的理论范畴与理论体系的能力。因此,这类批评,虽然有着令人信服的对作品的分析与评判,但还不能开拓新的艺术视野,还无助于推进理论本身的发展。

第四,开拓思想空间。

在这类批评中,批评家已不再是从既有的理论观念出发,关注的重心,也已不再仅仅是作家作品本身,而是注重于提升某些理念与规则,或于作品中发现某些隐含的新的理论思想。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结合对许多诗词的品评,通过对“造境”与“写境”、“隔”与“不隔”、“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新见解,深化了中国传统诗学中的“意境”理论,开拓了中国文论的思想空间。俄国19世纪的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其重要贡献亦在于:在批评研究普希金、果戈理等作家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完善了关于典型人物的理论。另如苏联文学批评家巴赫金,之所以得享盛誉,亦是因他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拉伯雷和他的世界》等著作中,在分析探讨陀斯妥耶夫斯基、拉伯雷的作品特点与成就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复调”、“对话”、“狂欢”理论。显然,这类批评成果,达到了更为高超的境界,其价值,已不再仅限于文学批评,本身就是文艺思想的创造。

由上述四重批评境界可知,以复述归纳式为基本方式,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功能的第一类批评文章,严格地说,还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批评。主要呈现为“读后感”特征的体悟阐释式批评,也因其缺乏充分的分析论证而批评意味不足。从中外文学批评史来看,那些卓有成就的批评家,至少是达到了批评的第三重境界。那些被视为一流的批评家,则是达到了第四重批评境界。

而要达到第三重境界,一位批评家必须具备如下的素质: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只有如此,才能及时运用最新的或鲜为人知的观点方法,对作家作品作出超越前人的独到分析与评判;深邃细腻的文学眼光,只有如此,才能洞彻幽妙,透过作品的字里行间,捕捉到作家内心的秘密,敏锐地发现作品的成败得失。

对于文学批评家,人们常常要求要有说真话的勇气。敢于说真话,这当然是重要的。只有敢于说真话,才能像李长之那样,即使面对鲁迅这样已享盛誉的一代大家,也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批评意见。然而,一位成功的批评家,在具有说真话的勇气的同时,更要具备说真话的能力,即既要“有胆”,更要“有识”。而广博的专业理论、文化视野与深邃细腻的文学眼光,正是决定其“识”的基本条件。如果乏此条件,由勇气而生出的也许只能是无知妄说,胡言滥语。

而要达到第四重境界,批评家当然要有更高的素质。一是元理论的反思能力。在能够达到第三重境界的批评家那儿,表现出来的往往还是对某些既有理论与规则的信奉。而在达到第四重境界的批评家那儿,表现出的则是:能够在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变化,从事文学批评活动的同时,反思、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与规则。二是超文学的视野。如果说,在达到第三重境界的批评家那儿,批评视野基本上还是局限于文学本身的话,那么,在达到第四重境界的批评家那儿,其视野中已不仅仅是文学,而是社会矛盾、文化冲突、人性追求、历史进步这样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欧美的一些女性批评家创建的女性主义文论,之所以会成为一种影响全球的重要文学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批评的出发点,原本就不是文学,而是男女平等的社会政治诉求。

巴赫金(1895—1975)

巴赫金的“复调”、“对话”、“狂欢”理论,从产生的动因来看,也与作者对苏联时代专制的社会现实不满有关。巴赫金评论陀斯妥耶夫斯基道:他听到了“自己时代的对话,或者说得确切些,是听到作为一种伟大对话的自己的时代,并在这个时代里不仅把握住个别的声音,而首先要把握住不同声音之间的对话关系、它们之间通过对话的相互作用。他听到了居于统治地位的主导的思想(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听到了尚还微弱的声音,尚未完全显露的思想;也听到了潜藏的、除他之外谁也未听见的思想;还听到了刚刚萌芽的思想、看到未来世界观的胚胎”这类见解,既是巴赫金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创作秘密的独到发现,分明也是巴赫金反抗专制,向往言论自由的心声。这样的批评,其意义与影响当然也就不仅止于文学批评了。本节可参阅杨守森:《文学批评的四重境界》,载《文史哲》,2006(1)。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理论文体,其价值高低,当然首先在于是否以独特的理论眼光,对有关作家作品做出了科学精当的评析。但真正优秀的文学批评文章,本身就应有文学价值,就应富有文学本身的光彩,正如李健吾先生在《咀华集·跋》中所说,批评“本身也正是一种艺术”。文学批评之文学价值的体现,除了应该是自我生命灵性的展现之外,还应表现在批评文体的个性化及批评语言的生动活泼等方面。

本章概要

以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学批评与重视探究文学原理、文学规律的文学理论不同,它是在潜心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文学标准,对文学作品进行的价值判断,以及对其创作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依据不同的理论方法,可对文学作品予以多角度的分析探讨。但不论运用什么方法,都应紧扣文学作品的实际,如语言的文学性、意象组合、情节设计、人物刻画等方面的艺术技巧以及达到的境界层次,进行实事求是地深入分析,而不能停留在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空发议论上,尤其不能抓住一点,大加发挥,将批评文章写成一般的读后感。

由于批评者的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文化视野与批评能力的差异,文学批评会表现出不同的境界层次,有高下之别。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批评家,应像中国历史上的刘勰、王国维,俄罗斯的别林斯基、巴赫金那样,不仅以独特的眼光,对许多诗人、作家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评价,且在批评过程中,开拓了文艺理论的思维空间,创建了新的文艺思想。

本章关键词

文学批评: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学批评是指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理论等诸多文学现象进行的分析研究活动;狭义的文学批评,主要是指在阅读鉴赏的基础上,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的分析、研究与评价。

艺术水平:指文学作品达到的艺术化程度,如语言的文学性、技巧的娴熟性与精当性等,是从事文学批评活动要遵循的首要标准。

批评性阅读:是一种以文本分析为目的,积极融入思考而非被动接受的阅读。这种阅读是文学文本批评的必要条件。这种阅读要求读者保持与文本的“对话”,同时运用专业知识和艺术想象去思考文学文本的诸多要素,包括主题、风格、内容、意义和结构等,以便为之后分析和评价文本奠定基础。

批评境界:指文学批评著述所达到的意义层次与价值高度。文学批评的境界由低至高可分为:其一,传播文学信息,这一境界由复述归纳式批评体现;其二,丰富作品内容,这一境界由体悟阐释式批评体现;其三,探讨创作规律,这一境界由分析评判式批评体现;其四,开拓思想空间,这是文学批评的最高境界,由提升创造式批评体现。

推荐阅读

[美]雷纳·韦勒克。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刘让言,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

[英]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王国维,人间词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

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杨守森,缺失与重建——论20世纪中国的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2000(3)。

思考题

1.文学批评有哪些基本标准?具体要求是什么?

2.文学批评有哪些重要理论方法?各有何特征?

3.以你最熟悉的小说为例,说明如何对其进行批评性阅读。

4.结合你喜爱的一首诗歌,阐述如何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5.参照相关理论著述,选取三种西方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分析一部文学作品。

6.文学批评有哪些境界层次?怎样才能提高批评境界?

同类推荐
  • 契诃夫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契诃夫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心灵体操自助训练(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豆豆学习记:父母应该这样教孩子学(1-2年级)

    本书以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豆豆”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映射出广大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各种问题。编者从这一年龄段(小学1-2年级)孩子的心理活动、行为方式和课程学习等方面入手,设计了很多有代表性的、生动有趣、轻松幽默的小故事,给出具体建议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家庭教育中的盲点。本书内容简洁、活泼、通俗、易懂,图画精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部指导孩子自主学习的快乐读本,同时对教育工作者也可以起到教学参考作用。
  •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小王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柳林中的风声

    柳林中的风声

    当在雪地里冷得直打哆嗦的鼹鼠和水鼠终于进到獾先生舒适的家,钻进带着肥皂香味的被窝;当他们第二天起床看见餐桌旁吃着荞麦粥的两只小刺猬时,当癞蛤蟆先生跳上令他心弛神往的那辆豪华汽车,“轰隆”一声发动引擎,然后扬长而去的那一刻。我们听着故事的眼睛都会迸出光芒,几乎想立刻跳进那个童话世界。《柳林风声》不仅带读者经历动物主角们随着季节变化的生活故事,还生动地刻画了柳林中萦绕的友谊与温情。
热门推荐
  • 那年的情里没有爱

    那年的情里没有爱

    在爱情里做好自己,有时候伤害或是受伤难免,但最早的初衷一定是善良。
  • 重生不一样的未来

    重生不一样的未来

    肖薇因妒成恨,害死了赵清,赵清被妈妈留下的佛珠带回了小时候,命运之轮重新启航,看赵清如何运用空间来改造自己,家人的命运,创造不一样未来!
  • 回忆,那么痛

    回忆,那么痛

    愿与你背道而驰亦以抱相拥愿与你不期而遇亦以笑相迎
  • 终极凡尊

    终极凡尊

    天地生灵皆寻道,可天不允,地不许!生灵得道道就得消,成就真灵天就要灭!李浩成为道者天敌,无需修道便有道之威能,不必得道便可掌握法则之力,凡人之躯灭道成圣亦可为,两者必将不死不休,不是天下道消便是天地俱灭。“亲我者生,仇我者死,阻碍我者道消人亡,天地大道只有我凡人道才合天道!”李浩仰天咆哮,天下道者,犯我者皆该死,不犯我便是你们的一线生机。
  • 三千界黑猫寂黎之夜

    三千界黑猫寂黎之夜

    三千世界破碎后世间只有第三主神幸存,为了使三千界重新恢复生机,主神向异世引来108颗元神,神之手写下天地规则,建立秩序之链。每一千年向三千界投入一颗元神,直到一个元神修炼到最高境界,成帝屠魔回神域后便消失,第三主神也再没出现过。叛变,入侵,神域化作一座死城,冥界高层全数消失,是阴谋还是必然。就连传说中的起死回生术,也不过是骗局一场..........“最后一战,你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看着我的眼睛说爱我?”
  • 开天之路在何方

    开天之路在何方

    穿越了,也许叶云动根本没想到,更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穿越在人家女孩子洗澡的地方,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从此不得不走向一条悲剧之路。从开始就注定不会有好结局的爱情就这么来的。为什么人家穿越都三妻四妾的,而叶云动的却是痛苦。爱的太痛苦了,又割舍不下呢?没有神马,没有搞笑。绝不太监的书,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新人。
  • 我只想回家

    我只想回家

    “20年前,我唯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地球。””20年后,我唯一想要做的事情。。还是回到地球。““但是!!!”“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回去,我这些年获得的东西都要带回去,你说对吧?我的宝贝?”王伟深情的说着,缓缓亲上了自己的。。。右手。“浑蛋!我们还比不上你的右手吗!!!”王伟的身后,一群女性化身为恶魔冲向那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 夜枭哑后

    夜枭哑后

    她是一个及不安份的女人,为求刺激,身在富贵之家的她毅然选择了“双面间谍”这一危险与挑战系数同样高的职业。她是将军长女,丞相外孙,皇后首选。她有着令天下女人钦慕的高贵血统和身份。可惜她天身哑疾,头脑痴滞。从小被家人放弃。当这两个人融为一体时,便有了夜枭!夜枭,在大琼国,就像一个待解的迷,她特立独行,真实而强悍的存在着!皇帝的一道圣旨,硬将独自寻乐的她,卷入了一场老套的政治斗争中。她本应乖乖做一枚任人摆布的棋子。奈何!她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棋手。
  • TFboys之那年冬天雪在飘

    TFboys之那年冬天雪在飘

    你还是不相信我,不过现在以经无所谓了。如果可以我希望不曾遇见到过你……原来失忆是不管用的,即使再重来我还是忘不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念。又一次的离开,又一次的痛心,你是否曾挽留过我……再回首早已物是人非……再回到原地徘徊,那年青春已不在,最好的我也已不在。
  •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女人!看似柔弱,却收服了他手下最强悍的战士,与妖柔的闺阁之秀截然不同,这样的人,却吸引住白王花擎苍的视线!身为狙击手的管彤,却莫名穿越到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叶芙蓉的身体中。为了解开穿越与身世之谜,叶芙蓉变成了白王的贴身婢女,这个俊朗却多疑的男人,从怀疑到倾心,似乎久远却也顺理成章。那些携手倾心,那些生死相随,在阴谋与鲜血中,随着惊雷炸响戛然而止!——跨过了时间和空间,他们,还能否再次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