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4200000020

第20章 新西兰文学概述

小引

新西兰是大洋洲的重要国家,新西兰文学与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轨迹具有相似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经历了殖民主义时期,然后才走上了独立之路,所以它们的文学都经历了由殖民地文学到民族主义文学,再到国际化的追求之路。

新西兰英语文学开始于19世纪。随着白人移民的到来,新西兰英语文学开始随着社会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呈现出本土特色,在世界文学丛林中享有一定的声誉。新西兰英语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殖民地时期(1840—1906),开拓、发展与丰收时期(1907—1945),当代时期(1946—)。

学习本章,应把它与澳大利亚文学联系起来,而且还要了解英国文学与新西兰本土的毛利人口头文学等内容。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南部,184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07年变成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地,1947年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从1642年亚伯·塔斯曼发现新西兰至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要了解新西兰文学,需要追溯到新西兰的毛利人文学那里。在荷、英探险家先后到达新西兰之前,以及在欧洲人开始移民新西兰的一百多年间,也就是在1642年到1777年之间,毛利人一直是新西兰的主人。他们本是生活在中太平洋群岛的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约公元950年漂流到新西兰,约1350年波利尼西亚人中的毛利人迁移到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定居。当时,他们还处在原始部落时期,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和骨器,从事着农牧业、狩猎、采集活动,并兼有雕刻、编织手工业。

毛利人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学是口头文学,因此在传播与发展中有自身的局限。毛利人的口头文学主要包括神话、传奇、民间故事和民谣。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涉及宗教信仰、历史传说、语言文化及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读。毛利神话中的“创世记”的故事就映射出世界各民族神话中的同质性:主神伊奥是创造天地之神,她的儿女又创造了世间万物,大地母亲对子女的宽容体现了毛利人女性崇拜的遗风,而死后回到大地又获得新生是毛利人对生命轮回的解读。《英雄玛乌伊的故事》也是一篇底蕴深厚的神话故事,玛乌伊出生后被误投大海,在海中他重获生命和力量,暗合了“水是生命之源”的人类意识。玛乌伊征服太阳的故事与中国神话“后羿射日”颇为相似,他为人类盗来火种又使人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因为毛利人本来也是移民,心中沉淀着对故土文化的印记,所以毛利人的传奇故事的主题多是对故乡和部落的追忆,但岁月侵蚀,冲刷了故乡的具象,留下的是灵魂回归的理想乐土,因此毛利人口头文学中的传奇,是理想化了的毛利人历史的写照。毛利人的民间故事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民间故事一样,也主要涉及生存问题与道德标准,其中常有贪婪的女巫、巨蜥或怪鸟,这映射出早期毛利人为生存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艰辛。毛利人民谣常在重要节日和庆典上吟唱,主题包括爱情、聚会、战争、采集、婚姻等。许多民谣由于曲调简明、声情并茂、朗朗上口而代代相传,保留了较多的毛利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征。

新西兰英语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殖民地时期(1840—1906)

殖民主义初期的新西兰英语文学,由于人口少,几乎没有读者市场,因此当时的作家争相描绘的也只是这片“新土地”、“上帝的故事”里的“野蛮人”的生活、风土人情、鲁滨逊似的奇异故事等,用以满足欧洲读者强烈的猎奇欲望。这类文学图书往往荒诞不经,危言耸听,观点也比较偏颇,文学价值不高。梅杰·斯托尼(1816—1861)的《塔拉纳基——战争的传说》是新西兰的第一部英语小说,就是这类作品的典型,它把毛利人描写成容貌丑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嗜血成性的食人生蕃。这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艾尔默夫人的《远方的家》(1862),描写的是早期英国移民的艰难生活、曲折经历和远离大陆世界的思乡情绪;本杰明·法杰恩的《雪中行》(1865),以南岛黄金潮为背景,描写了淘金者的美好梦幻和悲惨结局;巴克夫人的《新西兰的牧场生活》(1870),描写早期移民的生活艰辛与种种遭遇。反映毛利人生活状况的小说,有艾米莉·马里亚特的《毛利人中间》(1874)和R。P。惠特沃思的《毛利侦察兵》(1887)等,它们比较真实地描绘了早期移民生活和毛利人的风俗习惯,对今人研究新西兰民族文化和历史无疑是有价值的。诗歌方面,C。J。马丁(1839—1906)的《马丁乡土诗集》较好地反映了移民心态,表达了开拓者理想主义的情怀。

在殖民主义后期,由于南岛金矿的发现,殖民拓居的相对稳定,畜牧业和小手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刺激了经济的繁荣,许多作家表现了人道主义思想,并提出了描写现实生活的创作原则。他们为小人物的遭遇发出了愤怒的呼喊和抗议,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广大劳苦群众同严峻现实的深刻对立与冲突。乔治·夏米尔的《哲学家迪克》(1891),安·威尔逊的《两个夏天》(1900),威廉·鲍克的《白人踩过之后》(1905),威廉·撒切尔的《故人的土地》(1902)和《长生不老丹》(1907)等,就是这方面的作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康斯坦斯·克莱德的《异教徒的爱情》(1905)反映了妇女解放问题,哈里·沃格尔的《毛利姑娘》反映了毛利人白人婚后的种种问题。

二、开拓、发展与丰收时期(1907—1945)

1907年,新西兰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的桎梏,成为英国的自治领。民族独立唤醒了民族意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一大批知识分子从民族利益出发,要求有自己的文学。于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西兰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小说和诗歌,逐渐摆脱了英国传统文学的束缚,建立起具有新西兰民族个性与特点的文学。这一时期,一些作家以1830年至1860年间白人移民和毛利人争夺土地的战争为主题进行创作,一方面谴责白人的惨无人道,另一方面也歌颂毛利人粗犷耿直、善良友好等优秀品质。毛利人远不是旧石器时代混沌未开化的原始人群,也不是无足轻重的蝼蚁之辈,他们是新西兰一个不容忽视的民族,从而出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爱和互助精神。这也是新西兰在开拓发展时期的时代精神。

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西兰形成了阶级分化。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无情地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揭露饱食终日的资产阶级的吝啬、贪婪和残酷及其帮闲文人的伪善和浅薄,并对贫民大众给予深切的同情。这些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主要有威廉·撒切尔(1860—1942)、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琼·德万尼(1894—1962)、约翰·李(1891—1982)、罗德里克·芬利森、约翰·马尔甘(1911—1945)和弗兰肯斯·萨吉森(1903—1982)等,他们的作品反映了时代的脉搏,有一定的生活广度与艺术深度。其中,约翰·马尔甘193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孤独的人》,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了新西兰人当时的困境:主人公约翰逊听说新西兰是一个理想的国度,所以战争结束后就从英国来到新西兰,但他发现这里不仅荒凉,而且事业上也一事无成。令他深思的是,当他回到英国后,他也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存坐标。《孤独的人》是马尔甘一生唯一的作品,是作家生命的绝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被誉为“新西兰最杰出的作家”和“英语世界的契诃夫”,她1920年出版的小说集《幸福》,记录了她不幸的婚变和动荡的生活,倾诉了她反对社会不公、同情弱小的思想。她的小说都是以19世纪90年代经济萧条为背景,描写从城镇到乡村的满目疮痍,唯有深山里的毛利人,在山溪边搭起帐篷,燃起篝火,载歌载舞到天明。罗德里克·芬利森是最早认为毛利人社会比白人社会更为可取的作家,他用抒情的笔调,表现了毛利人的慷慨热情、豁达大度和耿直善良的品性。被誉为“新西兰文学之父”的弗兰肯斯·萨吉森的短篇小说更有深度,更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而且他的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对后来的新西兰作家有着深远影响。他的小说主人公通常孑然一身,在动荡的社会中漂泊,在彷徨痛苦中寻求。作家通过对新西兰人面临的历史、文化、经济多重困境的分析,解读了新西兰人的民族心态,因为每一个新西兰人都面临新旧文化和传统的挤压,要严守过去的套路或重构全新的标准皆不太可行,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寻求融合产生新枝。这一时期,新西兰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如玛丽·贝瑟尔(1874—1945)、艾琳·达根(1894—1972)和查尔斯·布拉什(1909—1973)等。总之,这一时期新西兰文学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小说、诗歌和文学评论,在创作技巧上也逐渐成熟,并且也注重把新西兰岛国的文化传统与欧洲的文化传统结合起来。

三、当代时期(194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社会经济也日趋稳定,新西兰的文学社团、社会团体和研究机构也大量涌现,于是新西兰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特别是1947年新西兰文学基金会的成立和1950年《陆地》杂志的出版,使长篇小说创作有了很大发展。A。P。盖斯凯尔(1913—?)、珍尼特·弗雷姆(1924—)、R。H。莫里森(1922—1972)、莫里斯·达根(1922—1972)、诺埃尔·希利亚德(1929—)、莫里斯·沙德博尔特(1932—)和克里·休姆(1949—)等,是比较优秀的小说家。其中,珍妮特·弗雷姆为新西兰小说赢得了世界声誉,曾多次获得文学奖。她1968年发表的《雷恩伯德一家》(1969年再版时更名为《澳洲居室里的黄花》)极富象征意蕴。主人公雷恩伯德是一个英国移民,遭遇车祸后被误诊已死亡,当他苏醒后发现失去了工作,而且亲友与社会都不再接纳他。这使人联想到美国作家海勒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丹尼医生的命运。作家通过荒诞的情节和痛苦的非理性,向读者提出了存在的定义和存在的价值标准问题,揭示了无法获得身份认同的生存困境。

诗歌创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并逐渐形成了本土风格,涌现了弗勒·阿德科克(1934—)、艾伦·柯诺(1911—?)、C。K。斯特德(1932—)、霍尼·图法里(1922—)等一批优秀的诗人。他们的诗歌清新自然、细腻动人,传达着不同的观念,不但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而且还同毛利人的文化复苏紧密联系,从而形成了空前的繁荣景象。戏剧作品也出现了不少,艾伦·柯诺的《月亮切面》(1959)和布鲁姆·梅森的《新西兰树》(1960)有一定影响。

当代时期的新西兰文学一个最大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对毛利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大批毛利人也离开贫瘠的乡村山地,涌入大都市。于是,雇佣的矛盾、种族矛盾、生活方式的矛盾都反映到了新西兰的文学创作里来,从而出现了诺埃尔·希利亚德的《毛利姑娘》这样肯定毛利人的价值和文化传统的好作品。

20世纪60年代,毛利人作家开始崛起,他们对从前白人作家对毛利人的书写进行了反拨,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毛利人的生活状况和性格特征。著名毛利人女作家帕特里夏·格雷斯(1939—)于1979年出版了《月亮睡了》,这篇小说的主人公莉佩克是一位毛利姑娘,她成年后嫁给了一位白人青年,虽然夫妻恩爱,互相尊重,但莉佩克总感觉到他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作为毛利人的后裔,莉佩克毕竟保留了毛利民族的种族记忆和文化积淀,文化断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婚姻就可以解决的。另一位毛利族女作家克里·休姆(1947—)发表的《骨头人》(1984)从多方面反映出文化冲突的后果。小说的男主人公乔是毛利人,女主人公克勒温是白人和毛利人的混血后裔,他们收养了一个白人孤儿西蒙。三个不同种族的人建立的家庭,由于民族认同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冲突不断发生,他们的肉体和精神都不堪重负,西蒙住进了医院,克勒温重病在身,乔也进了监狱。小说的喜剧性结尾表明作家期待文化的融合。这一时期,毛利人的诗歌创作也涌现了代表性诗人,霍尼·图华里(1922—)最为著名,他的作品既吸收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借鉴了西方文学的长处,有人评价他的英语诗歌“闪烁着毛利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述特色”。

思考题

1.毛利人的口头文学包括哪些方面?

2.新西兰英语文学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同类推荐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长城外古道边(东北乡风笔记)

    本书收录《化外荒原》、《神圣的泥土》、《山城的静中消息》、《在这桃花盛开的时节》、《挽住芳菲》等散文作品。
  • 逝水流痕

    逝水流痕

    这些文字散碎芜杂,是我这些年屐痕和精神的一种扫描。我把它们整理出版不企望它能行传于世,岁月的流逝和过往的经历让我不敢对明天的事情寄予太大的希求,我知道在往后的日子里还会继续与文字相拥,但过去的我愿意交给朋友们评说,毕竟它是我这些年来的遭际和感怀,被动的和主动的一些行为的原始记录,也是我动荡尘世的一场难得的闲情。
  • 随园诗话(第二卷)

    随园诗话(第二卷)

    批本随园诗许,原藏清人某待郎家。近人冒广生据第十六卷跋语,知为满人福建总督伍拉纳之子所作;乃删润刊行。邓之诚复据伍拉纳子舒石舫所着适紊居士集及其行述,疑此批本作者卽舒之兄仲山;并加批语及引证若干条于书眉。此次,卽据王利器同志所藏邓、张二氏手批之本印行。
热门推荐
  • 梦唤红颜

    梦唤红颜

    她美丽妖娆,妩媚善良......她爱上了他,却不能与他在一起......他俊美飘逸,白衣若仙......他深爱着她,却让别的女人在身下承欢......他阅女无数,美人们都爱钻入他的怀中,可独独她的心里不爱他,她的心里没有他,他暴怒了,狂燥了,她还能忍受吗?她该何去何从......历尽三世,她无助过、她也迷茫过、伤心过、痛苦过,可她更多的是期待着,因为她还是能清楚的记得,那个俊逸若仙般的男子,会爱她永远的那个温柔的男子,一定会再出现,会来找到她的,无论她遭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受到了什么样的侮辱,他都不会介意,不会嫌弃她,只会更加小心的呵护爱护她的......欣欣还有一部小说《陨落的少女》更新中。。。。。。传送门:http://novel.hongxiu.com/a/603975/欢迎支持、指点!
  • 风姿传记

    风姿传记

    是罗森的《风姿物语》把我领入了玄幻小说的世界,也让我深陷其中。罗森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刻画的淋漓尽致,其中剑仙李煜的故事更是深入我的骨髓,深深的为李煜的性格所折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心里就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为剑仙李煜的故事再续新的篇章,再创新的纪元,于是乎便有了这部《风姿传记》对于写作,我是门外汉,但是我在完成自己的梦。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喜欢。
  • 终极荒神

    终极荒神

    何邪带牛X的“荒神系统”穿越到大荒世界,开始了自认为牛X的打怪升级人生。何邪说:“荒神系统”,既然带个神字,那就肯定是要成神滴,那些什么剑皇,法圣通通给少爷我靠边站。何邪说:打怪升级,杀妖升级,杀神不但升级还爆神格,太划算了。剑皇:何邪少爷,小的有万年成精人参一株,吃了之后保准功力大增。何邪:人参有什么好吃的?既然已经成精,那就杀了升级吧。法圣:何邪少爷,小的捉到邪魅妖女一个,供奉给您当侍女吧。何邪:少爷我已经有侍女了。妖女妖邪太妖媚?通通杀了升级。…………PS: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要是觉得写得不好可以骂作者莫问候家人。
  • 女将军生存手札

    女将军生存手札

    出身将门世家的女将军,一夕之间重生到1962年。住的是土坯草房,吃的是野菜玉米饼,想出个门,全生产队还就只有一匹马?想给瞎眼的奶奶治病,还得有介绍信?寄人篱下,吃不饱,穿不暖,还得受大伯母和三婶的气。女将军表示,这个时代可比她行军打仗还要难混呐!
  • 活久见:男神他总跟我过不去

    活久见:男神他总跟我过不去

    一次意外车祸,她惹上了权势过人的男神级人物,从此纠缠不清。“沈总,外面的人都说你能力超强!”“我能力强不强你不是最清楚?”沈越眼风一扫。“呃……我哪里是最清楚……”“你不清楚?”沈越微微皱眉。下一秒,已欺身上前:“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昨晚的运动,加深你的印象!”
  • 海贼王之幻世轮回

    海贼王之幻世轮回

    轮回是结束还是开始,命运是平行还是交织,海贼的世界也许波澜壮阔,我的人生也许平淡无奇。少年阿克认为海军是开始但不是结束,他曾说过:我向往“正义”?呵呵抱歉,其实我更喜欢“自由”
  • 出租女配会所

    出租女配会所

    你还在为你世界里找不到恶毒的配角而发愁吗?你还在因为错找了不成熟的女配,产生怨气毁灭了你精心构建的世界而后悔吗?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业界的良心!权威的认证!女配出租会所现在正式上市啦!只要一点点的功德与积分,我们就能给你的世界一个漂亮的结局!我们,是专业的。我们,在前期让读者咬牙切齿,在后期必能死得大块人心!作者的福音!天道的知己!心动不如行动。地址:虚空606街999号PS:记得给好评哦亲。
  • 天下楚天

    天下楚天

    一次偶然的遇见,铸造了一场不平凡的爱情,一次无意间的心动,成就了爱的一生,一次爱的告白,一对新人的开始。
  • 撒旦方法

    撒旦方法

    撒旦方法与魔王降临的故事,重要的话要说三遍
  • 岁月悠悠,与之安好

    岁月悠悠,与之安好

    禹安看着推车上面色惨白的人,心脏一点一点被掏空,“唐妍之!”唐妍之,我命令你,一定要挺过去。不管,要我付出多大代价,只要你能醒过来。他想起那天两人站在隆冬的山顶上看风景,她捡了一颗石头丢向眼下的群山,郑重其事的许了一个愿望,并且坚信如果山神听到了她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你许了什么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那不一定。”“。。。好吧,那我告诉你。”她垫脚在他耳边小声说道,“我的愿望,嗯,希望家人还有我和禹安可以长命百岁!怎么样是不是一个很厉害的愿望?”傻瓜,如果没有你,不管活多久,都只会是漫长的折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