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企业的管理者会聘用一个对自己企业不忠诚的人。“我们需要忠诚的员工。”这是管理者共同的心声,因为管理者知道,员工的不忠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只要自下而上地做到了忠诚,就可以壮大一个企业,相反,就可能毁了一个企业。一个有能力而不忠诚的人,对管理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深圳有家电子企业很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几年下来便拥有一批得力的技工,成为生产骨干,很能解决问题,一时间订单不断,利润大增。老板欣喜若狂,对这批骨干宠爱有加,频频加薪宴请,嘘寒问暖,劳资双方真个如胶似漆,宛如蜜月情侣。老板颇为得意:一手抓金钱,一手抓酒瓶,还怕你们不卖命?
谁知好景不长,那个技工头目本是老实人,但几年下来满脑子只有钞票美酒,本分的他逐渐变得自私贪婪,眼珠子整天贼溜溜地转。一次,他老板酒酣耳熟之际竞萌生了歪念:我有一批骨干,老板没我不行,何不敲他一杠?开始时,他借意暗示,果然得手,继而便公开讲数,得寸进尺,私欲一发不可收拾。稍不遂意,他便带头怠工,再集体跳槽相威胁,最后竟然在外商验货之际做了手脚,使企业损失惨重,老板怒不可遏,把这批技工全部炒掉,企业元气大伤。遭此一创,老板心中阴影难消,再招技工竟颇为踌躇。而那批被炒的人今后要改邪归正,做个有技术有品德的好员工,恐怕也不易了。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德与才,且以德为先,德之不存,才从何而来。”其实,在忠诚的人的心里永远写着“以德为先”的标准。
如果一个人没有“德”,没有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爱、诚、信,就很难被他人所认同。这里的“德”是包含了“忠诚”这一要素的。相反地,如果一个人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是忠诚的,他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是守信守诺的,他对同事是以诚相待、相互协作的,企业就应该为他搭建展现价值的平台。
《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季布原来是项羽的部将,骁勇善战,经常令刘邦很是头疼。汉高祖灭了楚霸王之后,即以重金悬赏季布的首级,并且颁布命令:凡是窝藏季布的人,一律诛杀全族。
季布乔装打扮,以奴隶的身份藏匿在侠客朱家的家中,朱家知道实情,对他特别礼遇。有一天,朱家拜访汝阴侯夏婴说:“季布到底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被这么通辑追杀?”
“季布仕宦于项羽时,常造成陛下的困扰,陛下对他憎恨有加,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捉到他。”夏婴接着问朱家道,“您对季布的看法如何呢?”
“嗯,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朱家答道,“为了主君鞠躬尽瘁,是臣下的义务,季布效忠项羽也是忠于自己的任务。就因为季布曾经是忠于项羽的部属就非杀不可吗?天下平定,汉高祖身为一国之君,难道为了一己的私怨而要拼命追杀过去的敌将吗?这样不是显示自己的度量狭小吗?”
夏婴觉得有理,所以上书汉高祖请求停止追杀季布,于是,汉高祖赦免季布,并且重用他。
季布之所以能得到昔日死敌的认同,就是因为他的“忠诚”得到了认同。他对领导、对国家的忠诚不正是体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德”吗?刘邦重用季布,看重的除了季布的才能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忠诚于领导的这种美德。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之间的较量,已经从单纯的能力较量延伸到了品德方面的较量。在所有的品德中,忠诚越来越应该得到组织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忠诚大于能力,因为只有忠诚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管理者用人的时候,德才兼备当然最好,而在二者不能兼得时,一定要把德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