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学员明白积极进取的生活可以改变人生的面貌。大多数学员学会如何克服忧虑、恐惧,从不害怕生病、苦日子、失败,他们总是在主动为自己寻找挑战。
同样,在充满残酷竞争、危机感日益增强的职场江湖,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挑战,而不是被动接受挑战,也是捷足先登、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
著名的“马蝇效应”源于这样一个典故: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一天,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到林肯的府邸拜访,正巧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于是,巴恩就对林肯说:“您最好不要将此人选入你的内阁。”
林肯奇怪地问:“为什么?”
巴恩说:“因为他是个自大成性的家伙,他甚至认为他要比您伟大得多!”
林肯笑了:“哦,除了他以外,您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
“不知道,”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
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事实证明,这位银行家的话是有道理的,蔡思的确是个狂态十足、极其自大,而且嫉妒心极强的家伙。他狂热地追求最高领导权,他本想入主白宫,不料落败于林肯,只好退而求其次,想当国务卿。无奈,林肯却把这个职位交给了西华德,他只好坐第三把交椅———当了林肯政府的财政部长。为此,他怀恨在心,愤怒不已。不过这个家伙确实是个大能人,在财政预算和宏观调控方面很有一手。林肯一直非常器重他,并通过各种手段尽量避免与他产生冲突。
后来,目睹过蔡思种种行径,并搜集了很多资料的《纽约时报》主编亨利·雷蒙特拜访林肯的时候,特地告诉他蔡思正在上蹿下跳,狂热地谋求总统职位。林肯以他那一贯的幽默对雷蒙特说道:“亨利,你不是在农村长大的吗?那么你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了。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我吆马,他扶犁。偏偏那匹马很懒,老是磨洋工,但有一段时间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我们差点跟不上它。到了地头,我才发现,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它身上,于是我就把马蝇打落了。我的兄弟问我为什么要打掉它。我告诉他,不忍心让马被咬。我的兄弟却告诉我:‘就是因为有了那家伙,这匹马才跑得那么快。’”然后,林肯意味深长地对亨利·雷蒙特说:“如果现在有一只叫‘总统欲’的马蝇正叮着蔡思先生,那么只要它能使蔡思的那个部门不停地跑,我就不想去打落它。”
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有马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这就是著名的马蝇效应。
慢马变为快马的秘密在于马蝇的叮咬。那么作为身处职场的一名员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证明自身的价值,或者功利点讲,想获得物质上的财富,需要什么来叮咬呢?
答案就是取胜的欲望。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过一句话:“要做成事的方法,是激起竞争,不是勾心斗角的竞争,而是取胜的欲望。”取胜的欲望就是叮在我们身上的一只马蝇,它促使我们在困难面前永不妥协,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永不低头,多一点取胜的欲望,就一定会多一点成功的动力和机会。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了,如何才能激起内心的取胜欲望呢?
答案就是保持强烈的进取心,不断挑战,绝不安于平庸。这是那些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员工们最喜爱的竞技,是一种自我表现的绝好机会,是激起内心求胜欲望的最好方法。
有进取心、不断挑战自我,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而这种挑战的过程又是重塑自我的过程。这好比跳高运动员,不断挑战就是要把有待越过的横杆升高一格或几格,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又好比足球运动中的优秀前锋,永远把下一个进球当作最好的。或许他们的这种挑战,所带来的超越,只是多了一点儿,并不那么明显和突出,但正因为多了这一点儿,他们才能保持内心的那种取胜欲望,不断走在前进的路上,不至于停滞不前。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自己寻找挑战时,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不要认为挑战的对象一定是什么宏大的目标,工作中,多克服一点小的坏习惯,多纠正一点小的工作缺陷等都可以成为挑战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