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这个分水岭,标志着儿童脑完成了向成人脑的过渡,大脑由“一心万用”过渡到“一心一用”,脑细胞由活跃(儿童的活泼调皮是因为脑细胞活跃而引起的)向平缓过渡。
儿童大脑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也称为两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两个阶段以两个年龄点划分:一是6岁,二是12岁。
6 岁这个分水岭意味着,6岁以前所学的知识可以产生思维,6岁以后所学的知识产生记忆。而思维在大脑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记忆在大脑发展中起着辅助作用。
思维的存储是“永不磨灭、刻骨铭心”的,而且具有连贯性;记忆的存储是“新陈代谢、喜新厌旧”的,而且不具备连贯性。思维与记忆是相互作用的,同时记忆又受思维控制。
12岁这个分水岭,标志着儿童脑完成了向成人脑的过渡,大脑由“一心万用”过渡到“一心一用”,脑细胞由活跃(儿童的活泼调皮是因为脑细胞活跃而引起的)向平缓过渡。
因12岁以前的孩子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期集中的,每个孩子都一样,他们的注意力停留在每道题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这是12岁以下孩子的特点。但是12岁以前的孩子可以一心万用,他们的大脑最优秀,等孩子过了12岁后,他们的心智开始向成人过渡,开始一心一意的专注,同时也丧失一心万用的能力。
我为孩子请钢琴老师来家教孩子学音乐,那时候的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当初教孩子学钢琴也是像其他家长一样出于一种原始的冲动和希望。
聘请的第一位老师,半小时就离开了,撂下一句话“你孩子不是学音乐的料”。我不服气又请了第二位老师来家里教琴,这老师教了两节课,同样也撂下一句“孩子没天赋”的话离开了。两位老师的话给我打击很大。
我是不服输的人,我坚信大师们的科学早教理论。我重温西方的科学早教理论,尤其是日本儿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的书。而且,我非常坚信科学大师爱因斯坦的这一经典名言(因为这句话曾经在我育儿最低落的时期不断地鼓舞了我的信心,也与大家共勉):
“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错误的教育方法却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这些先知们给了我向前探索科学的指路明灯。
经过这次打击,我开始研究教育方法,我感觉到两位老师的传统教育方法出错了,感觉到一直被所有人包括权威教授们沿用多年的音乐教育方法出错了,但具体错在哪里我说不清。
我是个特别固执的人,正是由于我的固执,我不会被“权威专家们”所左右,命运要把握在自己手里。连续几周,我都在反复思考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我不断地做科学推理。
我重新聘请了一位音乐老师教孩子音乐,我给老师提出了我自己摸索出来的教学方法,老师必须按我的方法执行教学。当时,我对老师的要求很简单:
我告诉老师,不要管孩子听不听或者弹不弹琴,孩子想玩就玩,老师只管一边弹琴一边讲乐理,孩子玩孩子的,老师讲老师的,互不干涉,这就是我当初理解的环境熏陶的概念。那时候,我孩子在地上玩玩具,老师在琴上讲课。
有一天,老师因有事没来家教,孩子问,老师怎么没来上课?这句话让我像获得金子一样惊喜,孩子终于喜欢音乐,喜欢老师了。这样坚持了一年半时间,有一天我的孩子突然主动上琴弹奏乐曲了,更加让我惊喜的是,孩子居然复述出老师以前教过的乐理。
这一发现让我如获至宝,我获得了一个科学验证,就是孩子有顿悟的潜能,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
成人学习是螺旋式的上升,成人只能一心一用,而儿童学习是阶梯式的跳跃上升,孩子可以一心万用。传统教育错在把儿童当成了成人,指导理论错,所以教学方法也就错了。歪打正着。那时候我还发现了孩子的学习方式与成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孩子在玩时其压力为零,此时孩子吸取信息量为百分之百。
后来我也将这种方法推广到其他学科,效果奇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共识,大人在讲什么话的时候,小孩子并没有参与进来,而是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但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会重复当时情景中大人说的话。这种情况在很多家长博客里都有体现,比如我最近看的一个混血儿家庭的博客,她女儿一开始学说话就会英语和中文,后来很快地跟着妈妈一起学习西班牙语,这些都是在自然的生活环境当中学会的,没有额外请老师。当然,她妈妈具备了优秀的教育理念,也给予了孩子特别精心的照顾。当她女儿突然有一天用标准的中文在准确的语境下对着自己的妈妈说出“不好意思”时,让妈妈惊讶不已。
这就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的学习能力就是这样的强大,为什么呢?因为12岁以前孩子的大脑是一心万用的,是可以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刺激和知识,此时,给予他们什么,他们都会全盘吸收什么。所以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要使孩子在彻底放松的状态之下,要让孩子处于零压力状态,而不是去“逼”着孩子学习家长们认为孩子应该学的东西。
训练儿童一心一用是图劳地浪费时间,如果有一天儿童真的一心一用了,也就说明孩子过12岁了,大脑开始走下坡路了。12岁以下的孩子的眼、耳等五官功能可以分开独立工作。
所以在教孩子学东西时,不要强调儿童的形态,儿童吸入知识量为百分之百。只有成人才一心一用,因成人丧失了这种早期能力。一心万用是儿童心智所独有的功能,过了年龄,这种宝贵的功能将会消失。
12岁前的大脑具备自我完善自我链接思维神经回路系统的功能,就像婴儿很随意地接收母语教育环境,一年后就自我建立了母语思维神经回路系统基础,然后在该基础上再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后逐步向更高级的文学系统进化一样。
只有让高级思维、思维空间和巨大的知识量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高级创造力。
这里有一个公式:
创造力的条件=艺术(右脑)+科学(左脑)
其中,艺术形成的条件:以音乐为核心,包括音乐乐理知识训练,听古典钢琴曲,听悠扬的乐曲,听声音优美的经典的文学故事音带、看高品质的动画片、看经典的世界文学作品、看精美的图书。
所以我一直以来是把音乐教育放在最前面的,重点也是想培养孩子的音乐思维。所谓的音乐思维就是说,在7岁前脑细胞之间受古典音乐的刺激后可以达到脑细胞回路的精密连接。脑细胞回路实质就是信息通道。
为什么学琴的孩子很多,而真正最后学有所成的却寥寥无几?我想,这样一句话可能是大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也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思维是西瓜,指法是粒芝麻。
弹奏钢琴使孩子手指产生痛感是儿童厌恶的重要因素,其次在指法练习上花大量时间,也是孩子厌恶的原因。所以学成钢琴的孩子寥寥无几,即便学成也没时间开发其他思维,音乐成为孤雁。
我坚持用上面的方法教我的孩子,三年后,孩子已可以作曲了。我用电子琴教育在7岁前抢到了时间,完成了孩子的音乐思维开发任务。电子琴该淘汰了,电子琴的使命完成了。我买了钢琴,开始让老师训练孩子指法。孩子的钢琴水平不断进步,到了11岁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韩进教授接受了我的孩子做她的学生。
我孩子练琴很“懒”,周末去韩进教授家学琴,每到周五,我孩子都是急急忙忙练一下琴,应付教授。虽然韩进教授心里知道孩子在应付她,但还是特别喜欢我的孩子。韩进教授是位特别认真的老师,她给了我孩子最宝贵的音乐教育。现在孩子提起她时,心里都充满了感激,孩子一辈子不会忘记她的严厉与爱心,永远记得她在发怒时用尺子敲打钢琴的情景。
找到好老师,也是家长必须尽到的责任义务。好老师,会让孩子铭记一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通过孩子学电子琴一年半的时间,巨大的成果验证了当初我的推理。我开始检讨我曾按照传统的幼儿教育理论教育的错误。接着我又开始研究儿童的逻辑思维开发问题,开始研究儿童大脑的多个领域开发问题。当然研究是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爱尔维修、塞德兹、卡尔·威特、木村久一、马卡连科、爱因斯坦等大师们的语录都是我实践中的理论基石,他们的话是我的指路明灯,是我的树立信念的依据所在。
一百多年前的威特和以后的赛兹、伯利、威纳等人所受的教育,概括地说,就是早期教育。用威特父亲的话来说,就是随着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而开始的教育。赛兹博士、伯利博士跟威特的父亲一样,都相信早期教育造就天才,这一信念是有充分根据的。
——摘自《早期教育与天才》
而前面公式中的“科学”形成的条件是:看自然百科图书、做科学实验手工,包括以后要学习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理科知识。
比如:
学好图画=80%影像思维+20%绘画技能;音乐作曲=60%情感思维+40%乐理知识;
学好数学=50%音乐思维+50%自然科学思维(知识);
学好英语=80%独立的英语思维+20%单词语法训练。
音乐思维可以推动数学逻辑思维的快速发展;艺术思维是科学成功之母。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就是把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了。
我们抓紧时间给孩子建立高级的综合思维,提高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后再切入绘画技能训练,那么孩子所绘出的图画就具备了生命力,自己的图画是自己综合思维的艺术表现。
如果不建立思维而一味追求图画的技能训练,长大后他(她)的图画作品充其量也只能是“画匠”的表现,画匠是模仿不是创作,作品是没有艺术的生命。
最后,我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倡的把教育重心放在孩子12岁以前的三大主要目标就是:
加强信息在思维里的传递速度训练。
扩大思维的想象空间,建立各个独立的神经网络。
连接各个神经网络,建立信息流通的整体思维网络因此,7岁前把握机遇以开发综合思维为主(因受7岁前潜能关闭的制约),技能训练留给7岁后(因提高技能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练一辈子)。建立综合思维后孩子学习一切知识都变得轻而易举了,就像给孩子大脑安装了一部喷射式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