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25

第25章 《虚云和尚全集》序

《虚云和尚全集》的出版,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学术界的一件喜事。

虚云(?或1840—1959),是中国现代禅宗泰斗、佛门领袖,也是著名的诗僧。祖籍湖南湘乡,生于福建泉州。19岁于福州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其后,四处行脚名山古刹,参访求道,足迹遍及四川、西康、西藏乃至印度、斯里兰卡、缅甸等地。为报父母恩,43岁发心朝拜五台山。由普陀山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载,备受艰难,终抵五台显通寺。56岁时,在扬州高曼寺,因沸水溅手,茶杯落地,而顿断疑根,彻悟本来面目。又在终南山潜修后,赴马来西亚、台湾省等地弘扬佛法。在泰国讲经期间,曾入定九日。后回国在云南弘教18年,重振鸡足山祝圣寺和昆明云楼寺(华亭寺)。90岁返鼓山任住持。后又赴广东重建禅宗祖庭,并以百余岁高龄,驻锡江西云居山。1953年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1959年秋圆寂,世寿120,僧腊101.

虚云和尚一生虔诚奉佛,志大气刚,悲深行苦,百城云水,万里烟霞,“坐历五帝四朝”,“受尽九磨十难”,忘身为法,腊高德劭,堪称佛门一代高僧,千秋典范。

从历史坐标来看,虚云和尚的以下四大业绩,奠定了他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不朽地位:

一、兼承五宗。虚云和尚于1892年在妙莲和尚座下受临济宗衣钵,为第四十三世;同时又在耀成和尚座下承曹洞宗法脉,为第四十七世。1932年应请遥接良庆和尚所传法眼宗法脉,为第八世。次年又应允远承兴阳词铎禅师所传沩仰宗法脉,为第八世。在主持重修云门山大觉禅寺后,又遥承己庵深静禅师的法脉,为云门宗第十二世。虚云一生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中兴云门,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演衍宗风。

虚云在融会五宗禅修法门的基础上,主张恪守祖师的“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的原则;又强调参话头的重要性,并总结出习禅者参话头的种种偏失,提出纠正的方法,使禅宗参话头的功夫更为具体化。

虚云虽身传禅宗法脉,但也绝不排斥净土、律、天台、华严和密等其他宗派,十分强调各宗不能角力互攻,不得自相摧残,提倡互相扬化,圆融兼通。他多次阐发参禅与念佛的互动关系,终生提倡“老实念佛”。

二、弘扬佛法。虚云和尚认为宗教的性质是“导引人心,趋于至善,是以移风易俗,补政治之不周”。他认为佛教更是“括哲学、科学、宗教三者,一炉共冶”,强调佛教以“济度众生,使众生脱苦”为宗旨。虚云在弘扬佛法时,反复强调的重点,一是修心。他认为修持唯在修心,一切修法,都是修心。为此他提倡修持者要有长远心、坚固心、勇猛心、惭愧心、忏悔心;要发菩提心,切戒生是非心、生死心、虚妄心。二是因果。虚云认为,佛所说法,“约而言之,则因果二字”。他反复强调世间、出世间都受因果律支配,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若能明识因果,就会自我警策,就有社会约束。若能时时念及莫造恶业,日日奉行善业,就自然会免遭苦果,而得乐果。

为了达到弘扬佛法最佳效果,虚云和尚还十分重视以情动人,他常常“以诗说法”,“以诗度人”,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诗作,为佛法增添光彩。虚云本人也成为与弘一、太虚等人齐名的诗僧。虚云还对诗歌的创作和欣赏发表独到见解,不乏新颖创新之论。虚云在近代诗歌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很值得深入总结。

虚云还把弘扬佛法和研究经典结合起来,以提升讲经说法的高度和力度。他撰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遗教经注释》、《圆觉经玄义》、《心经解》等著作,可惜这些著作均已散佚,使我们难以全面了解虚云在佛学理论上的贡献,实在令人遗憾。

虚云一生弘法,行踪遍及我国的东南和西南地区、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影响广泛而久远。

三、重建古刹。虚云和尚深感佛教道场废圮,禅门衰微,律教乏闻,乃发愿中兴十方丛林,重建古刹。他一生重建大小寺院庵堂八十余处,兴复六大名刹: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福建鼓山涌泉寺、广东韶关南华寺、乳源云门大觉寺、江西云居真如禅寺。尤为可贵的是,他流血流汗,不畏艰辛,在重建的每处道场竣工后,就选一住持负责寺务,自己却悄然隐退,行脚他乡,绝不恋栈。辛劳一生,他自己却没有一椽私筑。其公而无私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

虚云和尚为了使寺院宗教生活有章可循,以利僧人修持和僧团建设,在重建古刹的同时,还十分重视规章制度的建立。在云门山大觉禅寺,虚云就亲自主持制定了《共住规约》、《客堂规约》、《云水堂规约》、《禅堂规约》、《戒堂规约》、《大寮规约》、《浴堂规约》和《大觉农场的组织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有力地保障了寺院的规范管理,推动了僧团的教制建设。

四、培养弟子。据不完全统计,在虚云和尚座下剃度、得法、受戒、皈依的弟子达百万之众,大多分布在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和北美诸国。虚云一手重振祖庭,一手培养僧才,以绍隆佛种,续佛慧命。他分别传嗣了临济、曹洞、沩仰、云门和法眼五宗法脉,现在,所传法嗣及再传法孙,已有三四世,达数百人之多。其中佼佼者,如本焕、一诚、净慧、传印、佛源等,都是当代中国佛教界的中坚,他们在弘扬佛法、光大宗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虚云和尚终生严奉戒律,一丝不苟,在对传法弟子耳提面命、多方教诲、严加钳锤时,也特别强调“以戒为本”,严守毗尼。他在南华寺创办了戒律学院,以庄严戒德。他反复强调守戒是崇信佛法、学习佛法的根本,说:“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可自圆成。”他还尖锐地指出:“受戒容易守戒难,如能于千百人中得一二持戒之人,正法即可久住,佛种即可不灭。”真是逆耳忠言,论及持戒意蕴的极致之处。

虚云和尚弘扬佛教、为法献身的崇高业绩,足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近现代佛教的足迹和特点。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迄至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急剧变化,动荡不宁,佛门衰落,宗风沦坠。虚云在皈依佛教后,客观上被赋予了振兴佛教的历史重任。“时势造英雄”,而英雄又推动历史,虚云不负历史使命,如法如理,应时应机,为近现代佛教的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虚云和尚百多年佛教实践的道路和走向来看,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不仅适应当时佛教的情况,也符合今后佛教发展的需要。

其一,诸宗融会。虚云不仅提倡禅宗内部各派的融合,也提倡禅宗与净土等其他宗派的融合,还主张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步发展,为佛教不同派别协调关系,达到共同发展之目的指明了方向。

其二,传统与现代结合。虚云和尚强调佛教要适应时代,因时制宜。例如,他以百余岁高龄于1950年在云门大觉禅寺创办“云门山大觉农场”。与大觉禅寺地处山林农村不同,韶关市大鉴寺则处于城区闹市地段,虚云因地制宜,又率领大鉴寺僧众创办纺织工厂,推行“工禅并重”的理念。1953年还率众登上云居山真如禅寺,成立了“云居山真如禅寺僧伽农场”。虚云强调,自力更生是维护佛教的根本,他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农禅并重”、“工禅并重”,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国家繁荣兴旺和人民日益富裕的今天,如何坚持祖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遗训,更具迫切意义。

其三,以戒为本,以戒为师。如上所述,虚云和尚极端重视戒律,强调学佛必须学戒。戒是佛教的根本,僧人的师法。也就是说戒是佛教的内在规定和根本特征,持戒是佛教信徒的本质要求和庄严承担。没有戒,就不成为佛教。不持戒,即使参禅、念佛、讲经,也是外道。兹事体大,关系佛教的根本、形象、命运。虚云的严正告诫,对中国佛教而言,实具深远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虚云和尚全集》,设立《年谱》、《法语》、《开示》、《问书》、《文记》、《规约》、《诗偈》、《传记资料》、《追思录》、《杂录》十部分,分类合理,结构严谨,基本上涵括了虚云现存的各类文字著述,实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虚云文集。

《虚云和尚全集》全面地记录了虚云和尚的行履历史、言论思想、实践业绩,是目前了解、研究和总结虚云一生的最直接、最可靠、最完备的文献资料,同时也是透视中国近现代佛教面貌,进而研究中国近现代佛教史的不可或缺的资料。可以说,不了解虚云,就难以全面地了解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真相,就难以写出完整的中国近现代佛教史。《虚云和尚全集》中的《法语》、《开示》、《问书》、《文记》和《诗偈》等内容,对当前中国佛教的僧格建设、僧德建设、僧风建设和僧团建设,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此外,如上面已提及的,对研究中国近现代诗歌史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我曾在中国佛学院旁听进修约八个月,其间净慧法师正在攻读研究生课程,法缘殊胜。故此,净慧法师每次见到我,总以老同学相称,甚为温暖亲切。日前法师嘱我为《虚云和尚全集》作序,特爰述所思所感,供作参考。是为序。

2002年10月6日于京郊时雨园

[原载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第1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

同类推荐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通往智慧之路

    通往智慧之路

    本书以“问题”为线索理解当代哲学的学术规定,以“热点”关注连贯哲学与生活,力图深入浅出地讲授当代哲学热点问题的流变。全书共12讲,包括“如何理解当代哲学热点问题”、“什么是当代哲学的终极问题”、“正义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如何在认生哲学中理解幸福”等。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帝尊盛宠:你是我的菜

    帝尊盛宠:你是我的菜

    说好的不能活过二十岁,还不照样破列了。只是南宫言这个禽兽,她是真的受不了了。
  • 穿越之浅浅深爱

    穿越之浅浅深爱

    肖浅浅右手抚上胸口,只感觉一股股热热的鲜血从胸口流出来,胸口上插着一把箭,那箭射中的是自己的心脏,可是她却丝毫不觉得疼。是心碎到麻木了吗?她双眼直直看着不远处射箭的人,那个与她爱的深沉的男人,那个夜夜与她缠绵不休的男人,那个在产房紧紧握着她的手说着只要她的男人。韩睿琛,再见了。肖浅浅无声说着,嘴角微微勾起,想要把微笑留给他,然后张开双臂向后仰去,后面是深不可测的悬崖。她看到韩睿琛的眼中闪过震惊,懊悔,绝望,看见他挣开身边人的束缚朝自己飞奔而来,看到他眼角闪烁着泪光,看到他无声说着:肖浅浅,回来。最后,肖浅浅的意识陷入黑暗之中。
  • 吾的萝莉傻助手

    吾的萝莉傻助手

    修行异术的沐天宇不知为何失去记忆而失去记忆之后他不愿自甘堕落携手他的萝莉傻助手在时逢乱世硝烟四起的世界中护校花之安危,退诸国之雄兵
  • 茉雨潇

    茉雨潇

    舞蓉学校里的百合女神在学校与所有同学们发生了什么事?与学校的公认男神任霖辰之间的种种情能否继续?在与闺蜜之间的故事会是怎样的?
  • 重生者也见

    重生者也见

    在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段必经之路。爱一个人,恨一个人,记住一个人,忘记一个人……
  • 《论语》品读

    《论语》品读

    本书对《论语》进行了品读,《论语》是一部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的书,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 梅落奈何

    梅落奈何

    神秘组织盘古,上古洪荒,谁创造了这个世界,谁制定了连神都不可违反的规则,而盘古三门,是守护,还是毁灭。
  • 呆萌娇妻很惹火

    呆萌娇妻很惹火

    好不容易认祖归宗,她只想陪在亲人身边,却一夜间天翻地覆,卷入不雅照和毒害亲父的丑闻中,从此销声匿迹。五年后,她被天才儿子骗回国,一跃而成欧氏总裁,与男人成为生意上的劲敌。芸芸商界,尔虞我诈。改头换面,只为打脸!看着曾在自己羽翼下的小白兔长出獠牙和爪子,威风凛凛的样子,让某男异常兴奋,忍不住无理要求:我要你做我的情妇。某女一口水喷出了来:你咋不上天嘞!
  • 琉璃诺

    琉璃诺

    不一般的丑女逆袭;没有虐心的车祸;没有乱伦的恋爱;没有怜悯的戏码;没有崩溃的失忆;没有纠结的癌症;没有无语的三角死角恋······“你他妈看谁啊!找死!”某女狂拽酷炫叼炸天地说。“你是说我妈还是他妈?我劝你还是不要找他妈了,听说他妈是跆拳道黑段嘞!”某男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可怜且无辜地卖萌中,饶有兴趣地看着这厮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子。“找shi!”一丝细微的压碎声从某女的嘴中发出。继而代之的是一声巨响“砰——”某男一瞬间飞出去几米远······“这该死的丫头!嘶——”
  • 恶魔来kiss

    恶魔来kiss

    若不是她的不靠谱哥哥,她才不会遇到慕迟澈这个恶魔。整天欺压自己就罢了,你丫的不权势滔天么?你怎么不光明正大的欺压?白天做个乖学生,晚上,整晚欺压我!太坏了~某个早上,落诗音来到大四s班,便遇到了老熟人,慕迟澈!!从此便过上了没日没夜被欺压的日子,太讨厌了+_+*“慕迟澈,你干什么?”落诗音红着脸大吼~“亲吻一下我的老婆不行么?”慕迟澈一脸邪魅。“你你你!谁是你老婆啊?我们还没结婚呢!”“正如你所说,我们还…没结婚,那不是迟早结么?”【火辣性感的高颜值女主】【帅气腹黑的高富帅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