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最早提出经济学的进化论,他指出生物学发现了“适者生存”原则,因此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组织,特别是工业组织时,应把它与高等动物机体上所发现的许多奥妙进行对比,从而获得启示。后来学者沿着马歇尔的思想,成就了企业进化理论。
一、企业进化理论
1.企业进化理论的历史
企业进化理论吸收“有限理性”的假设,继承了制度经济学整体的、演进的分析传统,借鉴马克思的一些分析思路和新制度经济学家特别是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考察企业形态的进化。将进化思想、知识性等应用到企业上,这是一大创新。
约翰·穆勒借鉴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强调企业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熊彼特对经济进化理论也作出了较大的贡献,针对新古典经济学过分强调资源分配的研究,而忽视了组织应如何调整自身机能以适应外界变化这一缺陷,熊彼特将经济发展看做是一个进化过程,指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企业的突破性发明。日本明治大学藤芳诚一教授提出了企业蜕变理论,指出企业和生物一样,不进行蜕变就不能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弗里曼认为,组织在环境中是否能够生存和生物的适者生存规律是相同的。
葛雷纳提出了“组织发展模型”,他利用五个关键性概念(组织年龄、组织规模、演变的各个阶段、变革的各个阶段、产业成长率)建立了组织的发展模型。他提出了两个关键的概念:演变与变革,“演变”反映企业的平稳成长过程,“变革”反映企业组织的动荡过程。他强调组织的成长阶段,把组织成长分为五个阶段。后来奎恩与卡莫恩提出了与葛雷纳基本相同的组织进化理论,把企业组织的成长分为企业家阶段、集体化阶段、正规化阶段与合作阶段。
纳尔逊和温特的《经济变迁演化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进化理论的研究已初步形成。在他们的进化理论中,市场是环境,企业是市场中的行为主体,市场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市场环境提供企业成长的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之间的竞争过程实质上就是企业对不断变化的外部市场做出反应和适应的调整过程。该理论还认为,企业的成长是通过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即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来完成的。
2.企业进化理论的意义
企业与生物系统一样是一个进化系统,它在外界环境变化和内部调整的相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进化。生物系统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优化了其结构与功能,现存的物种都是长期竞争的优胜者,具有高度的适应性与合理性,具体表现为生物系统结构、功能及其控制机制的多样性、复杂性、可靠性、适应性、精巧性、高效性和经济性。“进化”使生物系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远优于机械系统。
企业的性质首先决定于其生产活动,这是科斯理论所忽视的。协作生产带来的企业能力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增长是企业存在的充分条件。从进化的角度研究企业,将科斯理论与企业能力理论结合起来,把企业看做进化的能力体系,从系统环境与组织功能结构的互动中把握组织的存在本质,研究企业变迁与市场变迁的关系,可以使企业通过不断的进化提高企业能力。
3.企业是进化的生命体
在当前动态复杂的环境中,“有机”的观点看企业组织逐渐取代“机械”的观点,企业更多地被看成有机的生命体。企业具有生命特征,与生命体一样,组织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企业也有类似生命体的基因、细胞、器官、系统各层次的结构,企业也存在从产生到死亡的过程——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要生存就要具有适应性,即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
将企业视为有机体,就意味着企业应通过进化提高自身的能力。“进化”体现了有机的观点,使企业成为自组织的企业,与环境协同进化,注重培育企业的自调节、自适应能力。快速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很难采取自上向下的控制式的方法,借助外力进行管理,促使企业与环境协同进化是更为可行的方法。进化强调的是企业的环境适应性、自组织与自学习能力,注重企业为建立竞争优势进行的持续改进。
二、企业进化
1.企业进化的概念
类似生物,企业是一个进化系统,它在外界环境变化和内部调整的相互作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进化。企业进化是指企业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中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不可逆的变化,从而导致企业从无序到有序或从简单有序到复杂有序、从简单到复杂演变。企业的进化同样以适应性为前提,企业在进化中提高适应能力。
企业进化也是适应性提高的过程,为了提高适应性,一方面组织结构要适应组织功能的要求,并且与结构相关的功能适合于企业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企业要保持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关系。与生命体相比,企业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企业可以通过自觉活动改变自身。
企业进化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企业进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由稳定性进步、演化、变革、创新集合而成;企业进化意味着一个阶段性结果的获得,用系统论的话说,就是系统沿着结构复杂性和组织性阶梯攀登并趋向于最大自由能和最小熵状态;企业创新不等于企业进化。企业创新只有被市场选择和认可以后,才能导致企业进化;企业进化与生物进化一样关注的是群体或遗体类型获得的发展与稳定性变化,而不是单个企业的优劣情况。
由企业进化定义分析,企业可定义为在市场环境中生存的、为追求其特定目标而存在的、开放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2.企业进化分析框架构成要素
(1)基因类比物或选择单位。大多数进化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或组织具备选择单位的条件,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凡勃伦,“社会制度的演进是制度上一个自然淘汰过程”。凡勃伦观察到制度或惯例具有相对稳定和惰性的品质,因此可以历史传递其重要特征,扮演着生物进化中基因的作用。我们借鉴纳尔逊和温特的论述,认为惯例是企业进化的基因类比物与选择单位,企业惯例具有如下作用:它是企业的组织记忆,执行着传递技能和信息的功能,它具有学习效应的获得性遗传特征。
(2)变异或新奇性。变异原则强调种类和多样性的作用,有时等同于已有特征的变化,即系统内新奇事物的创造。经济系统的新奇事物是人类创造性的结果,是新的行动可能性的发现,这种变异是事先不可预测的,因此经济动态系统不存在一个已知的、唯一确定的解。在某些情况下如企业利润低得无法承受时,企业被迫搜寻新技术及新的组织形式,由此导致企业惯例发生变异。
(3)选择过程。生物进化强调变种和多样性对进化过程的重要性,把微观差异和个体可变性看做是进化依赖发生的基础。对于经济系统来说,个体思维和行为差异的基础来自人的偏好或知识的主观性质,它是由经验和认知模式的不同产生的。在市场生态系统中,任何个体的决策,无论是创新、模仿还是保守的,都影响到群体中全部行为的相对频率,个体对创新者是模仿还是反对取决于群体中有多少成员已经做出了这种选择。
在市场生态系统中,进化主要有两种机制推动:一个是创新机制,通过系统的创新产生多样化;另一个是选择机制,即在多样化中进行系统筛选。创新体现在惯例中,并与激发惯例变化的机制相关联。选择将改变习惯的扩散以及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方式。多样化是选择必需的,是进化过程的基础,选择环境不仅影响多样化的产生,且新的行为引入也改变环境,进化产生多样化,多样化推进进化。
3.企业进化博弈分析
(1)企业进化的路径依赖性。路径依赖是西方制度经济学中的名词,它指一个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前进,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路径依赖这种现象最早是由生物学家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的。物种进化一方面决定于基因的随机突变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决定于基因本身存在的等级序列控制。所以生物进化时,偶然性随机因素启动基因等级序列控制,使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的路径,并且相互不重合、互不干扰。
企业所在的市场生态系统的进化存在路径依赖现象,系统在给定条件与启动机制下形成某种状态。具体特点有:①多重均衡,即市场生态系统进化的结果不是单一的。②可能非高效率,即由于其他方案的开发利用和动态认识被阻止,陷入闭锁的方案非最优。③路径依赖,即系统进化的路径敏感性决定于系统的初始状态,系统一旦采纳某种方案,该系统的进化路径会呈现前后连贯、相互依赖的特点。通过外部的干预可以使系统退出闭锁状态,实现路径替代。
(2)企业进化的博弈分析。进化博弈论是把博弈论分析和动态进化过程分析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在方法论上,它既不同于博弈论将重点放在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上,又不同于早期进化经济学忽视静态分析的意义而流于动态的不可知论。进化博弈论源于生物进化论,相当成功地解释了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某些现象,并在分析社会习惯、规范、制度或体制形成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传统的博弈论集中讨论博弈均衡,是以博弈规则、参与者的理性以及参与者的收益函数是共同知识为前提的。而进化博弈论的基本思路认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主体不可能正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利害状态,它通过最有利的战略逐渐模仿下去,最终达到一种均衡,在这样变化的系统中,采用支付赢利最高战略的人数比率逐渐上升。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是一个基本概念,在进化博弈论中,进化稳定战略是一个基本概念。因此,进化博弈论可以有效地从产业层面上分析企业进化过程。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存活的行为模式都是那些能最成功繁衍后代的模式。在生物体相互影响的环境中,一种行为模式成功繁衍可能依赖于这个种群中所有生物体遵循的行为模式。当所有的生物体都采用主动进攻性战略,那么一个生物体只有采用主动进攻战略时,才有可能生存,反之亦然。
在分析生物进化方面,进化博弈理论以生物种群内的个体作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分析认为,在对称博弈中,资源的价值和争夺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冲突的方式和升级的可能性;在非对称博弈中,不论资源的价值和争夺的成本如何,冲突不会升级,并且在位者获胜的战略总是进化稳定战略。
企业的行为也可以看做一种演化过程,企业一些行为表现出的继承行为的结果多于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进化博弈论可以应用到对企业进化的分析中。建立进化分析框架的特征有:①应表述为一个动态的进化过程,分析的目的是研究系统状态的变化,或解释某一系统如何达到这一状态。②系统进化结果既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又带有因果性。③通过系统筛选机制生存下来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惯性,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有着一个非常清楚的轨迹或模式。
(3)企业进化博弈分析的启示与缺陷。进化博弈分析主要从产业层面分析企业进化,分析企业随产业中企业进化而进化的过程。路径依赖理论告诉人们,路径依赖是由两种理论推进的,这就是收益递增机制和不完全市场。收益递增机制来自于系统的各种网络效应、协同效应、适应性预期等,行为主体只要加强信息交流,形成一致行动,路径替代就可能发生,而且适当的外部干预也是实现路径替代的方法。
进化博弈分析注重对博弈过程的分析,强调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影响均衡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整个系统进化的行为基础是创新与学习,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集合,而学习导致创新的扩散,共同推动系统的进化。通过学习来认知所处的环境,分辨市场、制度和技术的发展,从而采取适当的行为。
进化博弈分析包括随机因素,对于分析企业在产业层面上的进化是合适的,而对于具体企业而言,过分强调随机与不可知因素不利于对企业具体经营战略的分析,因而在微观方面,进化博弈分析的解释能力有限。
三、企业协同进化
1.企业协同进化
在自然界中,各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了整个自然生态。在生态环境中,重要的不是个体,而是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界中充满了竞争,但竞争的背后却是互惠共生,互惠共生是两物种之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生存关系。
在当前动态复杂的环境中,企业作为复杂的有机体,“进化”是比“改造”更为可取的发展方式。“改造”体现的是“机械”的观点,通过外力或自上而下的命令式推动,每当环境变化时就要对组织进行重新设计,“进化”体现了有机的观点,使企业成为自组织的企业,与环境协同进化,注重培育企业的自调节、自适应能力。快速变化的环境使得企业很难进行及时、频繁的“改造”,促使企业与环境协同进化是更为可行的方法。协同进化强调的是企业的环境适应性、自组织与自学习能力,注重企业为建立竞争优势进行的持续改进。
2.协同竞争是更有效的竞争方式
企业要建立与客户、供应商和相关方(包括社会、员工和竞争对手)的互惠共生关系。市场交易行为使各竞争主体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使其所创造的价值得以实现,这充分体现了市场的服务性与获利性,从而要求一种互惠机制来调节市场主体间的关系。从经济学的交易理论可知,市场交易并不是交易主体共享同一利益,而是在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分享比较利益的过程。交易过程应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从而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
一方面,“合作”和“竞争”二者共同推动市场生态系统的进化,从此意义上来讲合作与竞争是互补的关系,竞争不利或不合适的地方用合作来解决,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竞争来解决,系统的进化需要长时间的合作与竞争并存。另一方面,合作与竞争又互为目的,有时竞争是为了合作,有时合作是为了竞争。
四、企业进化能力
1.进化能力
企业进化能力是企业能力体系的组成部分,所谓进化能力是指企业在进化过程中提高环境适应性,使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进化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自适应能力、自组织能力与自学习能力。分析企业进化能力主要从内部研究企业进化。
(1)自适应能力。企业进化存在适应机制与选择机制:一方面,企业要有环境的适应性,企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结构与行为;另一方面,是环境的选择机制,没有环境的选择,就没有组织的进化。生物进化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是“适者生存”,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适应性强的物种出现的频率增加,而适应性弱的物种出现的频率减少。在企业进化中,适应性是企业生存的前提,面对难以预测的环境变化,适应性是比效率、柔性更深刻的东西,它使企业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企业应是复杂的自适应性系统。企业进化的过程也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不断提高适应能力的过程。
(2)自学习能力。进化强调组织的自学习能力,生物通过学习来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生物在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反馈完成知识的积累。企业的进化过程同样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企业本质上是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企业的学习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保持或改进业绩的能力和过程,企业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适应性的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组织学习是企业以积累的、相互影响的、有目的的行为方式,对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激励做出观察、评价和采取行动等反应的能力。组织学习以企业具有及时感应到内部或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为前提,并且以提高企业的适应性为目的,较强的自学习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3)自组织能力。企业自组织是指企业从无序走向有序或由较低程度的有序走向较高程度的有序过程。它促使企业自动地走向目的点、实现有序和达到动态平衡。企业的自组织强调企业的自适应机制,企业自适应是指企业根据环境变化趋势主动调整目标、功能、结构和行为以保证与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企业自适应机制使企业自身得到自动调整,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应变反应。企业在复杂性的环境中,依靠指令系统来推动企业发展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及时处理大量复杂的内外部信息,企业的经营管理已逐渐发展成为由组织内部上下互动共同完成,并且需要不断调整、改进的过程。企业应建立起自适应机制,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并及时调整自身行为,而这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2.进化能力构成
企业进化能力主要由自适应能力、自组织能力、自学习能力组成。
3.进化能力的特征
(1)价值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于企业来说,适应性是比效率更深刻的概念,企业的首要目标是在进化中保持环境适应性,提高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能力,而不仅仅是利润的最大化。进化能力是企业适应性的保证,进化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2)历史性。进化能力是企业在进化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是企业特定进化历史过程的产物,其形成的基本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进化能力反映了企业独特的经验与知识,是其他企业难以复制与模仿的。
(3)惯性。按照温特的观点,组织的惯例在企业中起着基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惯例的改变需要长期的过程,惯例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惯性。由于惯例在企业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惯例的惯性也体现在进化能力中。
4.进化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
企业本身是一进化过程,企业核心能力作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与基础,也存在进化,进化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进化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体系的前提与基础。静态的、缺乏进化能力的核心能力会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失去独特性与价值性。进化能力提高了企业核心能力随着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新、持续改进的能力。
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建立依赖于企业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即核心能力。企业应从内部寻求有价值的、稀缺的、模仿成本高的资源,从而建立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而进化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通过进化能力可以提高核心能力的灵活性、适应性、创新性,从而建立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企业具有学习与模仿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的不可模仿性也是相对的,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拥有较强的进化能力意味着企业可以根据环境变化更新核心能力,保持企业核心能力的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