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700000037

第37章 政策建议

大型商品粮基地是提高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是促进粮食结构调整,提升粮食竞争力,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的有效途径,是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具体体现。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指出,要加强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为此,今后一段时期,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继续加大大型商品粮基地的投入力度,坚持以地市为单位的建设管理方式,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全力抓好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

(一)加大投入扶持力度,扩大基地建设规模

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制约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解决了一家一户、基层政府无力解决的问题,是一项农民受益、国家得粮的民心工程,深受基层政府和农民欢迎。虽然国家每年用于大型商品粮基地投资达到4亿元,但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看,投入力度仍然偏小。为此,在国家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大大型商品粮基地的投入力度,调整、整合现有的各类农业投资,增加基地建设的中央投资规模,集中有限的农业资金,逐步将全国的产粮大市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完善、高产、稳产的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切实解决影响粮食生产的薄弱环节,扩大基地建设规模,提高基地建设标准,增加、充实和完善基地建设内容,尽快提高中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掌握充足、稳定的粮源,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提高中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

(二)拓宽投资渠道,引导政策性银行支持基地建设

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投资需求量大,受国家财力限制,单纯依靠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财政投入难以完成基地建设任务,因此,在国家增加基地建设投入的同时,应积极开辟更多的资金投入渠道,把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政策与国家的农业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政策性银行,以及社会资金参与基地建设,拓宽投资来源,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在资金投向上,中央财政投资重点投向小型农田水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银行信贷资金则主要投向粮食加工、流通、营销等有一定效益的粮食产前、产后,以及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发挥银行特别是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优势和扶持作用,使政策性银行成为推动中国粮食发展,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之一,使政策性银行成为增加对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资金投入、保障粮食生产资金需要的重要来源,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体现国家意愿,逐步形成中央财政投资和国家政策性银行互相补充,共同支持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格局,缓解基地粮食在生产、加工、流通等诸环节中资金不足的矛盾。

(三)重视和支持西部省区的粮食生产

粮食主产省区是中国商品粮的主要调出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骨干力量。抓住粮食主产省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就抓住了全国粮食生产的关键,就掌握了粮食生产的主动权,因此,国家安排财政投资,扶持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十分必要的。但还应该看到,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较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实现粮食总量供求平衡,还应注重粮食的区域平衡、品种供求平衡,应避免远距离调粮,增加粮食销售成本,应帮助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地区实现口粮基本自给,避免因缺少口粮或粮价过高,导致农民重新开荒种地,破坏生态环境。因此,根据全国粮食供求的形势,在加大大型商品粮基地投入力度,抓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同时,重视和支持西部省区的粮食生产,安排部分资金扶持西部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在适宜地区建立以保证口粮供给为目标,以坡改梯、集雨灌溉、淤地坝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粮食生产基地,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实现口粮基本自给,减少远距离调粮,降低用粮成本,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四)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种粮收入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不仅要扶持生产环节,还应同步发展粮食产前的品种培育、产后的加工、流通、信息服务等环节;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不仅需要提高粮食产量,还必须有稳定的销路、有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能够卖出好价钱。否则,容易使生产出来的粮食卖不出去,不能实现优质优价,造成新的“卖粮难”,挫伤农民的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除了要大力改善农田水利等粮食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之外,还必须引导、鼓励和支持粮食加工、流通等后续产业的发展。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促成龙头企业与基地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引导和带动粮食生产,推广订单种植,实现粮食产销衔接、优质优价,从而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提高粮食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保证粮食有稳定的销路,解决粮食卖难问题,增加粮农收入,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企业也可以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政策性银行要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根据粮食加工、流通企业的特点,制定优惠信贷条件,降低信贷门槛,放宽贷款条件,积极帮扶粮食加工、流通企业改造生产线,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对粮食生产的带动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信贷资金对粮食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的支持,逐步将粮食流通、加工和仓储等设施建设纳入信贷重点,对符合条件的粮食生产、流通、加工企业积极提供贷款支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五)建立粮食科研和生产紧密联结的机制

在粮食播种面积难有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粮食生产的发展,关键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提升粮食单产水平。要继续发挥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中探索形成的依托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建设基地,发挥农业科研单位的优势,加快优良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步伐,形成粮食科研和生产有效联结的机制的有益经验,在今后的基地建设坚持依靠农业科技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将农业科研单位纳入基地建设范围统筹考虑,引导和鼓励大型商品粮基地与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互利、互惠的稳定的技术协作关系,逐步形成粮食科研与生产联结机制,依托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快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并率先在项目区推广、普及,加快发展高产、优质粮食生产,提高大型商品粮基地的粮食单产水平。

(六)抓好基地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

大型商品粮基地是国家为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商品粮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的一个重大农业项目,是国家安排中央财政投入、支持农业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好基地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德政工程。大型商品粮基地所在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改变以往重建设轻管理、重扶持轻发展的做法,精心部署,建章立制,改革和完善机制,切实抓好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要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认真执行项目建设“四制”规定,落实项目建设责任,抓好项目工程建设。同时,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重视和做好对已建工程设施的管护工作,因地制宜试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制、拍卖等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基地建后管理的新路子,明晰产权,落实责任,建立项目管理良性发展的机制,延长项目工程设施使用期限。

(七)加快发展粮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新型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是解决千家万户农民有序进入大市场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从一定意义上说,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扶持农民、扶持农业、繁荣农村。大型商品粮基地各级政府要把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搞好基地建设和管理,发展粮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努力营造宽松环境,通过政策、财政、税收优惠等具体扶持手段,积极引导和帮助粮农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户自愿联合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和“自我组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边发展边规范、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和支持大型商品粮项目区探索成立各类粮食产加销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发挥合作组织在粮食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功能,提高粮食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增强粮食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江苏省扬州市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一、扬州市粮食生产现状

(一)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1.农业资源

扬州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横穿东西,长江流经境域南缘,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素称“苏北的门户”。辖区位于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0′~33°25′,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地势平缓,一马平川。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光、热、水三要素配置协调,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

(1)气候资源。扬州市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受东亚季风气候作用,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光热充裕。全市太阳总辐射南少北多,年日照时数2044~2313小时。年平均气温15.7~16.3℃,无霜期218~239天,稳定通过10~20℃期间集温4110℃,十分有利于稻麦粮食生产。全年总降水量878~1030mm,汛期一般在6~9月,集中降水量在454~658mm左右,入梅期一般在6月中旬,出梅期在7月上旬,梅雨期15天左右,梅雨量153mm。

(2)水资源。扬州市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常年地表泾流量16.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8.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5亿立方米。常年外来水量45.4亿立方米。工业废水、居民生活等污水排放,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主要影响在于降水对农田土壤表层的冲刷侵蚀,使农田中可溶性氮磷物质和土壤颗粒及悬浮固体物流入水体,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污染。

(3)土地资源。扬州市土地总面积995.09万亩,根据全市土地利用现状划分,一级类型土地8个、二级类型土地34个。土地面积中耕地面积461.67万亩,占总面积的46.4%;园地18.0万亩,占总面积的1.8%;林地12.66万亩,占总面积的1.3%;牧草地5700亩,占总面积的0.06%;水域312.54万亩,占总面积的31.4%;未利用土地10.19万亩,占总面积的1%。耕地中,灌溉水田430.74万亩、水浇地3.21万亩、旱地23.54万亩、菜地4.18万亩。全市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产量515公斤。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2%、0.15%、10ppm和100ppm。

2.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扬州市现辖广陵区、邗江区、维扬区等三区,高邮、江都、仪征三个县级市和宝应县,97个乡镇1248个行政村,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2004年,全市总人口454.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3万人,总农户98.8万户,总劳动力164.62万人,耕地面积475.6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52亩。近几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较快发展。2004年全市农业实现总产值159.3亿元、增加值7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6%;农民人均纯收入4755元,增加583元,增长12.6%。

我市在重视和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正确处理了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推进集约式调整,重点建设了优质粮食、优质油菜、蔬菜、林业、花木、禽业、奶业、特种水产等8大农业优势产业。2004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504.5万亩,粮食总产达20.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2.5亿公斤,增长13.8%。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105万亩,花木面积达14.1万亩、果园面积4.1万亩、茶叶面积3.5万亩,新增成片造林12.3万亩。加快发展畜禽水产养殖业,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05万亩、扩大3万亩,水产品产量30万吨、增产2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80万亩、扩大4万亩;全市出栏生猪191万头,饲养家禽8850万只、奶牛3600头。

(二)粮食生产情况

扬州市农业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全市以瓜果蔬菜、花卉、茶叶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扬州市农作物播种总面积676.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4.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4.6%,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72.0万亩,耕地复种指数在190%左右。扬州市农作物种植的基本制度以麦-稻或油-稻两熟制为主,常年粮食种植面积550-570万亩,平均亩产380~400公斤,位于江苏省粮食单产第6位,总产21~23亿公斤,位于江苏省粮食总产第7位。其中夏粮种植面积24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275公斤,总产5.5~6.5亿公斤;水稻种植面积283万亩,平均亩产540公斤,总产15~16亿公斤。2004年我市农业生产虽然遭受了病虫严重危害,但粮食生产仍然取得了较好收成。全市粮食种植面积504.5万亩,平均亩产406.3公斤,总产达到20.5亿公斤。其中麦类作物种植面积191.0万亩,平均亩产326.2公斤,总产6.3亿公斤;水稻种植面积287.8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总产14亿公斤左右。水稻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稻米是我市城乡居民的主食,发展水稻生产,在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粮食消费、加工、销售等情况

1.消费能力

根据我市2002年末农业、城镇人口及前三年平均实际口粮消费量和种子需求量测算,我市2004年口粮和种子用粮的最低需求量为21.8亿斤,其中口粮21.2亿斤,种子量0.6亿斤;按照人均占有800斤的90%的安全数测算,全市粮食安全需求量为32.6亿斤;按照人均占有1000斤的90%的安全数测算,全市粮食宽裕需求量为40.7亿斤。近几年,我市粮食总产量与粮食宽裕需求量相近,可在确保我市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向外地提供余粮。

2.加工能力

扬州市具有较强的粮食加工转化能力。通过改造、改制、新建,组建了一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全市现拥有粮食加工企业90多个,年总加工能力达150万吨以上。其中稻米加工企业80多个,年总加工能力达128万吨。全市现有万吨以上的粮食加工企业14家,其中最大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在30万吨以上。规模较大的高邮双兔米业有限公司、扬州宝泰米业有限公司、扬州金宝来米业有限公司、高邮鸿运米业有限公司等年销售收入都在亿元以上。扬州金宝来米业有限公司、高邮市鸿运米业有限公司为中粮总公司出口加工企业,通过QS安全质量认证和IS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企业年生产8万吨,其中外销3万吨左右。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稻米加工企业累计收购稻谷原料58.3万吨,加工精制大米39.1万吨,其中内销34.5万吨,外销4.6万吨。全市的粮食商品率62%以上。在多年的生产销售中,培育了“双兔”、“金幸”、“安宜”、“地作”、“鸿运”等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知名名牌,产品畅销省内外。

3.销售能力

全市现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126个,其中国家粮食储备库7个、省级粮食储备库7个,完好仓储容量75万吨,全年水稻购销43万吨左右。近年来扬州市积极发挥粮食部门、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三个销售主渠道作用,多方联系,主动与外地厂商开展合作,搞好销售,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订单操作规程,促进优质水稻订单合同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全市有90万亩优质水稻基本上实现了订单生产。目前,粮食购销贸易遍及全国30个省、市、区。

(四)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

我市地处江苏中部,南北过渡地带,气候、土壤和生态等条件十分有利于稻、麦、油、棉等多种作物的生长,种植业比较发达,农作物布局以稻麦、稻油两熟为主,生产粮食具有众多优势,是国家和江苏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历来被人们誉为“鱼米之乡”。

1.生态优势突出

我市地处江淮之间,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热量丰沛,雨量适中,生态环境优越。2003年我市已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市,所属的宝应、江都、高邮、仪征四县(市)已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其中宝应县又是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蕴藏着发展优质粮食的巨大潜力。

2.生产基础良好

扬州市地貌主体为里下河淤积平原和长江冲击平原,耕地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自60年代兴建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市逐步建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农田水利配套体系。全市现有有效灌溉农田面积440.7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量的92%。拥有农机总动力174.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780台,联合收割机5548台,农机综合作业水平78%。

3.科技力量雄厚

扬州市驻有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农业科研院所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并有省级遗传育种重点学科和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小麦、水稻育种科研水平均居全国前列,近几年先后育成扬麦11、扬麦13、丰优香占、扬粳9538等优质高产抗病稻麦新品种16个,累计推广面积3亿多亩。

4.区位优势凸现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依上海,西接南京,处于中国第一河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点。润扬大桥已于2005年5月顺利通车,宁启铁路、宁通高速横穿东西,京沪高速纵贯南北。境内县县通高速公路,形成了水陆交通便捷的枢纽城市。从扬州乘车,到南京1小时、上海2小时、北京8小时,区位优势明显凸现。扬州市已融入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即奖成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米袋子。

5.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自粮食购销市场放开以来,我市粮食经营机制较活,激发了粮食产业化开发快速发展,通过改造、改制、新建,组建了一批优质稻麦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创立了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稻米名牌,产品畅销省内外,占据了省内外一定规模市场,初步开拓了外销市场,具有较广泛的影响。

(五)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

制约我市粮食生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缺乏稳定长效的农业政策

现在基层干部和农民最关心的是政策能否稳定,他们担心粮食一少,好政策就来了;粮食一多,好政策又走了。因此,迫切要求国家确立有利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稳定长效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种粮比较效益低

尽管国家落实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确保“三补”及时足额到位,增加对农业尤其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同时还对稻麦收购实行最低收购价的措施,但种粮与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效益还是偏低。

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偏高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势头虽已得到遏制,但确保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还有赖于对其原材料、电力和运输等价格实行优惠,如果生产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的企业长期处于无利甚至亏损状态,这些企业将失去生产积极性。

4.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长期以来,农田水利设施只用不管,年久失修,灌排不配套,急需更新改造,而农村自身筹资筹劳难度增大,亟待解决资金来源。

5.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

不少基层乡镇的科技推广队伍经费无保障,技术人员流失严重,依靠科技兴农尚未有效解决。

6.分散经营规模小

我市有里下河、沿江高沙土、丘陵三个农区,全市人均耕地1.52亩,在土地承包时,采用了好田优地家家有份,差土劣地按人分摊的办法,致使每家经营多处小块田地。目前千家万户的各自小规模农业生产,不利于高效率农用机械的推广和使用,不利于优质粮食品种推广,不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明显制约着我市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扬州市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于2001年10月经原国家计委“计农经(2001)1965号”文批准立项,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下达投资计划,2002年3月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实施方案,并于2002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我市严格按照国家、省发改委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认真组织,科学规划,精心施工,严格管理,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完成了项目建设任务。

(一)项目区概况

按照《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主要围绕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体系、优质水稻良种繁供体系、优质稻米育种科研体系、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和农机服务中心等五个方面的建设,解决水稻生产品质层次低、品种更新慢、生产成本高等障碍,实现全面提升水稻生产竞争力的目标。根据江苏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苏计农经发(2002)228号《关于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和苏计农经发(2003)446号《关于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调整的批复》批复精神,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共批复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7969.6万元,比原计划7500万元增加了469.6万元,其中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体系4489.6万元,优质水稻良种繁供体系1050万元,优质稻米育种科研体系1080万元,农业综合服务体系800万元,农机服务中心项目35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及管理费用200万元。我市从项目建设实际出发,共下达项目总投资8401.6万元,其中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体系4830.6万元,优质水稻良种繁供体系1085万元,优质稻米育种科研体系1081万元,农业综合服务体系825万元,农机服务中心项目38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及管理费用200万元。项目资金来源分别为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5401.6万元。项目建设期为两年。项目建设地点为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和宝应、高邮、江都、仪征、邗江等5县(市、区)。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

经过两年多的组织实施,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竣工,实际完成总投资8409.0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000万元,地方配套5409.9万元。分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如下:

1.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体系

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体系由农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和农机配套补助项目等两部分组成,市下达总投资4830.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584.8万元,地方配套3245.8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4891.86万元。(1)农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市下达总投资438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520万元,地方配套286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平田整地17249亩,土壤改良29270亩,桥89座,水闸13座,泵站61座,涵洞147座,渡槽13座,小沟级建筑物14299座,渠道衬砌242.23公里,机耕道路134.71公里,农田林网51.45万株。实际完成总投资4446.9万元,共完成平田整地23770亩,土壤改良38940亩,桥89座,水闸18座,泵站61座,涵洞142座,渡槽13座,小沟级建筑物15687座,渠道衬砌249.95公里,机耕道路133.02公里,农田林网52.78万株。(2)农机配套补助项目市下达总投资444.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64.8万元,地方配套379.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高性能水稻插秧机150台,反旋灭茬机100台,秸杆还田机120台,收割机切碎抛散装置100套,高效远程弥雾机60台,激光平田整地系统2套,开展农机技术培训500人次。实际完成总投资444.96万元,购置高性能水稻插秧机150台,反旋灭茬机100台,秸杆还田机120台,收割机切碎抛散装置100套,高效远程弥雾机60台,激光平田整地系统2套,开展农机技术培训333人次。

2.优质水稻良种繁供体系

市下达总投资108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65万元,地方配套7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建设提纯复壮基地1000亩,良种繁育基地17500亩,新改建种子仓库4940平方米,新改建水泥晒场12200平方米,完善种子加工生产线6条,添置种子加工包装设备40台/套,种子检测设备79台/套,完善种子检测实验室2处500平方米。实际完成总投资1127.42万元,共完成提纯复壮基地1000亩,良种繁育基地17500亩、新改建种子仓库5904平方米,新改建水泥晒场14334平方米,完善种子加工生产线6条,添置种子加工包装设备53台/套,种子检测设备117台/套,完善种子检测实验室2处500平方米。

3.优质稻米育种科研体系

市下达总投资108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681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1091.56万元。(1)优质、丰产、多抗水稻种质创新项目总投资25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0万元,地方配套171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快速聚集水稻高产、优质、高抗等有利基因,与常规育种密切结合,缩短水稻品种选育的周期,为优质水稻生产基地不断更新品种,提高稻米品质,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购置仪器设备53台/套,配套部分小型仪器设备。实际完成总投资251.75万元,新建水稻种质实验室170平方米,购置仪器设备超额完成计划任务。(2)优质水稻育种工程项目市下达总投资31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20万元,地方配套19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购置水稻育种工程相关的仪器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凯氏定氮仪、原子荧光光度计、小区联合收割机等仪器设备35台/套。实际完成总投资313.2万元,购置仪器设备35台/套,完成了计划任务。(3)稻米品质分析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市下达总投资52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00万元,地方配套32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办公、检测用房920平方米,购置检测仪器设备13台套。实际完成总投资526.61万元,完成办公、检测用房920平方米,按实施方案购置的检测仪器设备13台/套已全部到位,并投入使用。

4.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市下达总投资825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00万元,地方配套425万元。截止审计日,已完成总投资760.38万元。(1)优质稻米生产技术集成、病虫害测报、土壤肥料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市下达总投资35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105万元,地方配套25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研究开发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和优质化栽培的专用成套技术;集成优质水稻生产技术并制订技术规程,包括无公害稻米、绿色稻米、有机稻米操作规程3套,摄制优质稻米生产技术专题录像资料片1部,并编制相应的专用培训教材1套;建设不同层次的优质水稻标准化栽培示范方6个;健全建设优质稻米生产气象测报体系,根据全市不同水稻种植区要求的气象环境,制订保障优质稻米生产的气象技术服务预案1套;配套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病虫害测报与控制体系,制订保障全市优质稻米生产的病虫害预测及综合防治预案1套;配套建设无公害优质水稻生产的植保与土肥管理技术保障体系,制订适应全市优质稻米生产的耕地本底环境、肥料等控制预案1套。实际完成总投资343.95万元,研究开发了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和优质化栽培的专用成套技术,集成了优质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制订了无公害稻米、绿色稻米、有机稻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共四套。研究了超高茬麦田套稻生产技术,制订了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规程;建立了优质水稻新品种展示园,筛选并推广一批适合我市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建立了百亩以上成片的优质稻米栽培示范方5个,发挥了示范方新品种、新技术辐射作用;拍摄完成了优质稻米生产技术专题录像片和超高茬麦套稻生产技术专题录像片各一部;编制了水稻无公害优质生产技术培训教材一套,培训基地种粮大户、技术人员5万人次左右;建成覆盖全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的病虫害测报网,筛选并推广应用了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制订了无公害优质水稻病虫草安全控制技术规程;建立了扬州市土壤肥力与地下水长期定位监测网络系统,全面掌握了项目区耕地土壤肥力状况,筛选出适用于本地区优质稻米生产的优质水稻栽培肥料组合;建立了优质稻米生产气象预测预报体系,根据全市不同水稻种植区要求的气象环境,制订了保障优质稻米生产的气象技术服务预案1套。(2)扬州农业决策支持与服务网络信息系统项目由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办项目由农村产业服务中心和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等两部分组成,市下达总投资46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95万元,地方配套172万元。实际完成总投资416.43万元。农村产业服务中心,市下达总投资34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25万元,地方配套115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1000平方米左右中心机房及工程设计装修,购置电脑等仪器设备17台/套。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市下达总投资127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70万元,地方配套57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包括数据库架构建设、数据整理和转换数据入库,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土壤与环境调查,农业决策平台及社会应用服务平台。经过建设,农村产业服务中心新建1000平方米左右的中心机房基本竣工,购置的电脑等仪器设备17台/套已全部到位。决策支持信息系统项目购置了数据库服务器2台,应用服务器1台,数据存储系统一套,数据备份系统一套,安全系统1套;建成农业耕地资源基础、耕地环境质量数据库、农村社会经济数据库、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产品市场数据库、农情数据库;进行了项目区耕地生产潜力评价、耕地环境质量评价、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研发了施肥咨询模块;建成政府决策支持模块和社会公众服务模块。

5.农机服务中心项目

市下达总投资38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50.2万元,地方配套129.8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维修检测车间及辅助设施2700平方米,购置高性能农机维修、保养、检测设备104台/套。已完成总投资380.65万元,新建维修检测车间及辅助设施2700平方米,购置高性能农机维修、保养、检测设备114台/套。

(三)项目建设的主要成效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两年多的项目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了优质水稻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步伐,提高了粮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全市优质水稻的丰产丰收。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区水稻平均单产由建成前的536公斤/亩提高到579公斤/亩,增长8%,水稻总产由建成前的17.2万吨提高到18.5万吨,增长7.6%。

2.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一是通过防渗渠的使用,有效地杜绝了土明渠内的自然渗漏,改变了灌田先灌渠、水电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江都市项目区平均每亩可节水165立方米,节电9度。二是通过平田整地、衬砌渠道,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高邮市高邮镇、马棚镇项目区通过填复老河、老渠、老庄基,增加复垦土地176.9亩,年增效益36.6万元。江都市项目区采用混凝土节水防渗渠后,断面比原来土渠明显减少,干渠渠身横向占地平均每边减少0.15米,共节约耕地20.3亩。三是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地降低了物耗和工本。宝应县山阳镇项目区示范种植了水稻新品种丰优香占3000亩,平均亩产600公斤,亩增效益80元。江都市项目区通过秸杆还田,平均每亩节约使用化肥68公斤,节本48.6元;通过水稻机插秧及配套的双膜育秧,亩均节省稻种2.4公斤,节省人工2个工日,节约成本45.21元;通过机械化植保,项目区水稻防病治虫仅3-4次,相当于人工植保的50%,节约农药及人工费用58.6元。四是通过田间道路、桥梁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据初步测算汇总,整个项目区水稻年总产值由建成前的2.2亿元增加到3.5亿元,增加1.3亿元,增长59%。

3.产业化程度显著提高

项目实施后,我市稻米加工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签订收购合同近100万亩,项目区的18个核心基地与龙头企业签订定购收购协议率近90%。高邮市双兔米业有限公司按照双赢的思路,采取种粮“双卡”制(购种卡、售粮卡)和“双订”制(农户订单种植、农技部门订金服务),与生产基地农户签定种植面积15万多亩。通过加工企业的统一收购、加工、贮运、包装和销售,既调动了基地农户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又保证了稻米加工品质,提高了优质米的市场竞争能力。目前,优质稻米已被列入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主导产业之首,并拥有12个优质稻米品牌,其中绿色稻米品牌7个,无公害稻米品牌4个,有机稻米品牌1个。由全国稻米专家评出的“十大金奖大米”品牌中,扬州市占据了两个品牌,分别为高邮市双兔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兔”牌绿色大米和扬州宝泰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安宜”牌香米。全市最大的稻米加工企业高邮市双兔米业有限公司被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4.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实施育种科研体系,进一步加强了项目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联系与合作,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科技含量。扬州大学承建的水稻种质创新实验室已建成、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也已配套到位,利用该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在转基因育种实验室,实验室高效转化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规程已经确立,通过对优质杂交籼稻组合丰优香占的父本——R6547的转化,后代经检测,获得聚合了3~5个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株系。其它品种如扬稻6号、R507等的转化,也得到聚合了2~4个外源基因的稳定遗传株系。R6547的转化成果已向农业部申报转基因安全性评价。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实验室,实验室高效检测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规程已经确立,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方面,利用分子标记定位了多个抗纹枯病主效数量基因,以及与产量有关的卷叶、快速生长等有益株型基因,通过分子标记辅助抗性选择,获得显著提高对纹枯病抗性水平的新品系。开展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分子育种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承建的“优质水稻育种工程”通过购置35台(套)仪器设备,运用转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学手段,聚合有益基因,不断创新种质资源,培育了一批达国标优质米三级以上的新品种新组合,育种水平在省内外处于领先地位。该项目实施以来,通过省级以上审定定名品种8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8个,其中丰优香占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定名,先后被列为农业部跨越计划、国家科技部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其稻米被评为2002年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扬两优6号品质达国标优质米三级以上,产量比汕优63增产10%,其综合性能居目前国内“两系”杂交水稻领先水平,2004年进入国家生产试验,被列入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江苏省成果推广项目。通过实施良种繁供体系建设项目,初步建立起了从良种培育到种子检测、加工、示范推广的一条龙良种繁育体系,极大地缩短了良种技术的推广周期,使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江都市小纪镇按照优质稻米生产的要求,组织新的优良品种,实行分区域连片种植,平均亩产比常规品种增产40公斤以上。通过实施农机配套工程,进一步调动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江都市水稻插秧机械化水平由2001年的1%提高到2004年的11%,被列为全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县(市)。

5.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随着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的建成,由于生产成本的降低,粮食产量的增长,国家鼓励农民种粮的若干政策的落实到位,农民种粮的收入大幅度提高。全市项目区水稻面积32万亩,平均每亩节本25元,降本增效800万元;平均亩产增产43公斤,增产增效2614.4万元;每公斤稻谷提价0.3元,提质增效5145.6万元,总计新增效益8560多万元。项目区内农民近32万人左右,农民人均受益260元以上。

(四)项目管理的主要做法

1.健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市、县(市、区)政府专门成立了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农业、粮食、水利、农业开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都将基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定期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县(市、区)发改委,具体负责项目规划、建设的各项协调管理工作。

2.高起点做好项目目标定位与规划

为切实发挥中央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在项目的目标定位上,广泛征求了育种科研、农田工程、生产加工和粮食贸易等方面的专家意见,对项目目标进行高起点定位。在高起点定位的基础上,组织了科研、生产、水利、工程咨询等多方面的专业人员,编制了项目实施方案,并分别经市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特聘专家、省有关部门专家审查,对实施方案提出的主导品种选择、工程技术措施、项目运作模式、资金管理程序、产业化整合方案等重大问题进行反复论证。从规划环节上,力求做到方案科学可行、目标适度超前、措施切合实际。

3.完善项目建设的各项制度措施

为做好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扬州市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着重从以下六项制度建设入手,完善各项项目建设管理措施,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效率。(1)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扬州市及所属的县(市、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办作为项目管理单位,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各项规划、管理、监督等工作。项目办主任,由市、县(市、区)发改委分管领导担任,对项目建设负责。项目建设单位相应成立项目建设专门的工作机构,作为各分项目的项目法人,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做组长,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财务帐目、资金使用等负责。

(2)实行项目建设合同制管理。为明确项目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供应单位的权利与义务,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组织项目建设和工程施工。主要是按照国家一般基建项目管理要求,在项目发包、工程施工和大宗材料采购等环节实行了严格的三级合同制管理。首先,市项目办与各项目建设单位签订项目承建合同,规定了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工程地点、工程量、主体工程造价、工程技术标准、工期、产权改革任务、项目验收条件等要求。其次,项目建设单位与工程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规定工程地点、工程量、主体工程造价、工程技术标准、工期等要求。三是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单位签订材料供应合同,明确约定材料的数量、质量、单价等内容。通过实行三级合同管理,不仅大大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也有效控制了项目投资预算,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3)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工程监理制。为了加强田间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商品粮基地工程达到规定的使用寿命的目标,项目办指定了江苏省苏源监理中心第二监理部作为项目的监理单位,全面负责分项目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理,对工程设计、施工进度、操作工序、建筑材料、隐蔽工程等涉及工程质量的环节进行实时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4)部分工程实行招投标制。由于本项目中的工程主要是田间土方和小型施工工程,单位工程造价一般在20万元以下,招投标的成本较高。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项目实施单位参照工程招投标的做法,对用量较大、投资较多的工程、仪器设备,采用招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生产供应单位。

(5)项目资金管理实行报帐制。为做好项目建设的资金与财务管理,从制度上杜绝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现象,对项目建设资金全部实行报帐制管理。对县级项目,市财政部门依据市计委批复的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按年度将资金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依照计委对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和县级项目办与项目实施单位签定的协议,在项目开工前,将全部应拨资金的30%作为项目建设启动资金,预拨至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组织施工建设,并按照工程和用款进度,编制详细的报帐清单,提供原始票据,经项目办审查后向财政部门报帐,申请下一批拨款;最后县级财政部门预留10%的资金,作为项目质量保证金,待项目通过验收后统一结算。对于市直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和市项目办签订项目实施协议后,市财政拨付50%资金至市项目办,市直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规定要求到市项目办报帐。市直项目实施中期,根据项目进度和报帐情况,待市项目办、财政等部门检查报帐情况验收合格后,再下拨项目经费的40%,余下的10%待项目验收合格拨付。

(6)项目建设实行准备金制度。为保证项目自筹资金足额筹集到位,对项目的农田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推行项目准备金制度,要求各项目乡镇必须将应自筹资金的20%作为项目建设准备金,在项目开工前预缴入市项目办资金专户。否则,不予开工。通过这种方式,共筹集到位项目准备金545万元,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4.加强项目建设的效能监察

配合“六制”措施实施,扬州市将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2002年度工作效能监察范围,且列为市纪委重点监察的年度全市重大工程项目之首。市计委、财政局和监察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效能监察的工作意见》,健全和完善“六制”制度,加强项目资金、财务管理,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同时规定项目建设单位的一把手要对项目建设负责,市计委、财政局、监察局依照工作意见,定期对项目建设进展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预防和纠正各种违规违纪做法。

三、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市水稻单产连续多年徘徊不前,大面积均产亟待突破亩产600公斤的“瓶颈”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育成以后,伴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我市单季稻生产出现了一个飞跃,大面积均产较快地突破500公斤。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水稻单产一直徘徊不前,大面积均产未能突破600公斤。此外,各县(市)之间水稻单产很不平衡,且各县(市)水稻单产年际间也不稳定。

(二)农业化学品过量投入现象普遍,安全、清洁生产的稻作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持续改善任重道远

传统稻作对有限耕地进行“重用轻养”的掠夺式生产,使不少土壤肥力因素失衡而地力逐渐下降。许多地方仍采用传统稻作施肥与用药方法,过量施用无机氮肥、化学农药导致稻区水体等环境恶化。近年来,水稻节水、节肥、节药栽培技术的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稻作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改善问题。

(三)稻作现代化程度低,全程机械化配套率与普及率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水稻生产的耕整地、排灌、植保、运输和初加工等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但水稻生产机械化总体水平偏低。从水稻生产过程各环节机械化来看,水稻播种、移栽与秸秆全量还田这三个环节,已成为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这三个环节上农机农艺虽均有一定研究成果,但技术上均未能达到大面积实用化。同时,机直播、机移栽(抛)方式,稳定高产的技术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四)长期投入不足,且投入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落后,抗御重大自然灾害能力差,不适应现代稻作的发展

近几年来,农田基本建设主要靠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以及水利项目等投入,建设规划缺乏系统配套,加上投入渠道单一,投入力度偏小,因此无论大、中、小型水利条件与田间排灌设施建设薄弱,以及土、水、种、肥、机、技等服务体系落后状况,都拖了稻作与时俱进的后腿。

(五)高产质不优现象突出,水稻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长期重视产量的提高,忽视了品质的改善,不仅优质高产品种少,而且缺乏优质高产协调的综合生产技术,从而出现了普通食用大米、低档食用大米过剩,而优质米、专用米缺乏的局面。例如,当前稻米的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卫生品质不能满足国际国内市场与消费者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水稻种植效益的提高。

(六)产前、产中、产后不协调,稻作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益低

长期以来水稻生产往往仅注重在产中这一阶段,从而造成产前、产中及产后严重脱节。近年来,水稻栽培科学技术的研发与整个生产环节的衔接以及为产前和产后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等问题虽被引起关注,但并未能真正在实践上系统解决问题。同时,目前土地经营规模过小,也是稻作效益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七)产业化程度低,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尽管水稻是我市农业的第一优势产业,但对粮食加工企业投入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加上还没有组织起高效的粮食经济合作组织,稻米产业化程度低,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显示度不够。

(八)与农业科研缺乏有效的对接,技术成果转化、推广滞后,影响了稻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市有省内外著名的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与科研优势十分明显,但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在新品种、无公害生产等方面,新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滞后,影响了我市稻作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建议

(一)继续加大扬州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优质高效粮田的建设规模,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扬州一直是全国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由于粮食主产区一般是粮食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加之近年来农业税制改革,地方财力有限,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地方和农民加大以农田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投入力度,发展节水农业、高效农业,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增长。

(二)加快培育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产业,突出特色与品牌建设,提高产业化程度

从目前现状看,依托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加快培育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产业,打造优质粮食品牌,走“加工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之路,是增加优质粮食产量、提高种粮效益、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途经。因此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就是扶持粮食生产,就是扶持农民。粮食加工是薄利行业,粮食加工企业自身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差,同时承担着粮价波动、带动农户的较大风险,需要国家给予扶持,重点在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建立基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三)强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研发应用先进适用稻作技术,提高水稻生产综合效益

稻米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我市稻作经营状态下,强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技术的入户率与到位率。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在大力应用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超级稻品种基础上,研发应用先进适用稻作技术,重点推广应用超高产技术、优质高产协调技术、水稻抗逆减灾与清洁生产技术、适用轻简技术与全程机械化技术、秸秆还田与保护性耕作技术、肥药高效施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高效稻作复合生态农业工程。针对性解决其中关键技术难题,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新途径,壮大我市农村经济。

河南省新乡市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

一、新乡市粮食生产现状

(一)农业资源和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新乡市是河南省省辖市。全市辖两个县级市、六个县、四个城区、3569个行政村,5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9万人,占总人口的70%以上,农村劳动力223.7万人。国土面积81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0万亩。新乡市交通便利,距首都北京620公里,距省会郑州7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不足100公里。京广、新焦、新荷铁路在此交汇,106、107国道和京珠高速穿境而过。

新乡市地处豫北平原,北依太行,南临黄河,西北部为太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东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新乡市属典型的大陆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左右,日照时数2384小时,无霜期210天,年平均降水量610毫米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68%;现有耕地580万亩,另有沙荒和滩涂地100余万亩,25度以下坡耕地90余万亩,耕地土质深厚,土壤肥沃;境内建有各种类型的水库23座,总库容19905万立方米,水资源相对短缺。全市农产品物种丰富,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花生、棉花等,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10万亩,畜牧养殖主要品种有猪、牛、羊和家禽。辉县的山楂与药材、卫辉的蛋鸡、原阳的大米、封丘的“二花”与蔬菜、获嘉的花卉、长垣的绿色食品、延津的花生等,都享誉省内外。

随着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市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2004年,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492万亩,旱涝保收田419.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2.2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84.9%、72.4%和43.4%,基本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沟相通、路相连的农田网络。农机总动力达584.43万千瓦,平均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101千瓦。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达10余所,小麦、玉米、水稻、蔬菜育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食用菌、生物技术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农业科研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二。

2004年,全市实现粮食总产295.53万吨,较上年增长5.3%,油料总产23.18万吨,棉花总产2.6万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92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2.86亿元,畜牧产值56.95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8.9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47.36亿元,畜牧业增加值28.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8元,同比增长14.1%(为近八年来最快增速)。

(二)粮食生产情况

近年来,新乡市立足全国、全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这一优势,以保证粮食需求安全为原则,紧紧抓住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并按照国家关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以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基点,依托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大力实施粮食优质化工程,积极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大宗粮食作物优质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快提高。1996年—2000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创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粮食总产达到295.36万吨,比1995年增加了42.61万吨,增长16.86%,年均递增3.37%,“九五”期间实现了主要粮食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乡市按照国家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布署,稳定粮食产量,主攻产品质量,坚持产质并重,全市粮食总产量基本稳定在300万吨左右,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大豆五大粮食作物供应充足。2002年粮食总产达到300.66万吨,比“九五”期间平均总产291.52万吨增长3.13%。2003年由于气候异常,夏粮遭遇高温干旱,秋粮遭遇长期阴雨寡照、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致使粮食产量与全国形势相同有所减产,粮食总产280.72万吨,比2002年减少19.94万吨。2005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305万吨。目前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810万亩左右,占全省的6%;年粮食总产30亿公斤左右,占全省的8%;人均占有粮食528公斤左右,农民人均占有粮食近800公斤,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全市年粮食消费量19.84亿公斤,粮食年加工能力23.7亿公斤,实际粮食加工量12.15亿公斤,每年向国内外提供优质商品粮10亿公斤以上。

(三)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

新乡市处于中国小麦生产带最佳腹地位置,属上等高蛋白、高筋值优质小麦生态区,种植同一品种小麦,其蛋白质高出豫南2个百分点,高出豫中1个百分点,非常适宜于优质强筋小麦生产。

2.生产条件良好

新乡市为黄河冲积潮土和太行山前冲积淤土,土层深厚,地力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5%左右;水利设施配套,排灌方便,特别是引黄无污染灌溉,为提高优质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科技优势明显

新乡市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农科院等一些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为全市粮食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业科技普及和应用较为广泛,农业科研综合实力居全省第二。

4.交通便利

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各类物资和农产品的集散和疏运,为粮食的生产、销售和运输带来了便利。

5.品牌优势突出

新乡市是全国著名的小麦产区,七十年代小麦生产成为全国农业三个先进地区之一。2000年以后新乡又被确定为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市。温家宝总理先后两次做出批示,对新乡市大力发展优质小麦、调整农业结构的做法予以肯定和推广。新乡优质小麦品牌在全国打响。目前,形成了以“长远”、“金粒”、“新良”、“强筋”等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名牌产品。

(四)制约粮食生产的因素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虽有了明显改善,但仍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如:水利基础设施、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与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仍需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

2004年,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平均上涨10.6%,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平均每亩生产投入增加17.1元。其中用量最多的化肥上涨12.8%,直接影响了种粮收益,继而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耕地面积减少

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耕地使用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非农占地,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仍呈逐年减少之势。

4.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

由于粮食种植范围广、数量大、储存难度大、易损耗、投资大、投劳多、风险高而导致粮食生产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的比较效益处于劣势。

5.经营分散且规模小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导致了千家万户的各自小规模农业生产,不利于高效率农用机械的推广和使用、优质粮食品种推广和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二、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情况

(一)项目区概况

新乡市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区涉及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卫辉市、辉县市8个县(市)的平原地区,便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和集中连片开发。土地面积79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1万亩,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万人,粮食总产量30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占总产量的55.8%;工农业总产值232.8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76.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7元。

(二)项目建设情况

1.项目投资

该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5000万元,省、市、县配套投资2500万元。投资结构为,育种科研设施建设投资950万元,良种繁育和统一供种体系建设投资1471万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资4269万元,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服务设施建设投资450万元,其它投资360万元。项目建设期两年(2003-2004年)。

2.建设规模

根据国家批复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优质小麦原原种选育基地1万亩,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20万亩。新建低温品种资源库、品质检测室等设施1.6万平方米,修复、新打机井3600眼,铺设低压地埋管道914公里,整修灌排渠道1010公里,购置育种科研、种子加工检测、病虫害防治等仪器设备3329台(套)。

3.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新乡市的自然生态条件、交通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比较优势,在国家专项资金扶持下,通过增加投入、科技推广、条件改善,把新乡市建成全国重要的强筋类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优质小麦种子基地、优质小麦产业化基地。

(1)产量目标。本项目建成后,小麦亩产由37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公斤左右,每年产优质小麦15.2亿公斤。

(2)质量目标。优质强筋小麦达到:籽粒容重≥770g/L,蛋白质含量≥14%,面粉湿面筋含量≥32%,降落数值≥300s,吸水率≥60%,面团稳定时间≥7.0min。

(3)效益目标。项目对12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大田、1万亩原原种及20万亩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区的水利建设以节水灌溉为中心,按照先节水、后开源,充分利用现有机电井,先修旧井后打新井的原则,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万亩,改善提高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种植优质小麦380万亩,年总产15.2亿公斤。

4.完成情况

该项目于2003年12月开工建设,于2005年7月基本完工。在国家、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新乡市市、县(市)两级发改委严格按照《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要求,认真组织实施,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工程质量整体良好,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514.37万元,共完成新打机井1940眼,洗修旧井2011眼,铺设地埋管道909.986千米,整修灌排渠道883千米,新建硬化渠道160.1千米,购置农机设备337台套,购置各类水泵1584台,购置仪器设备1212台套,新建桥涵闸等小型农田建筑物336座,新建种子加工车间、种子仓库、配肥站、温室、网室、加代挂藏室等共计23818.42平方米等。建成优质小麦原原种选育基地1万亩,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120万亩。项目工程经新乡市重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评定,认定该项目工程为优良工程。

(三)项目建设成效

1.农业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

通过项目的实施,新乡市新增、改善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9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3950千瓦。截止2004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9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52万亩,旱涝保收田419万亩。土壤的保水性明显提高,小麦适耕期明显延长,作物长势明显见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2.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项目的实施使优质小麦统一供种、小麦订单签约、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秸秆还田等农业服务能力大大提高。2004年,优质小麦统一供种面积265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5.83万亩;小麦订单面积达到250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96.3万亩;小麦机械播种面积366.8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4.6万亩;机械深耕面积366.78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125.78万亩;小麦精播面积达到347.7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30万亩;优质小麦亩均播种量由项目实施前的10.4公斤下降到9公斤;种子包衣面积达到156.7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22.7万亩;药剂拌种面积274.5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24.5万亩;化肥深施面积328.5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70万亩;秸秆还田面积183万亩,比项目实施前增加19万亩。

3.优质小麦产业化步伐加快

2004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850家,固定资产26.8亿元,带动农户35万户,连接生产基地160万亩,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收764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452个,带动种植基地75万亩,资产总额5.7亿元,经营额6.8亿元,吸纳农户6.1万户。以经营小麦种子为主的金粒公司、生产经营面粉为主的新良公司、生产经营方便面为主的亚特兰公司、生产经营营养挂面为主的长远集团等优质麦深加工企业,近两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河北五得利集团认准新乡优质小麦原产地优势后,在新乡建设的日处理小麦4000吨面粉厂与优质小麦基地项目同时开工建设,今年8月已达产2000吨。娃哈哈集团在新乡建设的年产4亿袋方便面项目已于今年6月开工建设,计划年底竣工投产。

4.农民收入显著增加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48元,比项目实施前的2002年净增454元,增幅达19.8%。项目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粮食增产,品质提高,促使农民增收;2.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使农民生产实现节水、节电、节油、节时,生产成本下降,间接促进农民增收;3.低压地埋管道可直接节约耕地近1500亩。4.在小麦产业化加速过程中,小麦销售价提高,每公斤可增加0.04——0.06元。加上更多的农民投入小麦加工、运输等行业,务工收入大量增加。

新乡市封丘县潘店乡安占村在优质小麦项目实施前,全村每年大田灌溉6次,每次耗电8400度,年耗电50400度;优质小麦项目在该村共安排地埋管道1800米,控制耕地400亩,项目实施后,该村每次灌溉耗电降至6800度,年可节电9600度,仅此一项该村每年节约灌溉成本6720元!同时,每亩灌溉可节省时间50分钟,大大缩短了灌溉时间。项目实施前该村优质小麦种植只有90亩,项目实施后,由于灌溉便利,种植成本的降低,优质小麦已发展到300亩。

5.小麦生产掀起高潮,优质麦发展长足进步

项目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新乡市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全市的优质小麦得到了较快发展。2005年,新乡市小麦收获面积466.25万亩,总产181万吨,其中优质小麦面积已达到358.4万亩,单产393公斤,总产140.8万吨。优质小麦收获面积比项目实施前增加43.4万亩,增长10.8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优质小麦计划播种面积400万亩以上,单产达到400公斤。

优麦品种逐渐集中,目前以新麦18、郑麦9023、豫麦34、济麦20、高优503、郑农16、河北8901、豫麦47为主,其中新麦18、郑麦9023、豫麦34、高优503播种面积占优质麦总面积的80%。逐步形成单一品种集中连片种植的大趋势。

6.农业科研实力增强,小麦育种步伐加快

项目的实施显著提升了新乡市的农业科研水平,以省、市农科院为龙头的农业科研体系实力大大增强,小麦育种速度进一步加快,优质小麦新品种不断涌现。

(四)项目建设经验

与其他项目相比,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具有涉及领域多(农田、水利、农机、农业科研等)、工程分布广(遍布8个县(市)、74个乡镇、836个行政村)、单位面积投资少(每亩只有53元)、单项工程小而分散、施工环境不稳定等诸多特点。能够较好地完成建设任务,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1.坚持尊重实际,尊重社情民意

优质小麦基地建设,涉及千余农村,惠及百万农民。为了把好事办好,必须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是在确定地块及相应建设内容时,反复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意见,尊重群众选择。二是在制定实施方案、编制施工设计时,充分考虑家庭联产承包和农民耕作习惯的现实,使项目建设可行。三是在施工过程中,主动邀请土地承包人到施工现场监督,使承包人满意。

2.领导要重视,组织要健全

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的协调工作是大量的。新乡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对项目建设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一是市、县(市)两级政府一把手亲自挂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二是两级领导小组之间,全部实行项目建设和管理责任制。三是主要领导挂帅又出征。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都经常主动过问工程建设情况,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进行督查和跟踪问效,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所有这一切,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

3.程序要完善,管理要科学

在项目招标、项目建设管理、项目监理、工程施工、资金拨付等具体工作中,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程,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程序和规范,使所有参建人员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有效杜绝了漏洞。在项目进度安排上,统筹安排生产建设,尽量错开农忙季节,做到了生产建设两不误。

4.勤检查,多沟通

为了及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一是对所有子项目实行了进度月报制,后期改为旬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二是不定期编发项目建设简报,指导面上工作,做到上下沟通。三是实行项目进度质量通报制度,利用批评、表扬两个武器,使所有子项目建设形成比、学、赶、超的局面。四是不定期召开业务协调会,及时掌握信息,及时解决问题。五是在建设的关键环节深入施工现场一线督促检查。

5.坚持公开公正公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一是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时,主动要求审计、财政、纪检等监督部门参加人员并承担相应工作,自觉置项目于部门联合监督之下。二是在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办事,首先使程序合理,其次使操作规范,其三使监督有效,其四使专家自主。使所有投标单位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平等竞争,使质优价廉的货物和服务脱颖而出,参与工程建设。三是在施工中,自觉邀请资产使用单位现场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力度偏小,投资渠道单一

农业是弱质产业,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途径。虽然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但投资仍然相对较少,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同时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全面收缩设在县以下网点,在农村只是吸收储蓄,不放贷款,农村信用社体制不完善,政策性银行涉农信贷资金主要用于粮食收购环节,农村资金通过储蓄渠道“农转非”现象严重,农业生产贷款困难。再者,取消“两工”和实行“一事一议”之后,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包括投工投劳等)间接减少。

就新乡市大型商品粮基地项目本身而言,规模偏小,仍不能完全满足全市发展优质小麦的需要。从新乡市的农业大市、优质小麦强市的总体布局上看,目前项目的建设规模依然偏小,单位面积投资小,亩均只有50元(比其他农田水利项目亩均少40——100元),远不能满足全市做大做强小麦经济的需要。

(二)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目前新乡市仍有相当一部分农业(尤其是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引黄灌区年久失修、达不到设计要求,河道不畅造成内涝严重和险情不断,水库险情急需加固,种子繁育基地、体系不牢固、不健全),老化严重,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需要。2003——2005年,新乡市连续三年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干旱、冻害、冰雹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技术棚架问题严重

目前新乡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较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呈现网烂、线断、人散的现状。因财力所限,现有技术人员也无法得到进修、培训,技术知识仍停留在过去的基础上。而先进和实用的农业技术,不能及时向乡村推广,农民难以得到较好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强势龙头企业数量少,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作不够规范,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组织化程度低,导致优质小麦及种子分散经营,一村、一乡(镇)难以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模式管理、统一收获、统一仓储,因而品质和质量不够稳定,附加值不高。

(五)粮食加工能力滞后

一是大部分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工艺落后,缺乏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二是粮食加工行业总体产品档次低,精深加工产品少,尽管一些企业具备先进生产能力,但对全市优质麦资源开发利用做得还不够,专用粉生产仅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压价倾销,目前新乡市粮食加工行业平均吨利润仅为20-30元,远远低于吨利润100元的正常指标。四是大部分企业还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效应不明显。五是企业普遍缺乏资金,贷款困难,阻碍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国家对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

加强以水利工程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利工程节水改造、除涝治理、水利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等工程。加大对农田道路、田间道路等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资力度,搞好农业信息技术服务。继续对农业科研进行投资,实施育种家种子育繁推体系建设等育种项目工程。继续投资田间动力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拓宽投资渠道,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要投向基地建设

整合政府支农投资,统一规划,使各项支农资金向基地建设倾斜。国家出台向大型商品粮基地融资的相关政策,促使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向基地倾斜。协调农村金融组织对农村、农业的投入,使劳动力、资金、土地、科技得到最佳资源配置,特别是农业小额信贷投放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切实解决农民生产资金困难问题。积极盘活民间闲散资金,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提升种粮效益

培育粮食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采取国家直接投资、政府补助、贴息贷款等各种途径支持粮食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大扶持力度,扶持种粮大户精通适用技术、上规模、上效益、走订单农业之路,培育发展粮食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重点企业搞好技术改造、上规模、树品牌。实施企业联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经营,让农户参与生产经营中的二次分配。

(四)加大对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健全科技推广体系

建议依托地方农业科学院所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综合试验站,增强优良品种的研发能力和示范带动能力。努力为科技推广创造各种条件,使现有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得到应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建设市、县、乡三级信息网络体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设备,做好信息服务工作,把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及时送到群众身边,使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加大对农业领域人力资本投入力度,组建专门的技术性农业管理及科技人才培训基地,有效提高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技术水平。

(五)实行最严格的粮田保护措施,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

健全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做到占补平衡;加强对基本农田规划、用地补充和农业环保管理;依法进行粮田的特殊保护,严格土地流转政策,清除抛荒隐患,有效行使消荒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2004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2.刘江主编:《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6月版。

3.王为农、马晓河、蓝海涛:《入世与中国农产品供需平衡》,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年4月版。

同类推荐
  • 穿越镀金时代

    穿越镀金时代

    作者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时期是一个“镀金时代”。在这段历史中,中国实现了真实的成长,同时也积聚了经济泡沫。作者把中国的增长秘笈归结为一个脱胎于较低生产力水平、僵硬计划管理体制的“史前经济体”,快速形成市场和资本的现代化过程。它压缩了超过200年的悲欢离合和生生灭灭,是一个从残酷野蛮、积累加速准备起飞的前现代,到狂飙突进、推崇生存价值和经济效率最大化的现代化阶段,再到强调多元生活价值、主观幸福,不再唯经济增长至高无上的后现代的完整演化过程。但从现在开始,镀金时代结束,进步时代开始,接下来的10年至关重要,将直接决定中国是否能迈进一线大国的行列。
  •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报告: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报告: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编中国经济改革的模式,下篇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内容包括:科学地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30年感言、中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苏南模式的演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等。
  •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中国大时局2014:问题、困境和必然抉择

    本书是关于中国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全景式著作,一本书让你看懂中国两百年的风云变幻,看懂中国的人和事,看懂中国过去、现状和未来。
  •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中国宏观调控三十年

    本书包括政府经济调节职能与加强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市场主体行为分析、价格管制与宏观调控、当前宏观调控政策困境下的制度转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回顾与展望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等内容。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热门推荐
  • 绝代废材倾天下

    绝代废材倾天下

    一个杀手被自己的亲人背叛,然后穿越重生到了古代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
  • 蓝陵醉笙箫

    蓝陵醉笙箫

    第一次见面,他和她为何就感到很是熟悉,是什么牵扯着二人,走到一起?就算是天定的孽缘他们还是彼此的不放手,最终是否会做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弑神狂徒

    弑神狂徒

    洪荒时期被诸天神封印的绝世狂魔,借废柴身体重生,重新踏上漫漫修真路,踏遍封神大陆,一怒杀上九重天。。。修真修真,孰真?孰正?孰恶?孰邪?又有谁能主宰一切。。。
  • 先婚后爱:一念情起

    先婚后爱:一念情起

    18岁的陈安浠初遇20岁的顾梓铭,她一心仰慕的少年并不知道她是谁。24岁的陈安浠嫁给26岁的顾梓铭,却并不是因为爱情。当两颗心慢慢靠近,现实却让人措手不及,母亲突然离开,真相让她无措,远走他乡。再次归来,他却誓不放手,布置好温柔的陷阱等她沦陷。她故作镇定“我爱过你,可那已经是过去”他步步紧逼“没关系,一辈子那么长,我们来日方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死可以生,生者可以死。每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都应该有一个结局,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 南神纪

    南神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茫茫寰宇,三千古界,种族林立,争斗不息……一个渺小的蓝色星球,一处不为人所知的荒地,一个少年从这里走出,向着众神之巅发出最嘹亮战歌!
  • 爱你是情难自禁

    爱你是情难自禁

    曾经的四年,温席追莫槿安成了一种习惯,威逼利诱、倾其所有只为得到他。而现在公司破产,亲人离世,负债累累的她再次遇到莫槿安,如今两人身份颠倒,温席被迫进入他的生活,日夜遭受嘲讽,冥冥之中又是谁先动了情。那些不安、偏执、强势、卑微、都只源于一点,情难自禁。到最后也不过是一句,“温小姐,我只是情难自禁。”
  • 我们的焕光世界

    我们的焕光世界

    主要讲了在初中这个大世界里,充满活力,焕发光彩的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励志回忆的不二佳选。
  • 诅咒面具

    诅咒面具

    无论你是平凡或者伟大,在生命中,总会遇到各种选择。有时,你会为了做正确的选择拍手庆幸;有时,却又为错误的选择后悔不已。不管怎样,这都是由你自己决定,喜悦或痛苦都由你来承担。但是当你遇到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你必须做出正确的的决定,因为它不但能改变你的命运,甚至会改变整个世界。
  • 夏小正

    夏小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彼岸:青春誓言

    彼岸:青春誓言

    她,是折断了翅膀的天使,是人间最柔情的恶魔。他,是生活在天堂的恶魔,有着天使的外表。她的漠然,执着。他的狂妄,不羁。仇恨迫使她掩埋内心的情感,天生的高傲使他几乎折断了两人手中的红线。最后的选择,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