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700000029

第29章 工业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评价

(一)城市化、工业化对口粮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1.人均口粮消费的变动趋势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呈明显减少的趋势。1983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是181公斤,此后一直在减少,2005年减少到96公斤,比1983年减少47%,平均每年下降2.04%。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口粮消费量变化要复杂得多,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年前迅速增加的阶段,如1983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口粮消费量还只有225公斤,到1984年增加到257公斤。第二阶段是1985年至1994年,虽然期间人均口粮的消费量在1991年和1992年一度出现过下降,但是总体上看基本稳定在260公斤左右。第三阶段是1995年之后,人均口粮消费量开始下降,从1995年的259公斤减少到2005年的209公斤,特别是2000年至2005年间,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减少加速,总体下降速度为19.36%,年均下降速度达到3.23%,远高于1995年-1999年间0.99%的下降速度。工业化进程必然带来城市化的发展,推动部分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镇,因此,城镇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之间的差距变动趋势对于全国人均口粮总消费具有重要影响。显示,1982年至2005年,城镇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差距的变化特征,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变化特征,因为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是一种单调下降的趋势。20多年间城乡人均口粮消费整体上经历了差距扩大、基本稳定和差距缩小的三个阶段。1994年之前属于差距扩大的阶段,城镇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差距从1982年的——13公斤,扩大到1994年的68公斤,最高的1993年曾经达到77公斤,扩大了4倍多。1994年-1999年属于差距基本稳定的阶段,由于城镇和农村的人均口粮消费量几乎以相同的速度缓慢减少,所以两者的差距基本稳定在75公斤左右。2000年-2005年属于差距缩小阶段,由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较快减少,减少速度开始超过城镇,两者的差距由前一阶段的84公斤下降到60公斤,平均每年缩小4公斤。

2.人均口粮消费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弹性

以下我们以城市化率作为衡量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指标,计算城镇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弹性。

首先,从城镇人均口粮消费来看,1999年以前,弹性绝对值逐渐上升,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加速下降。2000年以后,弹性值出现下降,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的下降速度开始变小。

1983年至2005年的简单平均弹性是-0.0381,说明全国城市化比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则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减少3.81个百分点。分时间段来看,1996年-1999年的弹性绝对值最大,为-0.0403,说明这一段时间城市化进程对城镇人均口粮的影响最大。1983年-1986年间为-0.0374,而2000年-2005年的弹性绝对值最小,为-0.0359.从整体上看,弹性值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0.035至-0.041之间。从趋势上看,1999年以前,弹性绝对值逐渐上升,说明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的下降在缓慢地加速。但是2000年以后,弹性值又出现下降,说明城镇人均口粮消费量的下降速度已经开始变小。总体而言,城市化对城镇人均口粮的影响很大。

其次,从农村人均口粮消费来看,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有减少的趋势,1983年-1986年和2000年-2005年变化较大,1987年-1995年间和1996年-1999年的变化较小。

1983年至2005年间的简单平均弹性是-0.0089,说明随着全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逐步减少。考虑到农村人均口粮消费量变化的非单调性特征,更有意义的结果要考察各时期弹性。分时期来看,在1983年-1986年和2000年-2005年两个时间段内,农村口粮消费对城市化的弹性值比较大,分别为——0.0109和——0.0089,表明在这两个时期,城市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村人均口粮的消费量减少较快。1987年-1995年间和1996年-1999年的弹性值相对较小,说明这两段时间农村人均主食用量的消费量变化较小。

3.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口粮消费总量的影响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人均口粮消费都在减少。但是,这并不能直接得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展,口粮消费总量也将减少的结论。因为,除了城镇与农村各自的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变化之外,影响口粮消费总量变化的因素还有:(1)城镇与农村之间人均用粮消费的绝对量差距的变化速度;(2)城市与农村人口比重的变化速度;(3)城镇与农村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前两个因素与城镇、农村各自的人均口粮消费的变动趋势一起,影响着全国人均的口粮消费量的变化。

就目前情况看,城镇人均口粮的数量要显著低于农村,这说明至少就口粮消费而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将使得主食用量消费总量朝着减少的方向变化。仅就这一点而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展无疑是有利于实现粮食安全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分时间段的弹性分析结果,农村人均主食消费的下降速度在加速,而城镇人均主食消费的下降速度在减缓,这表明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展,城镇与农村在人均口粮消费绝对量上的差距会逐步缩小。这样,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带来的口粮消费的减少数量在下降。因此,如果不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减少全国口粮消费需求。如果把人口增长因素考虑在内,全国口粮消费总量是否会减少,就要看全国人均口粮消费减少总量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口粮增长两者之间相互抵消的结果。只有当全国人均口粮消费量的减少超过人口增长带来的口粮消费增加时,全国的口粮消费总量才会减少。

国家统计局的计算结果显示,“九五”期间中国口粮消费总量以稳步攀升为主。虽然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有所下降,城镇人均口粮消费年均下降3.2%,农村人均口粮年均下降0.7%。但由于这期间人口增长较快,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9‰以上,快于人均口粮消费下降速度。“九五”期间全国口粮消费保持增长势态。“十五”期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口粮继续保持下降格局。2004年城乡居民口粮人均消费年均分别减少1.1%和1.8%。而“十五”期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7‰以下,由于农村居民口粮下降速度较快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十五”期间全国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2005年中国口粮的总需求量继续下降,只有27107万吨,比上年下降0.34%。

(二)城市化、工业化对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1.工业用粮与饲料用粮消费的变动趋势

“九五”时期以来,虽然中国城镇居民口粮处于粮稳中趋降的趋势,但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保持了快速增长,粮食消费总量保持刚性平稳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长率约0.8%-1%。

受养殖业发展和工业加工快速发展的需求拉动,中国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每年以超过2%速度增长。2005年饲料用粮达到15818万吨,比上年增长2.5%;工业用粮达到5335万吨,比上年增长2.28%。

2.工业用粮与饲料用粮消费对城市化、工业化的弹性

以城市化率作为衡量指标,计算得到的工业用粮与饲料用粮消费需求对城市化、工业化的弹性。

其次,从弹性值的时期变化来看,工业用粮消费需求对城市化的弹性值略有上升,1995年-1999年和2000年-2005年的弹性值分别为0.0230和0.0237;饲料用粮消费需求的弹性值有所下降,1995年-1999年和2000年-2005年的弹性值分别为0.0154和0.0150,说明城市化率的增加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工业用粮行业和饲料用粮行业的发展。

上述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肉、蛋、奶等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食品的消费比重扩大,而口粮的消费比例下降。因此,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的消费需求扩大,必然成为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粮食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3.粮食总消费需求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

粮食的总消费需求包括城镇口粮、农村口粮、工业用粮和饲料用粮,2005年中国粮食总消费48153万吨(不含种子用粮),其中,城镇居民口粮(折合成原粮)约6000万吨,农村居民口粮约21000万吨,饲料用粮15818万吨,工业用粮5335万吨。大约分别占粮食总需求的12%、43%、33%、11%,所占比例差别很大。因此,这四类粮食需求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弹性值要按照一定的权重相加,本文根据2005年的现有比重以及发展趋势将比重确定为0.1、0.4、0.35、0.15,则可以得到粮食总消费需求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综合影响。

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粮食总需求仍将呈现上升趋势,但增幅会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非农业用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类推荐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6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继续完善,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的重点是加快国内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税制并轨的进程,使内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平等竞争。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将为实现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更有效的体制保证。
  •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经济学大全集

    全书共分为七篇,从日常生括、生产经营、生存竞争、投资理财、国计民生、宏观政策、对外交往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地讲述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快乐和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轻轻松松地获得经济学的知识,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观察、剖析种种生活现象,指导自己的行为,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从而更快地走向成功。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幸福达人系列)

    《早懂经济学,早过好日子》:让你很容易地搞懂经济学,搞懂政府在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有的人看财经新闻会闻出“钱”的味道,有的人却像是看天书……
  • 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新农村理财实用手册

    一本卓然出众的理财图书。它通过五堂课向农民朋友讲述了理财的要点,成为第一本引领中国8亿农村居民走向小康的理财圣典。这本书揭示了农民朋友如何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热门推荐
  • 亿万婚约轩少独宠爱妻

    亿万婚约轩少独宠爱妻

    他是霸气少主,她是神秘密“刹”大小姐,片段一,老婆老婆,对外宣布告诉大家你是我老婆,好不好嘛!丹儿淡淡的笑了笑,一点也不好,轩少瞬间脸黑了一把。片段二,老婆,咱们去旅游吧!让臭小子,自己在家呆着吧,丹儿看都不看他一眼站了起来
  • 迟延贺语,延续逝晚

    迟延贺语,延续逝晚

    迟迟的你,为什么在我离开前抱住我。迟迟的我,为什么在你犹豫时爱上你。迟妍芮,对你来说,你觉得我是你什么人呢?贺珉瑜,对你来说,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好说话。过早的相遇却迎来过迟的爱情,我与你的缘分只到我步入婚姻的殿堂,你来的借口只剩下祝福我的贺语,幸好与我走完一生的人是我的老朋友。你与我的纠结也因我的结束而终结。初恋,青梅竹马,同桌,闺蜜,情人,社会老大,谢谢你们对我的成长。明天的我们随岁月慢慢蜕变越来越胆小,才发现青春的我们单纯勇敢。别再因为纠结而逝世已晚。
  • 非凡世界:黑夜女王

    非凡世界:黑夜女王

    姐姐与妹妹相依为命,姐姐是超凡特工,妹妹是神秘的无业游民。姐姐被自己的妹妹“害”死。意外重生非凡世界,生活更好,唯我独尊。偶遇妹妹,发现妹妹身后的秘密。妹妹来到“非凡”是福是祸,还是另一个......
  • 和韩郎中扬子津玩雪

    和韩郎中扬子津玩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殿下夺爱:宝贝我爱你

    殿下夺爱:宝贝我爱你

    QQ:1207464080申请番外&简介,thankyou。
  • 我的妹妹不可爱

    我的妹妹不可爱

    本为魔界之主,转世之后竟然成了一个妹控,但是这个妹妹貌似不怎么可爱诶!
  • 农门寡妇:扑倒将军大人

    农门寡妇:扑倒将军大人

    身为中医世家第一传人的苏绝穿越了,莫明成了杏花村的小寡妇,还被浸了猪笼。这小叔子时时惦记着她那一亩三分地不说,这小姑子还整天嘴闲的对她疯传是非,这还让不让人活啊?所以,某人要崛起。卷起袖子就开干,打小叔,斗妯娌,踹流氓……等等,啥,流氓是当朝大将军?赖在榻上还不走了,两个字“滚蛋”!别以为大将军的身份就了不起,姐还没说姐是村里第一富婆呢。
  • 王宫变

    王宫变

    大道从来一祖风。大道不行,礼义何用?九州万国以武入道、修成神通。天庭各方借鉴,以启诸神之灵;血火染墨剑,人杀狼也杀!兵法有云:“狭路相逢,勇者胜”,然后呢?“勇者相逢,智者胜!”你若神通广大,可以凭借一己之力颠覆一个皇朝,甚至自己做幽王,建国立业,开疆拓土!
  • 热血高校

    热血高校

    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忧伤,生活让我跪着走,我却偏要站着行。我从不欺人,奈何人总欺我,既然如此,我便热血轻狂,让所有欺负我的人,都被我踩在脚下。
  • 有神在人间

    有神在人间

    你说:这世界有神吗?有,那么为何还是有这麽多的人在受苦,求神无助呐。如果没有神,那么我便来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