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成大事的人都应当明白,独立生活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选择独立生活,对于培养良好的品质,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如果你足够聪明,你就要学着独立去生活,自主地去做些事情,一个成大事者是不会在生活中依赖他人的。
一位美籍华人谈起他在美国的一段经历。
为了16岁的儿子能够成才,我狠下心来,送儿子到一所远离住家却十分有名的学校去念书。那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每天都需要转三站公共汽车,换两次地铁,穿越纽约最豪华和最肮脏的两个街区,历时三个多小时。而纽约的地下铁又乱又不安全,每天都有抢劫、强奸甚至杀人的事件发生。
为什么这位朋友让自己的儿子放着附近的高中不读,而冒那么大的风险,整天奔波于那危险的路段呢?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儿子以后能考上美国最好的大学,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他思想中的独立生存的观念。在美国,16 岁的孩子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和精神的。这位美籍华人始终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经过这一关,都要穿越这样的危险地带,否则就难以在这错综复杂、险象环生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告诉儿子说:人生的道路是更危险的,因为人生只有去、没有回,是只能走一次的路线,而每一步跨出去都是自己不曾熟悉的道路,若一步稍有不慎,你的整个人生都将遭到打击或挫折。所以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语重心长地写道:“年轻人,你渐渐会发现,当你个人独行的时候,会变得格外聪明,当你离开父母的时候,你才会知道父亲是对的。”
年轻人应该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并且用这种习惯去面对世界。
独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显得不可或缺。生活的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因为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
鲁迅小时候,由于家道的败落和父亲的病情,还是孩子的鲁迅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不仅要学习,还要每天往返于药店与当铺之间,为生活而奔波。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忘自强不息地奋斗。一次,由于上学迟到,老师对他加以批评,鲁迅从此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上了一个“早”字,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提醒,更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体现:自立、自强。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充满了智慧,又都有一副适应自己人生经验的“如意算盘”。然而,谁也无法在课堂上、书本中和家庭里教会青年们如何自如地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利害关系,如何克服自身的惰性和弱点,以一个成熟者的目光来审视世界上的一切。只有独立地去面对、去体验,才会获得这些知识。正如一位先哲所说:若想让小鸟学会飞,就让它飞吧。
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验,被一位朋友领着穿过几条不曾到过的小巷,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第二次自己来时,竟然无法辨认上次走过的路线;反而当初第一次去的时候如果能按图索骥,走一路问一路,再来时我们就能十分肯定地找到要找的目标——这就是独立的境界。
独立的习惯是成大事者应该必备的条件之一。一个独立的人,他会坚守信仰,保持自我。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涂上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透人生
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这种习惯会在成功的路上助你一臂之力。青年人学会独立生活,拥有了独立的品格,就拥有了成功者必备的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