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养成好习惯较难,而陷入坏习惯很容易。但也并非一定如此,主要还是看一个人的毅力。事实上,习惯就是习惯,并没有合理的推论来说明养成好习惯比养成坏习惯要难。
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阶梯。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
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
人们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成功源于良好的习惯。
2001年7月份,南方一家颇有名气的青年刊物,隆重地推出一篇调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安子》,使人们再次聚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民工潮中出现的成功人物。
那年,17 岁的乡下姑娘安丽娇(安子)初中没毕业,怀揣着希望和茫然,独自一人从广东梅县扶大乡闯到深圳。像成千上万打工妹一样,安子在一家港资电子厂成了流水线上的插件工。插件工枯燥苦累。一天工作12个小时,没干多少天,手指上便是一团团黑色淤血,十指连心地痛。但在繁重打工之余,安子还是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的每一天:从自学初中课程,一直到深圳大学中文系大专课程,打工七年间,安子坚持自学了六年半。七年打工收入,几乎全交了学费。
1991 年,安子在打工之余,将打工日记加工创作成《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在报纸连载,“反响始料不及,读者的信件雪片般飞来。曾经一个星期内,收到两百多封信。”随后,《都市寻梦》等文学作品相继面世。深圳广播电台力邀安子主持“安子的天空”。数以万计在都市寻梦的进城务工青年,渴求在这片天空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八年不到的时间,一个普通打工妹完成“蛾变蝶”的全部过程。今天的安子,是四家公司的总经理,其中“新家政服务公司”,是深圳规模最大、最规范的十家同类企业之一。
面对众多的评论,安子坚持认为,她的成功是靠努力向上的习惯一点一滴积累而成!她说:“时代给了我机会,而能抓住机会,是因为我付出了太多泪水和汗水。”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在谈到习惯时,他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无独有偶,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沃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到:“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盖茨表示赞同,他说:“我认为沃沦关于习惯的话完全正确。”
此时,两位殊路同归的好朋友道出了自己成功的诀窍,即好的习惯是取得成功的阶梯。
参透人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的确,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因此,注重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生迈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