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sessive compulsiveDisorder(OCD)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而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口中约占0.05%。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
《双城记》中有位莫奈特医生,他身为高级知识分子,被投入巴士底狱后精神崩溃,漫长的囚徒生涯,使他成为一个每天埋头工作的鞋匠。而即使是恢复自由,回到正常生活中,很久之后,遇到刺激他仍会旧病复发,机械地重复着那些做鞋的动作。
在那些单调重复的动作中,他感到安全,他并不想这样做,但他身不由己。
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万人迷小贝,一样有着强迫症的困扰,他每天一定要把冰箱里的饮料摆整齐,按照品牌和食用顺序分好类,如果其中有多出来的,他宁可扔掉,也不愿意容忍那种“不整齐”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对这样的事很熟悉,离开家之后,我们会忽然问自己:门锁好了没有?煤气关掉没有?然后陷入是回家检查还是继续往前走的纠结之中。
如果说这算是正常的安全意识,那么,有人是明知道自己已经锁好了门,关好了煤气,却还是不能停止地反复地想:我还是回去看看吧,万一有事怎么办。如此,重复几次,才忧心忡忡的离开家,走在上班的路上。这样的表现,就有强迫观念的特征。
奇怪的强迫观念随处可见,比如,有人一定要把灯的开关按上三下才停止,他觉得第一下是开灯,第二下是检查灯开关坏没坏,第三下是确认了开关正常之后的开灯。
再比如,有人把自己的书按照偶数排列,空一本或者多一本都要调整,如果有人破坏了这个序列,他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一定要尽量恢复原状才行。
再比如,有人在走方砖地的时候,一定不踩到接缝处;遇到转门,一定要等它转了一圈才走;购物时算着数目,凑够一个整数,或者接近整数,才去收银台,为此甚至宁愿多买几件明知无用的东西。
都市白领中的强迫症患者不在少数,但能意识到自己有强迫症的很少。随着心理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开始明白这是心理疾病,继而引发恐慌,和对自己的质疑:
“我怎么会得这种病?我怎么会是个心理病人?”
他们会下意识地隐藏这一点,生怕被人发现,而竭力纠正的结果是适其反,让强迫症状更加严重,于是更加恐慌,悲观。
强迫症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强迫症是可以治愈的吗?
强迫症是把我们引向成功还是毁灭?
这样的疑问一直都存在。其实,现实中强迫症经常被误当成一种美德,比如能严格遵守规范,约束自己,比如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的强迫行为是个性的表现和自我象征。
但是,凡事有利弊两面,强迫症发展严重的话可能会成为妄想狂或者精神分裂症。
很多事业成功者是强迫症病人,他们对于成功的狂热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甚至有这样的励志书“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这样的话有一定的道理,风生水起的IT行业中,有很多患有强迫症的狂人,他们不放过产品的每个细节,力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创新突破,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这是件好事。这样的精神也为世界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产品,让用户们有更好的使用感受,同样,给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
只是,风光背后,有无数颗焦虑的心在躁动,强迫症是火箭的推动燃料,一方面有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燃烧产生的高温和压力让患者不堪重负。
这是一种男多于女的心理疾病,男性承担的社会责任,使得他们会加强对自我的要求,而这些自我要求,在不断强化中会失去控制。
与拖延症患者不同,强迫症患者有强大的行动力,他们的问题是:一列火车上了高速行驶的轨道后,再也无法停车,连减速也不能,既不知前方是什么,又找不到调整速度的手柄,只有越来越快,不断前行。那么坐在车上的旅客的心情可想而知。
我的希望是想确定因为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了一些。(林肯)
这应该是一句让强迫症患者觉醒的话:你让这世界变好了一些,而不是这世界让你变糟了一些,不,你并不糟糕,请牢记这一点。
故事7别弄脏我
比莉在朋友中有白雪公主的美称,这源于她非同寻常地热爱干净,每天出门前洗手,到公司洗手,便后洗手,便前也要洗手,因为便前手会碰到内衣。饭前饭后都要洗手,另外,如果今天跟一些合作伙伴见面,她还是要洗手,握手的感觉让她尤其不爽。
“每天大概洗手十次吧,可能还要多一点,早晚洗澡各一次,我的内衣每天都换,床单也是……没办法呀,我没办法,如果不洗不换的话我会觉得自己脏死了。”
她的衣橱里有大量干净的内衣和袜子备用,生怕万一自己没空出去买的话,会不得不穿上脏衣服,这种的事想都不能想。
如果看到地面肮脏,无法迈过去,比莉会不惜花费时间,找张报纸盖住,再大步走过去。
比莉小时候被妈妈教导着要做一个小淑女,她头发总是梳得整齐,穿着崭新的衣服,别的孩子在沙坑里打闹玩耍,她从来不参与,而且害怕跟这样的孩子玩。“别弄脏我呀!”她一次次把小朋友的小黑手推开。
大人对这个小公主似的女孩子充满了喜爱,老师也时常拿她做榜样,认为这才是一个标准的,美好的女孩子。爱干净、有条理、斯文、礼貌。这些外界的肯定让她变本加厉地自我约束,让自己更加干净和美好,这是她重要的人生目的之一。
而她越是干净,就越是对照出别人的“不干净”,如何跟这些“不干净”的人和外界环境相处,成了困扰她一生的难题。
长大以后,比莉进入客服类行业,职业同样要求她每天打扮整洁端正,笑脸迎人,这正是她最擅长的,于是很快就得到提升。
但是,从小到大,很多焦虑存在她的心里,无法释放,她需要表达,而表达的方式就是她从小最擅长的:清洁自己,远离肮脏。比莉是你所见过的最爱干净的人,对卫生的追求到达了变态的地步。
“不洗的话总觉得手上痒,好多细菌,洗了就好了,安全了。”比莉随身携带着洗手液,平均每周用掉一小瓶。有次出差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她跑到附近超市买了个大瓶的洗手液放进行李。
“这样做你想我会好受吗?我也不想啊,可是你想想看,不洗怎么能行,病从口入,现在的环境这么脏乱,如果不洗肯定会得病,皮肤病啦,传染病啦,会死人的。”比莉后来发展到给自己身边每件物品消毒,包括她的洗手液瓶子在内。
美剧《老友记》中的莫妮卡也有类似的表现,她用一个小吸尘器,去清洁每天使用的大吸尘器,还抱怨没有更小的吸尘器,可以清洁这个小吸尘器。
比莉的洁癖蔓延到电脑上,每天杀毒很多次,生怕自己的电脑中有一点点“不干净”的东西。在交谈中如果有人无意说句脏话,比莉会马上变脸。
对她来说,做爱是场灾难,丈夫总是大汗淋漓,她要忍受,担心着自己的健康和卫生。一结束后,马上收拾所有的床单,换上新的,催促丈夫洗澡,一切都要清洁过了,她才能上床,安然地睡去。
比莉的常见借口
“女孩子当然是要干净、漂亮、斯文才对头,我这么做可能有点过分,但肯定不是错的。”——她对叫她洗手狂的同事这么说。
“想想吧,多少细菌,病毒,恶心死了。”——她对要求别换床单的老公这么说。
“你是怎么搞的,自己弄这么脏就算了,干吗害别人?!”——某次被扫垃圾的清洁工撞到,她情绪失控,大声吵闹起来。
故事8卓越无止境
远志是一位外贸公司的负责人,他大学毕业后就到了这家公司,从业务员一路做到合伙人,只用了五年时间。
引起老板注意的,是远志的工作习惯,别人的工作台都是杂乱无章,只有他的井井有条,每张单据都归类放好,不同类的文件用不同颜色的夹子区分。他总能最快时间找到老板想要的资料、电话,因为他早已抢先做好准备,把需要的信息归类到自己的文件收藏中。
“我在读书时就是这样,凡事会做三遍,一遍浏览、准备,一遍去做,一遍检查,每张卷子,每本书,我都是这样做,这样读的。”
这个习惯带给他良好的学业成绩,同样,在事业上也让他崭露头角。老板给了他一批新客户,他的勤奋、认真、严谨,很快博得了客户们的信任。“哪怕是最小的单子也要全力去做,我用的精力是一样的。”远志的工资一加再加,老板不在,公司就由他做主。
远志也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他很快为公司拓展了很多新业务,利润得到很大提升,而他周密的文档制作和保存的方法,也成为每个员工入职后的必修课,公司日益进入管理的正规化。
晋升为合伙人之后,远志比此前更加忙碌,因为他的主要工作转移到管理和流程的控制,他也因此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
“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些职员就是不肯按照我的方式去做,说了很多次,只是敷衍一下。我每天都检查他们的工作,结果就被背后骂,传一些谣言。”这些问题让远志感到很大的压力,他尝试了不少办法,但是人际关系并未有彻底改善。
“怎么可能会相处不好,我一向都是个别人眼中很优秀的人,同学主动亲近我,客户愿意和我合作,老板提拔我,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行?嫉妒的力量真可怕。”
但是,他无法开除所有的下属。与此同时,远志的业务到了瓶颈期,经济衰退让外贸公司大批倒闭,不但不能拓展新的客户,老客户也纷纷流失。这也是远志行为异常的开始。
他不断地重复打电话,叙述重复的内容,生怕对方忘记。每天工作到深夜,一遍遍地核对自己做过的单子,上面的数据看到可以背熟才肯勉强放下。走到停车场会忽然又转头回电梯,回去看办公室的门是否锁好,明明知道自己已经锁过了,还是无法控制自己这么做。
“千万不能出错,宁可麻烦一点,现在环境这么坏,万一做错了事情那就更糟糕了。”他不断地提醒自己。
远志失眠,掉头发,有了神经衰弱的迹象,他想辞职不干了,又舍不得这么多年来努力的成绩,不辞职,这样的折磨每天都在加强。他的理想本来是从小做大,做成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但是显然,朝不保夕的工作已经让他陷入泥潭。
远志的常见借口
“要成非常之人,就要做非常之事,多付出一些,就会有收获。”——他这么解释自己的成功。
“多做,反复做,熟能生巧,反复去说服一个人,他就会被你打动。”——他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
“我也知道浪费了很多时间在没意义的事情上,也努力不去那么做,但是不行。”——他对深重的烦恼总是发出叹息,束手无策。
强迫症的源头和症状
首先,人都是有强迫倾向的,在我们适应外部世界时,总是会有一些内心的声音提醒自己: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这是在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只是强迫症患者强化了对于某些事情的要求,他们不断地要求着自己,不断地重复和提升这些要求,却被因此带来的反作用力压倒。
形成此类心理习惯后,生理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头痛、紧张、内分泌失调等等问题会相继出现,给患者一个“越来越糟糕”的感觉。
强迫症患者在意识到自己有了心理疾病后,总是强迫自己“不要强迫”,这个念头重复上无数次之后,形成了新的强迫压力。
“一定要这么做”“一定不要这么做”,强迫症患者每天都在脑海中拉锯,身不由己。
“要完美”“不能出错”“错一点都不行”,强迫症患者经常因为这样的过高要求而放弃对事情的努力。
这就是强迫症患者的惯性思维,要做成一件事,就总在严格地要求,闹钟一样地定时提醒,绝不放过某个无关紧要的小细节。
成语“杞人忧天”的故事,里面的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并认真地为此忧心忡忡,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强迫症患者,他用一个念头占据自己的整个思维,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也不能转移注意力,一心一意地担忧着天塌下来怎么办的问题。
也许在故事中,这只是一个比方,但现实中的强迫症患者会很真切地这么做。比如有人从不肯站到窗前欣赏美景,因为他害怕自己掉下去,看到巨大的吊灯他也很焦虑,尽量不站在灯下面。再比如有人着迷于秩序和序列,如果有一本书没有摆好,他也会坐立不安,非要摆好了才能放心。
有些强迫症患者是从童年时期养成了强迫的观念和做法,也有些强迫症患者是自觉地形成了强迫性的逻辑,成因很多。
分析一下自己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专注于某件事情,会对强迫患者有好处。内心的焦虑需要释放,长期强迫是件很痛苦的事情,要养成与自己交流,释放压力的习惯。
强迫症包括有:
1.强迫观念
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又摆脱不了。比如反复回忆自己做过的事,反复质疑自己,比如从小事联想到某件利害相关的大事,等等。
强迫症患者的特征之一是想的比别人多,对于某些小事的偏执追求,他们会给出合乎情理的解释,以此为由继续自己的强迫行为。比如某强迫症患者会不停地考虑自己的安全问题,新房建筑是否结实,装修是否有毒气散发,这些问题本来很正常,但是在搬家进去已经三年之后,他还在琢磨这些事情,整天担忧。
再比如一位强迫症妈妈,她无法让孩子离开自己的眼前,因为她觉得外面世界充满危险,如果孩子离开她的视线,就可能会遭遇到可怕的事故,被人伤害等等。她不断地强调“我要保护孩子”“只有我能保护孩子”“孩子在我身边才是安全的”。
2.强迫动作
出门后总要返回看看煤气关掉没有,睡觉前要确认所有的门已经上锁。旅行前要把行李打开整理好几遍,害怕忘带东西。洁癖,要清洁和收拾一切自己能控制的东西。
如果说这些强迫动作勉强还算是对生活有利,那么有些强迫动作就显得不可理喻了。比如走路必须每两块地砖迈一步,不然就只好绕到没有地砖的一面走。再比如看到树和栏杆,就一定要数清楚,或者每隔两个一数,或者伸手触摸每棵经过的树,如果漏掉了,就要补上,再继续。
强迫动作是强迫观念的延伸,强迫症患者经常有些不为人知的想法,比如有患者对数字非常敏感,他认为只有“三”是最吉利的,所以他会三个三个地数东西,看书每三行为一段,吃饭他在默默地数着,希望是“三”的倍数,或者以“三”结尾。
3.强迫情绪
害怕自己失控,如害怕自己会发疯,会做出违反法律或社会规范或者影响自己形象的事。强迫症患者非常担心自己已经疯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实在不合常理,也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和痛苦。但他们却沉溺于此,不能自拔。
强迫症患者是很理性的,苦恼的是某部分的理性不受到自己控制。他们最敏感的就是“发疯”问题,却同时反复地问自己:我是不是疯了?没救了,要被关起来了?
再比如说,有位强迫症患者小时候很受宠爱,却在某天因母亲心情不好而被狠狠训斥,让他哭了一天,而且母亲要求大家都不去安慰。这个不愉快的回忆反复在他脑海中出现,虽然之后生活又恢复了正常,但是他再也不能感觉到安全,非常容易受惊吓,经常无缘无故就很愤怒,有暴力倾向。他在成长过程中一遇到挫折,就不自觉地想到那天的情形,他的惊恐、无助、愤恨、委屈。
4.强迫恐惧
因为害怕某些诱因会让自己产生强迫情绪,所以尽力回避,让这些诱因成为恐惧的源头。
有关煤气强迫的患者,看到煤气就会发抖,因为他知道自己会走去,直接关掉煤气,不管是什么场合。有数栏杆强迫的患者,很厌恶看到栏杆,更厌恶自己数栏杆时,别人奇怪的目光,他因此又羞愧又沮丧,却不得不数着栏杆走下去。
还有人是会放大事情的风险,比如一个患者只是小感冒,但是他马上收集所有关于感冒的资料,专门看那些感冒引起并发症,感冒其实是一些重病的征兆,他觉得自己很可能是患了癌症,甚至等感冒好了之后他还是不放心,每天担忧沮丧。
跟“社恐”一样,我们害怕着“害怕”本身,在预先知道可能会让我们害怕的事情时,我们又开始害怕关于他们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无法控制的。
强迫者=成功者吗?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以超乎常人的努力,走上了成功之路,这样的事例很多,不必一一列举。这是否会造成一种错觉:强迫,就是逼自己努力。强迫,就是给自己更多压力。这样的人,就更有可能成功?甚至有人说:强迫症让我考上了好大学。
这样想的人,很显然并不了解强迫症,坚定的毅力,不变的决心,勤劳的学习和工作,是非常美好的品质而并非病症。
强迫症之所以要被称为“症”,就是因为它已经令很多患者痛苦不堪,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打个比方说: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每天跑四十圈,他高度自律,完成自己的任务,这不是强迫症,完成了任务他会很愉快,很有成就感。但有一个人每次跑圈都一定要按照圈上划的白线跑,不踩线他就觉得自己会死掉,每次他都跑得筋疲力尽,一边跑一痛斥自己的荒唐,但是双脚还是一定要落在白线上。跑完之后,他极度地失落,羞愧。这就是强迫症。
会给予自我压力,能够高度自我约束,这不是强迫症,在追求成功,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需要有强大毅力作为支撑。而强迫患者精神压力过大,已经超过了自己所能承受和控制的范围,令患者深深受害,不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反而会经常因为强迫症而在生活中遭遇失败。
“强迫症是成功者特征”,当这个想法也成为强迫观念时,强迫症患者就会被夹在这个观念和现实之间,无法改变自己,也不敢提醒自己: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所以,强迫症不是成功者的特征,而且会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人们成功的脚步。
强迫症患者自我改善的5个要素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好与不好,不要厌恶和责备自己,不要因为强迫行为而痛恨自己,这是强迫患者首先要明白的事。
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些强迫的倾向,这不是一种多么罕见的怪病,很多人受困于强迫行为,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跟你一样的人,世界上有上百万甚至千万。
要接受自己,接受现实,之后才是慢慢的改善。
想象一下,你的强迫症是个哭闹不休的孩子,你越是打骂、斥责,他越是变本加厉,如果你温柔地对待他,愿意理解、倾听他,情况就会有不同。
所以,不要着急一下改掉自己的强迫症,要先学着跟病症和平共处。
1.学会放松,过于紧张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尽量松弛地看待自己容易产生强迫的领域。运动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法,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让整个身体活跃起来,大脑也会多分泌“愉快素”,一次大汗淋漓的跑步结束后,你或许更能发现这世界的美好。
2.接受不完美,一双鞋如果没摆好,就让它去,不要抓狂,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让自己更随意一些,不要为了爱人没洗手就吃了东西而大发脾气。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细节方面的宽容度,比如专门去洗个泥浆浴,比如在根本不可能收拾房间的环境里呆几天,要知道,不够干净,有些凌乱,并不会毁掉你的人生。
3.失败只是一次经历,不要害怕失败,与其不停地去想我要是失败了怎么办,不如告诉自己,失败又怎样,并不代表你的人生就是失败的。挫折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尽管人们心中充满对成功的向往,但是仍然成功的人是极少数。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之后,才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4.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如果一件事你可以嘲笑它,就再不会为它所困。强迫症患者尤其需要多看些笑话来松弛自己的神经,让我们感受到这世界的意外和有趣,不是一切尽在你的控制中那才是好事,多些欢笑,保持愉快的心情,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
想想看,平淡而幸福的人生也很美好,不要给自己过高的要求,再纠结于那要求的无法实现。我们要享受当下,到生活中发现点滴的快乐。
5.多跟别人交流自己的病状,不要把强迫症当成阴暗的秘密一个人默默承担。经常有人把强迫症放在心里,不断折磨自己,因为他以为患有心理疾病是件难以见人的事情,如果承认了,仿佛自己就比别人低下。强迫症患者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们封闭了对外交流的通道,那么心中的秘密会膨胀、发霉,积蓄的内心能量得不到释放,精神世界就成了高压锅,谁也经受不起这样的煎熬。
去跟别人说说话吧,不要害怕别人会因此看不起你,说出来的本身是最重要,你也可以找个陌生人去说,好好地把自己的感受倾诉出去。
这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必须做的,那就是找到幸福。强迫症患者尤其要记住这一点,你的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成功。事实上,等你感到幸福、满足,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事情也就做成了,即使做不成,那么你也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这一件事可做,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