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镜子来看你的脸,你用艺术作品来看你的灵魂。
——萧伯纳
有一位名叫杰克的人最近搬进了新买的一套房子里,这套房子通透、敞亮,装修也是别具一格,他非常满意,但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书房的面积有点小,以至于他在里面工作时,经常有种压抑的感觉。
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书房的几面墙壁上都装上镜子,由于镜子的反光作用,他觉得书房顿时变得敞亮了,比以前大了很多。然而,好景不长,他又觉得书房似乎在一天天变小,他百思不得其解。再后来,每当他埋头工作时,偶尔一抬头,通过镜子首先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影子,扭一下头,四周都是自己,这令他莫明地感到一丝心惊胆寒。
有一天,他巧遇一位聪慧又博学的老人布鲁尔,便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心中的疑惑告诉老人。
老人听完后,笑了笑说:“你书房四周的墙壁上都是镜子,所以,你每天一抬头,眼睛里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再也察觉不到别的事物,当然感觉小了。如果你能每天尽量少顾盼自己,多花点心思看看周围的景物,书房也就会相应变大的。你为什么不把镜子换掉呢?”
杰克听了老人的一番话后,似乎恍然大悟。他回家后,找来装修工人,将墙壁上的镜子全部拿掉,又将两面临街的墙打穿,装上透明的玻璃。他坐在书房里,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街上的一草一木、行人以及大路上川流不息的车子。世界仿佛顷刻间被穿透了,空间一下子宽敞起来。杰克心情愉悦地享受了一段时间。
可是,没过多久,他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外面的喧闹气氛经常“勾引”他的注意力,书房固然比原来大了,但他却再也无法静下心来写作或是看书。
无奈,他又去找智慧大师布鲁尔倾诉自己的新烦恼:“刚开始装上玻璃时,我感觉自己的视野一下子变得非常开阔,可是现在,我发现它带来了太多外界的东西,这些东西经常打扰我。您说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好呢?”
布鲁尔摇摇头,苦笑道:“那你为什么不在心里安上一面反光的镜子呢?”
杰克迷惑不解地盯着布鲁尔。
布鲁尔继续说道:“在书房四周安上镜子,阻挡了你的视线,你面对的只有自己,从而使你的天地变得相对狭小。而当你在书房里装上了透明的玻璃窗,和外界融为了一体,你又失去了清静。你自己不能固守本心,那为何不在自己的内心直接安一面镜子呢?
“当一个人面对外面的繁华世界时,需要一扇窗户,而真正地面对自己时,需要的是一面镜子。如果能做到这点,你不仅能欣赏到外面世界的博大无比,同时还能时刻进行自我反省。”
“实际上,”布鲁尔接着说,“房间中到底需要安玻璃还是安镜子,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目前的心境。你的心宽阔了,书房自然也就宽敞了;你的心明亮了,书房自然也就明亮了。”
心灵直通车:生活中,有很多人像杰克一样,不时地为书房烦恼。如果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私事上,你就会看不清世界的广阔,又可能在花花世界中毫无目的地随波逐流,最终丢失自我。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为自己准备一扇通向外面的窗户和一面反光的镜子呢?透过窗户,我们可以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反观镜子,就可以审视自身,这样岂不是可以顾全大局、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