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把母亲系牢于生活的锚。
——索福克勒斯
艾列克在大学期间主修音乐,同学鲍勃每每谈到他对音乐全然投入的态度、每天花那么多时间练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都敬佩得五体投地。毕业后,艾列克在大家的预料之中,顺利地申请到了全额奖学金而继续留校深造。
后来,鲍勃参加完一个同学聚会后,顺道去拜访他。一番寒暄之后,艾列克告诉鲍勃,他现在每天仍然坚持练习八到十个小时的琴。鲍勃听后,并不感到意外,他坚信以艾列克的执著,成为钢琴家指日可待。
一年后,鲍勃再次见到艾列克,出乎意料的是,艾列克整个人都变了。
他费尽周折申请到的全额奖学金,只读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就中途辍学了。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这所音乐学院里,他需要经常在形形色色的听众面前演奏,并受到各种各样的评论。在众多的评论中,态度观点不同——有的极为中肯,有的却恶意攻击,有点甚至是恶语辱骂,他简直崩溃了,因此也一蹶不振。
当鲍勃再次看到艾列克时,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碰他那心爱的钢琴了!他精神恍惚,深陷沮丧中,这种状况令他的父母也整日忧心忡忡。
不管鲍勃从哪个角度进行劝说,都无法让艾列克释怀。那些无谓的批评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刺中他的要害。他在心理上没有办法释怀,无法对恶评进行设防,因而彻底丧失了原来那种追求梦想的锲而不舍的勇气。
于是,艾列克决定改行,去做一名老师,这就需要上大学取得一个教育学位。无论昔日的朋友和现在的家人怎么劝,他都没有打起精神来,最后甚至连教音乐都不愿意。
鲍勃为自己曾经崇拜的同学感到万分遗憾:一个那么有天分的人,却因为一些流言蜚语和无关痛痒的批评而阻碍了追求梦想的脚步,丧失了变得更加完美的机会。
心灵直通车:对于批评,我们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有利于改进工作的建设性讨论,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才能日益提高,有所长进。因此,如果能以鼓励的方式指出你的错误的人,是你人生的最好顾问。但是,在很多时候,坚持自己的决定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轻易且盲目地听从别人的一味评判,你很可能会感到自己是那样的无所适从,或是丧失信心,最终导致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