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7000000010

第10章 贡品哈密瓜-张仁幹(2)

额贝都拉本来就是十分忠于清王朝的,现在康熙皇帝亲赐瓜名,还同意将哈密瓜列为贡品,哈密人可以岁岁贡瓜,他真是受宠若惊了,诚惶诚恐地返回哈密后,立即着手筹备新年的贡品。额贝都拉不仅在回城北门、小南湖划定了专门的贡瓜地,而且在四堡、五堡也开辟了贡瓜地。在瓜农的挑选、品种的选择、施肥、浇水等方面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努力保证贡瓜的品质。额贝都拉及其九代回王的这些做法,历史上都是有记载的。如清道光年间《哈密志》就明确记载了贡瓜地的水源:“……名苏巴什湖,设立激水坝,分左右流:一支南流营中,官水磨三处资其水力,又南流过哈密城西,归入南湖;一支西流上墁坡,转流孔雀园,又引入回城,南出亦归南湖;又东分一支灌溉贡瓜地……”宣统年间《哈密直隶厅乡土志》也有明确记载:“常年配充贡物”,“四堡、五堡瓜味更佳,旁处瓜干无肉,此处肉厚,编成大饼,可以货售他境。”乾隆年间《重修肃州新志》也明确记载了哈密栽培的哈密瓜“往年进贡”。

哈密回王的贡瓜是哈密培育的哈密瓜,不仅在志书上记得清清楚楚,就连皇帝的谕旨也记得明明白白。例如在乾隆四十六年间,甘肃发生冒账案,在十月丁酉谕旨就这样说道:“至于哈密本处,既有贡瓜,足够赏用,所有甘肃呈进金塔寺之瓜,一著一并停止呈进。”

我们说哈密回王的贡瓜就是哈密培育的哈密瓜,不仅历史上有清楚的记载,当年为回王栽培贡瓜的瓜农后裔们也能证明。例如南湖乡包尕孜村的农民艾买提·排祖拉、依不拉音·苏吾尔两家的祖辈,就是专门为哈密回王栽培贡瓜的种植能手,现在这两家仍是远近闻名的种瓜能手。近年我们在哈密瓜种植考察中,发现花园乡尼牙孜·哈斯木老人的祖辈,也是哈密回王贡瓜地的瓜农,他的爷爷就是第九代回王沙木胡索特贡瓜地的瓜农。

在整个清朝期间,以各种身份进疆的文人很多,所以关于哈密回王贡瓜的记述也就相当多。我在这里只撷取其中两例,以资证明。其一,天津人温支英,于宣统三年曾来新疆,后在其《昆仑旅行日记》中写道:“哈密地多膏腴,民勤耕作,故农产品甚富……每岁入贡一次,例于元旦日进贡……瓜到北京,入宫花费很大,每三年则大贡一次。”其二,乾隆三十三年,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的纪晓岚,因泄露机密罪,戍乌鲁木齐,利用边疆官员对其尊崇的机会,对当时新疆的民风民俗、地情特产进行了广泛的考察,后来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西域之果,葡萄莫盛于吐鲁番,瓜莫盛于哈密!”他还掷地有声地说:“瓜则充贡品者真出哈密!”这一个“真”字,更是了得!

贡瓜加格达

贡瓜加格达是哈密瓜农经过千百年培育的特殊的甜瓜品种,俗称“麻皮大冬瓜”,主要分布在哈密市的南湖乡和大泉湾乡。贡瓜在民国期间栽培面积占哈密甜瓜总面积的50%~60%,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是哈密的主要商品瓜。所以说它特殊,一是果形稳定,加格达平均腔长23cm,宽9cm×8cm,单瓜重5~9公斤,果实卵圆形,密布网纹,果皮底色黄绿,肉色分乳白、淡绿、橘红三种。二是含糖量高,哈密的加格达,含糖量均在12.5%~13%,肉质松脆,口感极佳。三是耐贮运,加格达于9月成熟后采摘,贮入暖窖,可保存至第二年的春天。专家们认为,如果没有加格达独特的耐贮存、耐远运的品质,就没有贡品哈密瓜。《新疆甜瓜西瓜志》载:哈密加格达“主要分布于哈密县大南湖,哈密其他各地有少量栽培”,“耐贮藏,贮后品质变好,耐运输。在哈密大南湖表现丰产,果大。”《甜瓜优质高产栽培》载:“哈密加格达,主产于新疆哈密地区,因极耐运输,历史上曾作为向皇帝进贡的哈密瓜。”

哈密贡瓜园(王德全摄)南湖,是哈密市最南端的一个乡,处在哈密盆地的洼地中,平均海拔只有500多米,土壤属沙质潮土,地下水位高,盐碱大,气候炎热干燥,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百倍,年积温在4400℃以上,昼夜温差大,具有哈密瓜生长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南湖在清朝时,一直是哈密的主要贡瓜地,1981年农科人员在南湖发现野生甜瓜(俗称狗瓜),自治区有关专家认定这是哈密瓜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原始类型。加格达一直是南湖乡哈密瓜的主栽品种,在1981年哈密地区的赛瓜会上,南湖包尕孜村二组、一组和红山村赵玉庭生产的“加格达”,含糖量都在13%以上,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贡瓜的运送

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哈密回部一等札萨克额贝都拉第一次贡瓜开始,到光绪末年“圣主体恤藩臣”而停贡时止,历时两个世纪。按照每年一贡来计算,哈密进贡哈密瓜共达二百多次,这对当时仅有一两万臣民的哈密回王来说,不能不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特别是三代回王到七代回王之间,哈密连年战乱,这样频繁的贡品运送,确实不是一件易事。那么这两百多次贡瓜到底是怎么运送的呢?

一、驮运

一等札萨克额贝都拉第一次贡瓜是用骆驼驮运的,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哈密至京城共计7180里,按照每天百里计算,70多天即可到达京城,加格达之类的冬瓜,一般都是9月底成熟,运送时间还是宽裕的。清光绪年间进士、翰林院编修宋伯鲁进疆,途遇贡瓜驼队,触景生情,赋诗一首:“龙碛漠漠风抟沙,胡驼万里朝京华。金箱丝绳慎包匦,使臣入贡伊州瓜。”这首诗,佐证了驮运这种运送贡品哈密瓜的形式。

二、交甘肃提台运送

《新疆纪略》载:“……五堡俱系出贡瓜之处。结瓜前由兰州总督处派员来将瓜号了,俟等六成熟,就摘来装在木笼里,以骡子驮至肃州,又将木笼打开,略为见风,再将此处稻草揉软,重新装好,驮到甘州,与提台所贡之瓜一起进京进贡也。”在哈密回王进贡哈密瓜的同时,甘肃金塔寺等处也进贡甜瓜,将哈密回王的贡瓜由甘肃提台统一运送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哈密贡瓜的第二种运送方法。用这种方法,哈密回王的负担就小得多了。

三、驿骑运送

关于驿骑运送贡瓜的形式,目前我们见到三种记载。一是康熙五十四年,张寅随军进疆,后在《西征纪略》中写道:“路逢驿骑,进哈密瓜,百千为群,人执小兜,上罩黄袱,每人携一瓜,瞥目而过,疾如飞鸟。”我们查阅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七月癸亥谕旨,那时的沙州、哈密协营“各拴喂马一百匹”,供“新疆往来官员及入觐回王伯克等”乘骑。在贡瓜的紧张时刻,动用驿骑的力量是完全可能的。二是《西北丛编》载:“于瓜未熟时摘下,快驿传递,日行八百里,至十二日至京,而瓜则熟。”这个记述与张寅的记述是一致的。三是天津人温支英在《昆仑旅行日记》中记述:“至于贡瓜办法,于七月间选瓜之最佳者,未摘之前即用大竹筒装好,俟十月成熟,即连同竹筒摘下固封,派马拨兼程驰送,日夜不停,务于腊月祀灶前赶到,元旦日帝后进用。”我们先不细究竹筒固封贡瓜是否可信,但他关于驿骑运送贡瓜的描写与前两种记述是完全一致的。

除去上述三种史载的运送贡瓜的方法之外,哈密民间还流传有两种办法:一是在贡瓜下种时就将瓜种种在一个大木箱里,埋入大田中,浇水施肥与其他瓜一样,待瓜即将成熟时,连同木箱一同挖出,装上大车,边走边浇水,到达京城时,贡瓜也就成熟了;二是贡瓜成熟时,将瓜摘下来消毒后,装入蜜缸中,密封运送,到京后贡瓜新鲜如初熟。这两种运送方法,可信程度都是值得推敲的。第一种运送方法,因哈密到京城要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个阴雨天气,正在生长的贡瓜怎么能安全送到京城呢?第二种方法,因为蜂蜜本身就有防腐的作用,所以运送到京城估计是不会存在问题的,但是在蜜缸里浸泡了两个月的哈密瓜,还能有哈密瓜的味道吗?

相比之下,还是史载的三种运送贡瓜的方法更为可信。

同类推荐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bigger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bigger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7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细微的声音(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

    从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其实就是一种回忆,只要有意境、氛围,回忆会像羽毛丰满的鸟儿一样,四处飞翔。这个时刻是美妙的,而这个美妙时刻的到来却是那样的曲折而不可预见啊。最后,回忆便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就像经过树隙过滤的阳光一样,似乎唯有斑斑点点,它才可显示出自己的沁人心脾与摇曳多姿。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共收录了1905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片小说精品4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短篇小说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12月初版,现经修订整理后再版。《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短篇小说精品》由毛信德和李遵进担任编著。
  • 杜甫文集1

    杜甫文集1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热门推荐
  • 逆尽凡辰

    逆尽凡辰

    辰尽只是一个普通少年,性格怯懦不说,还是个先天病秧子,感情受挫,学业受迫,举步维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忽然有一天,受尽人间疾苦和磨砺的少年,竟然觉醒了一种万众无一的异能......从此,辰尽变了,走上了一条逆天修行之路。无尽的杀罚!无数的金钱!无穷的功法!无限的美女!欺软怕硬者,杀!贪赃枉法者,抢!失传已久的绝学,练!胸大臀圆的美女,睡!我是凡间的一粒星辰,随心所欲,逆尽天下......
  • 赤红之怒

    赤红之怒

    幽暗茂密的森林里潜伏着野兽和妖魔;深山大湖里隐藏着女巫和巨龙;古朴厚重的城堡里贵族们宴饮欢乐;田野里辛勤耕作的农夫满怀惊恐地看着远方地平线上的乌云和烈火;游吟诗人怀抱乐器到处唱诵“罗兰之歌”,“贝奥武甫”等传奇诗篇;昏暗的教堂里教士僧侣们借着烛光抄写着羊皮卷上的古籍;衣衫褴褛的朝圣者跋涉在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中的小路上;寂寞的贵妇人凝望着光影惨白的月亮,渴望能聆听到窗外情人热情的歌唱;顶盔带甲的骑士到处流浪巡游,寻找着一个可以供自己栖身的古老城堡。
  • 盛世豪恋:权少的心尖独宠

    盛世豪恋:权少的心尖独宠

    她发誓她是来找老公不是求艳遇来的。她发誓她是喝多了才认错人对他亲亲的。第一次见面她对他耍酒疯,他却囚她于身边。她怒,告诉你,我是有老公的!他笑,苏小婉,你还不了解我,我的人绝不允许别人染指。她誓死离开步步后退,他紧追不舍步步紧趋。
  • 计天岸

    计天岸

    没有华丽的魔法,没有绚烂的武力,他却一来到这里就陷入必死之局,战国乱,天下祸,一切源头都源自他,世间恐怖之事无端都被他一个人占尽了,可偏偏,他自己还是个纨绔。无奈他何,只能将小命寄托于自己那虚无缥缈的筹谋了。“死定了!”——尹菱穿越后第一句话……
  • 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

    契诃夫作品集:短篇小说·幽默小品

    本书是一本契诃夫早期短篇小说和幽默小品选集,译自1974-1983年莫斯科出版的《契诃夫作品和书信全集》第二卷《短篇小说幽默小品(1883-1884年)》。本书共有长短不一(从几十个字到上千字)的作品131篇。在契诃夫的早期创作中,幽默小品(包括诙谐、讽刺、嘲笑、批评揭露等“杂文”以及所谓“滑稽故事”等)占有很大的分量。不少作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随着作者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包括语言文字上)日趋成熟,作品的语言(特别是各色“杂文”的语言)有很大的进步:有的作品虽隐晦曲折,但言必有中;有的作品语言机智幽默,但直言不讳,以至酣畅淋漓。
  • 霸爱婚缠你注定是我的

    霸爱婚缠你注定是我的

    一次父母的选择把她带到他的身边一场毁灭让她选择离开三年的时间宋家大少京城的皇帝在京城舞院的公演上从新认识了他小时候的妹妹安静好男人幽幽的说"小小三年的时间你让我好找"安静好无处可逃被迫接受着他给的一切男人轻笑目光晦暗不明"三年的时间小小可想清楚了到底要不要爱我"女孩似是嘲讽"原来宋少的心里爱是要来的若我不想给你呢""那我不介意在毁你一次,我的好妹妹"
  • 白茶往事

    白茶往事

    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 朝歌如许

    朝歌如许

    【全文免费+不签约】会喜欢上沐朝歌是许亦琛曾经想都不敢想的,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她就住进了他的心里...青梅竹马的两人可以说打沫朝歌出生之时就注定了两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缘分。曾经对沐朝歌,许亦琛可以说是百般厌弃,哪怕她帮过自己多次,然而如今......“许亦琛,我饿了。”“你等等,我这就去给你煮东西吃。”“许亦琛,家里存粮没了。”“等着,我现在就出去买。”“许亦琛,我又饿了。”“嘿嘿,我也已经饿了很久了呢...”然后小白兔就这么被饥肠辘辘的大灰狼给...吃掉了...
  • 落花赋,空余恨

    落花赋,空余恨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寻道者,朝闻而夕死;问鼎者,上下而求索;修行者,九死而未悔。从不究前因,从不问缘起,从不悔初见。凡女沐清晚误入异世,归彼大荒。誓不悔,终成道。只是,高处不胜寒,问仙一句:为何断尘缘?
  • 仙王与魔皇之上苍之子

    仙王与魔皇之上苍之子

    逆天少年,被陨石砸中都能不死,俗话说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可这福也太逆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