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5800000023

第23章 尊重知识,重视人才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用人思想的核心;知识化、专业化,是干部“四化”方针的两项重要内容。1977 年 5 月,邓小平首先倡导“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1页)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强调指出:“这个文件一共十条,最重要的是第九条。”“第九条,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1~92页)。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一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用知识分子。邓小平认为:要调动科学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光空讲不行,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切切实实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1977 年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自告奋勇抓教育和科技工作,并且他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我愿意做你们的后勤部长。”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首先有一个如何看待知识分子的问题。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存在一些“左”的观念,特别是文革期间轻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达到了登峰造极,广大知识分子被污辱成“臭老九”,处于被改造的地位。1977年9月,邓小平在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谈话中明确指出:“怎么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知识分子一棍子打死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67页)但是,对知识分子究竟怎么看,到底是资产阶级的还是无产阶级的呢?1977 年 8 月,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就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来说,应该怎样估计呢?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9页)邓小平的讲话,彻底推翻了强加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纠正了长期以来党内存在的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偏见,使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有了正确的基点。

知识分子的阶级归属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知识分子的一个政治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一个独立阶级。然而,对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观点,长期以来难于接受。虽然周恩来和陈毅还曾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总是把知识分子视为异己。这种歧视和压抑知识分子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为此,邓小平重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正确论断。他提出:“从政治立场这个基本方面来看,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应该说是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的。这样的知识分子,是我们党的一支依靠的力量。”

邓小平对我国在知识分子认识问题上的拨乱反正,对于恢复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着巨大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的亲切关怀下,党和国家对解决人才待遇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积极解决知识分子的住房问题、夫妻两地分居问题、职称问题以及医疗保健问题等,使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这些都是贯彻邓小平知识分子思想的结果。

1983年6月18日上午,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出席1983年北京科技政策讨论会的20位外籍华人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他们是能源、化工、通讯、计算机、生物技术、农业工程等专业有成就、有名望的专家。在会上,他们同中国的30多位专家一起,就科技政策、规划、管理及一些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

邓小平对这次会议评价很高,认为益处很大,对外籍华人科学家的爱国热情很赞赏。会见时,他同大家亲切握手,愉快交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物理教授聂华桐说:“这次讨论人才培养时,大家都感到,中国要培养一批既有管理能力,又有科技水平的人才,科技政策执行才有效。”

邓小平颇有同感地说:“我们是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我们有人,但要经过训练。大有希望的还是四十岁左右的人,要学点东西,学会管理。所以,青年人、中年人的培养,是我们目前最大的课题。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当然,不是说老的没有用。”又说:“四十岁左右,五十岁以下的人要加以培养,不是一两个,而是成千上万。几年后他们要接班,这是我们改革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三五年能解决好的,要花十年。”

美国通用原子能技术公司的能源专家刘全生教授问:“是不是将来也开个教育政策讨论会?”邓小平说:“可以嘛!”并强调说:“搞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知识问题,智力投资要加速。不过不能太快,主要是没有钱。但要作为投资的重点之一。从经济建设来讲,能源、交通是重点,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智力开发。”

邓小平之所以这样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因为他作为一代伟人,看到了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人才是科学技术和知识的载体,重视知识,就必须重视人才;重视人才,也就是重视知识的价值。因此,邓小平把尊重人才看作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正如他所说的:“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8页)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在使用上。邓小平指出:“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而且是一支宏大的队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4页)他认为,在选拔干部时,应把那些德才兼备,又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知识分子,放到适当的领导岗位上去发挥作用。因此,他提出:“今后的干部选择,特别要重视专业知识。我们长期都没有重视,现在再不重视,就不可能进行现代化建设。”并且要求:“我们要逐步做到,包括各级党委在内,各级业务机构都要由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担任领导。”“按照专业的要求组织整个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业务领导工作,应当放手让所长、副所长分工去做。不论是党内的还是党外的专家,担负了行政职务,党委就应当支持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8页)。

在改革开放之初,针对有些老知识分子被迫改行的情况,邓小平说:“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专长,用非所学不好。有人建议,对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养前途,可以设法收一批回来。这个意见是好的。‘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坏。《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杨子荣是好人嘛!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毛泽东同志说,‘老九’不能走。这就对了。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0~51页)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还反对浪费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他指出:“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他提出要研究“怎样打破地区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把全国的科技人员使用起来,并且使用得恰当。”他认为:“人才是有的。不要因为他们不是全才,不是党员,没有学历,没有资历,就把人家埋没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9页)在人才使用上,邓小平提出:“在学术上,只要有创造,有贡献,就应该评给相应的学术职称,不能论资排辈。”(《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24页)邓小平还指出:“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及各方面的建设。”邓小平殷切希望留学人员学成回归报效祖国。1977 年 8 月,他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说:接受华裔学者回国和派人出国留学,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的具体措施。1988 年 9 月,他对留学人员回国后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问题作了具体指示。他还深情地说:“这些人不回来,实在可惜啊。”(《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页)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再次表示:“希望所有出国学习的人回来。不管他们过去的政治态度怎么样,都可以回来,回来后妥善安排。”他殷切地告诉留学人员:“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为切实解决拔尖人才的生活困难,改善其生活待遇,国家又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专家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在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指导下,近年来中央特别注意培养跨世纪人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要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4年,国家人事部提出了旨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百千万工程”,即到2000年,要造就100位45岁左右能够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 1000 名 45岁以下,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出1万名35~45岁之间,在各自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起骨干作用的优秀人才。

同类推荐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王后马克西玛传

    荷兰对你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对普通中国读者而言,对荷兰的印象似乎只有……郁金香和风车,可能还有永远拿不到冠军的足球。其实,荷兰有自己的王室,和曝光率颇高的英国王室相比毫不逊色。2013年4月,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从他母亲贝娅特丽克丝那里继承王位,荷兰有了一位来自阿根廷的王后:马克西玛?索雷吉耶塔。本书聚焦于马克西玛王后,讲述了她和威廉—亚历山大的故事。你将能读到她令人印象深刻的职业生涯,1999年她和高个金发王储的邂逅和之后两人的秘密恋情。通过本书,你将对威廉—亚历山大国王和他卓越的王室祖先有所了解,还将了解到荷兰君主政体、荷兰王宫、荷兰国王日,以及欧洲其他王室情侣的情况。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民国红伶往事

    民国红伶往事

    说是风流往事,然而更多的,只是红颜已逝的悲悯感怀,与不再纯净的现世现实所给予我们对于民国那质朴爱情的憧憬。佳人的爱情,沉淀于乱世。乱戢,收藏着佳人的泪与心情。看她们过往曾经的故事,就像在听一首老歌,品一杯好洒。眼前不自觉的掠过旧上海的歌舞升平,老北京的朴素大气。那些穿着旗袍的女子画着精致的妆容,慢条斯理的走卜民国的舞台。浅浅一笑,便笑得民国惊了天地,满眼满心,都是温柔的欢喜。
热门推荐
  • 凰途之弈乾坤

    凰途之弈乾坤

    皇图霸业,乱世红颜,是劫是缘,纤手红尘,且听娓娓道来。
  • 弃妃凶悍:腹黑王爷不要跑

    弃妃凶悍:腹黑王爷不要跑

    这是一个明末富家小姐,于乱世相逢满清缔造一统天下基业的睿亲王爷,两人之间的相爱相知与情仇,一切尽在《弃妃凶悍:腹黑王爷不要跑》,请大家支持观读。
  • 旧巷斜阳

    旧巷斜阳

    贫女璞玉,为奉养盲夫和一双幼子,做了餐馆的女招待。一日邂逅对她情深意重的公子哥警予,两情相悦,却令她陷入情义两难的境地。随后,盲夫出走,情人离别,两人无缘定终身。璞玉沦落风尘,痛失爱子,虽幸运脱险,再遇警予,然而在姻缘将成之际,盲夫突现。一波三折,警予皈依佛门,终难白首。
  • 凡宇

    凡宇

    一个被逼上修炼之途的乡村少年的逆天故事!!!
  • 绝世龙神传

    绝世龙神传

    圣灵大陆,一个神奇的大陆,是由五大元素国组成的神奇大陆,我们的主角正是来自这片大陆,他是来自于这片大陆的第一代神王,龙神王!
  • 远方我最亲爱的

    远方我最亲爱的

    青春一道明媚的忧伤。来来往往我们总是跌进别人的人生,窥见属于自己的光影。庆幸,迟漫离家出走后遇到一个叫鲁池的女子,听说了一段风花雪月的故事。才明白远方是最亲爱的,却不是归鸿。她带着关于她的记忆,开始踏上一个新的征程,不过还是会想起,会问自己,袁方是否真还记得门前的桂花,找得到回家的路,迟暮是否找到了玲子,臭老头是不是也见到了梳子,周倩倩是不是真的死在了枪淋到雨里,还有哪个可爱而固执的君威是不是脱离了黑暗活在阳光之下。还有那个频临死亡的她还能不能等到最后的一束阳光,这些对于迟漫来说都是一个未解之谜,她想用余下的时光,去代替鲁池,找寻她的远方。
  • 伊始之灰

    伊始之灰

    暴雨天,萝莉和丧尸更配哦彭激一个打工仔无论发生什么也总会有自己所要用生命去捍卫的东西也许…这便是人性的悲哀
  • 我的职业是剑仙

    我的职业是剑仙

    其他人在游戏中娱乐,享受,可我是在游戏中杀戮,争夺!以游戏的类型开始修行的道路~
  •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把责任落实到位,做最好的中层,对上,中层是被管理者,需要掌握与上级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对下,中层是管理者,既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把工作做出色,在领导中绽放你的光彩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