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的身体向来康健,日常饮食又有多人伺候,本不应该会染上时疾之症,只是这次她来行宫避暑,除了身边的侍卫宫人之外,还带了一个修容,两个充华。其中许充华育有一女,年仅三岁,甚得女帝喜爱,也带来了行宫。
这位身娇体弱的小皇女在暴雨之后发起热,原本以为是感冒,两剂药用完之后丝毫不减,反而上吐下泻头痛不已,再诊之后才发现染上了时疫。先前耽误了病情,小皇女又身体柔弱,等到发现是时疾,再换药效果不佳,眼看越发不好了,女帝忧心之下少有饮食,一日晨起也有了时疫的症状。
时疫本就难治,有医书中曰:“此症有由感不正之气而得者,或头痛,发热,或颈肿,发颐,此在天之疫也。若一人之病,染及一室,一室之病,染及一乡、一邑。”
虽说太医们用心治疗,然而效果不佳,侍奉小皇女和女帝的宫人就有数人也染上了时疾,被送到行宫偏院里。宫人不比女帝等人有人服侍,每日饮食汤药有人送至院门口已经算是不错了,没几天就去了两条命。因此,侍奉女帝的人再用心,性命当头,也免不了心存怯意,手下的活计就糙了点儿。
女帝昏昏沉沉,无心理会此事,丁宣日日侍奉在女帝身旁,将心比心,自己也不知能活过几日,心有戚戚焉,对于手下这群宫人的行为只要过得去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万一被罚没了,没了人手照顾女帝反而更不美。
楚王来了之后,不辞辛苦,喂药换衣服之类亲力而为,又带了几车药草、衣服之类,又过了几日,她的侧侍也来了,每日洗漱擦身也由侧侍接过,不假旁人之手,两人在女帝身旁伺候着,十分尽心。
楚王是女帝的亲生女儿,论身份比女帝身边围了一圈的宫人底气更足,偶尔女帝吐得难受不愿意吃饭,她也敢端着碗坐在床边硬劝,女帝当真被她磨得没脾气。等到女帝有了精神,楚王就拿着送来的折子,挑了重要的念给她听,转移注意力的同时,也处理些国事。
虽说吃吃吐吐,终归药粥沾进胃里,就是好事。身体清洁做得好,又有佳女孝婿在旁边全心全意地伺候,先前染病之后心头的郁结打开之后,渐渐地,女帝的身体就有了起色。
来到行宫之后,楚王几乎像陀螺似的连轴转,就连晚上也睡在女帝卧室的外间,一有风吹早动就翻身下床,伺候入恭,清理身体。白日里与太医们讨论病情,说起女帝身体的变化,头头是道。
在这种情况下,楚王来到行宫半个多月,女帝的时疫之症逐渐好转,太医们喜上眉梢,拊掌长叹。
只可惜,小皇女却没能撑下去。
她毕竟年幼,时疫之症来得凶猛,拖了这么久,病情日益严重。先前太医们不敢报给女帝,怕她伤心之余病情再严重,如今见已经好转,再过几日即可痊愈,就琢磨着将此事报给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