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选录,与既得的功名无碍,所取人数也不少,即便如此,小府试也不是轻易便能被取中。毕竟,一府之内几十万人中,秀才的数目也不仅仅几百人,历年考中的秀才累计加起来,就相当多了。
一次考试这么多人,对于府衙的衙役护卫们也是相当大的考验,安汀虽说早早布置好了,但临到考试之前几天,仍觉得尚不够慎密。
五月底,小府试开考。
安汀及两位学政站在府试院中的阁楼上,望着门口提着篮子依次等待验身的秀才们,鲁学政笑道:“宜州府学子诸多,希望今年能冒出几个才学惊人的,到了乡试能一鸣惊人,也算是知府教化百姓的一项政绩。”
苏学政则是摇摇头,道:“不是我言辞逆耳,只是这宜州府虽说秀才济济,却没什么拔尖的人才,依我看,此地商贾之事成风,连学子也油滑,不勤加苦读,反而一味地用些旁门左道……”
鲁学政呵呵一笑,打岔道:“时间不早了,我们下去吧。”她面色有些尴尬,她对苏学政的直爽早就习惯了,只是怕安汀被苏学政毫不留情地打击一番之后,心情不愉。
安汀丝毫不觉得被教训了,她对宜州还不算彻底掌握,苏学政说的对她来说还有些新鲜,两人俱是明湖道的经年老官,执掌道内科考数十年,经验丰富。两人说的都有道理,既然鲁学政把话题岔开了,她也不再继续追问,只笑着伸手:“两位大人,这边请。”
学子们挨个验身进场要花费的时间不少,安汀她在堂上喝茶闲聊。再聊时,两位学政就不再提关于政事,只捡着闲闻轶事、饮食八卦之类无关痛痒的事聊聊,及至学子们进场完毕,三人不再多谈,面容严肃,整理仪容,于文曲星塑像前上香之后,拆封考卷。
巳时正,府衙的侍卫们逐一散发试卷,一府主官的安汀及两位府正身为监考,不能离场,只能静坐于大堂上,喝茶,聊天。偶尔起身外出巡考,顺便活动活动身体,也要两人一组,以便互相监督。
考题不难,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俱是考取秀才时考过的科目,安汀看过试卷,考题不多,一天之内答完时间绰绰有余,只是有几道出题略偏,约摸是为了选出秀才之中的水平中上者。
本场考试一天为限,午时有护卫为考生送饭,没有汤水,以防污了考卷,为了做出上前考生的伙食,今日府衙的食堂大厨也忙得不可开交。安汀与两位学政也在堂上简单地用了饭。
酉时三刻就有人开始交卷,酉时末,日头西沉,交卷人逐渐增加,及至掌灯时分,考试时间结束,护卫们挨个号房查看,若有还未交卷的,一律叫停,将考生驱出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