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家自然是已经彻底的搬到了新宅子中,就是家中奴仆也多了不少,已经有了四十多人。原本的那处宅子则是被租了出去,一年也能有二百两的出息,添补家用,甄家在国库的欠银也已经全部还清,因为这个,甄老爷在户部的名声那是大大的好,就差没有直接给他送一块诚信君子的牌匾了,因为甄老爷的及时还款,不少清流文官们对于归还国库欠银的事儿,多少也有了一点触动,多多少少的往户部还了那么一些,甚至有些人还学着甄老爷的样子,每一年还上那么一二千两,虽然不多,不说能让户部一下子抹平账本,可也是能让他们看到收回欠款的希望了不是!光出不进,谁也受不住。
也正是因为这样,最近已经有消息说,甄老爷很有可能被调到户部去,成为正五品,虽然这消息一时半刻还不怎么能确认,甄家的人也更看重国子监与世无争的工作环境,可是这到底是说明了甄老爷在这朝堂上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欠银都还了,家中没有了债务,这每年收上来的银钱,在甄回和甄吉这两个有些财迷的兄弟的操持下,开始一点点的为甄家增加着产业。这几年中,京城这里的田产,又增加了上等田五百亩和中等田二百亩的数字。还有山林地,那种能圈养牲畜的山林地也多了二百亩,到了如今,甄家把京城和苏州的产业加在一起,每年的出息已经达到了6000多两。而这些银子,除了拿出三分之一作为开销,其他的又在不断的积攒,好在合适的时候,再一次出手,为增加产业做投资。
说起甄吉,这娃如今也已经十三岁了,读书上天分不错,人也机灵,性子上很是爽利,好交朋友,如今在京城很是吃的开,常常和贾珍一起出门,或许是他的影响,或许是因为贾代化还在,对于孙子的管教也很是上心,这贾珍并没有什么纨绔子弟的迹象,读书什么的虽然不是太有天分,可以算是用功,倒是贾敬,好容易考上了进士,却不想不过是个同进士,很是沮丧,有些不愿意面对,要不是众人的开解,或许他真的就有可能钻到牛角尖里不出来,将来还是要出家去了。如今作为勋贵人家,武将人家里难得能和读书人扯上关系,算的上是自己考出进士的优秀人士,已经在一棒子文人的鼓励下,开始学着做官了。就在京城附近不远的地方,当个小县令,虽然和她们家的爵位品级相差太大,可是这自己努力获得的权利不是不劳而获的东西能比拟的,他还是很上心的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