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王家,王子腾确实是个人物,就是这回也感觉很欣赏他,能玩到一处去,只是他很清楚,这一家子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从这薛家和贾家的败落中去看那几个王家出嫁女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这几个比史氏其实都厉害,不是厉害在手段上,而是厉害在心性上,人命什么的在他们的眼里那是什么都不是,这样的家教,让他对于王家的男人本能的就有一些想要避开的意思。所以他和王家也保持这一定的距离,即使在贾家遇上了,也从不多嘴说话。
史书告诉我们,所谓的什么开国功臣,什么武将世家,十个里头有七八个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即使一代人两代人能顺利的维持下来,也不能保证三代,四代,而那些本身屁股就不怎么干净的,做事儿没什么成算,嚣张的那更是只能做那杀鸡骇猴中的鸡。
如今这个皇家已经算是宽厚了,什么四大家族,什么四王八公,一个个都活的好好的,即使慢慢的有着削弱兵权的举动,也做的和风细雨,不至于让整个朝堂都侧目。可是即使皇家好说话,你当臣子的也不能不知道好歹,像是贾家这样,放下兵权,做出姿态,然后尽力的转型,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而史家,紧紧的抓住兵权,那已经是落了下乘,即使你家中的子弟在出息,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也就是闲散的命,这一点从后来史家的没落就能看出一二,一门双侯听着荣耀,可是兵权呢?没看到吧,甚至是实权都没有了吧!
书里说这史家后来,女眷还要自己做衣裳鞋袜什么的,何至于此?什么事儿开销如此之大?让他们入不敷出?有人说是他们家大业大,又不懂得经营的关系,要甄回说,必定是他们拿出了太多的银钱去走门路,想要重新得到重用,却不想最终人财两空,什么都没有得到,这才有了这么一个结果。或许也正是最后他们看清楚了现实,所以他们后来在整个红楼梦的原著中和贾家往来开始变少,开始慢慢的沉寂,因为他们很可能看懂了皇家的意思,为了保全全族,他们选择了沉默而已。
用一个史湘云,保持着面子上的往来,私下里,直接谋求外放,连京城也直接放弃,这也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
想想王家,除了王子腾一个人出息,其他一个个不是没用的纨绔,就是狠心毒肠的家伙,和王家比,史家即使笨了些,那也绝对是属于识趣的人,像是薛蟠打死人这样的事儿,王子腾会插手保,可是史家却能权当什么都不知道就已经分出了差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