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终于到了,到了苏州的甄回和林洵都没有功夫去过多的客套,匆匆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他们都是家中嫡长子,有自己的责任,在多年离家之后,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接见留守的家人,寻问族中的情况,了解家中产业这几年的变化。特别是甄回,他不像是林洵,好歹人家林家是一个大家,族中的人多半都是读书人,在苏州也是大家族,一般不会有太多的麻烦,而甄家呢,到了如今几十年了,也还是只有甄回这一家子出过官员,自家老爹如今又是在京城当官,不知道那些土财主,小地主出身的族人们有没有借着他家老爹的名头胡来,在这方面他可是很重视的。
想想史书上多少高官厚禄的人呗家族拖累,那些京城被抄家的人家种有多少罪名是族人牵连的,他想想都能出一身的冷汗。所以到家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查,细细的查族人的情况。
好在甄家的族人有一个还算是本分的族长,那是甄回爷爷一辈的人,当年也曾经历过甄回爷爷做官时候的情况,明白作为官宦人家还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虽然在有的时候,涉及到族人的时候,也曾利用甄老爷的身份,在衙门周旋一二,可是多半都不是什么出格的事儿。这一点甄回也能理解,护短什么的,真心不是什么坏毛病,他自己也有,再说了这中华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的社会,走后门什么的什么时候没有啊!就是在现代,当初他当兵的时候,那也是沾了走后门的光,没有认识个人什么的,就是想要当兵都有些难,那时候当兵已经是个不错的职业选择了呢。
知道族人老实本分,甄回真的是把心放回了自己的肚子里了,终于能安心坐自家的事儿了,把产业什么的巡视一遍,给留守的老家人发了一点红包,个各处的庄头,管事一些京城带来,这边不多见的赏赐,这算是收买了人心。以保证他们的忠诚。
随即有一件大事儿等着甄回去办,那就是甄家的宅子的问题。他可没有忘记,在原著中这宅子可是遭了火灾就,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如今虽然离着那时候还挺远的,可是他回到苏州的机会可不多,这个时候不处理,他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处理了。
这几年他也曾想过各式各样的办法,最终想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合理,又能顺利进行的法子。那就是想法子让隔壁的葫芦庙扩大。
是的,你们都没有看错,就是扩大,在他看来这葫芦庙的火能烧到自家,那原因其实也很是简单,那就是这葫芦庙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空间小那么也就是说这院子小,烧香的火源都集中在一处,并且这参拜的大殿离着甄家又特别的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这大殿被烧之后,这烧着的木头之类的就很容易飘落到甄家的院子里,甚至是隔壁别的人家,这样的情况下,可不就是甄家很危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