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这宅子,甄老爷花费了一千两,甄回改造了一下,用了一百两,搬进去一些最最简单实用便宜的实木家具,又花费了三百两,也就是说这整体成本不到一千五百两。而到了如今,算算这屋子,要是住满人,一个月的月租金就已经很可观了,两间屋子的两个小院,因为朝向的问题,价格不一样,一处五两,一处七两一个月,一间屋子的小院是三两,三间屋子的是十两,正院直接打包给浙江会馆,是一个月三十两。那个五间的地方,一个床位是一两,十个床位,那就是十两,如此一来,六十五两,再加上甄回还给他们提供了洗衣服服务,一人一百文一个月,这个可以给家中仆妇们干,另外给分红。还有提供饭食,可提前告知是不是需要,每一餐,一荤一素一碗白饭,一人三十文,多一个菜,多加钱,荤菜二十文,素菜十文,随便点,就是最最没钱的,光要白饭加汤他也能提供,五文钱保证汤多饭饱,绝对成本供应。这个可以交给自家大厨房,反正两个宅子近,买菜什么的可以合在一起,量大便宜,大锅里多一勺少一勺的事儿。要不是怕吃相太难看,影响了他家的名声,他都准备练笔墨纸砚都提供优惠价,把这些人的所有生意都做完。咳咳咳,或许这就是他把正院包租给浙江会馆而不是江苏会馆的原因了,好歹在老乡面前遮着点,没暴露出本性来。不管怎么说吧,只要到时候人住满了,按照甄回计算的,那一个月一百两绝对有!如此一来,只要一年,那就什么成本都回来了!
当然这样的好事儿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事儿三年才一回,可是你别忘了这可是从六七月,能一直持续到三月底的,也就是说能有大半年,这样一来的话,就是其他时间没有全满,估计用上两年,那成本也就全回来了。再加上住下的秀才也好,举人也好,谁也说不准他们会不会留在京城,继续租用房子当个京漂什么的,他们不愁没有租客。如此一来,当包租公其实还是很有钱途的事业。
甄回的账算得精明不说,还干净利索,什么因素都能考虑的分外的周详,在这计划书出炉的那一刻,就是甄老爷都有些震惊了,他可是知道的,在京城,就是直接租用一个三进的院子也不过是五十两一个月,当初买宅子的时候,他就想过没人住,就直接租出去的,所以行情什么的早就打听好了。而到了儿子手里,这收益居然就能直接翻上一翻,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难道他生的不是儿子,而是财神?哎呦,罪过罪过,神仙别怪罪啊!他真的是太吃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