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翰林姓邢,这个姓氏一出来,或者很多人就已经开始皱眉头了,直接往邢夫人身上想的朋友们,恭喜你们,猜对了,这就是邢夫人的祖父,邢翰林今年四十多了,比甄老爷年纪还大些,只是在生儿子方面,比甄老爷长进多了,因为他的大儿子如今已经二十岁了,还娶了一个媳妇,小儿子十七岁,也说好了人家,转年就要成婚了,还有一个小闺女,如今不过是十一岁,年岁还小,刚开始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各处走动,为将来的说亲做准备。
邢翰林是五年前的进士,比甄老爷高了一届,庶吉士毕业后,直接留在了翰林院,这倒不是他家是什么书香世家的原因,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好老师,以至于和翰林院一位学士成为了同门,如此一来,知道这邢翰林为人不够圆滑,外放不容易出成绩的情况下,索性留下他在翰林院,当了一个从六品的官职。
说起来邢翰林家只能算是普通的地主家,老家也是苏州,正是因为同乡的关系,同甄老爷关系着实不错。而这邢翰林家底和甄老爷比其实还不如些,只是他当初进京的时候,是把苏州的家产除了祖宅,全部卖干净了来京城的,所以从一开始这底气就比甄老爷足些,在师兄的帮助下买下了两处铺子,一处五百亩的田庄,又拍了心腹管事自己经营铺子,一处专门卖苏州的丝绸,一处专门卖湖笔,倒是也算经营的不错,数年下来,很是积攒了一些银子。
原本若是没有这一次的拍卖,他想着的是在添置些铺子,好分给儿子,毕竟如今长子已经成家,还有了孩子,小儿子也要成婚了,如此一来,他就要想着分家的事儿了。只是这田庄什么的,实在是不好分,想要再买又买不到合适的。这才有了这样的念头。
如今好了,自己积攒的银子用到了最想花用的地方了,一千五百亩地,三个孩子一人五百亩,只要再给小儿子准备一处宅子,闺女嫁妆里添置些别的器物,那就全都齐全了等闺女出嫁之后,就能直接事先分好家产,免得将来两个媳妇打架,别以为他不知道,大儿媳妇早就在算账了。
给长子两个铺子,一千亩田地,京城老宅和苏州祖宅,那样一来,占了全部家产的七成,小儿子,一处五百亩的田地,再买上一处大三进带跨院的宅子,想来长子也不至于不满意,小儿子也不至于没了出息。
盘算的很是清楚的邢翰林行动力真的是飞快,第一日花了一万五千两买地,第二日又花了一千二百两买宅子,到了第三日,五千两买了好些上好的家具,,能用作嫁妆的上好的箱子,上等木料的小物件,和一些金玉摆设什么的,这里头有不少他都是准备放到新宅子,当做给小儿子布置宅子的东西,算是他补贴给小儿子的,毕竟总不能直接给小儿子一个空宅子吧。另外又置办了好些能当做嫁妆的首饰,衣料之类的东西,总计用出去了差不多三万,这才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