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是他看过去的这一瞬间,那冯庆也正好转头看向了甄回,一脸的兴致盎然。在冯庆的眼里,他觉得这甄家小子,实在也是个机灵人,脑子活络,反应迅速,虽然家世上是差了些,可是就这孩子本身来说,很有些家中老爹那些谋士幕僚的样子,对着这甄回倒是多了几分亲近之心。甚至心下还忍不住想着,若是自己将来要出征打仗什么的,有这么一个幕僚必定是个好事儿。
这孩子这是模仿自家老爹成瘾了,这会儿什么当兵,什么参军都是天边的事儿,已经想着当大将军,领军出征要什么样的幕僚了。
看到这孩子看过来,甄回露出一个大大的符合孩子样子的笑脸,一脸的崇拜的样子,然后没等冯庆有什么别的反应,甄回已经转头,一把拉住了努力探出头,想要去看行军布阵是什么样的林海,开始当起了他的知心大哥哥,不在注意那个大孩子了。
文武有别啊,他作为一个文官家的孩子,和武将家的孩子即使在要好,也是需要一定的距离的,不然自家老爹以后在翰林院可是很容易让人排挤的呢。
冯家的名头很好用,谁让冯家的老爷,冯唐,冯庆他爹,如今正是京畿大营的将领呢,京城有三分之一的兵力那就掌控在冯唐的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冯家的二爷报案,调人手抓捕拐子,那真的是太简单了,即使对于这是不是真的是拐子很有些疑惑,可是买一个面子,给一个方面还是可以的,毕竟这理由很站得住脚,人家又不是为了私事儿对吧。所以不单是守城兵丁过来的快,就是衙门捕快都行动很是迅速,当然这里头关于被拐走的好像是官宦人家孩子的重视度有多少这就不知道了。谁让京城关系户多呢,即使是个买豆腐的都有可能和官宦扯上关系,这让京城的衙门办事儿很是繁杂,对于官宦两个字重视度自然慢慢的也就降低了很多。
好在这样的情况很快就有了转变,就在衙门捕快赶到城门口和甄回他们一行人汇合,开始询问这拐子的方向的时候,一匹快马从城里窜了出来,带来了确切的消息,就在刚才,镇国公牛家的管事前来报案,说是他们牛家旁支的一个嫡出姑娘在去姥姥家的路上,让拐子抢走了,就是奶娘都被打晕了。更重要的是,那个孩子的亲爹,如今还是一个从五品的官员,娶得媳妇是理国公柳家的旁支嫡女。一下子牵扯上了两个国公府,你说,这府衙的人能不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