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坐南朝北,这是甄老爷不满意的地方,可是谁让这是东南面呢,面朝皇城,这格局早就定死了,他也没法子。房子的大门开在西面三进的北面,第一进倒座,除了准备给看门的小厮值夜用的屋子和西面一个小院给管家住,其他靠东面的三间被他收拾成了待客的小花厅,第二进则是正堂,用来接待贵客,日常处理事务的地方,以及他的房间。左右厢房被布置成客房和书房,这么说吧,整个二进,那就是甄老爷一个人的地盘了。还有最后一进的后罩房一分为二,一半做了厨房,杂物房,还有一半是长随们住的地方。
当然,这一次跟着来的人其实真心不多,住下什么的,实在是简单的很,连着管家在内,服侍的下人,一共也不过是十五个,都是甄家的死契下人或者是世仆,也就是说这才是甄家最贴心的,最铁杆的下人组合。不是孩子们的奶娘,贴身大丫头,就是男人们的贴身小厮,其中三户世仆就占了十个人的名额。按照甄太太的想法,要是人不够用,在京城不是还能找人牙子买人嘛。再不行,还能用活契,比如浆洗婆子什么的,现找的更容易些,比带人来利索多了。
东面的三进,前头的一二进打通了,成了一个大大的四合院,这是他准备的主院,给他们一家子五口人居住,三间两耳的正房,左右各三间的厢房,还有倒座的五间,足够他们一家带着贴身的丫头住了,最后东面的罩房,则是丫头嬷嬷们的住所。说来也是奇怪,这年头,大户人家里服侍的下人,永远都是女人比男人多。
不说这些不着调的,反正在甄回看来,这样收拾出来的宅子,虽然小,可是却很是紧凑,虽然比不得苏州他们老宅宽敞,不过能安置下这么多人,他已经很满意了,跟着老娘,一路走进主院,看着这明显和江南不一样的风格建筑,脑子里第一个念头是:听说现在京城四合院好像上亿了,那自家这宅子放到现代是个什么价格?
甄回啊,你怎么永远都不着调呢,永远第一时间想着的都是银子问题呢!太不上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