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9500000027

第27章 斯威夫特的箴言

这是十八世纪中叶,一个名叫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耀1745)的不得意的英国神职人员说的话。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未来的思虑,其实也就是远见。一个鼠目寸光、鸡零狗碎的作家,大概是写不出大作品的。倘无高瞻远瞩的气概,出乎眼前功利的考虑,迎合什么人的需要,也许能写出一些应景的,凑热闹的,纯粹为了邀好的作品。但历史却像一面无情的筛子,凡缺乏太久远意义的文学作品,很快会从筛孔里跌落下去。因为文学史本是一艘承载重量有限的船只,它不可能无止境地把那些车载斗量的三等品、等外品都留存着的。

斯威夫特所说的这种作为一种艺术,能够发现那些看不见事物的“远见”,既是作家对于客观世界的外部观察,恐怕更是作家对于主观世界的内在认识。有的人,善于他见,而不善于自见,议人时喙长,道己时嘴短。因此,对待别人的事情还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番,对待自己的问题就难免懵懂,感情用事起来。于是,不免要纠缠于身边的是非,眼前的得失,瞬刻的长短,而莫衷一是,或陷入于狗屁不顶的褒贬扬抑,吃饱了撑的说三道四,纯系小儿科的喜怒哀乐,无聊透顶的争嘴斗气之中而无法自拔。

“远见是一种艺术,能发现那些不能看见的事物。”

真是应该铭记牧师先生这句有关远见的箴言,犯不着把艺术生命消耗在无用功上,实在是不划算的。因为,斯威夫特还说过一句醍醐灌顶的话:“为真理而发的火热心,十之九可能出自盛烈的火气,或强暴的野心,或满盈的骄傲。”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干正经事是多么迫切和只争朝夕了。

这大约在十七耀十八世纪说的话,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之际,还挺有针对性的,正好说明这个斯威夫特的“远见”。他就是写过一部如今大家都知晓的《格列佛游记》的英国作家,这部小说1726年出版以后,受到英国人民的欢迎,两个多世纪以来,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世界,深入人心。《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他为“英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和古往今来屈指可数的讽刺大师之一”。

而在稍后一些时期的东方,中国有位叫李汝珍(1763耀1830)的穷酸文人,在书斋中忽发奇想,写出一部《镜花缘》,称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富于幻想力的小说,不算过分。在人类文明史中,常常发现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不约而同的文学现象,遂产生所谓比较文学的研究,成为一门学科。两个地区,哪怕隔着大洋,一个在地球的这面,一个在地球的那面,即使在毫无沟通的古代社会里,也会在各自的文学传统中,找到令人惊奇的彼此呼应之处。虽然那时中国的茶输入英国,英国的钟表也成为皇朝的贡品,但英国人对于中国文学,或中国人对于英国文学,所知道的情况基本上是零状态。

《格列佛游记》里的大人国、小人国,与《镜花缘》里的君子国、女儿国,两位作家的艺术构思,竟是如此吻合,真叫人拍案叫绝。而且这两个绝对隔膜的作家,所写出同属海外奇谈的作品,都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说明随着时代的进展,视野的扩大,人类已经不再满足视野所及的疆域,触角开始向海外延伸,也就是“远见”在作家的头脑里发生作用。于是,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文学史掀开新的一页。

那时候,世居北京郊区大兴县的李汝珍,断没有办法和那位住在都柏林的斯威夫特取得联系,从他那儿得到借鉴或者启示什么的。而且那时的中国文人,自恃天朝人氏,不屑与夷人打交道。不像时下某些出息不大的作家,一见洋人,马上立正,不敢稍息,脸上五官挪位,两肩胁起谄笑,面开莲花,拼命巴结,对外国人放的每一个屁,都如聆纶音地引为圣旨;然后转过脸来,像上海租界里的红头阿三一样,狐假虎威,用那些洋名词轰炸中国文坛,作假洋鬼子状。李汝珍一没本钱雇几个评论家给自己鼓吹,二没资本组织一帮加里森敢死队,为自己冲锋陷阵,荡平天下。所以,斯威夫特也就无法知悉中国的北京郊区,有他一位同道。不可能向他发邀请函,或者签发一张绿卡,请这位穷儒生到英伦三岛一逛,尝一尝烟火腿,喝一喝下午茶。然而,他们这种文学家的远见,在探索的领域里,却于无意中碰撞到了一个题目上。

但是,细细品玩,《格列佛游记》是毫无疑义的世界级作品,而《镜花缘》即使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也不可能与《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并肩媲美,这其中颇有耐人思索和令人丧气的地方。

应该说,李汝珍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第一,他具有高深的文化修养,绝非那些墙上芦苇、山间竹笋、卖狗皮膏药和大力丸者可比,鲁迅称他“于学无所不窥”,我想我们当代作家能当此评价者,几乎是凤毛麟角。他所洞悉的那些学问,有的已经失传,连他同时代人都未必了了,何况我们这些浅薄的后辈。第二,更令人赞叹的,是他能在那样一个闭塞禁锢,礼教束缚,文网罗织,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封建社会里,居然臆造出君子国、女儿国等等充满无比想象力的,对冬烘先生、道学之徒来说,纯系无稽之谈的神话故事,实在称得上是一种启蒙意义的行为。值得钦佩的倒不是他善于幻想的能力,而是他的勇敢精神。对由盛世而走向衰败的清政权来说,虚弱到已经经受不住任何离经叛道的思想,恨不能将老百姓束缚得像僵蚕一样,除了官方规定的一种声音外,任何浮想联翩的文字,都被视为异类。不但非礼勿听,还要非礼勿想,既不许有错误的思想,也不许有正确的思想,要不然,就很难理解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如此被深信不疑。所以,李汝珍能跨出这一步,告诉他的读者,天外有天,世外有世,有皇帝力量达不到的所在,有誓不回头愿终老于域外的先行者……这种鼓吹开放、走向世界的精神,在闭关锁国的时代,着实是难能可贵的。

但他终究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成长的知识分子,难免有其先天的不足,和依附于强力阶层的软弱。“知识分子”这个词汇是五四运动时期,从英文Intellectual翻译过来的,在古汉语中只有相类似的“士”这个单字。而一代一代的“士”,虽是中国文化血脉薪火相传的主力,但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于称之为“士”的这些人,从来十分敏感。像烫手山芋一样,扔也不是,拿也不是。尤其忌畏那些启迪民智的作家与诗人,是须臾也不敢放松警惕的。皇帝通常采取的办法,倒也简单,和对待地里的萝卜白菜差不多,要是你按我的意思长,成为御用文人,给你吃香的喝辣的;要是你不按我的意思长,对不起,倘在地头边角,不怎么碍事,也许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若是成势连片,形成气候,有可能给统治者带来麻烦时,好则薅掉枝叶,孬则连根铲掉。那些不大肯驯服的“士”,要是不想成为文字狱的对象,就必须懂得谨言慎行的必要性。

于是,我们也就知道李汝珍的脚步,到底能走得多远了!

大清王朝这块土壤,和提供给那个都柏林人的英国早期工业革命的社会基础不同,资产阶级革命冲破中世纪的黑暗,使斯威夫特拥有的思想自由度和对社会的批判权利,要比李汝珍不知大多少倍。这部《镜花缘》才跨出去不太坚实的一步,刚刚开始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甚至还没有拓展开来,那灵魂中的宪兵就站出来,叫他止步,很快就一脸正经地收兵了,又回到三纲五常的正统中来。首鼠两端,虎头蛇尾,写到最后,也就只有莫名其妙,而不知所云了。

当然,我们没有理由责备他,也没有理由要求他和斯威夫特一样,不是他没有远见,而是不敢远见,这也是文网如磐下所有中国文人的悲剧。要命是第一位的,成为钦犯,绝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如果查一查梁山泊忠义堂前的那块碣石,在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中间,称得上为“士”的好汉,在众英雄中是很少数。因此,回想自己少不经事读《红楼梦》时,很难理解曹雪芹为什么老是念叨皇恩浩荡,老是表态不敢犯上作乱。而如今当我年逾花甲,也经历了一番人间沉浮以后,才悟到这正是旧时文人之可怜可悲之处。之所以具有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精神状态,就因为怀着弄不好要杀头的恐惧呀!如果曹雪芹没有这种时代的局限,没有心理上的障碍,能够汪洋恣肆地写去,那么我们现在读到的,将不知是一部怎样辉煌的《红楼梦》。李汝珍的《镜花缘》虽然填补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空白,但非常遗憾的是:它的二等品的文学评价,是无法与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相比拟的。不是李汝珍的错,而是这块文学土壤太过于板结的缘故。

斯威夫特始终是一个具有锋芒的批判者,他把握住文学的这支最主要的武器,虽然“他是教会的圣职人员,但对宗教的伪善、横蛮、贪婪、腐败及其负面影响的攻击却不遗余力。他也不放过政治圈内和社会里头人、事、物的不义与丑恶”。因此,他在非故事性的论著中,更有许多“下笔明快之外有时更不乏犀利”,“幽默讽刺意味相当浓厚”的文字。他说过他的《格列佛游记》在于:“使世人烦恼,而不是供他们消遣”,他主张文学家应像蜜蜂一样博采古今精华,制成蜜和蜡,为人类带来“甜蜜和光亮”,而不是一面自吃自吐、肮脏无益的蜘蛛网。所以《格列佛游记》的生命力至今不衰,一方面是他创造力的迸发,另一方面也是时代的赐予。

其实,李汝珍的内心世界,并不比斯威夫特差池到哪里去,但时代对于他的局限却远过于斯威夫特。作为道光年间的一个皓首穷经的儒生,一个早年曾任治黄衙门的小官,一个不能不循规蹈矩、甚至还要道貌岸然的中国人,即使这些微的突破,也是件艰难的事情。李汝珍在书中展开那一点点非正统的想象,敢于说出一句或者半句绝不是圣上提倡的话,也就难能可贵。譬如他主张男女平等;譬如他反对迷信;譬如他对八股文、科举制度的歧议;譬如他希望真诚,对假道学、伪君子深恶痛绝等等,都是与大众径庭,甚至是犯忌的见解。平心而论,你我要是生在大清道光年代,说不定连个屁也不敢放的。这也是我们无法向曹雪芹,向施耐庵,向李汝珍,向所有的前人要求更多的隐衷所在。

在文学领域里,能够具有远见卓识的作家,也许并不少,但是有勇气突破时代局限的作家,终究是不多的。而能够在压力和限制下写出极致的顶尖作家,那样的天才和大师,在一部文学史上也是数得过来的。因此,联想到时下一些动辄指责前人软弱、窝囊、怯懦、卑劣的“英雄好汉”们,大可不必求全责备,恐怕是最起码的唯物史观了。

站着说话,不嫌腰疼;事后张目,不算英雄。要不然,你单兵出列,做一个示范的样子,让大家瞅瞅。

不过,上帝给了风华正茂的人一张说大话的嘴,也就只好听他们信口雌黄了。稼轩词曰:“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斯威夫特也说过:“如果从年轻之日开始,把自己对爱情、政治、宗教、学问等意见全部登记下来,到老年的时候,入眼的会是一大堆何等样的前后抵牾和自相矛盾。”然后,必定如他所说的那样:“智者用他一生的后半段治疗他前半期所养成的愚昧、偏执和错见。”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斯威夫特所说的这些,“远见是一种艺术,能发现那些不能看见的事物”也还值得玩味。恐怕与毛主席诗云“风物长宜放眼量”,大致精神是相通的。若是从鼻子底下一亩三分地解放出来,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对物,都能够把目光放远一点,时代给我们多少,我们就充分用够多少,不斤斤计较于过去,不锱铢必较于现在,肯定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肯定会写出自己的极致。若鸡毛蒜皮,没完没了的话,恐怕就要陷入画地为牢的怪圈之中。但光阴似箭,时不我待,艺术生命不是一张可以无限透支的信用卡,一天到晚,如东坡先生所形容的那样,“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那才是对不起自己的极大浪费呢!

同类推荐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本书作者在世界文学视野下,多层面地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演变及其创造性成就,提出了包括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现实战斗精神、现代战斗意识、现代生存意识、先锋与常态、恶魔性因素等命题,在价值论与方法论两个层面为中国比较文学和国别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 相思树上合欢枝

    相思树上合欢枝

    本书对李商隐诗中的《十五泣春风》、《同是将军客》、《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留得枯荷听雨声》、《柳枝五首寄伤怀》等进行了赏析。
  •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池凌云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宇宙的摄像机在白云深处,它白天对着我们,夜晚也对着我们,哪怕我们噤声,熄灭了灯,变得漆黑一团。也能准确地把我们记录下来。宇宙之心,大过所有的心。但这颗巨大的心时刻都眷顾着最弱小的心。仙女与天使是一对姐妹。当所有姐妹都安静下来,我只想歌唱,哪怕没有一个字可以唱给她们听,我也想歌唱。如果我努力到最后,会不会像一棵开花的哑木?事物因饥饿而存在。生命因饥饿而充满渴望。往饥饿中活着,这样的灵魂是轻盈的,适合与万物和睦相处。是饥饿使精神得以更新和延续。这一切就像往说:真正的言说之力——是无声,是对一切饥饿之源的真诚和无私的爱。
热门推荐
  • 天生狂妖

    天生狂妖

    一个天生的狂者,一个霸气的妖孽。权力臣服在他面前,美女拜倒在他脚下。出身低微,受尽凌辱,却从不曾屈服,他,终成一代枭雄!
  • 魑魅魍魉的世界

    魑魅魍魉的世界

    从夏初南走进白象高中的那一刻,恐怖因子已经开始降临,宿舍窗前的鬼眼,离奇的鬼打墙,军训时同班同学的离奇死亡,请笔仙询问真相,最后连笔仙都被灭口,这到底是惹上了什么鬼东西?三番四次救夏初南一命的女子到底是谁?冰冷沉默的少女又有何身份?突然出现的抓鬼天师又以什么目的来到白象高中?他是否能带领夏初南等一干同学逃出这死亡之校吗?这魑魅魍魉的世界等你来揭开
  • 靠!叫你放开我,听到没有

    靠!叫你放开我,听到没有

    我本欲忘却,放下本不属于我的你,为什么还要来招惹我,千年轮回,我只是想留住你的回眸,仅此……而已……吾乃上神,散尽仙灵,只为护你周全……月儿,你不需要背负这些使命,为师会替你分担,你只要开开心心就好……小狐狸你着实有趣的紧,我玉玲珑罩你了……
  • 抗日军魂之火凤凰

    抗日军魂之火凤凰

    此文围绕一个真实的故事改变而成,文中主要体现中国56个民族,在面对外敌来侵时,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以及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要体现,故事中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在经历了天塌地陷的磨难后,仍然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顽强的奋斗精神。他们用异军亦非的方式,把中华民族绝不服输的精神,表现的淋淋尽致。
  • 剑侠情缘,落花意

    剑侠情缘,落花意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重生之废柴练习生

    重生之废柴练习生

    穆阳光上辈子是一个实打实的大胖妞,偏偏她又喜欢音乐和舞蹈。她的愿望就是想要成为像星星一样的大明星。但在参加一次选秀时,被人羞辱,逃跑时出了车祸,死了。穆阳光本以为自己死定了,可谁知,上天看不下去了,又给了她一次机会·。重生到了郑家小姐郑兔兔的体内,用本尊所拥有的条件,去参加了选秀。成了练习生的穆阳光,经过无限努力,终获得了出道的机会。在参加一次颁奖典礼时,她遇见了他。他对她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死皮赖脸的把她追到了手。从此,天王宠天后,秀恩爱虐死狗的故事开始了。
  • 迷镜

    迷镜

    当你不看镜子的时候,是否知道镜中的你正在干什么······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镜子里还是镜子外面······九把钥匙,九个出入口,通往一个谜一样的世界,那个世界是否就是镜子里面的世界······里面的人出来过吗,会有两个相同的人吗·······
  • 一代御厨

    一代御厨

    几代御厨苏立坤为怕孙子苏艺跟自己儿子一样被人迫害,让苏艺空有一身厨艺,却不能展示于众。一次转变,让苏艺对欧阳胜男萌生了爱的种子!为了让欧阳胜男的四海一家再次恢复以前的辉煌,苏艺为了爱情抛开爷爷的叮嘱。看苏艺如何让死店做到火爆,艺压各路厨王,一本{御厨宝典}加上一把{御龙刀}苏艺勇夺厨神,广收门徒,创建{龙博御宴}各路大能能够品御厨之神艺,如枯木逢春,口齿留香、人生无憾,苏艺一身神厨绝技力压各国挑战大师,看苏艺神奇御厨一路。请大家关注本书
  • 陌路伪校草

    陌路伪校草

    世界第一大首富?为什么?为什么?他最爱的爸爸会做出这种事。她恨他,穆隐风,我会让你为母亲付出代价的。踏上复仇之路的她,不屑以女生的身份出现在众人面前,她女扮男装在樱帝学校伺机报复,但。。。。。。
  • 鬼术纵横

    鬼术纵横

    鬼谷有一师,二徒纵与横据天下正邪关口,鬼术纵横其间天下太平,万民安康直到魔族突然灭亡,鬼谷拾到魔族遗孤——墨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