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05年以来,每年的九月十七日,是挪威国庆节。挪威文化委员会在确定我们的访问日程时,特地安排我们在这之前到达奥斯陆,以便我们能够观光他们的国庆大典。
我没有睡早觉的习惯,很早就醒了。除了习惯之外,我也很想看看挪威人怎样开始他们最为隆重盛大的国家节日。
我们落住的皇家饭店就在王宫附近。到王宫步行只要四、五分钟。
如果从高处俯瞰,挪威王宫所在的这片方圆约二公里的街区,有一点像网球拍。两条弧形的干道环抱着王宫,然后在王宫前面广场的尽头汇合,再长长地向前面繁华的商业区时起时伏地伸出去。整个奥斯陆市坐落在奥斯陆海湾两岸的山地上。王宫所在的这片街区是较为和缓的丘陵。王宫广场及广场前的大街──也就是那一整个“网球拍”仰卧在起伏的谷地中间。整个“球拍”略略向“手柄”倾斜,不注意,不太看得出来。王宫是一幢浅米色的朴素建筑,既没有哥特式的崇高,也没有罗可可式的奢靡,倒有一点像中国建筑,均衡平稳,简洁庄重。
王宫、广场及往下延伸到十字路口的一段街道,两边是一大片躯干巨大枝叶葳蕤的树林。在北欧几国的旅行,我的一个突出感觉是:这似乎是一些森林中的国家。所有的城市都似乎掩埋在树林里。除了房子、街道,便是绵绵不尽的巨树。森森的树木几乎密不透风。在马路上走着,一旦走到房舍相间的地方,你便随时可以进入一片处女林。不过,挪威王宫周围的这一大片树林是明显有人用过心思的。树林中间是绿浪一样随着缓坡流淌的草坪。草坪上这里那里点缀着郁金香簇拥的花圃;为架设小木桥而特地挖出的蜿蜿蜒蜒的水池;大大小小的喷泉和无以数计的青铜或花岗岩雕塑。这一大片伊甸园般的林子同街区连在一起,为全社会所公有。坐落其中的王宫没有围墙。除了王宫本身和王宫一侧一处用栅栏围起的不到足球场大的花园,便再没有禁区。
我在丹麦和瑞典看到的王宫也是这样。任何行人尽可以走到王宫的窗下门前。比如丹麦王宫,就在著名的美人鱼雕塑附近,是一处旅游热点。举行国家最高礼遇的皇家骑兵仪式,游人尽可旁观热闹。国王一旦来宫中上班,屋顶上则升起国旗,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使我想起北京紫禁城。在中国,侯门且深似海,遑论皇宫。
是又一个清新的早晨。刚下过小雨,到处湿漉漉的。北欧几国是环保极佳的国家。上帝也因此对他们特别厚爱,时雨时晴,天上地下,把到处弄得不染一尘。大街上弥漫着直透肺腑的草树的青气和沿街边浓密的花丛里汹涌出来的醉人的芬芳.只可惜四处静悄悄的,见不到别的行人。 街上所有的店铺门都是关闭的。国庆日、也包括其他所有的假日,能放假的全都放了假,商店也一律关了门。我对北欧各国的商店在假日放假,并且平日里跟其他的各行各业同时上、下班,百思不得其解。这样做岂不是放弃商机?朋友解释说,北欧各国的劳动时间有法律规定,超过了是违法的。另外他们早已超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经营理念跟我们是不一样的。我对这说法仍觉纳闷,难以释怀。发达国家就不要赚钱了么?不过在无边的寂静中,还是可以感到有一种节日的气氛在闪耀。那便是从每幢楼的高高的窗户上伸出的红地蓝十字挪威国旗。旗帜在从不远的海面吹来的微风中轻轻摇动,偶尔发出“扑扑”的低吟,像大贝斯的低音弦上拨出的琴声。
我在王宫树林里看见了今天见到的第一个当地人。是一个女孩子。看模样应该是中学生。她穿着白色的夹克衫,红色的工装裤,躺在路边的长木椅上,睡得正香。金色的头发早被雨水淋透,滴落着水珠。包围着她睡觉的木椅的,是一大篷跟她一样鲜艳的红黄相间的郁金香。我忽然记起杜甫的诗:朝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转过这面坡,在另一面坡上,躺着十几个男孩,也穿着跟那女孩相同的校服,他们干脆就睡在草地上,互相依偎着,蜷成一团。很难确定他们是经常如此还是以这方式迎接假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北欧有许多人一旦有时间,喜欢背了行囊到森林、深山、草场和海岛总之是野外去风餐露宿。
在我到来之后,王宫广场才出现了为上午的国庆典礼做准备工作的工人。他们在广场边沿往地上打下不到一米高的钢纤,然后以这些扎得并不牢靠的钢纤为支点拉绳子,绳子是普通的船缆。他们显然是在为庆典活动划定区间。只有很少的几个人。锤声清脆但寥落,一下就被寂静吞没。
不远的王宫,大门上突出的阳台上,有几个穿大礼服的人,把一块极大的紫红色的绒布像我们在家晒棉被似的搭在阳台的栏杆上。然后他们就像无声无息地出现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阳台后的门洞里。
打破寂静的是一辆大红大紫的双层大巴士,扬声器放着节奏明快的进行曲。显然是国庆“宣传”车。在这巴士之后,先前空寂的十字路口上,突然出现一团涌动的人群。他们是从与这条街交叉的另一条街上转弯过来的。起先我只看见一团被树林的浓绿衬托的模糊的肉色。我很惊疑。等他们走近,才见他们果然大多是全身赤裸着的。
这是一群孩子,虽然身高都大大超过了我。但他们的鱼肚一样白色的身体,他们的凌乱的金色头发,稚气的灰蓝色眼睛和眼睛下面的淘气的雀斑,他们的尚不强壮的肌肉,也无由腆起的腹部,以及还来不及茂盛的脐下三角区,都在证明他们的青春。他们把衣服卷成一团抓在手上,浑身大汗淋漓,热气腾腾。他们大大咧咧,无拘无束。走过我身边的时候,前面的几个忽然用手上的衣服挡住他们的长长甩动的小玩意,错错落落地用中文高喊:“你好!”
不知道他们怎样就认准我是中国人。这之前,有好几次,我都被当成日本人。也许他们看出了我的惊奇。在他们,是无忌的,却同时也是无邪的。一个小子大约是憋不住了,逼近路边的花丛撒开了尿,另一个小子在他的屁股蛋上狠狠给了一巴掌。然后他们又拉起手,飞跑着去追前面的伙伴。
他们单纯而放肆,快乐洋溢在他们身上,不知怎样是好。不过孩子气归孩子气,国家总有国家的规矩。等到那群“光屁股”散坐在王宫广场上高耸的青铜骑士雕像的基座上的时候,王宫里几个古典装束的卫兵走到他们中间。他们于是又一轰而起,穿过树林,钻进那辆大红大紫的双层大巴士“宣传”车。
似乎是整个庆典欢快的前奏。
我回宾馆吃过早饭,再来到王宫广场的时候,广场上和广场附近的树林里已经是人头攒动。
参加游行的学生这里一圈那里一团地在化妆,衣冠楚楚的观礼者正在入席。早上看到的工人用缆绳隔出了游行队伍行进的道路。游行道路两边的缆绳外面,一边是广场与树林相连的空间地带,一边是广场中心地带。观摩游行的人便安排在这两个地带。
广场中心地带与王宫正对面的最前面的一个区间,放了几排公园常见的长条木椅。那里坐的都是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在这几排木椅的前面,则是坐轮椅的残疾人(在北欧,残疾人在一切公众场合,都受到最优先的照顾)。在这几排木椅后的大片空地上,所有观摩者,不论是高官,还是富豪,以至外国贵宾,对不起,都只有任意站着。当然,对各国使节,待遇还是特别一些。但他们却被安排在广场中心地带之外。在王宫一侧的广场与树林相连的空间地带上,放了几排金属折叠椅,如此而已。
上午十点,挪威国王夫妇、王子夫妇出现在王宫阳台上的那块搭了红绒布的护栏后面。王宫广场忽然欢声雷动,继而全场肃立,唱国歌。接着开始了国庆游行。先是国家仪仗队,军乐队,然后是儿童行进队伍。
所谓的“国庆典礼”,是我为了行文方便使用的说法。在挪方给我们的日程表上,写的是“儿童行进表演”。这其实就是挪威国庆游行的全部。在国庆节,用生气勃勃、天真烂漫的儿童行进来表达国家的活力与未来,对于一个和平、幸福、安详的国度,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呢。
参加“行进表演”的儿童来自奥斯陆的各个中小学。他们穿着各自的校服,在国旗之后举着各自的校旗,循序先进。每个学校方队的前面都有身着或红、或兰、或黄、或白的讲究的礼服的仪仗队和鼓乐队。其他的学生便跟随在他们后面。仪仗队和鼓乐队显然操练过,行进的步伐较为整齐。后面的同学,则像一大群蜂拥着去野游的孩子,不成队形。严肃认真一本正经的,开心扭打乱跑乱喊的,对观众做鬼脸的,千姿百态。走在他们中间的教师,并不特别加以管束。
尽管看起来乱乱的,但一旦走到王宫正门前,并没有号令,所有的孩子都一齐扭过头,跳跃着,向阳台上的王室成员齐声欢呼。王室成员们也很兴奋地弯下腰,向他们挥手。一个正欢蹦乱跳着的小男孩被观众中的一个妇女喊出队伍—我猜那应该是他母亲,她蹲下来,举起相机,又指了指小男孩身后不远的王宫阳台,示意小男孩站一个最佳位置,好把他连同王室成员一齐拍下来。那个胖嘟嘟的傻小子回头看了一下,立刻移动了几步,然后挺胸抬头,一脸神圣。母亲按下快门,随即跨过隔离缆绳,跑过去,搂起小男孩,声音极响地亲了亲他的额头,然后拉起他的手,一齐跑进行进的队伍。
儿童行进到中午十二点还完全没有结束的意思。从广场前面的望不到尽头的街上缓缓走来的队伍源源不断。绕过了王宫广场的行进队伍又回头涌入了那条街道。早上寂静无人的街道现在被塞得水泄不通,成了一条波澜起伏的彩色的河。奥斯陆市的五十万人口几乎都集合在这里了。
这是真正的纵情开心的全民的节日。人们盛装艳服,彬彬有礼,却又轻松自在,奔放随意。没有森严的警戒,也没有刻意的提防。除每段缆绳的入口站了一两个穿礼服的先生验看入场券之外(后来他们连这项工作也放弃了),广场上看不到军人和警察。我在游行开始后,不断地跨过那些缆绳,几乎走遍各个区间,一直走到王室成员站立的阳台下边,也没有遇到任何干涉。
我觉得,整个庆典过程中,最辛苦的还是王室成员。其他的观摩者可以交谈、拍照,随意走动,跟孩子做游戏,他们则自始至终站在阳台上,没有走开。他们是以一种作为一个认真观众的平等姿态参与到国家节日中来的。并没有打算显示作为国家象征的尊严。
北欧三国都是君主制国家。三国王室的平民化倾向也同是一个颇突出的特色。
丹麦历史上曾有过一位国王干了二十多年后自行引退跑去做了海盗头子。现在的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称臣民作“同胞”,每个月要接待两次来访群众。没事时跟所有女人一样喜欢逛商场,还喜欢设计邮票、服装、广告、绣花图案、舞台布景,翻译外国学术著作和小说,并且为小说插图,甚至参与以安徒生童话为题材的电视片制作。她常穿普通的工装裤外出。两个儿子都娶了平民阶层的姑娘。
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几十年如一日,从郊外的家到城里的王宫,上下班都是自己开车。他照章纳税,下厨做饭,到商店为子女挑选圣诞礼物。让子女上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放学后到普通居民的同学家去玩,也把同学带到家里来作客。千方百计防止他们产生皇亲贵胄的优越感。现在的女王储维多利亚公主,从小就被特地送到法国的一个小城市,在普通人家生活、在普通学校求学。这是有渊源的。十八世纪的古斯塔夫三世为建立和发展瑞典的文艺事业,亲自动手,写诗作文,建剧场,恢复文学院,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最大资助者。
挪威到目前只历经了三代君主。第一位国王哈康七世是位丹麦王子。作为“二战”英雄受到爱戴。第二位国王奥拉夫五世在七十年代的世界石油危机期间,为了给国民作出节约的表率,带头坐电车、公共汽车,七十岁后还保持着这个习惯。现在的国王是91年才登基的哈拉尔五世。他酷爱体育运动,尤喜滑雪和帆船比赛。在国内外的赛事中都拿过冠军。曾经三次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他最为出名的一件事是他当王储期间,娶了一位纺织商的女儿做王妃。这位王妃成为王后之后,最热心的事业是参与救济国际难民的活动,并因此受到联合国表彰。
努力适应现代世界的发展,拉开君主制神秘的帷幕,使之逐渐透明化,拆除君民之间的重重藩篱,努力让自己过普通人的生活,从而与民众接近。这是不是可以说是北欧三国的君主受到人民普遍的由衷尊敬,而其君主制到了二十世纪末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呢?
中国古代的政治设计家曾希望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北欧诸国的君主们大约未必知道中国古圣贤的这些不经之论,却在无意间实践了这样的政治理想。整个国庆活动中,王室成员只是作为重要的观众与民同乐,而包括首相在内的各级政要并没有用任何形式加以突出。显然,作为国家公务人员,他们似乎并没有应该特别突出的理由。顺便多说几句,政府部门的非衙门化,也是北欧诸国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在挪威拜访世界文化名城卑尔根市市长的时候,见到的市政府办公楼,一楼是书店。市长办公的那层楼,楼道狭长窄小,两边还摆满了文物,使人以为是间博物馆。每间房子都有人办公,市长在尽头一间,房间并不宽敞。而瑞典文化部则更是在一条商业街上,租了几层楼面办公。在楼下看像是普通的居民公寓,根本看不出是政府机关。
这与难以从实际上根除官本位的东方品味,是迥异其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