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与 功 夫
我把“茶” 真正当作开门七件事,是从几年前去漳州开始的。
漳州那地方没有冬天,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当地人说,扁担插在地上都会发芽。举目望去,四处是浓浓的绿得发亮的菠萝、香蕉、柑橘、柚、龙眼和荔枝林。街边的芒果伸手可以摘到。在自然经济时代,漳州平原的富庶太有名。近代几次重大的国内战争,处于弱势的一方都曾挥军长驱来此征筹军需,皆所获甚丰。
漳州的朋友很有意思,见到的几位,总是一面对漳州的往日津津乐道,一面又总要提一句漳州在今日的沿海地区市场经济格局中的滞后,漳州人的保守,安于现状,之类 。但我听了,又总是觉得这自省里,怅惘多于感慨,更多的仍是留恋和自得。
漳州人的日常生活,看上去安静而从容。大街上少见沿海城市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越建越高的星级宾馆。深长的旧巷里百年的骑楼和匾额依旧,间或高耸着为圣旨建的牌楼。城里最高的建筑是一幢在原址上重建的仿古塔,拥有使用权的是由当地人发起成立的全国灯谜研究中心。而最能显出这种安静和从容的,则莫过于功夫茶。街头巷尾,拐弯抹角,高屋深院,风景名胜,凡有人处必有功夫茶。人们不管怎样有事无事,只要坐下来,哪怕只有片刻,便少不了功夫茶。少则二三,多则五六,男女不论,少长皆宜,团团围坐,轻言微语,细品慢啜。功夫茶是程式化的,有许多讲究,一招一式都不容省略,每个程序都必须到位,一丝不苟。主持者一脸庄重,不厌其烦,受茶者恭敬如仪,一团和气。
那天我偶然走进文庙,外面是寻常巷陌,里面却气势不凡:殿堂恢宏厚重,圣人崇高端肃,庭园松柏苍翠,四围回廊幽深。悄然中,竟也有茶座数围。见有生客,纷然躬身让座,盛情邀之同饮。座中几位皆经商,所谈却不是生意,而是茶品。对我的质疑,他们笑答,即便谈论交易,也不能离茶。漳州岂然没有忙人,不同的可能只是比别处人更能忙里偷闲罢了。
而有闲便有功夫茶,连孔圣人也不必避讳的。茶“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茶述》),正应了夫子倡导的“里仁为美”。
我理解的“功夫”,就是俗称的“闲工夫”,就是闲,闲适,气定神闲。喝功夫茶乃是生活的一种姿态,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由此派生出一种恬静自足的人文风习,一种深蕴内在的“道”的精神,亦即“闲”的哲学。
那次我旅闽的一个内容是寻访林语堂故居。模仿着喝功夫茶的时候,暗想:难怪这里会出林语堂,会出他那样的闲适哲学。
林语堂对幽默、性灵、闲适的提倡,当时是很惹严正的知识分子不满的。鲁迅就曾给过毫不留情的挖苦。
当历史的风烟渐落,我们离当时的语境渐远,闲适作为一种纯粹的人生姿态和文化格调,却无可避免地显现出其现实的价值。
“我们承认世间非有几个超人——改变历史进化的探险家、征服者、大发明家、大总统、英雄——不可,但是最快乐的人还是……名字半隐半显,经济适度宽裕,生活逍遥自在,而不完全无忧无虑的那个时候,人类的精神才是最为快乐的,才是最成功的。”(林语堂《谁最会享受人生》)
“闲”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其实是生活的艺术。懂得了这哲学,便会懂得节制,懂得松弛,懂得收敛,懂得舍弃,懂得有所不为,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得其所哉;懂得谦恭,懂得宽容,懂得优雅,懂得豁达洒脱,懂得冲和淡远,懂得把人生当作一个审美的过程,懂得抱了诗意的情怀,饱满丰盈的精神,去领吾生命中更为实在的深刻内容。
六十多年前,对于人类为自己的疯狂粗鄙行为所作的种种辩解,林语堂嘲讽说:
“今天我们所有的哲学是一种远离人生的哲学,它差不多已经自认没有教导我们人生意义和生活的智慧的意旨,这种哲学实在早已丧失了我们所认为是哲学的精英的对人生的切己的感觉和对生活的知悉。”
在物欲横流的时尚中,这意见似乎更显出警醒的意义。而“功夫茶”,其实也包括所有的“茶”的“茶道”,即“闲”的哲学,便是对那“远离人生的哲学”的最平和雍容的否定。
茶 与 文 人
因为喝茶,不免留意与茶有关的事情。特别注意到茶的成为举国之饮,文人在其中的推波助澜。
元稹有一首一至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除了对茶的特点、加工、烹煮、饮用、功效作了全面概括以外,特别提到了“诗客”和“僧家”。唐之前,有关茶的诗文极少,中唐以后,以茶入诗大量增加。李白、刘禹锡、白居易、孟浩然这类旷世的酒徒,也无不嗜茶,无不遗有诸多茶诗。很显然的,唐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乡闾庶民,茶叶之所以成为“比屋之饮”,与其时场面上和山林中的达士名流或诗或文的赞赏不无干系。
这些茶诗,直接和间接地几乎涉及茶叶作为产业和文化的所有方面:
“倚溪侵岭多高树”(杜牧),“尧市人稀紫笋多”(释皎然),“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许浑),“三军江口拥双旌……水门向晚茶商闹”(王建),“……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讲的是茶叶的收购、运输、贸易,使荒野变成繁荣的集市、军营变成茶樯林立、茶商喧闹的商埠,使商人抛下哀怨令大诗人泪湿青衫的妇人。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张文规),“动生千金费”,“所献愈艰勤”(袁高),讲的是宫廷贡焙。
“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 皮日休),讲的是从一般饮具炊器中独立形成起来的茶具,不再是早期“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碗”那样的平常饭碗或汤碗。
“茗爱传花饮,诗看卷素裁;风流高此会,晚景屡裴回”(释皎然),讲的是由客坐敬茶而兴起的茶集、茶宴、茶会以及有明确目的和主题的社交活动。鲍君徽、王昌龄、钱起、李嘉祐都详细描写过这种饮茶礼仪。
“或饮一瓯茶,或吟两句诗……此日不自适,何时是适时”(白居易),“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孟浩然),“水淡发茶香……钟声振夕阳”(刘得仁),“罢定馨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杜荀鹤)……《全唐诗》凡提及茶事的诗词中,僧道写作或诗人们在寺院和僧道一起饮茶的诗词,竟占到总数的十之近二。文人与僧道不单是嗜茶者和茶的鼓吹者,也是茶艺和茶道的实践者和创造者。
茶与酒同为国饮,酒易乱性,茶为养性;饮酒尽可豪放,人皆呼作英雄,饮茶则宜雅致,否则难免“牛饮”之讥;醉酒固然造就了大诗人,也惹出了许多麻烦。虽然也有“醉茶”之说,却没有听说过醉了茶在茶楼题反诗的。“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郭沫若)。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茶的“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正对了文人们孤芳自赏的胃口。茶之为道,在“和、清、敬、寂”四字。此其所以西人认为茶“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而唐人诗文推崇的“和、清、敬、寂”则成为后来的日本茶道的要义。
丰富多彩的茶诗“通道复通玄,名留四海传”(吕岩),文人们在把茶宣传成无人不知、无人不好的上品之饮的同时,极大地开拓和提高了茶的精神意义,使饮茶从单纯的物质享受升华为高尚的精神享受,成为艺术和哲学。
大约是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时下许多茶叶产地大办“茶文化节”,邀请专家文人听茶歌、观茶道,品新茶、谈茶经,以茶会友,以书会友,以诗会友。倘旨在经由对茶的文化品位的追求,促进对茶的自身品位的追求,自然是有远见、有胸怀之举。也见有以为“功夫在诗外”的,过于急功近利,视文化作纯粹的产品广告,只求推销本地本企业茶叶,则恐怕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
有感于这类的大轰大嗡,我不揣浅陋地在一次“茶文化”盛会留下这样一副手书联句:
竹露松风蕉雨
茶烟琴韵书声
希望在一个喧嚣躁动的世界,至少在与茶有关的事情上,能多少保持一点安静。
茶 与 名 气
那年,有位朋友找我,说他有个儿时的邻居要开茶楼,请他找人起个店名,撰副门联,并且用毛笔书写出来。他觉得我的文字和毛笔字还能对付,又可以不必付酬金,就给我打了电话。
因为是多年前的同事,又是大学的教书匠,更因为是给茶楼帮忙,我当即表示乐意效劳。听见我一口应允,朋友显然松了口气,这才说,文字中要求保证有“福、禄、寿”,也许有点俗。怕我迟疑,又特地强调说,只是个意思,句子尽可以雅。我回答说,你未免多虑了,我大俗物一个,哪里会忌讳所谓“俗”?只是店名和门联是写给众人看的,太俗气了,满街上总会有看不惯的。我尽力而为吧。
说挖空心思也许夸张,但的确颇费了一番斟酌:店名稍微含蓄,门联的上联嵌入“福禄寿”,下联对以“诗酒茶”,上下俗雅相对。倘有同行笑话,也好拿大俗即为大雅,大雅也便大俗的话头应付。之后又大汗淋漓地泼墨书写出来。书毕,抱壶在手,端详良久,一脸得色。在墙上挂了两天,自觉差强人意,这才向朋友交差。朋友教的是美术,即行审定,即行取去。
却从此没有了下文。
好久后才知道,那家茶楼开张,店名就叫“福禄寿茶楼”。“福禄寿”三个字是在首都的一位翰墨名家那儿求到的,每个字花了上万元。许是因为花不起太多的钱,“茶楼”二字就用了电脑上的标准字,至于先前拟有的门联也一并省去。那位先前托我帮忙的朋友觉得无法向我交代,为此生气过并抗议过。老板也有些不过意,请求谅解:做生意谁不求发财?名家的字是金字招牌啊。又提出一个妥协的办法:可以挂我撰并书写的门联,只是恕不付酬,凡今后来店用茶可以适当优惠。当即遭到我那朋友更严厉的痛斥。
朋友事后跟我说起这些,仍然气愤难平。我倒是有些遗憾,私心以为,那副门联挂了未尝不可,也不枉我一番心思和辛苦。当初我那么爽快地应承,不能说没有一点表现欲在其中啊。何必跟一个生意人计较呢,字一挂出,就有了社会性,多少总会有一点审美的功用。可惜因为朋友的冲动连这一点机会也丧失了。唯愿名家的金字招牌能给那位茶楼老板带去好运。
出人意料的是那家茶楼好像没有经营好久,名家的金字招牌之下,仍然是门庭冷落,生意清淡。后来不知出于什么考虑改成了羊肉馆。店名仍是“福禄寿”,只把“茶楼”换成了同是电脑标准字的“羊肉馆”。不过,招徕顾客的措施有了一点发展:在饭桌上的特色菜单后面印了一个手机段子:本店羊肉,男人吃了女人如何;女人吃了男人如何;男女都吃了床如何,之类。虽然已属下流,但证明其已认识以名家为金字招牌的未必可靠,开店的兴隆与否,还是离不开真货色。多少是一点聪明。
由这家茶楼的兴衰,我也获得一点启示,切忌凡事重名轻实。说只有中国人好虚名,其实不公平。看看外国的狗仔队,简直匪夷所思。连总统首相用什么牙膏都可以作为正式外交场合的话题,那中国的痔疮膏、妇炎洁之类靠名人名嘴叫卖自然也很正常。问题是不能由于对“名”的迷信而完全忽视了“实”。
这种认识也进入了我尚十分有限的饮茶经验。
随着茶业的空前繁荣,各地各类花样百出的茶叶名牌浩如烟海,仅凭包装的精美、声势的煊赫以及关于品质和功效的神奇的文字说明,你会选不胜选因而也就事实上无从可选。除了专家和具备了专业水准的茶客,对我这样的门外汉,唯一的标准最后就只剩了价格。据说在富裕阶层,茶叶的豪赌竟成风尚。某种茶叶新宠,价格已炒到每斤十几、二十万元。但以当下的社会诚信状况,纵是珍珠也早被鱼目混淆。除了那些以炫富为乐事、也有能力视钱财作粪土的上等人或上等人的寄生者,庸常之辈有多少面对举凡商品的价格而不会疑虑重重的呢?
仅因此我便无从进入饮名茶者流。除了精于此道的朋友的馈赠,我日常饮用的是我插队的乡间农民自种的家茶:面积很小,产量不高,纯为自用,只略有盈余;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不必麻烦“国际论证”;一无名分,二无定价,但确保不致吃亏上当。一次在外省某茶叶基地采风,偶尔同当地一位企业家谈起这点心得——他也是这次邀请科技界、文化界名人来为当地茶业“打造品牌”活动的主办者之一,我说完便自觉冒失,怕引起他的不悦,没想到他静静看我一会,起身从檀木包装的茶叶样品柜里取出两袋只有内芯、上面连一个字也没有的茶叶送我。
这是当地农家有数百年传统的“熏茶”,原材料可说是百分百的时下叫得震天响的“绿色”,可惜因为没有来头,“炒”不起来,除了保证自己和至亲好友的需要,停止了批量生产。企业家言语之间不无怅然,他视我为茶道知己,令我感动,也更坚定了我饮茶的务实主义。曾与一位朋友谈茶,她对某些茶商开发品牌时非要扯上皇帝和贵族很不以为然,我颇有同感:至少在饮食上,皇帝和贵族的喜好未必就必须是草民百姓的喜好,还是自己的口鼻肠胃更信得过。这样说并非排斥一切名茶,而是坚持以为各人自可有各人的选择。
饮茶如此,推及世上其他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这也算是喝茶喝出的一点觉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