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者》上看到林奇先生的《生活中我不喜欢的人》,很喜欢其文体的质朴。多年前,应一家出版社约稿,模拟金圣叹的《三十三不亦快哉》写过自己的若干“不亦快哉”,现在故伎重演,也模拟林奇先生说说生活中我不喜欢的人。因为缺乏林奇先生敢于直率的勇气,只能要求自己千万别是那种人:
本来可以纯朴,偏以时尚为炫耀,弄得自己不伦不类却嘲笑别人土气的人;
在乡下生长又长期在乡下工作,进城没有几天就老是把“乡下人”当作蔑称评论别人的人;
不论众人在谈论任何话题,都总要极力把大家的注意吸引到自己身上的人;
把有各级各类领导的合影照片挂满了客厅,“逼”客人在密密麻麻的一大片面孔中寻找他,别人的反应不像自己期待的热烈就不高兴的人;
只要某人比自己地位高,不论某人说什么都使劲附和喝彩的人;
开自己的小车,特地停下来和一个骑自行车的同事打招呼的人;
与人握手时,眼睛看着别处,手指头刚触着对方的手就移开的人;
探望生病同事时,与病床保持着远得不适当的距离,离开前就在病房的卫生间认真洗手的人;
对不喜欢自己的人逮住机会就无情伤害的人;
不论对与错都永远振振有词的人;
某件事做得稍不合自己的意就把做事的人说得一无是处的人;
有机会就自我表扬,没有机会也创造机会自我表扬的人;
永远在愤世嫉俗,对任何人的任何成功都瘪嘴表示不以为然的人;
以为从来没有对不起过别人,只有别人时时处处对不起自己的人;
总是抢着说话,觉得别人的话都不值得一听的人;
对收发、传达、勤杂工和清洁工从不正看一眼的人;
一边痛骂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一边跟有权有势、财大气粗的男人打情骂俏的人;
一边动不动就批评别人不文明,一边随时当众抠脚丫子的人;
把饮料没喝完的纸杯塞进飞机坐椅背后口袋的人;
住宾馆用床单擦皮鞋的人;
任何场合都绝对听不到他一句心里话的人;
只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就永远是用公文的语气和口径说话的人;
朋友聚会,在有人买了单之后强烈表示自己早就准备买单的人;
利用某人未果,然后到处说某人原来没有利用价值的人;
小有成功就赶紧否认此前受到过的帮助的人;
只记得筷子敲头,不记得筷子夹肉的人;
得到过朋友无数次帮助,只要有一次未遂意愿就与朋友反目成仇的人;
一见原来被自己无视甚或轻视的某人发迹就到处声称与某人相知已久且交情甚深的人。
用公款把自己只在本单位简报刊登过的文字编辑成册正式出版并且隆重举办研讨会的人。
这样的文章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罗列出许多的“那种人”。这种罗列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内心的检讨,这种检讨我相信是值得的,至少我自己从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