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从《文摘报》读到原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的《郭德纲现象的隐忧》一文,其中一段文字,我觉得颇有意思,为了不致曲解原意,姑全文照录:
“郭德纲的成功,其实存在巨大的隐忧。
“第一,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火爆,是以整个相声行业的冷清来衬托的。
“无论相声界内部有过多少明争暗斗,起码这些斗争没有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观众不知情,自然人们对于相声的判断可以更集中地着眼于相声艺术本身。但是,郭德纲通过‘曝家丑’的方式,猛烈抨击相声界内的明争暗斗,给大众造成一种‘相声界只有郭德纲一个好人’的错觉,把本该局限于纯艺术鉴赏的行为扩大为一种人格批判,明显地引导了大众的心理倾斜。”
作为一个远在落后老区的局外人,我对“郭德纲及其德云社”乃至“整个相声行业”几乎说不上有多少了解,之所以觉得这段文字颇有意思,仅在这段文字本身。
这段文字所说的“相声界内部”的“明争暗斗”暴露的显然不是艺术的问题,而是人格的问题。因为这“暴露”,也就“把本该局限于纯艺术鉴赏的行为扩大为一种人格批判,明显地引导了大众的心理倾斜”,以至于成为“巨大的隐忧”的一种。
很显然,作者对这种“暴露”是不赞成的。我无意评判这种不赞成,也无意谈论对相声表演这样一种社会活动人们的视线是否只能是“本该局限于纯艺术鉴赏”,只是觉得其中的逻辑很有意思。私下想,倘若把这逻辑推广到其他“界”会如何?比如足球界,文学界,医界,政界……是不是也可以说,只看球就行了,管人家是不是黑哨黑球;只读书就行了,管人家是不是抄袭剽窃;只让治病就行了,管人家拿不拿红包;只认事办得怎样就行了,管人家是不是贪污受贿……否则,就会把本该局限于对体育竞技、文字艺术、医疗水准、行政能力之类的“纯”鉴赏或“纯”接受的行为“扩大为一种人格批判”,从而“明显地引导了大众的心理倾斜”。
也许是一种错觉,不知为什么,这样的推广让我想起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衣》、鲁迅的《阿Q正传》。我们一向受到的教育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哪怕“言者”居心不良,而现在又被提醒“人格批判”会成为“巨大的隐忧”,要转好这个弯子还真不太容易。
当然,相声界可能有其特殊性,“大众”只该把目光“局限于纯艺术鉴赏”,不要被“引导”去关注相声界的“家丑”,否则,“整个相声行业的冷清”搞不好就会更“冷清”。问题是,如果没有人“曝家丑”,“整个相声行业的冷清”是不是就会有所改观?如果是这样,当然是好了。但愿如此。
对社会问题表示“隐忧”,肯定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我想说的只是,这样的“隐忧”也有可能带来另一种隐忧,不知作者想过没有。因为我们还听过一句教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一个群体、一个行业,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果真拒绝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失去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情况是不是会更乐观些,怕也难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