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1000000047

第47章 毛泽东与《水浒传》

盛仰红

毛泽东熟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其中一部是《水浒传》。

少年看《水水浒》。毛泽东在进入私塾蒙读时候,却已经熟悉水浒故事的情节和人物了。这时是1906年,他13岁。

他很喜欢《水浒传》。《水浒传》一直是常读的书。

后来,他对徐海东、贺龙两位将军说:“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他也曾对警卫员、翻译等随身人员分别说过:“《水浒》至少读三遗。”

读《水浒》,说《水浒》,评论《水浒》,介绍《水浒》,《水浒》贯穿了他的70年读书生涯。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水浒传》是农耕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保留、存积了我国自宋元和明初中期的许多民间语言和文化、社会风俗和习惯,这些,乃是在官修史书和朝野士。大夫的札记野史里难以寻见的。而《水浒传》的神髓,却是以形象思维,抒写了那个时代各阶层、尤其是中下层民众的社会生活、心态和行为。它记下了当时社会的一百二十行的大多数职业行当。

毛泽东读《水浒传》,开始也是出自审美的情趣,即艺术形象的塑造方式、精致的杀打文字作欣赏的。如少年放牛时学武松打虎。但他此后却没有停滞下来,像常人那样把《水浒传》仅视为一种艺术文化,而是很快转入对它的实用价值评估。他重视《水浒传》所执持的农民气息和大众文化,在风雨如晦的文化启蒙时期,就提出“学梁山泊好汉”。根据毛泽东自己回忆,《水浒传》是他少年时代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在创办文化书社,所发售的100余种中外哲学和人文科学书籍里,《水浒传》是唯一的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小说;在主持新民学会期间,建议同侪读些《水浒传》;在广州农运讲习所时,介绍宋江和《水浒传》,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水浒传》是必读的一部书,长征中途急于找寻《水浒传》读,在延安和北京时期,《水浒传》又是书架上必备的。他熟悉《水浒传》的各家版本,一百回的简本,一百二十回的繁本,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本以及由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独立成篇的《宋江平四寇》、《水浒传》衍生、嬗交的《水浒后传》(清陈忱)、《水浒新传》(张恨水),等等。

毛泽东喜读《水浒传》,也许这也表示他对旧社会旧世界黑暗和沉沦的愤懑和不平。“与天斗争,其乐无穷;与地斗争,其乐无穷;与人斗争,其乐无穷。”《水浒传》在前半部所宣传的“造反有理”思想在他脑海里不时浮现,所以后来他神往过去,说:“我认为这些书对我的影响大概很大。”

《水浒传》是以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个英雄好汉,在梁山上聚义、高举“替天行道”大旗的一部书。因为强化“造反有理”,明清以来官府多有把它视为“诲盗”之作,列为“查禁”的。也有人把它界定是写绿林好汉。“盗贼本王臣”,是因为奸佞当道,无可奈何落草为寇的。但半个世纪以来,随之农民战争在史界的拔高和走红,它也被升值为“歌颂农民英雄”的好书,还认为这是封建社会唯一的一部歌颂穷苦农民的文学小说,也是一部最成功的反映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完整过程的古典小说。文为时而作,诸说不一。但当今学界较多于倾斜此说:《水游传》梁山群英,极大多数人员的阶级成分和阶级行为,都很难说是纯洁的贫下中农和雇工。对此,毛泽东在少年时代就有卓荦之见,当他读了包括《水浒传》在内的若干传统平话小说后,直到四五十年代他神往当年时,就不止一次地提及:“有一次我忽然想到,这些小说有一件事很特别,就是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可见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思想是统治思想”,是不可能也不会允许“歌颂农民英雄”的文字问世,而且竟能让它不径而走,占领文化市场,传世传代的。毛泽东很早对《水浒传》就有科学的独立见解。

“《水浒传》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

毛泽东青少年时候,就站在极大多数被压迫者的立场上,为人类谋幸福,求解放。他和同志们以批判的武器进行武器的批判。《水浒传》里的若干文化内涵,所反映的一种阶级社会基层民众与上层贵族的对立,朴素的唯物辩证主义和造反的喜剧和悲剧,就必然为他青睐,发生共鸣,以至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他在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和语言文字,也就成为他教育人们、沟通人际语言情感交流的一种运载工具。古今以来还没有人像他那样广泛运用,恰到好处。他阅读《水浒传》的收获和认识超越于文学命题,而升华为对社会学、政治学,而蕴含形象思维的研究,由此作文化选择,评判、界定《水浒传》持有的正负价值取向。

三四十年代,毛泽东欣赏《水浒传》,古为今用,并指示把它的其中情节改编为戏剧。

《水浒传》前七十回,贯穿了一部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阔大场面,即“逼上梁山”。它是小说《水浒传》的一大主题,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这也是毛泽东注重《水浒传》的一个主要课题。上井冈山就是“逼上梁山”,“我们上山打游击,是国民党剿共逼出来的”。在他安排和关切下,1944年延安平剧院排演了新编历史剧《逼上梁山》。他在观看了后,当即给编导们写了一封信,认为是在传统题材里挖掘出了历史的真髓。“逼上梁山”也成为毛泽东此后30多年常提及的俗话,在言谈和书本上常说,诸如“每造反者都是逼上梁山的”,“我是被他们逼上梁山的”,等等。

毛泽东欣赏《水浒传》,还因为《水浒传》故事多蕴含朴素的辩证法。如“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此中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三打祝家庄》。他说:“《水浒传》上,有很多唯物辩证法的事例,这个三打祝家庄,算是最好的一个。”1945年2月,毛泽东在观看了平剧《三打祝家庄》后,又写了一封信:“我看了你们的戏,觉得很好,很有教育意义。继《逼上梁山》之后,此剧创造成功,巩固了平剧改革的道路。”

毛泽东晚年也注意了《水浒传》的后二十回,那就是宋江等受招安,征辽打方腊。

这是梁山群雄的历史必然,在封建社会的民间造反,即落草为寇,或农民起义,不是蜕变、被消灭,就是投降。

毛泽东多次提出要保持优良的革命传统,保护革命胜利成果,他曾经推荐学习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手抄李健侯《永昌演义》,“以为将来之用”,在进入北平前后,还多次提及李自成失败的教训,教导人们跳出李自成失败的怪圈,因而梁山聚义厅改为“忠义堂”和宋江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也就成为他晚年所注意的课题。70年代,毛泽东多次就《水浒传》最后二十回发表评论,印宋江投降了,去打方腊。它就是1975年所说的关于《永浒传》的评论。这是他在晚年继续读《水浒传》,崇尚斗争的理念,而极不满宋江搞投降的一个心理基调。

毛泽东善于应用《水浒传》故事,以至旁及元明《水浒》杂剧,如李开先《宝剑记》;且在谈话和文章中经常插入,其熟悉力度,甚至还将其中俗语,恰如其分地运用于诗词创作领域,如“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冻死苍蝇未足青”和“捉鳖”、“风流人物”。古今中国还罕有诗人能像他那样。借用小说文字,拓宽了诗界。

“一百零八位高级将领中就有做特务工作的”

毛泽东就《水浒传》谈了很多人物。

他谈了梁山的第一任领导人王伦,第二任领导人晁盖。“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晁盖是好的,可是却被摒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让他早死了。

他谈得最多的是第三任领导人宋江,此外有李逵、武松、鲁智深;

从中提及事迹和行为的,还有林冲、石秀、戴宗;

点涉到姓名的有卢俊义、吴用、公孙胜、柴进、三阮、张顺和孙立、萧让、安道金、朱责等人。

他充分应用一分为二,以阶级成分和政治表现为基本标准,充分肯定李逵、吴用和三阮,也赞扬武松、鲁智深。由此在长征途中,以武松打虎比拟红九军剐军长许世友,将开辟晋寨冀边区的八路军——五师政委聂荣臻,称之是“新的鲁智深”,在建国后,还称李达是哲学界的“黑旋风李逵”。这是因为他们颇有造反精神,不愿屈服于王朝招安。

他讨厌大地主出身的卢俊义和后期的梁山总头领宋江,说他们是投降派,搞修正主义。

《水游传》宣扬“四海之内皆兄弟”。梁山一百零八个“高级将领”,人人都有职责,有发号施令、行军作战的,也有开酒店、专做特务工作的,有主持制作衣甲、兵器、专办钱粮、酒席宴会的,行行俱全,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单单是讲山头,就有桃花山、少华山、二龙山、对影山、清风山、白虎山、黄门山、饮马川、芒砀山、枯树山,等等,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最后汇集到梁山泊,建立了一支武装”。毛泽东满有兴趣地作了介绍,也说了其中若干人的心态,像“那个卢俊义是被逼上去的”。当然也有是骗上梁山、捉上梁山、高高兴兴上梁山的。

1975年,毛泽东倡导读《水浒传》,还提出把鲁迅的《谈金圣叹》杂文放在今后出版的《水浒传》前面,作为阅读《水浒传》的指南。但我们却在当时各家出版的《水浒传》中,没有见到这篇著作,所见到的扉页,乃是“毛主席语录”两段: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宋江同高俅的斗争,是地主阶级内部这一派反对那一派的斗争。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

这当然是学术研究,它也是认识《水浒传》的一家之见了。

同类推荐
  •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

    杨献平所著的《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是一部时光书和个人史。以个人经历乃至生活、命运轨迹为基本线索,贯穿了作者十多年来,在沙漠等异地的生命本真体验和独特思考。《巴丹吉林的个人生活》中既有个人化的生活记述与具体情境下心态的逼真刻绘,又有对自然事物及人生的细致观察和发现。在写作手法及艺术追求上,实验与传统并重,始终不跟风、不师从、不唱和,坚持自己的独特的书写方式,与当下其他散文作品有明显区别。
  • 成德之道

    成德之道

    从“雷锋学习的好榜样”到“学习雷锋的好榜样”——刘成德是雷锋的战友,同为沈阳军区的先进人物,雷锋曾题字要向他学习。退伍后,他五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践行、弘扬雷锋精神,积小善成大善。刘成德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境界传递着巨大的正能量,向我们昭示:雷锋从不孤单,雷锋精神永放光芒。作为学雷锋先进英模代表,刘成德于2013年3月1日应邀参加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座谈会,受到了领导同志的接见和表扬。刘成德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尘埃里的花

    尘埃里的花

    这是一本作者的散文集。 本书共分五辑,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雨花》、《青春》、《芒种》、《青海湖》、《散文选刊》等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
  •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北大学子美文·博雅之思

    本书是《清华学子美文丛书》中的一本,共收录40余位作者的近50篇作品。作品以刚柔的审美意识,以细腻优美的笔调,抒发了相思之委婉,情意之缠绵,失意之感悟,理智之潜流等多维多味的心之情结,情理深处蕴含着温馨之感,给人以情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书中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理性的展示了当代高等学府学子的高层次的情感阅历和深层次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大王要嫁人

    大王要嫁人

    美女山大王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某日被腹黑剑客拐下山去,本想着闯荡江湖寻美男,没想到最后竟然……失了心。看着那人表面温柔实则阴险的笑容,她猜,自己这是上当了……这是一个关于呆萌女汉子和天才剑客的蛇精病的爱情故事。
  • 代号钟馗

    代号钟馗

    一件上古留下的器物,却造就了“钟馗”的名号!一个梦中学艺的青年,以“钟馗”为代号,进行着一次次的历险。山岭中隐藏的野魂,古老蛊师弄出的血案,狮身人面像下面的秘密,女娲的传说......四件古老的器物聚合,竟可以......一切都在故事里揭示!
  • 异界之我的世界冒险之旅

    异界之我的世界冒险之旅

    主角是一个14岁的热血骚年。有一天,他的父母不在家,他就光明正大的去了网吧,到网吧后,找了一个无人的角落坐下,开启电脑,打开我的世界,进入了世界最大的服务器---------哈皮松,玩着玩着,就睡着了。之后,不知道怎么滴,穿越了……
  • 岁月那盏灯

    岁月那盏灯

    简介:山菊出生在一个卑微家庭。可上天偏偏赐予她美貌与善良。她尝尽了人生苦难和亲人的离世。面对命运,她用女儿家那颗坚韧的心,苦着坚持笑着放下。可人生铺满了色彩与荆棘。在社会变革的微痉挛中,她承受着不该属于她的那种歧视。在拥挤的尘世寻梦路上,她固守着女儿家那份执着。面对红尘的深度诱惑,她用生命那盏灯划清内心浊气。把心中堆积的那份爱,以一个弱女子惊人的毅力,点亮了她岁月的那盏灯.....
  • 英魂之刃之曙光降临

    英魂之刃之曙光降临

    战争,热血,奇幻,浪漫,刺激。这是个会发生战争的异域世界,许多种族相竞争霸。而主角赵云只是英魂之国的一名学生,他将和朋友们一起为了为了未来而努力,而在这过程将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情例如追妹子,恋爱,双修...欢迎收藏,宣传,推荐哦!
  • 天界之女废材大小姐

    天界之女废材大小姐

    她,是21世纪黑道王牌杀手,做任务没有一次失手。可却被自己的妹妹所被叛。一串及奇普通的手链,却在欧阳樱雪将死之际,带她穿越到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朝代。。。
  • 亲爱的老婆大人

    亲爱的老婆大人

    失忆的秦可兮和陆少辰开展了一段细水长流的婚恋。当陆少承在某个环境下看到她的小娇妻,才发现原来她身上有着许多秘密
  • 暴走圆滚滚:恶搞没商量

    暴走圆滚滚:恶搞没商量

    ——整蛊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单要整现代人,还要整古代人。苏流花火了,不因为别的,只因为她凭玩得一手好恶搞红遍了整个京城。她凭着这门技艺,教训了绿茶,打跑了白莲花,玩残了渣男,把爹娘哄得妥妥帖帖的,但是完美的人生中总有那么点坎过不去。某王:苏流花!你有本事再往我鞋子里钉子试试!今晚床上等着!苏流花:…我要不要绑头猪代替一下,嘿嘿嘿。
  • 云上晨曦

    云上晨曦

    楼下狗吠,隔壁婴儿啼哭,扰人清梦。醒来时,恍若隔世。曾记得十年前埋藏在心底对爱的感觉。清新自然,如薄荷般清凉兴奋,也如青柠般酸涩难耐。现实冲击,尔虞我诈,身世茫茫,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然忘记爱一个人的感觉。它虽不是一见倾心却是内心深埋。它虽不是相见甚欢却是长久思念。它虽不是只言片语却是难以诉说。所以,有一天你一定能记得,我在你心里的意义,是爱!
  • 曼陀罗没有眼泪

    曼陀罗没有眼泪

    但凡有着悲惨童年的孩子,长大后,他们看待世界,看待问题都有着独特的视角。他们看到的所有东西,都会被那个独特的视角过滤后才会呈现出来。小说的主人公聂圆圆就有着独特的视角,历经各种伤痛后,终于成长成熟。聂圆圆同曼陀罗花的预言一样,总是生活在不可预知的死亡与爱中,使得她那颗被伤害的坚韧疮痍的心灵愈加热烈、绝望、孤独而坚定。伴随着伤痛,她终于不再流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