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回到家里已是傍晚,红彤彤的夕阳挂在天边,常青娘答应了事情就解决了一半,黄莺觉得心中松快许多,连后院的荒园也怎么看怎么可爱。很快她就要让这里长满蔬菜,再种几颗果树好了,想吃什么种什么。黄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有成为农妇的一天,人的际遇真的无法捉摸。
林小弟也很是欢快,绕着黄莺转个不停。
黄莺一把抓住他,“别转啦,头都被你转晕了……”
林小弟嘻嘻笑,“把欠的银子要回来,这两年就宽裕了。”
十岁的孩子正是该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时候,黄莺不免埋怨林秀才,他自己愿意吃苦是他的事,何必拖着林小弟一起,父母双亡,做人家哥哥的就得负起养育之责。
林秀才久久见不到两人也寻到了后院。
黄莺的动作他不是不知道,思虑再三还是问出口来,“娘子准备讨要村民借去的物件了?”
黄莺挑眉看他,这是不赞同的意思?
“大家都是乡邻,娘子又何必为了些许银钱物件起争执……”
黄莺不待他说完就怒上心头,“什么意思!合着我们吃糠咽菜,把米面都舍给乡民才是正理!你愿意吃是你的事,我……”黄莺突然说不下去了,她并不是原主,没有权利要求林秀才按着她的意思过活,甚至她现在吃的都是林秀才的,她又以什么立场说话呢。
黄莺甩脸出了门。
“那是咱家的东西,为甚要给乡邻?”林小弟对大哥也很是不满,“嫂子做的对。我们都快饿死了,为什么不能要回来!村里哪家都比咱家吃得好。你不要,我跟嫂子去要!”
林小弟说完扔下大哥跑了。
父亲临终前只惦记两件事,一是与黄家小妹的亲事,二就是抱朴守拙,林秀才虽然不明白其用意,但是既然老父再三交代,想必定有其深意。林秀才想起父亲教导的“与人为善”,心中也是唏嘘不已。好在今年秋天他要去参加秋闱,届时有幸得中的话,家中就不必如此窘迫了。
天色已晚,黄莺不知该往哪里去,她又不知不觉走到了村口。树影绰绰,风摇枝动,光看这景色,和几百年后又有什么不同呢……炊烟袅袅,人们一样的为生计奔波忙碌。
林秀才看到黄莺依靠在大石上的样子,觉得她好似就要这样突然消失不见了,心头涌上一阵心慌,他快走几步抓住黄莺的袖子,“娘子,快回去用膳吧……”
黄莺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得赶快想想怎么挣钱,有钱就不必再守在杏花村了。回头就翻翻律法书籍,她就不信活人还能被尿憋死,总会有出路的。
尽管和林秀才闹得不开心,黄莺第二天一大早还是去了里长家,常青娘陪着她开始了第一站。
关于讨还财物的事,黄莺第一个就挑了王大牛家。把最刺头的搞定,接下来的就会轻松许多。村里人之所以这么变本加厉的来“借”东西,也是一种从众心理,反正你借我也借,你不还我也不还。
王大牛的婆娘是有名的刁妇,长得五大三粗,也难怪之前黄小妹打不过她了,黄莺看到也觉得心理怯怯的,怕得很。
常青娘进门就和王大牛家的寒暄起来。不大的院子跑着二三十只小鸡仔,黄莺默默地算了一下,这还说是村里最穷的呢……看样子,杏花村并不是自己以为的那样。
黄莺以为大部分人是过不下去了,才到林家顺点周转一下,哪知她还是高估了人性。黄莺自嘲一笑,随着常青娘进了王家堂屋里。
常青娘坐在太师椅上,道:“这椅子看起来挺眼熟,瞧着怎么像林秀才家的?”
王大牛家的脸色变了变,“我说常青他娘,你可不能瞎说,这明明是我家大小子娶媳妇时从县城买的。”
“县城可没这种好木料,我看这块料子府城里才会有,看看这手艺可不像咱这地方出来的……”常青娘一句话就把王大牛家的咽了回去,“这两张太师椅咱多少人在秀才家看过,也借回家去撑过场面,她婶子可不能耍赖……”
王大牛家的脸上挂不住了,还要再说,常青娘出门对着外面招招手,来了三、五个小伙子,常青娘直接道:“把这两张椅子给秀才家送过去,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两人答应了一声,各搬了一把椅子出去了。
常青娘又对剩下的三人道:“捉十只鸡仔——”她拦住冲上前来的王大牛家的,“这三年你也从秀才家借了不少银钱,如今秀才娘子也不多要,这十只鸡仔才多少钱,你算算,是还钱划算,还是给十只鸡仔抵了?”
趁着王大牛家的没反应过来,十只鸡仔已经装进了竹笼,送到了秀才家里。
黄莺简直目瞪口呆,就这样完事了?她原本以为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常青娘呵呵一笑,“东西只能要这么多,再多要的话,王大婶子能跟你拼命。你也别嫌少,现在大家各退一步,吃点小亏总比啥都要不到的好。”
“我明白的,多谢婶子了。”黄莺自是知道这个道理,如今这样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这一个早上,黄莺跟着常青娘跑了半个村子,银钱是别想了,米面油盐拖回来不少。
黄莺粗略算算,加上秀才的俸米,吃到秋收应该不成问题。再加上领回来的鸡鸭,日子总算有点油水了。
没有常青娘,这些东西凭黄莺一个人能讨到一半就烧高香了。黄莺想到箱底有一件水粉色的春衫,转身进屋翻了出来,“这个送给常红,今天劳烦婶子受累了。”
“万万使不得,快收回去——”常青娘推辞,“你这是骂我呢,昨个儿已经收了你一块布料,今天怎能——”
“婶子快别这么说,我是真心感激婶子。”黄莺把春衫塞进常青娘手里,“没有婶子帮忙,这些米面凭我是要不到的,家里可真的要揭不开锅了。”
常青娘拿着春衫欢欢喜喜地回去了。
黄莺把鸡鸭暂时安排进了后院,同样欢喜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