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当时,麦克阿瑟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这上面,他所关注的,是在空中封锁的同时,如何迅速发起地面进攻,并最终向鸭绿江发动总攻势,结束朝鲜战争。他对此几近于走火入魔,已经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在部署空中轰炸行动的同时,麦克阿瑟给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发出了电报,严厉指责第8集团军由鸭绿江向清川江后撤的行动,要求沃克对此做出解释,并立即重新发起进攻。
沃克被麦克阿瑟的电话搞得心烦意乱。接到麦克阿瑟的电报后,沃克几乎是直着嗓子喊道:“让他等着!如果不是他一口断定中国人不会出兵,我也绝不会把向鸭绿江的推进变成了追击行动,第8集团军也不会遭受这种挫折。为什么后撤?他应该最明白!让他等着吧,等到我打完仗再回答这个问题!”
沃克说到做到,直到第8集团军部队在清川江畔站稳了脚跟,他才在参谋人员的催促下,于11月6日给麦克阿瑟发出了一份长电,通过对清川江以北地区作战行动的详细回顾,为自己进行辩护,同时阐明他下一步的作战设想:本集团军过去没有、今后也不打算实施消极防御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防御作战。目前所采取的行动只是为了建立并守住足够大的桥头堡阵地,一旦条件许可,就马上转入进攻。现在各部队均在进行局部的攻击作战,以收复失地,改善态势。
“我们一直都在制定计划,准备动用所有的力量重新发动进攻,迎战新的对手——中国共产党的正规军队。新的计划可能在短期内付诸实施,但要取决于右翼安全得到保证、进攻部队集结完毕和至关重要的补给线得到顺利恢复。”
沃克有力的辩解和周密的考虑,赢得了东京远东军总部大多数人的同情,但却招致了麦克阿瑟的严厉斥责。麦克阿瑟此时已经决定立即发动进攻,并把地面总攻的时间确定在11月15日。沃克的电报虽然表示将恢复进攻,可其又为进攻设置了众多的前提条件,这显然是企图拖延时间。而时间对于麦克阿瑟来说压倒一切。他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和任何行动破坏自己的既定方案。他严令沃克立即发动进攻,绝不许拖延时间。
沃克被逼上了绝路,别无选择。他明白,他必须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发起进攻,并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取得成功,否则他的戎马生涯就将到此为止了。11月6日,沃克发布了第8集团军作战命令,宣布集团军将于11月15日重新向北发起进攻。具体部署是:以美第1军在左翼,以美第9军在中央,以韩第2军团在右翼,齐头并进,向鸭绿江实施总攻。
然而,就在这时,从前线传来了令他震惊的消息: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1月6日清晨突然停止了进攻,主力部队已经与第8集团军脱离了接触,神秘地消失在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踪影全无。
沃克接到报告后,一言未发,冲出指挥所,跳上吉普车,一阵风似的赶到了清川江畔。远方的山岭已被冬季的头场雪所覆盖,起伏的松林披上了银装,显得分外妖娆。近处的清川江在靠岸处已结上了薄冰,江对岸的高地上昨夜激战的痕迹比比皆是,烧黑的焦土、遗弃的枪支,还有被战火烧成焦炭的树木。战场的缕缕细烟,和着江面上升腾起的薄雾,在沃克的面前拉起了一道黑白交杂的屏障。
初冬的寒风扑面而来,沃克伫立江边,一动不动,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他久经沙场,大风大浪见过许多,可从没经历过如此动荡不定、变幻莫测的战事。但是他无力抗拒麦克阿瑟的命令,因而只能采取折中方案,训令一线部队向北发起试探性进攻,待查明志愿军主力位置后,再最后确定总攻的计划。
于是,11月6日,美第8集团军所属南朝鲜第1师由新安州北渡清川江,前出孟中里,向大宁江两岸及博川以西搜索前进;南朝鲜第7师攻击5日被志愿军占领的清川江南岸飞虎山阵地;南朝鲜第8师攻击志愿军占领的德川阵地;在安州以北清川江北岸占领桥头堡阵地的美第24师和英第27旅各一部,也于7日和8日,向博川地区出击,实施火力侦察。但未遇到抵抗。看来,远东空军在北朝鲜和鸭绿江上正在进行的壮观的空中作战,似乎把中国人给吓回去了。麦克阿瑟又开始乐观起来,他于11月9日报告华盛顿说,空军有能力阻止中国军队渡过鸭绿江,因而他的部队不会受到真正的威胁了。同时,他还进一步建议于11月15日再次发动攻势,向鸭绿江边推进以扫清敌人,并信誓旦旦地声称:“这次行动如果顺利的话,将一举结束战争,恢复朝鲜的和平与统一,使联合国军得以迅速撤出。”
接到这一报告,华盛顿立即召开国家安全会议,根据麦克阿瑟的情况判断,做出了“按现有命令继续采取军事行动”的决定,并赋予麦克阿瑟除轰炸中国东北以外,有行使一切军事手段的自由。
在其后的两个星期里,麦克阿瑟命令沃克和阿尔蒙德加紧进攻准备。从10日起,“联合国军”在东西两线开始向预定进攻出发阵地小心翼翼地推进,生怕再吃上一次分兵冒进的苦头,但东西两线之间仍有较大间隙,未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由于推进速度缓慢,加之后勤补给困难,原定于15日发动的攻势不得不推迟到24日。这一天的前一天正好是感恩节,麦克阿瑟给他的前线官兵们送去了火鸡,以鼓舞斗志。此前,志愿军总部已命令部队大踏步后撤,以给敌人造成错觉,诱使其放胆深入,然后将其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11月24日,麦克阿瑟飞往前线视察。当第24师师长约翰·邱奇报告说他对自己的部队打到鸭绿江充满信心时,麦克阿瑟高兴地答道:“好啊,如果你们足够迅速,可能有的人都能赶上回家过圣诞节了。”
站在旁边的几位记者立即抓住麦克阿瑟的话大做文章,他们匆匆发回快讯,把麦克阿瑟宣布现在在朝鲜的部队将于圣诞节前回家的消息传遍全国。因此,这次行动得了个“圣诞节回国攻势”的雅号。下午,“联合国军”发起进攻后,麦克阿瑟坐上飞机准备返回东京。但当飞机升空后,他却突然命令飞行员飞往鸭绿江口,想去进行一番实地勘察,亲眼看一看敌人战线后方发生了什么情况。到达鸭绿江口后,他又命令飞行员以1500米的高度沿江向东飞行到苏联边境。然而,他什么情况也没看到。展现在他眼前的只是广阔无垠、十分荒凉的乡野,起伏不平的山丘,凹陷崩裂的断岩以及被紧紧地封锁在死一般沉寂的冰天雪地之中的黑色的鸭绿江。
麦克阿瑟满怀信心地飞回东京,相信自己已把握了战争局势。
回到东京后,他马上发表了一份公报,宣布“联合国军”已向鸭绿江发动总攻,目的是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并声称他的空军已全力将敌人的后方完全切断。从对敌人后方和鸭绿江沿岸各处的侦察结果看,不能认为敌人有新的军事行动。
他对记者们说:“左翼部队向前推进,只会遇到软弱无力的抵抗,而右翼部队则在海空和地面部队的支援下正充分发挥其有利态势;两翼会合,从某种实际意义上说,就是战争的结束。”
一位记者问他知不知道有多少中国军队在朝鲜,他冲口而出:“约3万正规军和3万志愿军,一切将会非常顺利,而损失将是非常轻微的。”
同一天,他收到华盛顿一份电报,指示他应在鸭绿江下游以南数公里外停止进攻,占领该江附近的制高点,而在东北方向的进军应以清津为界,目的是不要过分刺激中国。对此,麦克阿瑟回答说:“在我看来,我们永远不可能由于我的胆怯而改变中国人的计划。”
就这样,“联合国军”快速而自信地向北推进着。整整一天多过去了,进攻部队仍未发现有抵抗线。到了25日傍晚,灾难终于再次降临了。中国军队卷土重来,志愿军第38军、第42军出其不意地对进至德川、宁远地区的西线右翼韩国第2军团发起攻击,只一天时间即歼灭该军团两个师,尔后向西南方向迂回,伏击了第8集团军和第10军的先头部队,以切断中路和左翼美军退路。沃克见势不妙,于28日被迫下令撤回清川江一线。与此同时,东线志愿军第9兵团于27日傍晚向进至长津湖地区的美第10军发起反击,当夜即完成对其主力第1陆战师的包围。
麦克阿瑟的“圣诞节回国攻势”不出4天时间就宣告破产了。
28日,向来狂妄自信、独断专行、以常胜将军自居的麦克阿瑟表现出少有的沮丧,他破例把沃克和阿尔蒙德从前线紧急召到东京,一起研究对策。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以其正规军的精锐部队正式参战了,其兵力估计为20万(实际上已达38万)。“联合国军”有必要后退到平壤至元山一线,或干脆撤到各自独立的防御阵地,以稳定战局。
会后,麦克阿瑟立即致电参谋长联席会议。在电报中,麦克阿瑟惊惶失措地说:“中国军队是以大量而不断增加的兵力投入北朝鲜的,绝不是所谓的志愿人员。……‘联合国军’遭受巨大损失,因此请求参谋长联席会议立即批准由进攻转入防御,根据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在具体地段上做一些调整。……”
在电报的结尾,麦克阿瑟危言耸听地说:“我们面对的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电报立即在华盛顿引起混乱,白宫及参谋长联席会议都不知道,朝鲜前线究竟还要发生什么事情。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接到电报后,立即打电话给杜鲁门说:“麦克阿瑟将军打来了一份吓死人的电报,中国人两只脚都踏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