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900000014

第14章 陆军参谋长(1)

麦克阿瑟被潘兴提前解职,变相流放到菲律宾后,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把它看做是事业上新的起点。果不其然,3年以后,他被提升为美国最年轻的少将。7年以后,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

最年轻的将军

1922年冬,菲律宾马尼拉的港口热闹非凡,一支武装警察乐队整齐地站在码头,吹打着五色杂曲,有爱国歌曲、军乐、还有当时的流行歌曲。数十名佩戴勋章的军官挤在码头上,身着平纹白布或白色凉爽帆布衣服的军官夫人,也站在旁边,不时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什么。在不远处,通身黝黑的洗衣郎在高声吆喝,吵吵嚷嚷地你推我挤,争夺新客户。庞然大物黑水牛安静地站在大牛车的扶手架之间,无休止地咀嚼着。十几辆菲律宾出租车由强壮的小马拉着,车身涂成红黄蓝绿,增添了几分热闹的景象。芒果和番木瓜小贩举着篮子,大声叫卖着。

天气酷热,潮湿闷热的空气像蒸汽一样紧裹着每个人。

很快,一艘庞大的客轮鸣着笛声驶入港口。船停稳后,麦克阿瑟同10多位军官一起,陆续走下来。

10年前,那时,他作为西点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这里,开始了他的军人生涯。此后,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英雄,做过西点军校的校长。如今,他被潘兴变相地流放到菲律宾,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麦克阿瑟随着人流走进欢迎的人群中。

离开西点军校后,麦克阿瑟把体弱多病的母亲送到正在华盛顿任职的哥哥那里,携妻子及妻子的两个孩子由旧金山搭乘一艘游轮前往菲律宾。很多军官及其夫人都很乐意被派往菲律宾,觉得任务不重,还有旅行的机会。花一点钱就可以雇到好的仆人,并且有很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

开始时,麦克阿瑟并没有担任什么确切的职务。为了给他找一个职位,菲律宾军区专门为他新设了一个职务,称作马尼拉军分区司令。整个军分区只有500名美军,这对麦克阿瑟来说,简直大材小用。虽然有名无实,但给麦克阿瑟的待遇却很好,他住进了一座17世纪由西班牙人修建的城楼。城楼外修筑有很厚的城墙,其中一个地方耸立着一栋如画的建筑,名为维多利亚一号堡,以前曾是菲律宾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城楼里有个迷人的小花园可以遛遛,一侧可见美丽的城市风光,另一侧是粼光闪闪的蓝色马尼拉湾。由于没有什么实际的工作,麦克阿瑟便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家庭上。一有空闲,他就带着家人去骑马游玩。

好在当时任菲律宾军事总督的是他昔日的上司、老熟人伦纳德·伍德。他从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也被派往这里。他乡遇故知,麦克阿瑟经常到伦纳德·伍德那里拜访,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与伦纳德·伍德听。麦克阿瑟经常大骂潘兴,说他剥夺了他喜爱的工作,把他流放到菲律宾这个荒凉的地方来,浪费才智,毁了自己的前程。

麦克阿瑟到菲律宾4个月后,1923初,收到嫂子玛丽发来的一封电报,说母亲病重垂危,恐不久于世。于是麦克阿瑟一家即刻启程回国,于1923年3月赶到华盛顿。但此时母亲的病情已大大见好。麦克阿瑟不愿意呆在马尼拉,母亲病情好转以后,他到处找关系,希望得到其他的任命。他亲自找到陆军部长约翰·威克斯,谈了自己的情况。陆军部长早就知道麦克阿瑟是潘兴亲自点名“发配”到菲律宾的,如果他帮助麦克阿瑟,无疑会得罪潘兴。因此,陆军部长委婉地拒绝了麦克阿瑟的要求。

麦克阿瑟非常失望,他很懊恼地说:“如果实在不行,我就退出现役算了。”

陆军部长知道麦克阿瑟充满了火气,便安慰他说:“千万别想着退役,你的前途并没有最后决定。”

其他许多熟人也劝说麦克阿瑟,他逐渐冷静下来。

回到菲律宾不久,1923年6月,麦克阿瑟被任命为新组建起来的菲律宾师一个旅的旅长。这次不经意的任命,却是他军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因为从这项任命开始,麦克阿瑟开始注意到菲律宾的防御问题,而这一切与他后来的命运息息相关。

菲律宾的防御问题,一直是令美军总参谋部头疼的问题。菲律宾四面环海,几乎无险可守。军界有人公开扬言:“1898年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菲律宾是个巨大的军事失误。……菲律宾无可防御,无论我们在那儿驻多少陆军都挡不住敌人的进攻。”

麦克阿瑟认为,要防御菲律宾,光靠美军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训练一支菲律宾当地的部队。只要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这支部队就能有效地抵御对群岛的进攻,大量杀伤敌人,使之占领群岛得不偿失。

整个菲律宾的关键战略要地是马尼拉湾。控制它的关键在于占领巴丹半岛和其南边的小岛科雷吉多尔。20多年前,麦克阿瑟曾勘测过巴丹半岛的大部分地区。为了详细了解菲律宾的地形,上任后,只要有时间,麦克阿瑟就步行或骑马穿过半岛丛林密布的山地,勾画可能的防御图。

在麦克阿瑟醉心菲律宾的防务时,母亲正在国内为儿子四处奔走说情。她首先给潘兴写了一封热情洋溢、奉承讨好的信。在信中,她几乎是厚着脸皮请求潘兴提升她的儿子:“难道您不愿给我一点保证……给我的孩子他应得的提升吗……您大笔一挥就可以使他得到升迁。”菲律宾的军事总督伦纳德·伍德也为麦克阿瑟说好话,他直接给陆军部长写信:“我请您注意他许多出色的品质,他有资格获得提升和重用。”

同时,将麦克阿瑟流放的潘兴已经是今非昔比。因为到1924年9月,他就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他不想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因此便顺水推舟,搭一份人情。在最后一次提名少将人选时,潘兴将麦克阿瑟的名字列在上面。

1924年9月,潘兴如期退休,约翰·海因斯继任参谋长。1925年1月,麦克阿瑟提升少将获得通过。45岁的麦克阿瑟戴上了两颗星,成为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纽约时报》称麦克阿瑟为:“陆军现任最年轻的少将、正规军中最有前途的青年军官。”

与此同时,麦克阿瑟职务也发生变化,他不久受命回国,先是前往亚特兰大任第4军军长。不久,他又调往巴尔的摩,任第3军军长。第3军军长没当几天,1925年9月,麦克阿瑟再次接到命令,指派他为审理空军的狂热鼓吹者威廉·米切尔一案的军事法庭成员。

★1935年10月,麦克阿瑟抵达菲律宾。麦克阿瑟把这项任务看做是他一生中所接到的“最令人厌恶的命令之一”。他和威廉·米切尔是老乡加朋友,都是密尔沃基人。米切尔的父亲和麦克阿瑟的父亲在内战时都曾服务于威斯康星第24步兵团。他俩在某些方面很相像。例如,米切尔根据个人喜好而非军需主任的要求来着装。他喜欢穿自己设计的棱角分明的夹克,闪闪发光的骑兵靴和英军军官的粉红色马裤,全身上下缀满银星和镀金螺旋桨。

潘兴任总参谋长时,他任命麦克阿瑟的老上级、原“彩虹”师师长查尔斯·梅诺尔为航空兵司令。副司令米切尔与所有的飞行员一样对这一任命很不满,认为梅诺尔是个“门外汉”,是航空兵中惟一不会飞行的军官。梅诺尔上任不久,米切尔便向陆军部提交了一份“有他没我”的最后通牒。陆军部长权衡利弊,不得不将梅诺尔撤职。米切尔恃才放诳,得罪了很多人。

从1919年起,米切尔向政府和公众发动了一场宣传运动,极力主张空军独立和统一指挥,并激进地认为空中力量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要求政府以“空权论”取代“海权论”,作为国家安全的基本政策。他对飞行部队的使命所下的定义是:消灭敌空中力量,夺取战场制空权(驱逐);摧毁远离战场的地面目标(轰炸);摧毁战场上的敌军部队(攻击);实施火力引导和情报搜集(侦察)。这种理论后来使他享有预言家的声誉,但对当时的飞机性能来说,却是完全不相适应和不现实的,因此遭到陆、海军的反对。但米切尔不屈不挠,仍坚持和宣传他的那一套理论。最后发展到无视组织纪律的地步,指责当局对航空兵漠不关心,无异于叛国。1925年9月,陆军飞船“谢南多厄”号在一次暴风雨中失事坠毁,米切尔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大做文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公开指责陆军部和海军部,骂它们“无能和失职”。

这下终于惹恼了华盛顿,陆军部随后以违抗上级罪对米切尔提出指控。10月28日,米切尔案正式开庭审理。最初,人们预料审讯用不了一周就会结束。但米切尔把法庭变成了宣传其理论的讲坛。宣传媒介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报道。审判延续了7个星期之久,气氛常常像看马戏一样。

对于这个敏感的事件,一向愤世嫉俗的麦克阿瑟变得聪明起来。在整个审判过程中,有人描述他“一反常态地沉默”。麦克阿瑟之所以这样做,有他的考虑。他现在是“陆军中最年轻的少将、最有前途的青年军官”,是一颗正在升起的新星,新闻媒体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人们都认为他会担任重要职务。此时他需要的是谨慎,而不是出风头,招惹是非。米切尔案件非常敏感,在政治上充满了爆炸性。如果麦克阿瑟表现出同意或反对米切尔的倾向,势必不是得罪步兵,就是得罪航空兵,以及分别支持这两派的日后将决定他是否能向上爬的国会议员。因此他在审讯中尽量采取中庸的不偏不倚的立场,对米切尔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全传:2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黄佐

    黄佐

    本书介绍了黄佐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军商门第,家学渊源;五试第一,誉满京城;秉言直疏,两会阳明;设学兴教,抚恤瑶僮等。
  • 水浒传之谜

    水浒传之谜

    梁山好汉中为什么一个农民也没有,梁山英雄有多少真人真事,宋江究竟有没有武艺,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梁山一百零八将是偶然巧合吗?“三碗不过冈”是什么酒,《水浒传》里为什么很少吃猪肉,卢俊义为什么会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热门推荐
  • 如果星光不曾眠TF

    如果星光不曾眠TF

    我在你的左边就像隔了一条银河。可现在,你突然从我的世界离开,我也没有放弃追逐你的脚步。就像当初,你在舞台上和我一样闪闪发光。。。对你们的影响不知道这么大,因为不相信自己。但你们也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不再将就。。
  • 仙邪子

    仙邪子

    ------------------------------
  • 武林奇情

    武林奇情

    飒飒秋风生,两岸树枝摇.秋风吹不尽,世间人缥缈在山西的一作大山里,有一条山溪,溪的两按分别有两个小村庄,分别是,武家村和李家村.这时只见武家村有几个小孩正在村里玩耍.带头的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朋友.只见他左手拿着几科糖果,右手拿着一些花.对着后面的一些根着他玩的孩子说到:"喂喂,如果我把这些花枝抛出去,你们谁接住,谁就有糖吃."后面的小孩一听,个个都大声说到:"好喝,溪哥好啊!",原来这小还叫做武原溪,他是唐朝上关婉儿和武三思,的后代.这时武原溪说到:"好那我就抛了"说完,手运起力向天上一抛,只见,落叶冰分,花叶抛的月高月远.看来也有一些内力.那些小还个个都笑着笑着的去减花叶.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夏日暖风清清凉

    夏日暖风清清凉

    林清凉一个普通的女生他本以为她的生活永远是路人甲,直到他遇到江烨晨“烨晨我刚刚对流星许了一个愿望。”林清凉笑着说。“清凉,我也许了个愿望,你知不知道你就像是我的天使希望你永远在我身边。”“好,烨晨,我答应你我们永远在一起,我永远在你身边。
  • 神的事务所

    神的事务所

    我,姓神名玳,自喻神王的后代,世界上最接近神的人!16岁时的车祸让我脑部受到重创,父母在医生的告知下双亡,也因此我失去了所有的记忆。庆幸的是,拜车祸所赐,我打开了人类已经逐渐湮灭的第六感、第七感、第八感、第九感的锁链!创建黑暗事务所第四年我20岁,完成了第49次委托且无失败绩的我,脱去生死线上的沉重皮囊,回到了平凡的海市第一学校中,并接受了第五十次委托,委托要求,保护本学校校花“上官樱月”读完大学!并且每个月有稳定的一百万工资,可惜,自己每月真正得到的才一百元……
  • 本源之劫

    本源之劫

    混沌初开,衍化天地:大道诞生,鸿蒙紫气。遁去其一,大道不整,天道四九。天地不整,规则不正,唯有逆行天事,重整本源。逆天地不敢逆,超脱道之本源,再创新世纪!
  • 丧尸末世之战

    丧尸末世之战

    2300年,从初中就认识的炒饭、歌德、WYY等人,亲眼目睹城市市民感染流感病毒,最终尸变的过程,他们如何战胜灾难,离开灾区寻求一个安全的庇护所。。。。。。
  • 舞道天穹

    舞道天穹

    尸王不堪入目的囧事。而我身为道人,却长那么帅。貌似这两件事没有什么关联。不!你错了!身为萝莉控的我,就应该这样令你猜不透我。再有一点,我很帅!QQ群522658529
  •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世界著名科幻故事精华(第一卷)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科幻故事:世界著名科幻故事精华(第一卷)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