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32

第32章 沏茶技艺(1)

一、茶量控制

沏茶要将每种茶不同的风格表现出来,不只是自私地把它泡来喝,有了这样的心情,才有办法与茶为友,很客观地欣赏茶的美。

从小壶茶练起

小壶茶的沏茶方式,是茶道基础课程中常练习的沏茶法。小壶茶法要求层面比较多,地区间、个人间在做法风格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茶量与时间的关系

泡茶时茶叶放置量、浸泡时间与水温是决定茶汤浓度的三大要素,茶量放得多,浸泡时间要短,茶量放得少,浸泡时间要长。这时如果水温高,浸泡时间宜短,水温低,浸泡时间要加长。

茶叶放置量要考虑茶叶的外形与粗细的程度。一般常看的茶叶外形,就泡茶角度言之,可分为下列三类。

特密级:

如剑片状的龙井、煎茶、剑状的龙井、煎茶、针状的工夫红茶、玉露、眉茶,球状的珠茶,碎角状熏花香片等。

次密级:

如揉成球状的乌龙茶、肥大带绒毛的白毫银针、纤细膨松的绿茶等。

膨松级:

如包种茶、白亮乌龙、叶形粗大的碧螺春、瓜片等。

假设第一泡欲浸泡一分钟得出适当浓度茶汤,那特密级只要放1/5壶量即可,次密级要放1/4壶,膨松级放六、七分满。第二道以后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决定增减的时间,以下数项中应考虑的因素:

揉捻成卷曲状的茶,第二道、第三道方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

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二、三道后浓度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重雕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

细碎茶叶可溶物释物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各道的时间应增加得更多。

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故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增加愈多的时间。

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时间。细碎多者参考第四条,紧结程度低者参考第一条,紧结程度高者;慢慢泡,慢慢舒展,时间宜长,并依舒展速度调整之。

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1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的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泡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1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泡茶时,置茶量最好适当,宁愿少也不要太多。一般来说,第二泡过后,茶叶就会膨胀到九成以上。所以,控制置茶量,尽量不要泡到满出来,而需要将壶盖下压的状况。

以乌龙、铁观音、金萱来比较。金萱膨得最凶,铁观音次之。生熟来说,熟茶膨胀的倍数较小。如果泡包种茶,因包种茶成条索状,不管是用什么品种制成,茶叶膨松,要放多量。

一般而言放满壶,而且如果觉得泡出来浓度不够(包种茶冲泡时间因为发酵、烘焙度低,所以前四泡尽量不要超过40秒),置茶量就应增多。方法有二:

置茶时,用小茶棒将茶叶搅松,再置茶,这样茶叶就可以放多一点。

置茶时用手将茶叶稍微捏碎,置放的茶叶就会多一点,虽然比较方便,但是,茶叶捏碎的大小不一定,会影响冲泡出来的滋味!

白毫乌龙的冲泡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类似包种茶的置茶方式,冲茶时,温度要降低,否则容易有涩味。

一种是置茶量少,可以用高温直冲,因为温度高,所以溶解出的种类就会比较多,一般用于优良的白毫乌龙,瓷器盖杯或茶娘,但是滋味比较不那么浓稠。

两种的置茶量差不多相差20到30倍。

绿茶例如龙井,置茶量不应太高,一般用盖杯泡,置茶量从一层到四层。冲泡温度低,一般可用二次降温法:将开水先冲到一个杯子(可以用茶海),在将水冲到盖杯中。

同样是乌龙,同样是包种茶……,但是不同批的茶叶的膨胀度不一样。现在手采茶,采摘茶叶时间比以往提早个几天,所以茶材比较嫩,冲泡完将茶叶放在口中嚼就可以分辨出,膨胀的倍数也比较大。

二、时间控制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能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应该种茶的真面目。所以国际鉴定茶叶的标准杯泡法,浸泡时间多在5~6分钟,希望将茶叶的内质尽量溶出。以便评总成绩。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以“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数泡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于挤在壶内伸展不开,即使舒展率最高的茶类亦如此。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如炒菜放了一大锅,不容易将茶炒好。那什么不干脆放少少的,如鉴定杯的泡法?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在“温度与泡茶的关系”中曾提过,若欲降低茶汤苦味,可降低泡茶用水的温度改善之,若欲减少涩感,可缩短浸泡的时间,或降低水温,但为达到所需浓度,若采取增加用量的途径,那当然会违背上述“浸泡时间”的原则,这属技巧的应用,目的在掩饰茶叶的缺点。

前面曾提过,浸泡的时间最好在一分钟以上,但若遇到揉捻成球状的茶,舒展率非常大,第二、三道浸泡的时间非缩短不可时怎么办?这时由于已经浸泡过,各种成分释出的能力较强,时间缩短一些无妨。

除了浸泡的时间外,停泡间的间隔时间的也很重要,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即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依上述“置茶量”,第一泡大约浸泡一分钟可以得出适当的浓度,第二道以后要看茶叶舒展状况与品质特性增减时间,以下是几项考虑的因素:

揉捻成卷曲状的茶,第二、三道才完全舒展开来,所以浸泡时间往往需要缩短,第四道以后才逐渐增加浸泡的时间。

揉捻轻发酵少的,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很快,所以第三道以后浓度增加已趋缓慢,必须增加更多的时间。

重萎凋轻发酵的白茶类,如白毫银针、白牡丹,可溶物释出缓慢,浸泡时间应延长得更多。

细碎茶叶可溶物释出很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各道的时间应增加得更多。

重焙火茶可溶物释出的速度较同类型茶之轻焙火者为快,前面数道时间宜短,往后愈多道应增加愈多的时间。

紧压茶的时间控制

普洱茶、沱茶等之紧压茶应视剥碎程度与压紧程度调整浸时间:细碎多者参考上条(D)款;紧压程度低者参考上条(A)款紧压程度高者,茶叶因浸泡才逐渐松散,所以时间宜长,并依舒展速度调整之。

间隔时间的影响

将茶汤倒出后,若相隔时间长(如20分钟以上),下一道浸泡的时间应斟量缩短,若属二、三道茶,可溶物释出量正旺。缩短的程度还要加大。例如紧揉成球状的高级乌龙茶,若第一道浸泡一分钟郎得所需浓度,放置20分钟后冲泡第二道,几乎无须等待,冲完水,盖上壶盖,就可以将茶汤倒出。前一道茶汤未完全倒干,留下来的茶汤也会影响下一道茶的浓度。

浓度稳定度

练习时可每一道留下一杯茶汤,检测自己一壶茶泡了四道、五道以后,茶汤浓度是否控制得稳定。后面几道茶汤颜色微微加深是正常的现象,若是同样的汤色滋味反而会显得不足。

低浸泡时间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最好能在一分钟以上,因为茶叶各种可溶于水的成分比较有机会释出,这样得出的茶汤比较代表该种茶的品质,如果时间太短,如三、四十秒,可能只有部分的物质溶出,较难反映该种茶的真面目。二、三道茶以后,茶叶已被泡开,较无此顾虑。

时间与茶量的调节

第一道浸泡的时间要在一分钟以上,那浓度太高、太低怎么办?

用“置茶量”来调节。这样得出来的“置茶量”在冲泡数道后,茶叶舒展开来还不致于挤在壶内伸展不开,茶叶挤在壶内太密,会有闷味,影响香气品质。那为什么不干脆放少一点呢?这在“小壶茶”是不实际的,因为放太少,泡一、二道就要换一次茶叶,不方便。

计时法

控制茶叶浸泡的时间,可以使用向前读秒的定时器,凭直觉判断容易有误差。但盯着定时器看,好等时间一到赶快把茶倒出,也显得太不可爱了。沏茶还是要用心,时钟只是辅助的工具。

同类推荐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少林圣地:嵩山(文化之美)

    “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地处中原,峻峰林立的少林胜地嵩山,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地质学上称之为世界上罕见的“五代同堂”,即五个时期的地质现象在嵩山表露齐全。嵩山不仅经历了地球40亿年来演变的轨迹,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各朝各代的兴衰。它集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文化于一身,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体现最为完美之地。本书带你一起领略嵩山山峰之秀美,历史之厚重。
  •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

    《梁启超讲国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法学和教育、修养、伦理等诸方面。我们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是希望通过本书能让初接触的读者一看就入门,让有基础的读者一看就能见微知著,从而更上一层楼。
  •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人文知识分子的起源与使命

    本书试图从人文哲学角度对知识分子的本质提供一种阐释。本书又不属于教科书式的“知识分子学”原理研究,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视作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潮录。
热门推荐
  • 千字文

    千字文

    传说几百年前一老者飞仙后,写下了整整千字的书文,供后人飞仙时用以参详,一个商贾不识千字文内容,将这篇千字文撕成一千张单字的纸片,贩卖在世间各地,以致后世各方人士互相争抢,搜集,直至现今未曾集齐。当世一个少年,却称自己能默诵出千字文,他的出现是因为什么,是为了什么,到最后,或许就会发现这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圆,但是又不是……
  • 开着外挂去英雄联盟

    开着外挂去英雄联盟

    【2017年最火爆超强技术流新书】人生不开挂?那和做人不装x,搁了几百年的风干咸鱼,有什么区别?方逊:不是我太强,是你连做渣渣的资格都没有。不……我指的不是你,而是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反派的名字都是亮点,作者表示很纯洁完全看不懂。)友情提醒: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逗比老司机盟1群:569085130
  • 九耀之光

    九耀之光

    “一介废柴,想要英雄救美?想要出人头地?”笑话,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刺耳的话引燃少年无尽怒火。神秘老人传毕生灵力,问“想纵横天下吗?”“做梦都想!”“那就带着老夫那份好好活下去吧!”实力暴涨,觉醒耀光,冰与暗之刻。“那些嘲笑我的人啊,迎接我的怒火吧!”四族鼎立,不可避免的宿命之战。大陆之上,苍穹之下,耀光永存!
  • 影帝之盛宴

    影帝之盛宴

    “童星没有好下场,哪个长大没变残?”“八一八那些年惊艳了我的小小骚年们,谁是童星中的海角四美?”“没童年勿进:八一八那些年我们看着长大的童星们,说说你们相遇在何年”LZ: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昨晚哭晕在厕所,发誓我不要一个人,趴给你们看!论坛上一串贴爆起了一串儿浪花,从一到二很快盖起了千八百楼,想当年青春年少,想当年天真可爱,然而时间悠悠,童年不在。时间是把杀猪刀,谁待宰?
  • 破灭苍穹之天擎

    破灭苍穹之天擎

    刘峰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看他如何在异世大陆用刀道走向巅峰
  • 最强宠恋:坏坏老公娇宠妻

    最强宠恋:坏坏老公娇宠妻

    十年前最爱的父亲遭遇车祸不幸死亡,十年后母亲瘫痪在床不能自理,幸好遇见了他,她说遇见你是我不幸中的万幸,他付出一切只为讨她欢心,他说我已经失去过你一次现在决不允许失去第二次。当她发现当年的那场杀戮是他们家一手策划的时候,她崩溃了,她怀着他的孩子走了,他答应了家族的要求,娶了门当户对的千金,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姚佩汐赴约参加却在中途不幸遭遇流产,在医院进行治疗有一次与严爵暧昧,之后她便如同人间蒸发了一半再找不到她的身影。直至六年后的一个严冬,他们在一棵梧桐树下相遇......[结果自行补脑]
  • 戮天剑魔

    戮天剑魔

    一场仙界对凡界的杀戮游戏,一万年一轮回。少年吕天翊在这次的轮回中,他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新人写作求收藏求推荐....从某些意义上来说这本书是一个大杂烩,还有就是第四面墙的设定还不是很熟练所以不喜勿喷,当然有意见的可以在评论区评论。
  •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佛说妙吉祥菩萨所问大乘法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神杂记

    乱神杂记

    我自认为是大千世界里平凡人,却不巧唤醒了一具千年古尸,奈何他身上还藏着长生不死的秘密,我们躲杀手、探古墓、下冥界、放魔王,好吧,最后一个是我不小心放出来的,就这样我与这位千年古尸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当我们准备升华这友情时,我的师傅却蹦出来告诉我,我的使命就是要干掉他,因为他才是几亿年前的万恶之神,我究竟该怎么办呢?容我吃根黄瓜在告诉你们。
  • 新常态改变中国

    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