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5900000001

第1章 引论 农村社会发展经验的共识(1)

2006年2月21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彰显了中国领导人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0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二五”、“三五”计划时,就已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1982、1983、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91年中央l号文件中都有基本相似的提法。但是必须看到,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内涵与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可以看做是党中央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新理念、新要求、新措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我党对农村工作的新概括。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建设的提法也会与时俱进,产生出更具有概括力和影响力的概念,但这些新的提法和新的概念其实质都是农村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包括经济层面的工业化、社会层面的城市化、政治层面的民主化、文化层面的世俗化、观念层面的理性化;农村社会发展也可以概括成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整完善农村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全面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及时总结农村社会的发展经验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共识之一:能否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和小康社会的成败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十分重视农村社会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都曾从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出发,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注意分析资本主义时代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他们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出发研究工农联盟问题,首先提出农民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突出强调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他们还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考虑如何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并且对未来社会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科学预测。《法德农民问题》是系统阐述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德国当时是一个分散的、封建的、很多小的封建领邦松散地联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刚刚起步的国家,其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非常突出,其次是法国。如何对待和处理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是当时社会主义工人运动面临的重大实际课题。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要解决工人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问题必须要重视农民问题的命题,特别强调工农联盟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和建立工人阶级国家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

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如何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一开始也经历了一些曲折,走了一些弯路。列宁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很快认识到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包括在农村发展商品经济、鼓励农民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组织自愿结合的合作社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剥夺农民的办法来实现苏联的工业化,没有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尽管在当时战争背景下,这一政策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剥夺农民的问题仍没有得到纠正,结果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造成很大损失。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表明,要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要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如何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的出路,但如何走俄国人的道路并没有考虑清楚。在中国革命初期,我党照搬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先城市后农村。几次“左”倾错误的突出表现就是忽视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注重在中心城市搞暴动,结果失败了。只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把俄国十月革命所体现的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一条正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先农村后城市的革命模式,从而开辟了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井冈山道路。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大国,不解决农村问题、不解决农民问题就无法成功地进行革命,这条道路的精髓就是正确认识中国农村、农民问题,重视中国农村、农民问题。正是我党在错误与挫折中总结教训,深刻认识到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最终才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农村社会发展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批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对农民剥夺太多,很少考虑到农民的利益。但不幸的是,毛泽东在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又脱离了中国农民的实际,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脱离了中国落后的农业现状的实际,希望通过“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和阶级斗争来解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结果给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改革开放之所以在农村取得成功,关键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键看农村社会发展问题解决的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

“三农”问题历史地和现实地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仍然是农村社会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关键是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解决好农村社会发展问题,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富裕,而且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007年9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七:城市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7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城市化水平比2002年提高4.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这份最新数据,中国农村人口应为7.37亿,也就是说,中国“8亿农民”已经成为历史,我国5年之中农民减少了6000多万。尽管如此,在我国13亿人口中,农村人口仍然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仍然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无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无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无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共识之二:农村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农业中的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过程,就是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过程

传统农业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封闭性。种植业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业生产的剩余会供给政治、文化部门的消费,同时也为一些非农业部门如手工业提供基本生产原料。在农业时代的社会中,农户是自给自足的,其日常用品或是自己生产或是通过集市交易来获得。地方集市一般分布在几个村落的中心,其大小随着人口密度和地方风俗的不同而不同。集市用来调剂农民家庭生产的手工业品,如多余的布匹。这些集市并非每天都有,而是一般隔几天才有一次。在没有集的日子里,农民若是有购买、交换的需要,就要借助于流动于乡间的各种小贩(如货郎)和手艺人来满足。这些人好像是市场的活动触角,能够把商品和服务送至偏僻的村落。

农村社会发展就是使农业经过市场和交换变为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农业,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的商品率和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农业现代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业远程贸易和市场的发达,并且与信息的频繁传播紧密联系在一起。商品化和市场化就是用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市场把整个经济、整个世界、整个社会连在一起,建立广泛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农业市场化,就是通过市场经济把整个农村、农业、农民联系在一起,把城乡、工农联系在一起,使农村、农业和农民融入整个社会,建立广泛完善的市场体系。农业现代化必然要走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协作化,用高科技武装农业,摆脱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的、封闭的、落后的小农经济。

广州市的农业就具有农业现代化的特点。广州全市约有210万农村人口,农林牧渔从业人员74.8万人,38个镇,1132个行政村006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248.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788元。这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广州在走向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广州农业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外向型经济成效明显006年,广州市农产品(WTO口径农产品+水海产品)出口总额5.66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8%。出口额居前10名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香港(占出口总额的36.40%)、美国(占9.69%)、日本(占7.78%)、印度(占5.45%)、马来西亚(占3.74%)、澳门(占3.42%)、澳大利亚(占2.97%)、印度尼西亚(占2.89%)、加拿大(占2.73%)、台湾省(占2.42%)。新增外商投资农业项目7个;投资总额3802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7.37倍;合同外资金额811万美元,增长2.28倍。

进一步加大农业经贸合作力度,提高广州农业的知名度。先后成功举办第四届广州名优农产品专展、第二次穗台农业经贸合作交流会、第四届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首届中国(广州)国际果蔬交易会和第三届中国盆栽花卉交易会等,宣传推介广州农业,提高本地名优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各种国际性、全国性农业经贸交流活动。

进一步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广州市加快广州花博园、嘉禾生猪、江南蔬菜、黄沙水产四大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2006年交易总额达251亿元,比2005年增长12.23%。推进白云区家禽中心批发市场建设。截止2006年末全市交易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批发市场有70多个,形成中心批发市场、产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协调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蔬菜、水产品、观赏植物、生猪的交易价格已成为全国性的指示价格。

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006年,广州市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市级投入1亿元资金,对龙头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等方面给予补助;安排700万元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贷款贴息;4月,出台《广州市农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担保资金初始规模为3000万元,担保对象主要是符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对农民致富带动作用较大的农业企业,重点为农业龙头企业。当年,全市新认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18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对象4户,使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至72户(含4户培育对象)。全市72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达到55.8亿元,带动27.3万户农民增产增收,占全市农户总数的55%。全市农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农场共有2488户,规模经营面积3.9万公顷,生产总值85.4亿元。

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006年,广州市加大力度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全市有比较规范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含农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56个,参加会员人数7000多人,带动农户6万多户。广州市继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扶持力度,全年市级财政投入145万元对16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扶持。增城市冬瓜行业协会、从化市清丰蔬菜加工协会、番禺区沙湾镇花卉协会、白云区江高镇水沥村红葱协会等4个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通过3年的试点示范探索,在规范章程建设、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开展标准化生产、探索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通过省农业厅考评验收,综合评分全部在90分以上。通过试点带动,会员的人均纯收入普遍高于当地生产经营同类产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的20%,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试点工作为广州市培育典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树立示范带动效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农村社会发展必须要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适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推动农村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现代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农村社会发展一定要走农业企业化的发展道路。农村社会发展要求农民由传统的自给自足的个体劳动者变成从事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劳动的现代农业的经营者和生产者。

同类推荐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0万年前,一支名为“藏象生命体”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它们发现这里是茫茫宇宙中罕有的生命天堂;这个星球的陆地、海洋、天空,充满着美丽、丰富、不可思议的生命。它们决定留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外星生命仍然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它们是经络与灵魂的混合体,它们让人类对宇宙深处的秘密有着神秘的感知——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有你们的日子春风十里

    有你们的日子春风十里

    青涩的初恋能否白头偕老欢歌笑语的同伴能否永远陪伴......
  • 虫图腾4:险境虫重

    虫图腾4:险境虫重

    讲述了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潘俊一行人赶到新疆欧阳家宅,不料深入陷阱,性命堪忧。与此同时,遥远的北平城中,时淼淼、管修和子午三人为了追查北平秘牢背后的阴谋而想尽办法。在重重疑云面前,众人历经磨难。最后发现,潘俊的身世中,竟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而故事的最后,武田终于见到了北平秘牢中的神秘人。
  • 修真万重劫

    修真万重劫

    石泱为了梦与自由挣扎在修行世界中,猜疑,算计,仇杀,无数艰难险阻挡在他的面前,她是他的唯一精神寄托,寻梦,也是寻她。当有一天,梦非梦,她早已不是她时,他将何去何从?且看修真万重劫。
  • 仙剑奇缘之七刹殿

    仙剑奇缘之七刹殿

    她是仙山派掌门彩月,只要一声令下,仙界各派能听命于她,她一声令下,六界无不惊慌。他是七杀殿圣君冷月,魔族皆听命于下,孤傲的他,视六界为蚂蚁。她想杀他,他却一直守护着她。一杯断情水,真的能段去所有的情与恨吗?
  • 半夏渐微凉

    半夏渐微凉

    江山难舍,君心难留,浮华一生,转眼便成指间沙;且归去,看青山隐隐,流水迢迢,魂归天涯。她是王爷之女却身负天下之责,拯救苍生,只得将儿女私情放置最后。本以为遇上了命中所爱,谁曾想不过是有缘无分;与命中注定之人相爱相杀,宁可永别不愿相守。这天下她不要,真心亦不要,她只想忘却前尘,云游四海……
  • 网游之禁世修罗

    网游之禁世修罗

    本书禁止YY,违者格杀勿论!作者都如此大义凛然了,读者们,看你们的了!君为修罗,横行禁世无忌;执宰生杀权,活死终焉卫麗。掌中战鄧生辉,挥舞间;涂炭生灵均无赦,无谓,皇者孤寂。
  • 八大姓氏

    八大姓氏

    上古时期中国八大姓氏姬、姜、姚、嬴、姒、妘、妫、姞你是百家姓的哪个?你是属于哪个分支?炎黄之前是谁?盘古为何开天?盘古这一板斧着实劈得厉害,但见他刚刚一板斧劈将下去,就听到轰隆隆一声天山脚地裂般的巨响,随之便见周围的雾状浑沌黑暗即刻被砍开一条缝来,从那条缝隙中射来了璀璨耀眼的光明。盘古见之心中大喜,即刻手挥板斧口中高喊连声欢呼起来。然而盘古的欢呼之声未落,便又见到他刚才一板斧劈开的那道透来光明的狭窄缝隙,由于上部雾状浑沌黑暗用力下压,已是越来越窄,欲要合拢起来,那刚刚闪现的一线璀璨耀眼光明,也欲随着那砍开缝隙的弥合就要消失了去。盘古睹之心中大惊。。。。。。
  • 东海情缘

    东海情缘

    人世间,此书中,说不完,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女子,道不尽,多姿多彩形形色色的爱情!
  • 青春不良人

    青春不良人

    当岁月老去了,身后的往事突然清晰。重复你的目光,在难串起我的回忆。当你给我一个微笑,让我想起旧日的兄弟情义,使我的目光永远沉入你的背影,夜以深,当流星划过,不用伤悲,千百年后还会相会,在重复彼此的目光依旧会心跳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