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金花”——人手三张牌,这一丑恶的赌法不知从何时起仿佛像瘟疫一样传入银川,并演绎了一起又一起违法犯罪的丑恶悲剧。
“扎金花”使他家徒四壁,锒铛入狱
犯罪嫌疑人王某,从小失去父母,是长兄如父的哥哥含辛茹苦供他上完了中学。憨厚的哥哥为了他能上学,面朝黄土背朝天,苦苦耕作着二亩三分地。王某也算有灵气,凭借学到的知识,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积累资金,跑运输终于在市场大潮中站稳了脚跟。在哥嫂的帮助下,王某娶了同村如花似玉的姑娘李某为妻,有了金钱的王某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冬日里运输淡季,他偶尔搓搓麻将、玩玩扑克,寻找点刺激。但经不住哥们儿的拉拢,玩赌博渐渐上了瘾,越耍越大。特别是1998年以来学会了“扎金花”,简直到了疯迷的程度。
哥嫂规劝不听,漂亮妻子一气之下抱着不满周岁的儿子回了娘家。王某的身边没了“唠叨虫”更是沉迷赌海,一日不赌手心痒痒,越赌越输,越输越赌,一日输款可达几千元。但王某并没有悬崖勒马,老是梦想有一天,“点子”顺的时候,大大翻本一次并狠捞一把。但他不知那些赌友原是合伙设圈套,让他往里钻,不足一年王某不但输完了血汗钱,而且运输车辆也成了他人名下的财产。到处借不到钱的王某在一风高月黑新千年降临之夜,撬门拧锁盗窃时被擒获,真应了那句“赌场出窃贼”的谚语。在看守所,面对妻子提出的离婚诉状,王某一边连声说道,我对不起你,一边颤抖着在离婚书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没有了回家的路费
徐某本是一位老实厚道的私营茶叶经销商,1995年携妻带女从安徽黄山来银租住郊区两间平房安营扎寨,做起了茶叶生意。凭着自己较好的信誉和不怕吃苦的经营作风,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终于在凤城打开了销路,几年来生意一直看好,收入很可观,还在市内购置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徐某一直本分地干下去,定会在同行中鹤立鸡群。
但1998年徐某跟同行学会了扎金花,沉入赌海,一发而不可收,越赌瘾越大,越赔赌注越大,输得一败涂地,并先后两次被派出所查获,罚款数千元,但仍未促其醒悟。一些客户同他断绝了生意往来,供货商得知他的品行后也拒绝给他供货。为了筹集赌资,他欲卖所住房屋,妻子坚决不从,喝药誓死抗议。他不得不收起昔日老板的派头,低声下气为同乡打工,以维持生计。今年春节前两天,面对走访上门的干警,他痛哭流涕,悔恨莫及,一再保证,今生今世再不涉赌,但愿他能痛改前非,实现自己的诺言。
老母将独子告到公安局
2000年正月初十还没过,60多岁的张老太太就跑到郊区公安分局刑警队坚决要求将其独子黄某抓起来法办。原来老太太年轻守寡,一把屎、一把尿地将独子拉扯成人,为了黄某她甘愿守寡。近一年来,原就好吃懒做,不愿在田里耕种的黄某被赌徒拉下了水,学会了“扎金花”之后,就像吸毒一样上瘾,他以找对象为名,骗取了老母从牙缝里省下来为其娶媳妇的钱,很快输得一干二净。张老太太发现了儿子的丑恶行为,苦口婆心,耐心劝导,怎奈,黄某已吃了秤砣铁了心,根本听不进泪眼汪汪的母亲的哀求,依然我行我素。输急了眼的黄某偷着变卖了耕牛,没过三天,又输得一干二净,见无东西可卖,黄某逼老母为其借钱供其赌博。张老太太见儿子死不悔改,便彻底灰了心,最终拿起法律武器,向郊区分局报了案,相信法律决不会放过黄某的。
夫妻反目成仇,公媳对簿公堂
李某好赌,其妻刘某劝说不听,后为报复其夫以毒攻毒,也染上了赌瘾,且越玩越大。初始三张扑克牌在其手中变化莫测,逢赌必赢,但好景不长,入冬后,自感有财运的刘某,急转直下,玩一场输一场,大赌大输,小赌小输。迷信的刘某,掏50元钱让街头的“小神仙”算了一卦,先“黄道吉日”又去赌,没想到就在这“黄道吉日”刘某输得更惨,所借亲朋3000元血本无归,输得一分不剩。输红眼的刘某回家恰遇村干部为其全家送来5000元征地补偿款(内有其公公2500元)。她迫不及待地拿上这笔钱赶往赌场,可叹如肉包了打狗,输得分文不剩。下午,从麻将桌上回家的李某,得知钱被妻子输光,两人厮打在一起,被打急的刘某,操起一烟灰缸砸向丈夫,丈夫一闪躲过,但带有棱角的烟灰缸却飞向其子,砸伤儿子的面部、右眼。
经医生诊断,其子右眼球破裂,完全失明,本就有夫妻感情不和的李某夫妇,如今因儿子成了“独眼龙”,双方同时起诉离婚,而此时,为追回自己2500元的七旬老翁也一纸诉状将儿媳告上了法庭……
赌博一日不除,家无宁日,社会难得安宁。近日郊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加大了对赌博的打击力度,治安大队连同各派出所接连捣毁了几大赌博窝点,查出了一大批赌徒,今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查出赌博案件40余起,严肃处理了违法犯罪嫌疑人215人,净化了社会风气。
但愿上述几起赌徒的境遇,能给“扎金花”者提个醒,快住手吧!
(2000年3月2日发表于《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