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周公,膝下无子,很是喜欢好友张某的小儿子小刚,并执意认作干儿子。
小刚15岁生日那天周公喜滋滋地带着给干儿子喜欢的礼物来祝贺生日——两张“四巨头”。与好友对酌几杯后,在甜甜的“干爸”声中又连喝三大杯。两个时辰后,酒足饭饱的他下楼回家发现自己新买的大“永久”不见了。不几天干儿替父请周公,周公骑着又新买的仿山地车来此小搓(麻将)。为防梁上君子,此次周公用链锁将自行车牢牢锁在了楼梯上,傍晚时分过足了六个小时麻将瘾的周公从二楼下来,登时傻了眼:自行车只剩前轮孤独地与链锁相伴在楼梯扶手上。沮丧、气愤的周公一言不响地回了家。双休日涨了工资又捺不住酒虫、麻瘾困扰,周公再次骑着新购的“飞鸽”牌自行车来干儿家小聚。为吸取前两次丢车教训,看着待建的车棚,张某夫妇想了良策,将自行车锁进了煤房,钥匙交给了小刚,嘱其多看着点,每过半小时小刚都将安全情况报一次。已近黄昏,“方城”之战结束,赢了几十元钱的周公笑眯眯地下了楼,看见放车的煤房,嘴张成了“0”形,煤房锁被撬,“飞鸽”飞了。急唤小刚,拿着钥匙从楼下邻居家出来的干儿子称其正看中韩足球之战。
周公连丢三辆自行车,顿感心中不快,可上下班没车不行。经思量周公决定到自行车旧货市场购辆旧车。突然周公意外地在一摊点发现了前几日被盗的“飞鸽”牌自行车,面对奸诈的中年贩主,周公不动声色悄悄拨打了“110”。在派出所内,贩主交代了自行车来路,周公万没想到三次窃车竟是干儿子所为。法律无情,未成年的小刚因犯盗窃罪被少管,张某夫妇再遇周公形同陌生人。周公好不懊悔,从此不再骑那失而复得的“飞鸽”车。
(发表于1999年12月22日《银川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