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则笑话是这样说的。一位老先生对儿子说:“我这50年没有跟你妈讲过一句话。”儿子诧异地说:“怎么可能,昨天我还亲耳听到妈在数落您的不是。”老先生说:“没错,这50年你妈每天唠唠叨叨地像个关不上的水龙头,她从来没发现我没对她说过一句话。”
故事中那个可怜的老妈,在跟先生的交流中有气场吗?传递出能量了吗?答案是“是的”,但只可惜全都是负面的,根本难以见到正面成效。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人跟人在讲话时,表面上是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是一个在说,一个在听,但真相是,你在讲时我却没有在听,只是在想下一句我要怎么说。如果我们只把心用到自己该如何去表达这一方面,那么就说明我们不懂关注对方的想法。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想要让对方欣然接受你的良好气场,就需要你关注对方,尤其是学会倾听。因为,当你关注对方的时候,传递的是积极正面的、鼓励的能量,表达出的是“我很在乎你,也在乎你说的话,请继续下去。”
因此,即便是不为任何赞美所迷惑的人,也会被专心听他说话的人所迷惑。因为最能给他人满足感的,往往就是专心专意地倾听他的讲话,而不是滔滔不绝地向对方灌输你的高见。所以,你通过倾听对方的谈话,可以使对方感到满足时,他们的反应往往是愉悦的、积极的。此时你所显示出的气场,就是让人乐于接受的。
写了《荒原》的著名诗人艾略特,就是一个懂得通过倾听来形成自己气场的人。美国数一数二的小说家亨利·詹姆士回忆说:艾略特的倾听并不是沉默的,而是以活动的形式。他直挺挺地坐着,手放在膝上,除了拇指或急或缓地绕来绕去,没有其他的动作。他面对着对方,似乎是用眼睛和耳朵一起听他人说话。他专心地听着,并一边听一边用心地想你所说的话。最后,这个对他说话的人会觉得,他已说了他要讲的话。
多么神奇的效果,绝对是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而另一位伟人也毫不逊色。
他就是辛格曼·弗洛伊德,近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大师之一。一位曾遇到过弗洛伊德的人,描述他倾听别人说话时的态度:“那简直太令我震惊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他的那种特质,我从没有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我也从没有见过这么专注的人,有这么敏锐的灵魂洞察和凝视事情的能力。他的眼光是那么谦逊和温和,他的声音低柔,手势很少。但是他对我的那份专注,他表现出的喜欢我说话的态度,即使我说得不好,还是一样,这些真的是非比寻常。你真的无法想象,别人像这样听你说话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有一个人在听你说话时,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关注,仿佛此刻全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你正在说的话重要,仿佛你说的每一个字都让他无比开心,你是不是会觉得心情舒畅呢?在愉悦心境下,你会不会觉得对方真不错,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呢?正是这种亲和力,可以形成威力惊人的气场。
只可惜,在这门课上,许多人是不及格的。很多人总是假装自己在听,我们直盯着某人,看上去对别人说的话很有兴趣,甚至还点头称是,或者在合适的时候露出微笑,但实际上一句话也没有听进去,最重要的信息是一点也没有抓住。
一天,玛丽·施莱德医生准备见她最后的一位病人,这时她的丈夫乔尔打来一个电话。他大喊:“我早早办完了事情,提前下了班,好回家准备一顿美美的晚餐。顺便问一句,还记得你妹妹那天做的那只叫人难以相信的巧克力蛋糕吗?”
“那当然,”玛丽说,“秘密在于蛋白蛋黄要分开搅,但是,微波炉坏了。我昨天试过,温度控制器坏了。”
“我只需要知道在哪里找得到配方就行了,”乔尔答道,“我记得有一本菜谱里有。”
“如果你真想知道”,玛丽对他说,“我想是《美国地方菜谱》里有,就是封面上有一所老房子照片的那一本,在橱柜的第二格上,跟其他的烹调书放在一起,就是放烹饪酒料和作料的那一格。”
“我肯定能找到的,”乔尔大声说,“那本书里有很多很好的食谱。但是,我得抓紧了,这样你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吃饭。再见。”
“等一下,乔尔,”玛丽说,“你到底准备怎么做蛋糕呢?”
“怎么做蛋糕?”乔尔吃惊地问:“当然是用微波炉烤。”他一说完就挂了。
很多人常常就是如此。在没有听清对方的话之前,就忙不迭地表达自己,这样只会让对方感到无奈,甚至不悦、受伤害。
如果是要吵架,彼此只顾着反击对方就好了,如果想要展现出自己的气场,就应该诚心去理解对方的想法。
想要传递能量,就要记得,关注对方比关注自己更重要,也就是说,倾听比表达更重要。因为会说话的人给人聪明的印象,而会听话的人,虽然不像会说话者那么引人注意,却给人亲切、关怀的感觉,更具吸引力。人类的心理很奇妙,喜欢当聪明人,却不喜欢跟聪明人为伍,他们情愿接近那些亲切又总是给人以关怀的人,因此为什么滔滔不绝者不容易受到欢迎,也就不言而喻了。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太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以至于忽略了对方在说什么,由此可能出现尴尬的结果。但如果我们能用心去了解对方的口语与非口语所表达的信息。然后对所听到、观察到的,做出适当的反应,让对方知道你在听,也让对方感受到尊重。这时候,效果会完全不同。你所说的话,在对方听来,可能就是字字珠玑。而你的气场,比滔滔不绝时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