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400000013

第13章 李唐一枝独秀,李落众花齐放8

(二) 李唐一枝独秀,李落众花齐放8

满天飞血,可怜巢覆亦成空——预言黄巢起义

《推背图》第九象 壬申

谶曰

非白非黑 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 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

血染河川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

可怜巢覆亦成空

对于大唐帝国的许许多多人来说,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和之前的日子并无多大的差别:僖宗和他之前的李姓君王一样,面对不断坠落的李唐王朝,除了像个旁观者般看着外,别无他法;百姓一如既往地在艰难的泥淖间挣扎,于他们而言,曾经盛极一世的唐朝,是前人留下的一段传说,也仅仅只是一段传说而已。

就在一切看似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冤句(今山东菏泽)的一个地方盐贩黄巢起义了,或许他就是《推背图》中“非黑非白,草头人出,借得一枝”和“万人头上起英雄”的所指。在农民起义早已遍地的唐朝人眼中,黄巢充其量也只是一介草莽,与先前的那些流寇无异。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失策了,尤其是身居庙堂的僖宗与朝臣们,因为黄巢不是绿林好汉,行为举止也远远超出一般流寇所为,用黄仁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黄巢行动叵测,他的眼光不受局部形势限制,他能够协定大部队的行动,不可能没有纪律及军事天才。”就是这个几乎被所有低估的盐贩,彻底摧毁了唐王朝统治的根基,使得早已无力支持的帝国切切实实地暴露在了世人面前。

黄巢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与其出身不无关系。他不同于佣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世鬻盐,富于赀”,是贩盐家族中的富家子。不仅如此,自幼熟读诗书的他还和当时的许多人一样,有着千百年来儒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共同愿望。

从《全唐诗》中留在下来的那首孩童时所作的《题菊花》来看,黄巢无疑是颇具实力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授与桃花一处开。”何等的豪迈倔强,何等的傲世独立,宋人张端义在这首诗下注解道:“跋扈之意,现于孩提时。加以数年,岂不为神器大盗耶!”

其实,事情并不像张端义所说的那样——黄巢自幼便有造反之意,相反,他更希望通过正统的途径步入仕途,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像他名字中的那个“巢”字一样。据说,他的父亲之所以选此字为其命名,皆源于“巢”可写作“窠”,同“科举”的“科”同音。黄巢也确实如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多次参加当时的科举考试。

然而,事与愿违,他屡屡参加考试,却总是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局,唐太宗时“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的豪言壮语早已远去,此时的大唐帝国剩下的只是些装模作样的规定,或许更龌龊,法国学者勒内?格鲁塞在《伟大的历史》中,甚至用“一次明目张胆的司法不公的受害者”来形容黄巢。经历了多次的落第之后,黄巢绝望了,他还一挥而就,写下了著名的《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尽抒心中不平之气的同时,也意味着黄巢彻底放弃了一直以来坚持的科举梦。

黄巢的落第,更大程度上意味着他与朝思暮想的朝臣身份擦肩而过,他本就不太安分的心不免升出强烈的不满。假如黄巢及第,那肯定就不会有起事造反;一起参考金榜题名的人很多,独独没有自己,看着那些人披红挂绿,春风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说不定还会接到哪个绣楼上掉下的小姐的绣球,而自己却一无所获,只有穿一袭青布长衫,灰头土脸地溜着墙根步出京城的份,那心中的嫉妒与落寞可想而知。

长安虽好,不是属于他黄巢的,这口气如何忍得下?于是,就诞生的抱负的心理。哼,你们先别得意得太早,等我有一天血洗长安的时候,到时看你们还得瑟什么。这次落第应该是黄巢内心的转折点,毕竟,任何的愤怒积蓄到一定程度,都会爆发。

500年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朱元璋,也写了一首《菊花诗》,这记载在《明太祖集》中:“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很明显,朱元璋的诗与黄巢的诗相对照,其意境和词句如出一辙,后人也多讥笑朱皇帝抄袭。胡适以调侃的态度评说:“朱元璋跟黄巢乃同道中人,臭味相投。一个做了皇帝,一个成了贼寇罢了。”

事实上,黄巢也曾有过短暂的皇帝生涯。虽然最初的起义是响应另一个盐贩王仙芝的活动,但这位自称“冲天太保平均大将军”的知识分子,在与王仙芝决裂之后,黄巢把五花八门的成员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较王仙芝更强大的起义军力量。他在数月之内扫荡了山东的部分地区及富庶的河南开封平原,紧接着又挥师南下,劫掠了华南地区的两个大港口:福州和广州。

直到攻下广州城为止,黄巢都未曾有过登上帝位的想法。他曾表示自己愿意归顺,只要朝廷愿意授予他天平(今山东东平北)节度使。要求被朝廷拒绝之后,他甚至退而求其次,请求授予广州节度使,但还是未能如愿,最后得到的竟是一个“率府率”的虚官。再加上岭南的疫病令他损失惨重,他这才被迫率军北上,决定杀回中原地区,目标——长安。

势如破竹的黄巢军,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恐慌,匆忙命人前往剿灭。受命前去剿匪的唐朝将领,不是闭城不出,就是惊慌逃跑。好不容易有个敢于出战的唐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在大败黄巢军十之七八后,不仅没有乘胜追击,反而下令停止追击,并发表了一番惊世骇俗的“长篇大论”:“国家(指唐朝中央朝廷)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意思是说:“朝廷经常说话不算数,危急的时候,就抚慰笼络我们这些将士,不惜赏官予人。而事情一旦平定下来,就将我们这些人抛在一边,甚至有人会因功得罪。我们不如让黄巢之辈残留下来,以为我辈取富贵的资本。”

黄巢的势力就在朝廷各机构间无法填补的空隙中恢复过来,并愈发地壮大了。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绕了中国大半个圈子的黄巢军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长安。他“乘金装肩舆,其徒皆披发,约以红缯,衣锦绣,执兵以从,甲骑如流,辎重塞塗,千里络绎不绝。”真的如其幼时所言的“青帝”一般。

慌乱中,僖宗在田令孜率领的五百神策军的护卫下,从金光门出宫,只带四个王子以及八个受宠嫔妃,狼狈逃往成都避难,“百官皆莫知之”,成了唐玄宗之后又一位逃亡四川的大唐皇帝。

次年1月16日,黄巢于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内即位,建立了大齐政权,改元金统。黄巢终于实现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夙愿,达到了人生最巅峰的时刻。黄仁宇先生说:“黄巢占领长安两年半,称大齐皇帝。是他事业的最高峰,他是自投陷阱。”因为称帝不久,他就开始了自己的报复行动。

“各出大掠,焚市肆,杀人满街”,长安居民陷入了地狱般的恐怖氛围之中。当时的诗人韦庄的《秦妇吟》对黄巢军队的暴行,就有最触目惊心的记录:“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与李淳风和袁天罡所预言的“满天飞血”、“血染河川日色红”竟如出一辙。

血腥屠城的背后,其实是“他与长安人民的关系,一直都没有弄好”, 而且长期处在唐军的四面包围之中,粮食的来源都非常困难。显然,如此情形下的大齐政权政权注定无法长久。

果然,急病乱投医的唐王朝向一个被称为沙陀的突厥部落求助,来自戈壁大漠的李克用成了黄巢的克星。与此同时,黄巢部将朱温眼见来日无多,竟然以同州(今陕西大荔)向唐廷投降。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夏天,黄巢在山东兵败自刎,正应了“可怜巢覆亦成空”一语。

流亡在成都的僖宗,直到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元月才回到长安。经过这番折腾,落入僖宗眼中的是一番“荆棘满城,狐兔纵横”之景,就像“一树李花都惨淡”的大唐帝国一样,已经是破败不堪、日薄西山了。

人物纪:

李克用

李克用,本姓朱邪氏,别号“李鸦儿”,其祖先为唐朝时沙陀人。自唐太宗一朝起,他们一家就效忠唐室。其父亲朱邪赤心,更因讨伐庞勋有功,而得大唐皇帝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自此也改姓李。他性格勇猛急躁,是唐朝末年、五代初年著名的军事统帅,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他靠镇压黄巢起义起家,后在与朱温争夺霸业的过程中死去。其子李存勖在建立后唐时,追尊其为后唐太祖。

同类推荐
  •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

    甘肃通史(宋夏金元卷)

    历史记载着文化信息,文化引领着历史前进。甘肃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众多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密切交往,休戚与共,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回眸昨天,甘肃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这片热土的根脉;放眼今天,甘肃人民奋发图强的火热生活,传承着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展望明天,伴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甘肃人民将谱写出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一部《甘肃通史》,浸润着这块土地上特有的人文精神。是我们走向美好明天的精神动力。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商汤灭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商汤灭夏的有关内容。
  • 闲谈南北朝末那些事

    闲谈南北朝末那些事

    公元六世纪,这是一个全国性民族重新组合的时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大乱到大治的时代。本文主要写从523年北魏六镇起义到589年隋灭陈完成中国统一这66年历,全文主要围绕四大主角尔朱荣,高欢,宇文泰,杨坚展开,按照北魏的衰败、北齐北周的崛起、及隋代周统一全国这一历史大脉络推进,欢迎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一起探讨,熟知的朋友给出批评,不熟悉的朋友就全当扫盲吧,哈哈。有人要问啦?为毛要写这段历史啊。本人回答一个字,怕吃苦。一是因为个人喜欢南北朝这段时期的历史,这个时期可谓风起云涌,人才辈出,可惜没有像隋唐演义这样的传纪流传于世。二是因为前期的历史太复杂,人物太多,怕自己写不好,所以先整相对简单的末期历史。三是看看最近的电视剧,都没有关于南北朝历史的,什么秦始皇统一六国,楚汉相争,隋唐演义,五代十国,明代小说,清11大戏??????
  • 大唐医祖

    大唐医祖

    身患莫名绝症,一心求死解脱。睁开眼睛,回首已千年。贞观大唐,借体重生,他成了李元霸。死而复生,过往烟云,万事成空。亲人不再,友朋不再,心如浮萍。金钱美人,荣华富贵,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他只是一过客而已。从此,浪迹天涯,成为一名铃医。因为,他心中,只有一股执念:终其一生,誓将中华医学发扬光大,使其万古流芳。只愿,千年之后,另一个自己,不再彷徨......
  •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第一卷)

    《世界通史》分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本书全景式再现世纪历史,兼收并蓄国内外史学研究新成果,将世界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介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2000多幅珍贵图片,配以百万字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热门推荐
  • 久伴为何

    久伴为何

    很多故事的开头总是那么相似,却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
  • 九幽太古铜门

    九幽太古铜门

    九幽大陆一场卷入漫天神魔的大战将世界拖进了后法时代,同时也将现世界的懒散天才的灵魂融入到在大战中战死的法师天才体内。两大天才的结合体陈奕涵很快发现了法术的本质就是科学文明的另一种体现,并开启了撩妹狂魔模式,后被莫名卷入神魔的斗争中,还开启了太古铜门,连接上科学发达的地球。两个文明开启了史无前例的战争。最终九幽大陆与地球的命运将会如何?身为两大文明子民的陈奕涵又将何去何从?
  • 太上洞玄灵宝上师说救护身命经

    太上洞玄灵宝上师说救护身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长生为引

    长生为引

    修仙,长生为引。冲破天地枷锁,只为心中壮志。暮然回首茫茫仙路是否还有人陪伴?
  • 虐杀——皇后

    虐杀——皇后

    若不是那个该死的苏语凝,我又怎会成为这个至高无上,但是却不是我爱的人的皇后呢
  • 我这不靠谱的女神

    我这不靠谱的女神

    被不靠谱的女神的失误召唤而来,不得不成为勇士,踏上征讨魔王的艰难路途……
  • 绝代废材

    绝代废材

    “有史以来最傻的一个修真者,这货也跟你一样是个天灵根,无端端想来个凑齐五行,硬是练了五个气穴,他厉害是厉害了,可惜后来修炼时这货才知道自己是在作死!”“每多一个气穴要填满体内真气的量就增加一倍,整整五个气穴单单吸收天地灵气就把这货累得够呛,当年那修真者是当年拼了老命修炼,每次都在差不多寿元耗尽时才坎坎提升等级续命,以至于后来他那门派全部家底都砸到这家伙身上,才把这货临死前将他硬生生推过了渡劫期,这家伙是擦着冷汗被接引到仙界的!”“那修士才五个气穴啊,就花光了修士整整漫长一辈子的寿元!你呢?二十五个,你有五辈子可以活吗?”杨良听得是目瞪口呆,张大的嘴巴几乎可以放得下一个拳头。
  • 爱他十年

    爱他十年

    我是个多余的孩子,我一直知道。十七岁那年我在酒吧唱歌认识了黎昕,和他的女朋友余曼。为此我失去了第一次,第一个孩子,第一个朋友,和当时的一切。二十七岁那年我再一次遇见了黎昕,而我也再一次失去了一切,成为了他报复的棋子。有人说,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果然是这样。十年前你为了她折磨我,是我活该;十年后你还是为了她折磨我,好,是我犯贱,我TM活该。黎昕,我用十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叫活该可是黎昕我不欠你,你知道我欠谁吗?我欠那个孩子,我欠何良,我欠自己,我TM欠所有人,我欠所有人一个交代,黎昕我唯独不欠你。如果这场孽缘注定要以死亡结束,那我该死,你也该死,我们都该死!!!
  • 冷帝绝宠:狂妃倾天下

    冷帝绝宠:狂妃倾天下

    她本是首席杀手,拥有控制事物的异能,鞠躬尽瘁为组织着想,却不想遭组织背叛绞杀。魂穿异世废物,如魅身影从乱葬岗爬起那一刻,是完美的蜕变。当所有人都对她敬而远之,唯独某只妖孽,不离不弃伴其左右。“我与你三年之约,三年后比武,如果我赢了,你别再纠缠着我。”某女对着赖在床上不走的某只妖孽咬牙切齿。“好。”妖孽慵懒的翻了个身,漫不经心的回答。可惜在往后的日子里,有的依旧是这只妖孽的身影,然而某女的愤愤不平,也只能淹没在柔情的热吻下。本文绝对宠文,妖孽两枚,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