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谚语说:“20岁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法;40岁的人,已经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想法;60岁的人,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自己。”的确,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因此,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样就会少些抱怨和牢骚。
有一位学生,是学校里大家公认的“歌星”,无论多么高难度的歌曲,经他的嘴一唱,总是变得轻松动听。
有一次,学校举办歌咏大赛,他连预选赛都没有参加,就被班主任直接保送进了决赛现场。但是,由于精神紧张,他在比赛中完全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得了最后一名。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他还在因此而郁郁寡欢,并一遍遍地向班主任解释:“我那天有点感冒了,嗓子哑了,否则,我一定能取得名次的。”老师安慰他:“没关系,我相信你!”可是他仍然见了老师就提这件事情,让老师恨不能远远地躲开他。
此外,生活中,有些人在做某件事时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其实并没有什么让他为难的事,只是他过于在乎别人的评价。比如,参加同学聚会时穿什么样的衣服,穿得太普通了会不会被别人瞧不起,妻子长相太普通了,还是别带她参加同学聚会了,说自己失业不太好,还是说自己是自由职业者吧……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有一个人,原来在一家公司的业务部门做主管,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被调到了一个新的部门。这个新部门的地位没有原来的部门高,于是他总是担心别人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一天,他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熟人,熟人问:“你不做主管啦?调到哪儿去了?”这个人回答:“不做了,调到另一个部门去了。”熟人说:“好啊,我祝贺你!”这位先生笑笑说:“有时间去玩呀!”然后作别。但他心里却有一丝酸楚,觉得朋友是在笑话他。
过了不久,这个人在某处恰巧又碰到了那位熟人,熟人又问:“听说你不做主管了,调哪儿去了?”他只得把以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调另一个部门了,有时间来玩啊!”
回到家,这个人心里突然亮堂起来,好像一下子就悟出了什么来:是呀,自己整天担心别人说什么,整天把自己当回事,而别人却早把自己忘了。于是,他照旧同原来一样,同朋友们一起聚会聊天,大家依然是那样热情,依然是那样真诚。
其实,很多人不堪烦恼,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恋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担心和疑惑,大都是自己内心的猜测。在别人的心中,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生活中还可能会碰到这样一些事情,比如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被他人误会了,遇到了什么尴尬之事等等,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必揪住所有人去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人还有耐心去理会别人曾经说过的一句闲话、一个小的过失或者疏忽。你那么念念不忘,说不定别人早已忘记了,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真的会总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吗?会让你时时惦记吗?你对别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就那么关心,甚至超过关心自己吗?
人生中那么多的事,人们连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完,自然没有多少人还会去关心别人的事情。只要你不对别人造成伤害,只要不是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没有人会对你的失误或尴尬太在意。也许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别人什么事都忘记了,只有你自己还耿耿于怀。所以你要明白,在别人的心中,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关于他自己的笑话。有一次与同事、上司喝酒,中途他起身到外面透透气。可等他回来时,却已人去房空,酒席散了,大家把他给忘了。朋友说:“我在公司里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挺重要的人物,而这桌饭让我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
这个故事很残酷,但你不得不接受。许多人都高估了自己,都在为虚名所累。总以为有许多人在关注自己。其实不然!人生如酒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色。你很少有机会坐在酒席的上首位,更多时候你只是一个配角。这时候你只能自己欣赏自己,自己照顾自己,然后学会自饮自乐。
我们有时会为别人活着,总是在干着许多违心的事,去迎合别人的想法或看法。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他们也像你一样在想着自己的事情,只有真正的朋友才会关注你,在意你。学会做自己的事,比什么都重要。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还需要去尝试更多新的角色。因此,学会体验更多的感受,放弃不必要的苦恼,做一个真我也许更重要。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无所谓不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而是用一种豁达的姿态来面对生活中的阴晴风雨。你所担心或感到困窘的事,别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闲心去关注,因此,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不必太在意别人的想法,走好自己的路才是明智的选择。这样必定能少些抱怨和牢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