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100000029

第29章 抱茗荷之说——【日】山本禾太郎 (1)

(十六)抱茗荷之说——【日】山本禾太郎 (1)

这是一个名叫田所君子的女人,她已经不记得父母的长相和名字了,甚至连自己的出生地都已经忘得一干二净。自她记事以来,就和祖母相依为命,住在山顶的一处简陋的小茅屋里。据祖母说,她们是从一个遥远的国家迁徙过来的,但是具体是从哪儿来的,就不得而知了。在君子如梦般交织的记忆里,有一棵巨大的柿子树,它就长在屋子后头的院子里,还有那朝阳的向日葵,和远方山顶矗立的那棵大松树。这一切都笼罩在美丽的夕阳余晖下,并且永远定格在了君子的记忆中……

君子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祖母在她八岁的那年去世。小时候,君子常常听祖母讲过去的事情,讲君子的父亲、母亲,还有一切祖母可以回忆起来的事情。这一切讲述,就像呓语一般,在君子的脑海里既模糊又清晰。

听祖母说,君子的父亲是一个广结善缘的人,可他在君子出生后隔年的秋天就永远离开了人世。他曾经将家里的一栋房子开放作为朝圣者歇脚的旅店,还吩咐君子的母亲做些饭食供朝圣者食用,而君子的母亲就偎依在父亲身旁,倾听那些朝圣者说些奇闻怪见,以供消遣。他们居住的小村子是朝圣者们的必经之地,前来朝圣的人们形形色色,带着各自的故事,和各自不为人知的秘密……

君子的脑海中充斥着祖母的絮语,如今,她已然分不清回忆中到底哪些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哪些,又是来自祖母的回忆。她只知道,自己的记忆中有和父亲絮絮聊天的女尼姑,有坐在一旁安静聆听的母亲,还有那许许多多,有的亲切、有的狰狞的面孔……

在君子的记忆中,不得不提到的,是父亲的死。确切地说,父亲是被害死的,至少君子坚定地这么认为,他是被两个前来投宿的朝圣者给害死的。

那两个人,一个是大约六十来岁的老妪,满头的白发向后拢着,身体健壮得犹如男人一般,高贵中带着阴森。另一个也是女的,年纪和君子的母亲差不多,大约三十七八岁,她包着袖口式的高祖头巾,整个脸都给严严实实地遮住了,只露出两只眼睛。

据说那个戴着高祖头巾的女人有一双清澈而美丽的眼睛,但时时刻刻戴着那块头巾,即使是待在屋里和吃饭的时候也不曾拿下来。她曾主动解释说是因为自己罹患疾病,面目变得丑陋不堪,无法见人,所以不得已而为之,只能一直戴着。这个戴头巾的朝圣者,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据以前有过一两个见过朝圣者面容的人说她与君子的母亲长得极其相似,如果她拿下头巾,人们根本难以分辨,简直如同双胞胎一般。

虽然这两个人与其他朝圣者的装扮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处处显示出一股高贵的气质,绝非一般朝圣者所能企及。不同寻常的是,虽然两人表面上装作刚刚认识,但很显然是主仆关系,那个老妪看起来应该是戴高祖头巾的女人的仆从。

如今记忆虽已渐渐淡薄,但是君子总会把白发老妪、戴头巾的女朝圣者、父亲的死等画面交织混同在一起,似乎它们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君子愈来愈强烈地感觉到,父亲的死很可能同她们有关。从两位朝圣者投宿的前几天开始,君子的母亲便因为高烧而卧床不起。因此,她并不知道有这么两位女朝圣者前来投宿。当时,在村子里,如果有人生病,大家通常是不会请医生的,毕竟离城镇十分遥远,有诸多不便。对于疾病的治疗,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在君子的记忆中,父亲总是会拿出朝拜用的手杖,一会儿抚摸昏睡病人的头,一会儿颂念经文,彻夜守护在母亲的床边。

拂晓时分,两位朝圣者便打算起身上路了。临别前,她们特地前来同屋主告辞。她们听说女主人病了,就送给君子父亲一个金色的护身符,说是让病人喝下,一切都会好的。

听祖母说,当父亲把朝圣者送的金符泡水冲给母亲喝的时候,母亲怎么也不肯喝下,不管父亲怎么哄劝都不管用。最后,父亲仿佛觉得扔了可惜似的,干脆一仰头全都喝了下去,就在那之后不到一个小时,父亲就七窍流血,倒地而死。

据祖母回忆,在父亲死后,村里头有人说,这两个朝圣者,在这两三年内已经来村里五六次了,她们每次都会询问村子里有哪些人,有谁生病了,如果被告知没人生病,就会马上离开。如果听闻有人生病,虽然会前去打探,但不会在那户人家出现。可是这回,她们听说病人是君子的母亲,便前来投宿了。

父亲是被这两个朝圣者害死的,诸如此类的说法,祖母从没提过,尽管祖母后来听说了关于两个女人的事情。祖母似乎认为父亲的死是理所当然的,她曾经说过:母亲是一个温顺的女人,会如此坚决地抗拒金符,一定是受了神明的启示,而父亲会立刻喝下它,则是受了神明的惩罚吧。祖母似乎不常提起这个唯一的亲生儿子,反倒是对于儿媳妇十分重视,没有一天不挂在嘴边。

母亲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她比父亲年轻了二十多岁。母亲是一位外表和心地都很美丽的姑娘,对于那个在君子出生前便已去世的继子,她一向都视如己出。

都说红颜薄命,母亲就是这样一个境遇凄凉的女人,尤其是在还没有嫁给父亲的时候。她曾经被夫家的一纸休书扫地出门,还遭遇过许许多多外人难以想象的凄苦境遇。但是对于这一切,母亲从来不曾提起。所幸的是,在她嫁给父亲之后,一切都有了改观,婆婆待她亲如女儿,丈夫也很体贴。但是在产下独生女君子之后,正当她可以好好享福之时,丈夫竟死于非命。她的悲惨身世不得不使人喟叹,每当提起母亲,祖母总是伤心不已。然而,如此疼爱儿媳的祖母,对母亲的来历却一无所知。

据祖母说,在生君子前,母亲像是生活在前世,整天魂不守舍。还有更为奇怪的事,从未收过来信的母亲,却坚持月月写信往外寄。一直都想了解母亲来历的祖母,曾经发现一个废纸团,上面写满了阴森恐怖的咒语。但生下君子后,母亲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温和、开朗起来。从此以后也没再写过信。

父亲暴毙后,高烧已退的母亲才听说前晚有两个朝圣者投宿的事,她一听说戴着高祖头巾的那个女人长得很像自己,便惊呼一声,晕厥了过去,又缠绵病榻好长一段时间。

家里没有了父亲这个顶梁柱,为了养家糊口,母亲不得不彻夜不停地织布。但是日子还是越发清贫了,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会食不果腹的。于是母亲一度带着君子返回故乡,只留下祖母一人留守在家。

想到祖母描述母亲起程时的故事,不知何故君子竟联想到了抱茗荷和山茶花。在日常生活中,君子并没有接触过这两样东西。如果说它们是出现在家徽上的,然而自从君子有了记忆,就已经家道中落了,家徽之类的东西根本没有见过。所以君子常常在想,这两样东西一定是有着什么不寻常之处,才会这样突兀地出现在她的记忆里。

对于君子随母亲返乡,之后再度返回祖母身旁的经过,她曾听祖母好几次说起。这一切像所有童年的回忆般,存留在记忆遥远而又模糊的角落。

某个清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被母亲带离家门的君子,隐约只记得她们搭乘汽车、火车、船只,中途还辗转换乘了好几趟。从马车下来以后,她们经过了几个开着山茶花、菊花的村子。之后的路程或是由母亲背着君子,或是君子牵着母亲的手行走。那时候的母亲,的确戴着头巾。一路上的记忆,就像是做梦般断断续续,不知到底是现实还是想象,但唯有母亲戴着黑色高祖头巾一事,是绝对不会有错的。

母亲曾指着一小森林对君子说了些什么,但是具体的内容,君子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即便是只言片语也没有。现在试着回想,当时的母亲似乎在做一番郑重的嘱托,如今即便只能够想起当时的一字半句,一切梦境仿佛就能够由暗转明。虽然觉得可惜,君子却还是怎么样也想不起来。

就在母亲指着森林对君子说完话后,她们就下山了并抵达了母亲指的这片森林边缘。下山后抵达森林,那是一片十分辽阔的地带。一望无际的田地尽头耸立着一扇森严的大门。君子的母亲站在门前,犹豫了一会儿,对君子说:你暂时在这里等着,妈妈很快就会出来的……可是,母亲再也没有走出来。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那番情景一直横亘在君子的脑海里。

君子在大门前静静地等了大约一个小时,母亲没有出来,周围也没人经过,她便想自己进去寻找母亲。一条蜿蜒的通道一直延伸到森林深处,君子在里面转了几圈,觉得很恐怖,又折回大门外边。

这座大宅子里到处都是石灯笼,就和宫廷的建筑一模一样。府邸里四处巧设玄关,装潢布置都十分不同寻常,大气中蕴涵着婉约。君子边哭边用身体推开像是后门出入口的大扇便门。屋子里不知道有没有人在,无声无息,安静到连一声咳嗽都没有,君子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君子一边走着,一边小声抽咽,她试着妈妈、妈妈叫了两三声,却没有任何回应。在昏暗的庭院中,君子不知所措地伫立着。

过了好久,屋里走出一位五官端正的老人。看见君子,老人并没有丝毫的惊讶,只是说了句跟我走,就径自在前面带路。来不及多想,君子便一路小跑地跟着他往前走。

老人带着君子顺着小河不断地走着,终于来到一个池塘边。他指着池塘对君子说,喏,那就是你妈妈。沿着老人所指的方向望去,君子看到满是树枝的水面之上,漂浮着一个东西。尽管太阳已渐渐西沉,但是借着夕阳的最后一丝余光,君子还是很快就辨认了出来——水里漂浮着的,正是母亲的尸体。

君子打算牢牢记住老人的脸,不是因为老人带她去看了母亲的尸体,而是因为他将君子送回到了祖母那儿。据祖母说,君子在随母亲返乡后的第六天晚上,就一个人抱着个大大的人偶回到了简陋的小屋子。妈妈怎么了?不管她怎么追问,君子只会说母亲走进大门之后就没有出来了,已经死在水池里面了。继续追问,却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祖母也曾尝试着从君子抱回家的人偶身上寻找线索。这个人偶虽不知出自何方,但显然历经了相当的岁月,浑身充满着古老的气息。可以看出,这个人偶受到精心的呵护,头发一丝不乱,略微发黄的脸蛋尽显出古雅的美感。不管怎么说,这样的东西对拿来哄小孩而言,总是太贵重了些。除此之外,祖母却怎么也找不出这尊人偶身上到底有什么和君子母亲的离奇死亡有关的线索。

在那之后,关于君子母亲之死,祖母虽然总是不断念叨着,最后也只能死心放弃。日子实在是太苦了,回娘家筹措生活费的母亲,一定是因为借不到钱,在进退两难之际才投池自杀的,除此之外,难道有更好的解释么?

对于这一切,君子的记忆早已陷入一片混沌,于是她寸步不离地把人偶带在身边。只要这个人偶还在,就能证明母亲死亡前后的经历并非梦境。

同类推荐
  • 包川作品选1:昨日旧事

    包川作品选1:昨日旧事

    包川编著的本书内容共包括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很多精彩的小故事,主要针对包川的的作品全方位叙述,包括谈《办婚事的年轻人》,她在大海边拾贝——关于 包川的小说,读了包川的《唱》《门》后的随记,昨夜风雨——读包川《外省人物风情》等。
  • 致命裁决

    致命裁决

    一位雄心勃勃的律师,一位意志坚定的母亲;一件疑是连环杀人的案子,一件是牵涉到儿子致命的审判;律师萨拉·纽比正全力以赴为当事人犯洗刷罪名时,却发现陷入另一件案子的儿子似乎也牵涉其中……
  • 淞隐漫录

    淞隐漫录

    本书是近代风行一时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我国著名的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本书就是他追忆三十年来所见所闻、可惊可谔之事,藉以抒写平日牢骚郁结的作品。书的内容相当广泛,笔致全学《聊斋》,故事情节委婉曲折,描写生动细腻,字里行间,常带感情,读来娓娓动人。
  •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这是一部美不胜收而又博大精深的巨著,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托尔斯泰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和庄园主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时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全景式展现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对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进行了最真实的展现,堪称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遗腹子,贪婪凶狠的后父把大卫送去给他舅舅抚养,大卫的童年和佩格蒂和其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莉和汉姆一块度过。不足十岁时,大卫又被后父送去当童工,心地善良的姨婆贝特西小姐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访问佩格蒂一家,已经和汉姆订婚的艾米莉受到阔少爷斯蒂福斯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蒂福斯私奔国外,这门亲事被斯蒂福斯的母亲拒绝,因此艾米莉流落伦敦街头。汉姆在海上救起一个濒临死亡的游客,那就是斯蒂福斯,但是两人都没能活下来。艾米莉怀念汉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人。大卫和美貌的朵拉结婚,但婚后才发现她头脑简单。
热门推荐
  • 火炎大帝

    火炎大帝

    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子。在一场大火中救出了自己曾经的深爱的女子,而在医院奄奄一息。两个神秘的人,就此揭开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 暗夜幽魅

    暗夜幽魅

    一个个证人的死去,错综复杂的案件!这到底是有人幕后操纵还是别有隐情?最终的答案请看:暗夜幽魅!~~~谢谢大家支持
  • 修仙高手混都市

    修仙高手混都市

    修仙高手渡劫失败,灵魂降临地球,成为了一位校花的废材未婚夫。校花未婚妻要逼他退婚,伪善贪财的姑伯争夺家产,一个个冷漠心狠的杀手要害他性命……爷爷的病要治,美女医生的病要治……傲娇的世家千金要跟他学武术,冷艳的警花也要学……这些问题在修仙高手林牧面前都不是问题!
  • 大日天尊

    大日天尊

    阿力,一个孤儿,在偶然的情况下学会了练气术,他本想安稳的活着,造间新房,种点小田,娶个媳妇,生两个孩子,只是这一切都成为了阿力的幻想,现实却逼着他走向世界的巅峰,成就一代天尊
  • 凡人传说之网游新世纪

    凡人传说之网游新世纪

    一个叫凡人的夯货,带着一个是夯货的猪头,一人一猪在虚拟网游《人间道》的搞笑故事。种田、建城、争霸、航海、升级……嗯、应该都有的。抵御外星人入侵、保卫地球?想有吗?
  • 离眸

    离眸

    十六年前,我还是个普通的自由撰稿人,拿着微薄的收入,说日子勉强温饱。我善写古代神话故事,但这样的作品在主编满是毛爷爷言论的眼中,却并不吃香,看过无数主编失望的表情,我只是笑了笑。因为他们不会明白。一晃十六年,这世界大变了模样,我穿上还算过得去的锦衣,背上一把叫浮屠的黑剑,摇身一变成了小有名气的剑仙,我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会来到这样一个世界,为什么这世界和我想象的全不相同,为什么!天呐!谁能给我个解释?那个2014西安市的小房子里,我这个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会不会归到失踪人口调查表中去,或许,还会留下一个灵异事件的结果。二零一四年九月十二日,自由撰稿人沈易湘于房中?神秘失踪……
  • 诸夭之野

    诸夭之野

    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鸣,凤凰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兽相与群居。……
  • 星空之种

    星空之种

    黑夜是黑的吗?寂静的星空,空洞而又虚无。星光熠熠,从无限远处来。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还是向着所有可能的方向?追去。物质,温暖,能量,命运之轮。意义,价值,生命,神之尺规。爱,情,缘,生命之言。真实与虚无,争辩不休。
  • 流水渡往昔1

    流水渡往昔1

    (原名《英雄如梦》)北宋中期,群雄纷争,阴谋与伎俩交替。褪下伪善的皮囊,人性尽显,江湖的“侠义”也不过如此,所谓的“英雄”也只浮于表面。然而,世事易变,人心难测,“武侠”往昔,且看文中……
  • 扶摇“职”上

    扶摇“职”上

    作为一名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的职场上进人士,我们被强调最多的是:后天提高智商,多充电,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情商,建立有用而牢固的关系网。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于职场精英特别是想步入中上层的人士来说,要具备绝不仅仅是这“两商”,那除此之外,还有什么?